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究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2016-01-08耿书祎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约数合数自学

耿书祎

摘要: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是要熟悉大纲,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实施切实可行的教法,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21-01

我们应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1 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1.2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1.3 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1.4 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

数学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重要的一部分。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地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热衷于童话故事的阶段,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冲突,并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冲突,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利用教具计算机及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这种直观教学,增大了课堂容量。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优生和差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场面。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演示活动的图形,化静为动,把传统教学中只能用语言描述的情景变得生动形象。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屏幕静——动态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感官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人机对话,教师与学生直接对话,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关怀、激励、无疑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

2.1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 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提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充分合作搭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互的讨论、交流、启发、帮助、协作中,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如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当学生掌握了自然数新的分类方法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下面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17,22,35,37,87,1,75632。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我是根据约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只含有1和本身两个约数,而合数还含有其他约数。有的学生说:我先找出这个数的所有约数,然后再看它是质数还是合数。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就是看这个自然数除了1和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没有第三个约数,如果有第三个约数,就一定是合数。如;75632,它肯定有约数2,所以它一定是合数。......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既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3.教材新颖、图文并茂,吸引学生

每学期开学,学生一拿到教科书,就惊喜不已,个个爱不释手。有一位学生在周记里写道:"当我领到数学新课本时,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哇!好酷啊,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我被课本中的各种各样的图形及卡通深深地吸引住了……"小学生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周围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性。新颖的课本,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不仅能唤起他们的联想,还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了这种"兴趣",就能促使学生更积极、更持久地潜泳到知识的海洋中去。所以,"兴趣"作为学习的动机,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在这种动力的作用下,一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最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图形一节时,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学生走上讲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某些特征,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点、线、面的有关知识,感受到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自己设计画图。师生共同评出优秀作品,举办展览。寓教于画,"思"在其中,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又如二年级上册的余数的除法单元教学时,可以开展摆一摆、圈一圈、算一算、涂一涂等活动,还可以开展"快乐星期天"这样的综合性探究活动。

4.因材施教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看看书,而是会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会在书上用铅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在自学时就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即三角形的面积=底×高×1/2。自学检测表明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总之,要教好小学数学,是要多方思考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地感到还有很多知识有待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我们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要求,不断努力学习,在学习中教学,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为小学教育事业献出我们应有的力量。我坚信,只要我们善于用"心"去教,就一定会有收获。

猜你喜欢

约数合数自学
约数词语,不简单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最强大脑
质数找朋友
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奇合数的构成规律研究
约数问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