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高职生学业评价模式探讨

2016-01-09孙中廷,黄健

职教通讯 2015年26期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学业评价高职教育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高职生学业评价模式探讨

孙中廷,黄健

摘要: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针对传统学业评价模式严重阻碍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问题,对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学业评价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评价要素的研究,初步构建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学业评价模型,并对“技能”与“能力”进行剖析,提出以典型工作任务、学习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业评价;学习型工作任务;综合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业评价研究”(项目编号:XHJX2015046)

作者简介:孙中廷,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机电工程分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为物联网技术、智能信息数据处理、职业教育技术;黄健,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机电工程分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一直以迅猛的姿态实现着高速的发展。其迅速扩张的背后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劲需求。在社会化大生产高度发达的今日社会,更是对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有着急切的渴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尚且不易,要培养出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则更是难上加难。那么,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培养出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首要回答的问题,便是满足什么条件的高职学生才是优秀的职业技术才人;对高职学生的学业如何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标准及其评价模式是怎么样的。[1-2]

一、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建设的探讨

学生学业评价是对学生在学校课程上所取得学业成就的测量和评价,是以学习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对照一定的目标和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和证据,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评价。综合职业能力是学生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满足工作需求的岗位专业能力;奠定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融入社会生活的和谐相处能力。这三种能力是一个有机统一体。[3-4]

(一)学业评价模型的初步建构

传统学生学业评价内容的通过资格审查的方式实现,仅是对理论知识及其技能进行机械的考核,没能形成真实的工作体验。[5]然而,推进学生学业评价内容的考核改革,应当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首要的目的,其简要模型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学业评价模型

学生的学业评价,主要是通过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来实现的。而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又依赖于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型工作任务。综合职业能力具体来讲,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这三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评价时,不应当将此三者分割开来。

(二)关于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这三者被认为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的最重要的能力。[6]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应当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评价内容,这一思想将改革传统的思想。传统考核方式偏重于课程效度,而综合职业能力的考察,则更倾向于职业效度。在综合职业能力的考察当中,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考察重点,传统的评价则是将学生的知识逻辑体系和实际操作技能作为考察的重点。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将学生的能力作为主要的培训目标,而不应把呆板的技能作为培训目标。能力强调的对学生的人格的完善,以及对处理未知和突发问题的创新与应变能力,能力强的学生将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并实现生存;而技能则侧重于特定工作的机械化工作,单纯的培养学生的技能,显然难以让学生实现良好的发展。尤其是当下社会正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在客观上,也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将考核的重心放到更具发展性的综合职业技能上来。[7]表1比较了技能与能力的区别。

表1 技能与能力的区别

对任何一个过程的评价,都不应当脱离过程本身。而我国当前大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依然还只是采取学业考试的方式,也就是通过知识考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知识考试主要是通过纸笔的形式进行,而技能考试则是以“实操”的方式进行。这种考试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内得到广泛的运用。然而,以开放性为主要特点的综合职业技能测评必然要突破这种传统的经典模式。

在综合职业技能测评的过程当中,学业考试的目的是建立一对多的基本模式,同时,综合职业技能的测评还应当要给予丰富的证据材料来进行。迥然不同的评价理论,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业测评模式需要从评价内容、方法、标准、和主题等多个角度,进行整体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改革。而这种改革便是要突破传统的考核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型的综合职业技能的测评过程当中,还应当要融合传统的手段,包括“观察法、角色扮演法”等,在传统与经典的突破过程当中,来实现综合职业技能的有效测评。

(三)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型工作任务

学业评价内容的建设需要考虑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纳入到学业效果的评价内容当中,或许会是一个突破口。典型工作任务是专家和专家群体对职业生涯中的重大事件进行的概括于归纳,典型工作任务使得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融合到一起,在考核过程当中,既有企业岗位的特点,又有训练的特点,将实习基地于“校中厂”融合在了一起。工作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变动的自由,使得传统的评价机构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价。典型性工作任务能够与职业内涵同步变化。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业评价内容的建设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的是,要让年轻人积极和主动的完成工作中的任务,而且,职业教育要能够完善和稳定年轻人的人格。要达到这样的评价目标,需要在思考方式上要能够适应动态的变化过程;在理解能力上,能够拥有深厚的经济、技术和社会背景的理性理解能力;在自我认知力量的基础上,需要具备全面的认知能力,推理和学习的能力。典型工作任务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最为重要的基础,评价内容中的职业效度和内容效度是同典型工作任务中的“质量”相对应的。典型性,使得校企合作成为了必要条件,而并且也促使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不断的进行升级。[8]

学习性工作任务是在典型性工作任务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将典型性的工作任务搬到学校中,便成为了学习性工作任务,学习性工作任务以促进和提升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然而,教学化和课堂化处理之后,学习性工作任务可能会丢失其在典型性工作任务中所具备的职业效度,这是其所面临的挑中。同时,也可以将学习性工作任务搬到学业评价考核的内容中来。在高等职业教育当中,学习性工作任务,大多以“项目”或者“任务”命名。

学习性工作任务应当具备多重特点。它是开放的,它将学校,企业和社会联系在了一起,能够紧跟最先进的社会发展水平,是将理论和技术相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学习性工作任务需要学校方面具备良好的教师资源,还能够为学生的自我提升和发展提供机会,覆盖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与发展。概括起来讲,学习性工作任务应该要包括学校、企业、社会和学生这四个方面,并将四个方面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如图2所示。

图2 学习性工作任务构成要素

将学习性工作任务纳入到学生学业效果的评价内容当中,启示我们在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时,可以建立起更加开放的系统,可以在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内开设独立的组织结构,如评价委员会等。评价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学生的学业效果进行评估。这种评价委员会,在多个院校其实已经展开了,如校企合作理事会,便是一种应用的比较广泛的评价委员会。顾名思义,校企合作委员会由政府、行业、学校和企业四者共同参与,以便提升对学生学业效果的总体评估。

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学业评价的挑战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学业评价目的是为了培养和筛选有用的职业技术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课程的改革和推进。建设学生学业效果的评价体系,需要实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业的发展不是为了要满足某项具体的岗位需求,也不是为了进行所谓的素质提供,学业的发展是为了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优秀的技术人才应当要有能力推进企业的发展,并有能力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优秀的人才将有能力将个人的需求同社会的需求完全的结合在一起,这也正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系统的目标所在。

学业评价的最基本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以便实现社会、企业和学生个人这三者的有机统一。然而,这样的学业评价功能目前尚不能实现。职业准入功能是高等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最为基础的功能,我国建国以后的包分配工作,便是基于这么一项基本功能。只是,进入到现代社会之后,由于评价体系的松懈和评价内容的不合理,使得这样一项基本功能也不能够达到。课程改革困难很多,综合职业能力需要一个可以操作和界定的评价模式,而这种模式在实现对传统突破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这不得不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二)学业评价资金的独立

学业评价一直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难点所在,尤其是社会大发展对于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复杂化,这使得学生学业体系的建设成为了一项更加艰巨的课题。学业评价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而综合职业能力的学业评价则会产生更加高昂的评价成本。评价成本的上升主要是由于整个评价过程涉及到了更多的部门和更多的环节,在部分国外的先进国家,进行职业教育学业评价的成本由企业承担;而在我国,当前的状态是,这部分的成本主要由学生承担的,并且,学校考试的成本亦由学生通过学费的方式进行支付。然而,进行综合职业测评的成本没有分开核算,单独的设立考试组织和机构,虽然会带来相应的成本提高,但这被认为是极其必要的。对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进行测评,需要考虑进行专项的资金投入,而这种专项的资金投入可以考虑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如将学费同企业相结合的方式,使成本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便是关于这种转变的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内容改革正逐渐从封闭的形式走向开放的形式,评价方案更具表现性。由于职业能力评价模型的相对落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相应的方案设计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参考了普通高等教育领域的模型研究成果。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学业测评工作的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然面临各方面的压力,需要我们做好相关的理论与研究工作,为学业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提供最坚实的理论基础。总之,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业评价必须得转化到综合职业能力的测评上来,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是一项推辞不得的需要,需要不断的探索,迎难而上,以期早日建立起一套先进的高职院校学业测评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志群,林来寿,张志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学习效果评价:一项实证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74-79.

[2]邵会婷,闫志利.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借鉴[J].教育与职业,2014(35):11-15.

[3]袁晓玲,封纪琴.基于BSC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框架研究[J].职教论坛,2014(6):10-12.

[4]郭元祥,刘晓庆.大规模学业评价的发展历程、新趋势及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1):27-32.

[5]陈继权.企业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8):5-10.

[6]Song H.A Study on Evaluation System for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Education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J].Education & Teaching Research,2011.

[7]冯永琴.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比较及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60-64.

[8]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5-14.

[责任编辑李漪]

猜你喜欢

综合职业能力学业评价高职教育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一体化课堂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策略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高校课程考试模式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目标的错位
产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探索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