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016-01-08李寿禄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

李寿禄

摘要:在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创设宽松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习惯,把创新教学融入整个小学教学过程。

关键词:创新思维;鼓励独创;宽松氛围;乐于求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10-01

创新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课本上的题目和材料的呈现过程大都循着一个模式,学生习惯于按照书上写的与教师教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符合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必要的,但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显然是不够的。而创新思维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因而成为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

1.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思维活动的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思维开发。教师应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创新学生思维为根本,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应集思广益,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差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这是营造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最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在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妥善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作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事实证明,也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驱使下,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作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逐步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3.换个思路想问题,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习惯

小学生往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弱,很多小学生的思路比较狭窄、比较单一,所以常常出现思维定势,不懂得怎样换个思路去想问题。

"换个思路想问题",其实说的就是思维的变通,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小学生从固定的的某个思路思考变成从多个思路思考,理清知识的脉络。让小学生学会"换个思路想问题",并懂得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方式,开拓小学生的思路,提高小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例如在讲解应用题时,笔者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甲、乙、丙三队搬运一堆货物,甲队独自搬运需要10天时间,乙队独自搬运需要15天时间;丙队独自搬运需要12天时间,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小学生往往开始都会想到比较简单的问题,如:三个队一起搬需要多少天才能搬完?这时小学生可能提不了多少问题。笔者适时提示:三队合搬了2天,完成了这堆货物的几分之几?得到老师的启发后,学生顿时炸开了锅,提出了很多不同的问题。有的说:"甲乙两队合搬了2天后,如果剩下的由丙队单独来搬,丙队需要多少天搬完?"有的说:丙队先搬了3天,剩下的三个队一起来搬,需要多少天才能搬完?"等等,这样采用一题多问的方式,不仅使小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还会养成创新思维。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得到开拓,并懂得如何换个思路想问题,培养了小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4.在鼓励独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尽管小学生的独创从总体上看是处于低层次的,但它却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与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创新向创造推进。如解答"某玩具厂生产一批儿童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60件,7天完成任务。问题实行变通,只有在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实际只用6天就全部完成了。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玩具?"一题时,照常规解法,先求出总任务有多少件,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然后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件,列式为60×7÷6-60=10(件)。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只须60÷6就行了"。他的理由是:"这一天的任务要在6天内完成所以要多做10件。"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思路是跳跃的,省略了许多分析的步骤。他是这样想的:7天任务6天完成,时间提前了1天,自然这一天的任务(60件)也必须分配在6天内完成,所以,同样得60÷6=10,就是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的件数了。毫无疑问,这种独创性应该给予鼓励。独创往往蕴含于求异与创新之中,经常诱导学生思维创新,才有可能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反之,独创性又丰富了创新思维,促使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创新。

5.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以达到诱导学生思维创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深度。例如有些题目,从叙述的事情上看,不是工程问题,但题目特点确与工程问题相同,因此可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去分析、解答。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时,有的解法需要学生用数学转化思想,才能使解题思路简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思路转化的思想。"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题解题中,用转化方法,迁移深化,由此及彼,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的训练。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创新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谢荣亲:"四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甘肃教育

[2] 荆永才:换个角度思考是优化解题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论研究学习小组在大学生成才转型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