APP下载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福建出口贸易问题探析

2016-01-11胡秀珠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问题探析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福建出口贸易问题探析

胡秀珠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1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外向型经济取得极大成就,现已成为我国外贸第七大省。但在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出口增长方式呈现能源——碳密集发展的模式,出口贸易的非低碳特征较为明显。在持续的贸易顺差背后,隐藏着大量的能耗和碳排放转移,威胁能源结构安全,又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大量温室排放,加剧减排压力。通过实证研究,从低碳经济的视角对福建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低碳经济背景下应如何实现福建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外经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贸易;问题探析;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胡秀珠(1972-),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

中图分类号:F752.8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低碳贸易研究现状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面临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正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环境问题演变成为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要议题。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商讨后京都时代的减排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低碳经济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新近研究表明贸易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从而催生低碳贸易的概念。低碳贸易是以低碳经济为背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贸易增长模式,或是出口商品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贸易增长方式。[1]低碳贸易是低碳经济与对外贸易的有机结合。

一般而言,每个国家都要经历工业化阶段,而工业化经济的特征是高能耗和高碳排放,称之为“高碳经济”。从工业化进程看,中国正处在以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工业化经济时代,对于中国而言,低碳贸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而近年来国内掀起研究低碳贸易的热潮,一些专家学者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外贸易结构转型路径。彭水军、张文城、曹毅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所引致的结构效应对中国三类地方性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排放强度的影响。王跃生、焦芳从低碳经济视角分析我国外贸发展模式的特点,提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应如何转变模式,应对低碳经济的挑战。王政分析“碳关税”将如何影响中国并提出中国应对对策。马常娥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带来国际贸易领域进出口商品结构的重大变化,从而改变各国的比较竞争优势,形成碳关税和碳标签等新型贸易保护措施。于立新从碳关税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贸易模式下的高碳经济将面临新的挑战,并分析由此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损失。

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多是立足于世界经济角度或国家经济层面来研究低碳贸易,而针对区域经济的低碳贸易研究则较少。因此,本文拟从低碳经济的视角重新认识福建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新常态经济下促进我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使得我省出口贸易能够在新一轮碳要素加入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形成新的比较竞争优势,迎接低碳化时代的到来。

二、从低碳经济视角认识我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

随着福建经济的不断发展,福建对外贸易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外贸易已经成为福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我省的对外贸易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目前是我国外贸第七大省。在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具有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较快、一般贸易比重较大、贸易伙伴分布较为均匀等特点。

但是从低碳经济的视角观察,我省出口贸易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出口贸易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出口的增长主要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投入和大量低效能源的消耗。出口规模与效益之间存在矛盾,出口产品丰富却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的增长、贸易的顺差为我们带来巨大的贸易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大量的温室排放。这种增长模式与低碳经济倡导的“三低一高”(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附加值)不相符。在后京都时代,中国已承诺参与并完成全球排放削减目标,一旦条件成熟,低碳经济的规则和削减承诺就会在各国间严格执行,届时福建的外贸出口将面临巨大挑战。我省外贸出口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贸易结构上,福建省货物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相对滞后,与发达城市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我省服务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我省服务贸易总量仅49.36亿美元,2012年增长到126.67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有所提高。尽管从纵向比较这几年我省服务贸易产业增长迅速,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服务贸易总量还是偏低,仅占全国的3%左右,排名第九位。相比北京、上海等地,我省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低,2001年以来比重均低于10%,在5.6%和8.0%之间波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大。而且我省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对落后,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务和运输服务上面,这些都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这两大传统服务贸易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2012年福建旅游服务贸易总额63.54亿美元,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的50.16%,全省运输服务贸易总额29.2亿美元,占比23.05%。

根据王跃生、焦芳的研究,制造业对能源的需求更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较高,其次是农业,而服务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最低。据2005年统计数据表明:工业创造每亿元GDP要消耗能源2.1万吨标准煤;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和仓储业为1.6万吨标准煤;建筑业、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仅为0.3和0.4;其他服务性行业能源消耗就更低了。因此大多数服务行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是比较小的。[2]我省服务贸易出口发展不足,层次又比较低,这客观上导致我省成为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大省。

(二)在出口商品结构上,层次较低,中低端制成品出口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品还需提高

表1 福建进出口商品分类情况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2014福建统计年鉴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福建省出口商品比较优势仍集中在传统的服装、纺织、家居、鞋靴、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仍不高,其出口比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2年,福建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0.1亿美元,增长2.1%;机电产品出口354.2亿美元,增长3.7%;农产品出口75.6亿美元,增长9.8%;鞋出口98.8亿美元,增长11%;服装出口138亿美元,增长12%;箱包出口27.3亿美元,下降10.7%;家具出口38.8亿美元,增长14.6%;花岗岩石材出口22.3亿美元,增长4.6%。从中可以发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仍然较低,且增幅下降明显,全年增长仅为2.1%;机电产品仍然是我省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出口比重达到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传统的农产品、鞋类、服装和家居出口增长迅速,四者加在一起占全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传统出口优势产业仍然是福建外贸出口的主要产业,而这些产业多数为碳排放密集型产业,即高碳产业。

肖秀钦、邓璇研究分析了福建省2007年进出口贸易隐含碳问题,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出2007年我省出口隐含碳量65.311Mt,进口隐含碳量为14.421-37.031Mt,显然福建省属于隐含碳净出口区域,构成了其进口国的贸易CO2转移排放通道,增加了我省碳减排压力。[3]

(三)重点出口行业的出口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较低,且出口市场多集中在欧美日等对低碳经济要求较高的发达国家

福建省外贸出口市场的集中度比较高。在发达市场上,欧盟是福建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是福建第三大贸易伙伴,福建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0%左右。传统市场上,东盟、台湾、香港、韩国为福建主要的贸易伙伴。新兴市场上,福建与拉美、中东的进出口贸易额较大,而与非洲、大洋洲、南亚的进出口贸易额较小。

欧盟、美国、日本作为福建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他们经济发达,环保技术领先且对环境标准较高,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更加强调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他们还热衷于实施环境壁垒和绿色壁垒,并积极推行与低碳相关的贸易制度,如碳关税、碳标签制度等。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表明,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中国制造”产品可能将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平均26%的关税,无疑给福建省的出口贸易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福建出口贸易低碳转型路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省现有的能源——碳密集出口贸易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转变增长模式,发展低碳贸易,走可持续的低碳发展道路已迫在眉睫。我省应积极调整低碳贸易实施的战略以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促进我省出口贸易低碳转型的路径。

(一)加强低碳贸易的制度设计,实施低碳贸易优惠政策

首先,国家层面应该正确面对来自国际的减排压力,充分意识到能源和环境危机,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发展,确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目前低碳经济已纳入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成为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其次,在国内要加快低碳经济的相关立法工作,完善低碳贸易的法律法规,加强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在国际上应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气候谈判和国际碳排放量参照标准的制定,为自己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再次,从省级政府层面应当制定低碳贸易发展规划和出台相关鼓励、限制措施,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倾斜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引导消费者购买低碳产品,促进整个社会向低碳转型。探索建立省级碳交易平台,推进碳金融创新。[4]

(二)积极开发低碳能源,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我省目前出口商品含碳量较高,主要是出口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价格低廉的能源煤炭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能耗,使得出口产业的碳消费居高不下。因此出口企业应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实行能源替代和能源清洁,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一方面要使传统的化石能源低碳化,即可以通过清洁煤技术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煤在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而提高能源效率,减轻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要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同时,要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创新和利用。国家应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同时对此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鼓励人才积极投身低碳技术的研发。企业必须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资力度,通过自主研发或引进技术,提升企业低碳技术水平,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最后企业要走出去,在低碳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加强与国际专业化的公司合作,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

(三)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实现出口产业低碳化

在我省出口贸易中,传统优势产业服装、鞋类、家居、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然占有较大比重,而这些商品多数为高碳工业品。因此要实现我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出口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出口产业。

除了传统优势产品,机电产品也是我省出口大项。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必须采取更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这就要求一些机器设备陈旧、排碳量大、能耗量也大的机电产品外贸厂商改进其生产设备。从而导致机电产品的出口成本提高,失去价格竞争优势,由以价取胜走向以质取胜,倒逼机电产品外贸厂商转型升级,实现产业低碳化。

总之,为适应世界贸易低碳化进程,福建外贸企业应当未雨绸缪,紧紧抓住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这一历史契机,促进商品结构优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构建福建外贸可持续发展路径,以赢得“低碳化”时代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

参考文献:

[1]王跃生,焦芳.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6).

[2]万莉,邱蓝漪.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向低碳贸易转型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7).

[3]肖秀钦,邓璇,甘晖,等.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福建省进出口产品隐含碳计算及建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4]谢守红,薛红芳,徐西原.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结构转型研究综述[J].世界经济地理,2013(2).

[5]彭水军,张文城.中国居民消费的碳排放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13(3).

[6]马常娥.低碳经济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J].江苏科技信息,2010(10).

[7]The Word Bank 41453(2007).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 Economic,Legal and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8]Brian R.Copeland and M.Scott Taylor.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Theory and Evidenc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猜你喜欢

问题探析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于企业资产评估中的财务会计问题探析
中国奥特莱斯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析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反家庭暴力法》
我国产业基金会计若干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