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父亲不可“缺位”
2016-01-08蒋笃家
【摘 要】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人人共知;其实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也有着特别的、母亲不能替代的作用。所以,家庭教育中,父亲不可“缺位”。
【关键词】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父亲教育;特殊作用
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其意是说生育子女,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导他们,那就是“父亲”的过错。这样看来,父亲“缺席”家庭教育的现象,古已有之。本文正是欲就这一现象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父亲“缺位”何其多
在一项关于“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的调查中,选择母亲的47%,是父母均担的29%,选择父亲的仅占24%。有人在深圳做了一个调查,结论是父亲与孩子是“同在屋檐下,就是不碰头”:70%的孩子在晚上十点之前见不到爸爸,40%的孩子一周内与爸爸基本上没有交流。在大多数家庭中,孩子从出生到上学基本上是处于女性中心的教育环境之中:在家里,他们接触最多的是母亲、保姆、外婆和奶奶,与父亲、爷爷、外公有接触,但真正相处的时间不多;接送孩子、给孩子作业签字、与老师打交道、周末陪读的大多是母亲;家长会上,80%的是“娘子军”,“家长会”几乎成了“妈妈聚会”,俨然“抗战”的“敌后根据地”;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绝大多数是女教师。大多数孩子就是在这样一个男性缺失的“母系氏族”教育环境里走过童年,走过少年,走过青年。
二、父亲“缺位”为什么
家庭教育中为什么有这么多“隐形”爸爸?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家自然认为:父亲就应该在外打拼干事业,母亲的职责才是“相夫教子”。二是有的父亲把主要精力放在改善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上,常常以工作忙、事情多为借口,逃避自己的做父亲的责任。三是在“母权家庭”,教育小孩的事儿,母亲不要父亲插手,父亲的教育权力被“边缘化”了。正因此,有人说:中国的家庭都是“单亲家庭”:只有一位“多功能全自动”的母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父亲;即使有生理上的父亲,也没有精神上的父亲!
三、父母作用各不同
母亲教育,看重细节;父亲教育,注重整体。母亲温暖、善良和慈爱,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亲有思想、阅历和行动,是孩子成长的方向。母亲是孩子日常小事的依赖,父亲却是重大问题上的依靠。母亲关注的是孩子的情感与生活,是他们感情的靠山,影响孩子感情发育的丰富、温存和崇高;父亲关注的是行为方式、思维习惯,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影响孩子精神发育的深刻、博大和理智。母亲教育是阳光,没有阳光我们立刻感到生命的黑暗;父亲教育就是空气,缺少空气生命也会慢慢窒息。
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受父母的影响力也不一样:小学三年级前,养育多于教育,母亲的细心、耐心显得内行、有效,母亲的影响大于父亲;到了初二,平分秋色;初二以后,基本依靠父亲;步入青春期,孩子要独立,不能忍受母亲过于细微的管束,父亲简约的管束反而受孩子的欢迎。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缺失父亲教育,孩子的问题被潜伏、掩盖,其消极影响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到了自我意识觉醒、独立意识增强、出现心理逆反的青春期,母亲对子女的控制便变得力不从心。这时,很多母亲转而抱怨父亲不管孩子;父亲也会因在孩子小的时候缺乏接触、沟通,没有感情基础,只能用简单粗暴的强制命令甚至打骂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最终往往是对孩子无可奈何。还有很多家庭,由于晚婚晚育,很多母亲的更年期刚巧遇上子女的青春期,针尖对麦芒,暴风骤雨般的冲突,就会在子女的中学时代全面爆发!
四、父亲是性别坐标
如果“性别教育”在儿童时期出现倒错,长大了就会出现“假丫头”、“假小子”。父亲在子女的“性别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他的典范,男孩从父亲那里模仿学习“男子汉的气概”。父亲教育儿子,除了培养他具有男人的阳刚气质外,还能培养他具有男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从小熟悉男人的游戏规则,树立男性的自豪感、权威感和责任感。女孩则从父亲那里学习与异性交往的经验。父亲是女儿的精神支柱,她从父亲那里学习自信、坚强和理智的品格。父亲对女儿的智商有影响,心理学家发现:有父爱的女孩具有更高的理想,她们的数理化成绩明显要好于那些只有母爱的女生;父亲对女儿的情商也有影响,父女关系不好的女生,中学时代就更容易出现早恋。父亲是女儿接触的第一个男人,女儿要通过他去认识异性,认识异性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学会跟异性相处的艺术:只有对异性有所认识,有所了解,才能学会鉴别,才能看清对方心底里的“花花肠子”,将来,她才会有自己幸福的爱情和婚姻。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父亲是子女的性别坐标:他是男孩的榜样,是女孩未来生活的参照。
五、父亲作用也重要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父亲是儿女心目中的英雄、家庭身份的象征,父亲的品格丰富了儿女的生命,儿女的品格则是父亲生命的延续。在孩子的智商培养方面,父亲注重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逻辑推理、分析理解和创新实践能力。父亲喜欢动手动脑,有较强的探索精神,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有助于培养孩子操作能力、探索精神,发展其求知欲、好奇心和想象力。在孩子的情商培养方面,父亲独立自主、自信进取、坚强果敢、敢于冒险、热情宽厚、勇于坚持、不惧困难、富有合作、心胸开阔、大方幽默,有助于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这些良好的品质。父亲比较喜好运动,他们带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岩、打球,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根据国家贫困儿童研究中心的报告,缺失父亲教育的男生,逃学的可能性会增加一倍,犯罪的可能性会大两倍,长大后需要接受心理治疗的可能性会增加三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性也高出三倍。大量研究资料还证明,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身高、体重、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明显落后,普遍存在焦虑、自卑、自闭、任性、多动、自控力差、有依赖性等问题,被专家称为“父爱缺乏综合症”。
六、父亲如何不“缺位”
避免父亲“缺位”家庭教育的方法,一是做父亲的要提高认识,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性,牢记自己的责任,主动成为家庭教育的宏观调控者。二是母亲要学会解放自己,无私奉献的同时,克制自己对子女的那种本能的情不自禁的爱,留出足够的教育空间和时间,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父亲拉入家庭教育当中,让父亲多陪陪子女。
弗洛姆在《父爱的艺术》中说:“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风纪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力量。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教育态度;父母教育的融合,开启孩子快乐而幸福的人生!因此,我们做父亲的,要积极承担起做父亲的重任,要把做一个好父亲当作自己一生最光荣的事业!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单亲妈妈也不用过分的紧张,担心孩子因为缺少父亲在身边就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差,妈妈们只要注重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也会让孩子成长的与其她孩子一样健康快乐!
作者简介:
蒋笃家,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一中学教师,男,1964年12月出生,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