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属高校教育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研究
2016-01-08张燕徐红吴苗
张燕+徐红+吴苗
【摘 要】教育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表明: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就业率存在明显差别、考研率逐渐增加、就业满意程度普遍不高、专业对口程度低、毕业生偏向选择公立学校就业。为此,笔者提出了合理控制招生规模、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等相应措施,以帮助教育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走出就业困境。
【关键词】教育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 就业现状 招生规模 就业观念 综合素质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局面愈来愈难,“毕业=失业”的现象非常普遍,教育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亦不例外。为了明晰教育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本课题组特以湖北省属高校为例展开调查。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通过对湖北省属高校教育学类本科毕业生所读高校、考研、就业去向、专业对口程度和工作满意度等情况的调查,了解湖北省属高校教育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本次调查对象涉及湖北省四所有教育学类专业的高校,其中有一所高校位于省会城市,其余三所位于非省会城市。四所高校均有长期的教育学类办学历史,具有代表性。
(二)调查方法与工具
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有效率83.3%。本研究采用的调查工具是自编的问卷,在专家教师的指导下,从毕业生所读高校、考研、就业去向、专业对口程度和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编制问卷。
二、调查结果
(一)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就业率存在明显差别
调查结果表明,省会城市的教育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0.37%,待业率为9.63%;非省会城市的就业率为67.54%,待业率为32.46%。其中,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均属于就业。省会城市高校因其位于武汉市,地理位置相对较好,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加之用人单位观念上的差异,高校就业率相对较高;而非省会城市高校的地理位置处于二三线城市,与省会城市高校相比略显劣势。
(二)教育学类专业本科生考研率逐渐增加
2012年至2014年考研率分别为30%、53%、6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一个人学习到的东西越多,他的生产力就越强,他的教育收益就会越大。这样考研无疑就成为许多人的一项选择;第二,高校扩招,就业压力不断扩大,考研不可避免就成了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此外,因为教育学的学科专业性不明显,成为许多跨专业考研毕业生的优先选择,教育学本科毕业生考研竞争对手相对较多。
(三)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偏向选择公立学校就业
调查结果显示,46.35%的毕业生首选公立学校就业,12.59%的毕业生选择民办学校,9.57%选择进入了教育培训机构,选择考研的毕业生占25.94%,其他就业去向的毕业生占5.54%。“非公办不可”的传统择业观根深蒂固,这无疑加重了就业难的现状。
(四)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明显突出
据调研结果显示,12.24%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专业对口程度“非常一致”,“比较一致”占28.32%,“一般”占26.79%,“较不一致”占32.65%。面对稀缺的就业岗位,大学生都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是不可能的。岗位供不应求,导致许多教育学类本科毕业生迫于无奈只能选择与本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五)就业满意程度普遍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关于毕业生目前就业满意程度的调查的五个维度中,“非常满意”占2.01%,“比较满意”占41%,“一般”占48.78%,“较不满意”占8.06%,目前还没有选择“很不满意”的。大多数毕业生在调查中反映,他们专业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不足以应对工作的要求。
三、建议与思考
(一)合理控制招生规模
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各个专业的大学生人数蓬勃增长,就业局面愈加严峻,而就业岗位却没有相应地大幅度增长,这危及教育学毕业生的前途。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越来越狭窄,大多数教育学类本科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对口的职业。因此,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过程中,对于教育学类专业招生应该适当控制规模。
(二)转变教育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观念
当下不少教育学类本科生选择到公立学校任教,但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小学学校一般不愿接受“非科班”出身的师范毕业生。但在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里一直保留着公立学校稳定、事业单位体面的想法。大学生应该改变这种就业观念,理性地看待就业现状。教育学类本科毕业除了能够胜任教育学科教学外,还可以从事教育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与人相关的管理行业。
(三)提升教育学类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
大学毕业生想要在就业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因素。第一,培养优秀的人格品质。一个优秀的毕业生应该具有勤奋、刻苦、自强、独立、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是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的,也是被录取的重要因素。第二,强化心理素质培养。社会竞争是激烈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就要求大学生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以适应日益变化发展的社会。第三,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学专业由于其理论性强,缺乏实践锻炼的课程,因此教育学本科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杜蕾.教育学专业本科人才供给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王金燕.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原因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12).
[3]司洪昌.教育学本科专业,最后的晚餐?[J].教育与职业,2006(25).
[4]樊华强.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研究[J].教育评论,2013(06).
[5]徐建华.金融危机背景下教育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