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现状研究

2016-01-08董文明党晶晶李俭李圣雷刘潇忆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政治参与网络舆情意识形态

董文明 党晶晶 李俭 李圣雷 刘潇忆

【摘 要】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大众化,由于参与方式简单方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参与到网络政治的讨论中。随着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中的影响力也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在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围绕国家热点社会事件发表评论,而且这种势头愈演愈烈大有舆论爆炸的趋势,网络的开放和匿名使得不同的意识形态集中在一个平台中得以体现,而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都在成长阶段,复杂的互联网舆情对青少年的影响巨大,而西方文化的入侵也带来了西方的意识形态,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的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分析现阶段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遇到的困难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政治参与;青少年群体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同样也对政治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网络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并加深了我们对政治的认识,但与此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更加显著,如不加以控制将网络舆情导向正确的方向,必然会导致深远的社会影响。特别是随着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公民网络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鉴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也随之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网络风险。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重要的社会和历史变革时期,网络上充斥着各样的思想,如何把握青少年和网络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主流意识形态引导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面对当前复杂的网络形式,必须认识到青少年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外部环境影响,寻求应对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一、相关理论梳理

(一)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

意识形态属于哲学的范畴,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思想观念和态度上的,对事物的认知、观念、价值和思想等要素的集合。意识形态是依托在社会基础上存在,并不是人脑中固有存在的。因此人的意识形态也会随着环境、信息、价值观、思维能力等影响而改变,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待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也不同。

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经济基础能够改变人意识形态形成的环境。同时意识形态本身也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形成直接关系的观念和思想的总和,例如有道德、艺术、宗教、社会科学等不同领域的意识形态反映。其反映出来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基础直接有关,其形式和内容也会随着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以特殊的形式展示出社会生活的内在本质,两者相互制约,形成意识形态的有机体。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之和。它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对立统一。而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意识形态是一种有阶级属性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政治法律,哲学艺术,思想道德宗教。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样的观念上层建筑,还包括政治上层建筑,也就是政治法律制度和相应的组织机构,如政府、军队、法院、监狱。

(二)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上集合,政治意识形态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的政治思想体系,必然是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是在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联系的基础上的分类,则进一步深化了意识形态的内容,并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和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政治意识形态有着一定的继承性,需要对前代思想材料做进一步的研究、加工和改造,从而保持政治意识形态的时代特点。但是政治意识形态也与人的生活状态有很大关系,并且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和政治关系、物质条件等的改变而改变。

网络意识形态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在网络文化环境中网络的参与者形成的一种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事件的认识观念的综合。网络意识形态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基于网络社会以及网络文化形成的意识形态,与网络文化的发展程度有直接关系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即多种意识形态同时存在于网络环境中,这和网络文化的特点一脉相承,是意识形态在网络世界中的特殊反应。

二、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当下困境

(一)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现状调查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参与政治活动的行为,而网络政治参与就是通过网络的途径俩参与到与自身利益有关的政治活动中。所谓的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就是青少年通过网络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和政治主见,从而达到网络参与的目的。

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10年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4.57亿人。参与性方面,青少年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增加,除了基本的民生改革、国家政治,开扩展到了国外的政治动向和政治形势,从参与形势来看,主要有微博、论坛、贴吧等,青少年通过阅读网络评论和意见或者发表评论来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但是由于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原因呈现出了很多问题。

(二)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当下困境

尽管通过网络青少年可以更加深刻了解这个社会,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其思想意识的发展,这些问题和困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的多元化

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之网络的自由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引导力在不断下降。尤其是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复杂,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讨论,而且很大程度上也逐渐的替代了传统主流媒体例如电视、报纸等的作用,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正在削弱,这也是当前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改变的主要困境。

2.网络意识形态的争论形式趋于多元化

网络有着自由、开放、匿名、互动等特点,因此能够集中更多的意识形态和观点,从而使得不同的意识形态形成争论和对比的局面,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东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比。而各种意识形态都也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巨大影响,从而将网络世界当成了意识形态交战的重要战场,同时也显示出了意识形态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与之对应的是更加复杂的话题内容、参与者、话语形式等,甚至有些人带着学术自由的帽子公然反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出了我国网民的自由参与,网络中还隐藏着大量的国外敌对势力,让网络政治参与的意识形态的争论形式极大的复杂化了。

3.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盛行影响青少年思想

近几年网络的发展也促进了国家之间文化的传播,我国国民的民主意识也开始觉醒,然而很多打着自由、民主思想的人用错误的思想和观点误导民众,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突出个性的解放,却忽视了自由和个性的周围环境约束。这种思想是极度理想化的,并不满足人类自然发展的规律,但是西方国家靠着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文化主动性企图来改变我国青少年的思想,从而颠覆青少年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主流意识的认识。

4.民主意识盛行干扰青少年的思想

当前网络中充斥着有关民主主义的观点,而且这种观点也有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但实际上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和自由与我国的社会发展规律有着一定的区别,我们不能等同的对待民主自由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实际上是在议会制、多党制、民主制度下的政治体制,本质上属于一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并不完全等同于民主主义,但是目前大有混淆视听的嫌疑。

5.网络淡化了青少年的民族意识、政治情怀

网络所推崇的价值观是个人自由主义,然而个人自由主义和社会自由主义是有显著差别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然而在文化全球化的驱使下这种个人自由主义的风气受到青少年认可,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他们对国家观念、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的认识。他们更加注重虚无的个人主义从而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遭遇很大的困难。

6.政府对网络舆论控制和引导的不足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当前政府在网络舆情的控制也显得力不从心,尽管近几年政府也不断的重视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积极的从传媒机构、网络平台给予舆论的正确导向,但是显然效果不佳。而且网络信息的筛选和隔断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的自由,尽管如此网络世界中仍然充斥着民主自由论、人权至上论、多党制、泛文化主义等复杂的观念,舆论控制和引导的不足也使得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的环境复杂多变。

三、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实践探索

(一)树立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意识

2003年美国首次在伊拉克战争中实施战略心理战,并在2007年提出了网络中心站的概念,种种迹象表明自由的网络环境中潜藏了来自国家和战略层面的危机。而互联网也成为文化争夺战的重要战场,西方文化的入侵趋势越演愈烈,因此要想改善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的环境,掌握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形成的主导权,就必须充分的认识到网络作为国家资源的意识。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思想观念,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从国家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互联网资源和坏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重要网络以及网络形式的发展中来,形成良好的政府控制和监督机制,过网络信息形成良好的监督和控制措施,过滤不良信息,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走向。

(二)技术层面的改进和防范

鉴于网络政治参与环境控制的复杂程度,单从政府措施的角度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阶段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构建的要求,因此必须提高网络信息的筛选和监督技术,改善当前网络舆情的技术控制基础。我国网络科技起步较晚,尽管发展迅速但是仍与发达国家保持了较大的差距,因此要积极的学习发达国家的信息网路技术,逐渐的完善国家网络基础建设,进而从技术的角度提高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性。西方国家靠着自己强大的文化地位,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入侵,因此必须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通过封锁敏感网站、系统漏洞、防火墙等措施来改善网络环境,尤其控制不良信息在青少年中的传播扩散,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树立奠定良好的环境。

(三)积极的构建并逐渐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正规军

网络作为意识形态论争的主战场,需要有英勇善战的主力军。对此,我们不仅需要专门组织“网评员”队伍,而且要把全体党员干部组织到网上去。不仅要建立数量庞大的“网评员”队伍,而且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帮助他们尽快成长。另外,还要扶持一批爱国民间网站,积极培植一批忠于党和国家的意见领袖,特别是要培养专家学者型的网络意见领袖。笔者尝试在拥有近3亿用户的新浪微博上开办了“书香四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会,向广大网民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目前已经拥有逾4800万人次的阅读量,进入了文学读书类微博话题的前十名,这一尝试证明,理论只要彻底、只要主动接近民众,就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为此,我们应该在党委宣传部门的领导组织下,通过建立广泛的网络爱国统一战线,让网络爱国力量勇于善于积极发声,使各种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没有市场、无人喝彩。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构建良好的网络社会

网络意识形态是在网络这样一个特殊的大环境中形成的,所以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渗透到网络社会中。为此必须重视党和国家政治部署和舆论关注的焦点之间的结合,充分掌握网络文化的多元化态势,掌握网络动向,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和网络动态,从而强化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网络社会的引导作用。

(五)提升信息网络运营与维护质量,加强网民信息素养培育

为了提高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坚定认识,提高对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分辨力,更好的认识和筛选负面网络信息,加强网络运营管理并提高网民素质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特别是从政府的角度去监督和控制重要的微博、微信等全民性的网络社交平台的运营过程,加强思想管理仍是当前改善青少年网络政治参与性的重要措施。为此必须从政府的角度积极的构建完善的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从法律角度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规范性,并加强网络政策和道德建设,从而使得网络信息平台的运营更加的理性化。其次注意培养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网络社会管理人才,从而提升对网络信息失控、网络监管不力等应对能力。积极的规范和引导社会参与网络的行为,积极的参与到主流网络平台的运行中,建立严格、科学的惩奖机制,使得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能够在更加合理的和正规的竞争中发展,面向社会大众做好带头人的角色。最后是构建“网络发言人制度”,特别是在出现重大突发事件后,能够积极的调动和引导青少年更好的参与到事件中,并借助重大突发事件进行网络思政教育,提高青少年对不良思想的鉴别能力,引导其树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亲和度。

四、结语

青少年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承载着宏大的中国梦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必须强化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教育。我们分析了当前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的现状和困境,并从理论的角度的分析了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形成和引导的途径,为实现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并正确的参与到网络政治中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强丽.现代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加强青少年意识形态网络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4,08:94-97.

[2]辛蓓.关于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变化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

[3]蒋民.网络文化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白银市区中学生上网现状调查与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2.

[4]刘保卫.互联网对边远地区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D].上海大学,2009.

[5]燕道成.网络暴力游戏涵化青少年意识形态的负面效应[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3,02:1-5.

[6]谭泓.公共传媒在构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7.

[7]孟薇.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8]马琳琳.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

[9]张燕凌.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注:本文系2015年度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社科联专项调研课题(青少年工作研究):青少年参与网络政治意识形态现状研究(QSNYJ2015163)结项论文。

猜你喜欢

政治参与网络舆情意识形态
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性别社会化与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网络意识形态视角下的网络舆论生态治理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