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2016-10-14杨锦琦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8期
关键词:低碳经济江西新能源

杨锦琦

摘 要:江西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促进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新能源;低碳经济;江西

低碳经济(Low-carbo Economy)最先见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一、江西发展低碳经济面临压力分析

(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高碳”特征明显

江西能源生产不断增长,2014 年能源生产总量2451.9万吨标准煤,比2005 年增加了27.95%,但是结构几乎没有变化,煤炭在能源生产结构中所占份额很高。从能源生产看,煤占一次能源比重超过 80%,2005 年原煤产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比重为86%,2014 年原煤产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比重为82%,清洁高效的天然气、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受技术及成本因素影响,开发利用不足,产能过低,清洁能源比重严重偏低。由此说明江西的能源生产结构是以煤炭为主导,而且这种现状短期内难以发生改变。从能源消费看,江西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基本稳定,虽然煤炭消费所占的比重有升有降,但是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基本保持在70%以上,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没有明显下降趋势,2005 年原煤产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比重为86%,2014 年原煤产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比重为82%,而这与全国不断下降的趋势相悖,同时与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也不相符。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不断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刚性增长将难以改变,煤炭消费总量持不断上升的趋势,煤炭消耗量如此巨大,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必然会产生较高的碳排放强度,资源环境和节能减排压力巨大,造成江西的酸雨不仅频率高、强度大,而且受污染面积大。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从江西产业结构来看, 第三产业比重低,发展相对落后, 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 产业结构重工业化,限制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江西省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第一产业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则呈现上下波动的态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均有小幅度下降,从 2005 年的17.9% 逐年下降,到2014年下降到10.7%左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33%左右上下波动,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增速较为缓慢,2014第三产业比重为3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2005 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47.3%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7个百分点,到 2014 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增长为5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仍然处于量的扩张阶段,由此可见,江西省产业结构同全国相比,第二产业偏高,第三产业偏低,江西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比重仍然停留在以工业为主导的状态,工业发展具有高度的能源依赖性,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工业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能源资源是第三产业的3倍。同时江西省工业重型化特征明显,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偏高”的产业结构带来能源消费高度集中,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工业的85%,重工业格局极大地阻碍了我省能耗总量的减少,制约低碳经济的发展。江西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量较大,“发展--排放”问题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一直存在,这是发展低碳经济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三)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江西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炭消费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近70%,江西煤炭消费形式是直接燃烧,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CO、CO2、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成为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根源。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废气中SO2排放量52.81万t,其中,工业SO2排放量为 51.57万t, 占比为97.65%。烟粉尘排放量48.07万t,其中, 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44.61万t,占比达 92.8 %。氮氧化物排放量49.27万t,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7.95万t,占比达56.73%。燃煤每年还要排放大量废渣、重金属等,不光对环境产生污染,对人体危害也很大。煤炭燃烧导致酸雨、雾霾等极端天气对人民生命健康产生极大威胁。酸雨污染严重,2015年,江西城市酸雨频率为 61%,城市灰霾和烟雾污染时有发生。燃煤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CO2排放问题和给人体带来的健康风险问题日益严重。

二、江西新能源发展现状

至2014年底,江西已建成11个风电项目,装机容量 44.05万KW,年发电量5.76亿KW.h,水电建设有序推进,2014年石虎塘、峡江等大中型水电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一批中小水电项目陆续投产发电2014年江西水电装机容量 483.89万KW,发电量133.5亿万KW.h,折合标准煤 417.79万t,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 5.2%。在江西5大水系中,开发利用程度高低排序依次为修河、信江、饶河、赣江、抚河,开发利用比例分别为 89.6%、69.1%、61.4%、54.2%、49.3%。2014年,江西光伏发电装机容量56万KW,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 521.61亿元。近几年来,江西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有新的突破。南昌大学生物质能转化工程研究中心,与企业合作开发生物柴油,年产20万t.江西被国家列入 “林油一体化”项目范围,为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江西的光伏产业发展快、规模大、设备先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成为支柱产业。目前江西己投产和在建的光伏产业项目20余个,新余市建成了国内首个 “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产品”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2014年,江西生物质能发电目项26个,发电装机容量36.71万KW,发电量8.7亿KW.h。

三、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江西低碳经济发展

江西是传统化石能源匮乏,但新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的省份。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利于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多元、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

一、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政策引导

坚持规划引导,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确立适合江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总体目标,明确优先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领域,优化产业布局。明确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板块布局以及区域发展定位,形成从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市场推广,综合利用的优势产业发展区带。并对优先发展的领域进行详细规划;筛选出亟待解决的新能源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并制定技术攻关方案。逐步完善新能源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完善新能源产业的财税政策,推进其合理有序发展。建立新能源发展专项基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新能源的投入,对研究开发新能源技术而进口机器、设备、材料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利用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发电的,一律实行优惠税率。建立健全新能源产业发展标准、专利、检测、认证等服务体系制度,加强新能源行业的管理与服务;建设产品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符合江西省情的新能源省级行业标准体系,健全新能源产业市场准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产业争议调处制度等。

二、推进能源革命,构建安全稳定多元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

调入优质能源品种。充分发挥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水运便捷的优势,加快能源通道建设,构建高效能源流通体系,优先调入天然气、电力、油品等优质能源品种;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转化、先进燃烧、烟气净化技术等先进能源技术、少污染物的排放;极有序地开发水电。江西水能资源丰富,全省理论蕴藏量684.56万千瓦,约占全国水能理论蕴藏量1%,500千瓦及以上的技术可开发量577.97万千瓦,年发电量197.6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692万吨,重点建设峡江、石虎塘、井冈山、永泰、龙头山等大中型水电站,同时加快对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的信江、抚河、遂川江北支等流域中小水电开发;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充分利用江西在中部地区的风能资源优势,以鄱阳湖陆地以及部分高山风资源较好区域为重点,集中建设一批风电场,适时启动鄱阳湖浅滩风电开发,积极发掘九岭山、武功山等高山风电场潜力,推进一批风电示范项目,提高风能规模化发电水平;适度发展太阳能发电,积极开发地热能;加快推进生物质直燃发电、城市垃圾发电、沼气发电、非粮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等多元化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农村能源,实现农村生活电气化、燃料优质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清洁化。

三、整产业结构,优化新能源产业体系

培育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江西江新能源资源状况、发展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分析,促进新能源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通过产业优化,调整新能源产业结构,明确重点发展方向,打造新能源产业品牌。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太阳能光伏和风电等产业具有很长的产业链,能够快速拉动投资、吸引就业、拉动关联产业发展。加快包括新能源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构建新一轮经济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应根据江西新能源资源禀赋与发展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为平台,促进现有产业集群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瞄准新能源产业的市场、技术需求,完善和提升服务功能,强化产业孵化功能,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发展空间,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产业规划、产业布局和政策导向,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产业配套的发展格局,实现优势互补,降低市场风险。

四、注重研发,突破技术瓶颈

加大研发和技术创新投入。要保证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的稳步增长,用以支持新能源产业的技术、产品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引导和支持新能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对新能源领域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的研发投入。构建研发平台。建立一批大型实验室和研发机构、技术中心,培育技术研发的大环境,集中攻克新能源核心技术瓶颈,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合适的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实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对接。依托新能源产业中的领头企业,发挥省内的科研资源优势,加大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实现从低端制造向高端研发转型。加强引进技术再创新。要强化对外开放与科技创新、利用外资与引进技术的融合,使外向带动与创新驱动并重,有选择地引进主导技术、关键技术,有重点地吸引基础技术、高新技术,着力进行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

五、完善投融资体系,降低融资风险

设立新能源发展专项基金。积极争取国家对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支持以外,省政府设立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实施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重要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PPP融资不仅可以实现政府政策对社会资本的引导,还可以起到直接鼓励、支持新能源企业的作用。这种模式可以用更少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可以极大减轻政府财政压力。PPP 模式是产融结合的最好方式,加强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促进与引导作用,建议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探索 PPP 项目运作模式,政府应大力支持新能源企业以产业并购基金、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开展融资,通过产融结合来实现江西新能源产业经济的“帕累托”效应,促使新能源产业快速成长为江西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新型融资手段,加大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项目融资作为新型融资方式,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巨大运作空间。可以考虑借鉴基础设施BOT 融资方式,为新能源项目筹集资金。有效利用BOT 融资方式,有利于解决新能源项目的筹资问题。应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依法监督下,根据市场原则,通过公开招标吸引国内外资金共同参与建设和运营新能源项目。加快风险投资体系的建设。设立江西省战略性新能源产业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参股、风险补助和融资担保等方式,积极扶持和壮大风险投资机构,引导境外著名的风险投资机构来江西拓展风险投资业务。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促使创业板市场制度获得进一步的完善,鼓励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产业企业进行上市发行,快速形成以创业板市场为重心的资本与产业有机结合的市场机制。

参考文献:

[1] 林孟涛. 加快发展福建省新能源产业的对策研究[J].东南学术,2012, 3

[2] 谢兮晨 .湖南省新能源产业的财税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2013,6

[3] 刘亦红. 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2013,5

[4] 李艳芳,林树杰等.可再生能源市场准入制度研究[J].中州学刊,

[5] 林孟涛. 加快发展福建省新能源产业的对策研究[J].2012,3

[6] 纪 巍, 龙天炜等. 天津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SWOT 分析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8,7

猜你喜欢

低碳经济江西新能源
江西银行
我爱江西奶奶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发展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江西是个好地方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