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两新组织”党建的三点启示
2016-01-08王晓斌
王晓斌
[摘 要]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综合党委的“两新组织”党建实践,给我们留下了三点启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必须改革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党建工作不能就党建抓党建,“两新组织”党建的改革创新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关键词]张江;“两新组织”;党建;启示
[中图分类号] D26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1--0050-03
伴随着浦东的开发,上海浦东张江园区已成为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集聚、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文化交汇、不同价值观碰撞的世界级高科技园区。与此同时,张江园区综合党委在实践中确立了“一流园区靠一流党建、一流党建靠一流机制、一流机制凝聚一流人才”的“两靠一凝聚”的党建工作指导思想,形成了政治引领、凝聚服务的培育机制,“两新”党组织与企业高管双向沟通机制,个性化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在“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等机制。园区党组织从2000年初的8个党支部、近百名党员,发展到目前已拥有369个党组织、12000多名党员,基本实现了党建工作全覆盖,党组织在园区新经济组织中不断孵化,新党员在新群体中不断涌现,高端人才纷纷向党组织靠拢,党组织和党员普遍受到园区企业的青睐,形成了园区高科技企业创业发展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同步推进的新局面。其经验与做法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园区综合党委多年来获得了诸多的荣誉称号,也给我们留下了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必须改革创新“两新组织”党建
从张江的情况来看,其进驻企业大部分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存在着“三无”特征,即党委与“两新”企业无资产纽带关系、无行政隶属关系、无人事管理关系。在“三无”情况下,怎么按照“巩固立足点、拓展增长点、占领制高点”和“开发建设到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的要求,把流动的、分散的、隐性的党员有效地纳入我们的工作视野、组织网络、服务体系?如何通过党建工作,为“两新”区域的开发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张江的经验与做法是:
(一)建立高层沟通机制,形成共识,变“要我建”为“我要建”,突破组织建设中的难点。“两新组织”建党工作能否取得进展,所在企业高管的认识程度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在实践中探索形成党组织与企业高管沟通机制,在沟通中形成共识,取得企业出资人的支持,这样才能为党组织的设置和开展工作打开方便之门。这在张江已形成科学的机制,他们出台了相关文件,确定沟通主体对象,规范沟通途径,明确沟通的主要内容和方式。通过举办企业高管培训班、经营管理学习班、报告会、统战联席会及在实际工作中以诚相待、诚信服务等方式,搭建党组织与高管沟通平台,加强思想引领和沟通,增强企业高管对党的政治认同度,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知度。
(二)实施布点划片,打造铁打营盘,发挥孵化器功能,提高组织覆盖的辐射力。在“两新组织”中建党碰到的难题是:企业分散,有的企业规模小,有的党员数较少,开展活动缺资源,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党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张江的做法是,按照“行业相近、产业相关、区域相邻、资产相连”原则,布点划片,设置联合党支部,为点上工作覆盖构筑铁打营盘,也为点上筹建独立党组织做孵化。联合党支部不仅解决小微企业和党员数量少或无党员企业的建党问题,还加大了辐射力和扩张力,发挥了党建孵化器的作用,显现了“滚雪球”效应。在联合党支部中锻炼和培养的党务骨干,输送到新建党组织中成为正副书记或班子成员。目前,张江共有42个联合党支部,约占独立建制支部的38%;联合党支部党员有2300多名,占党员总数的23%;联合党支部覆盖园区900多个“两新”组织。
(三)建设班长工程,强化带头人队伍建设,配强党组织班子,夯实组织覆盖基础。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关键是选好带头人,配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坚持将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党组织全覆盖的基础工程,花大力抓紧抓实。张江的做法:一是着力当前,放眼长远。每次举办党支部书记研习班或党支部工作例会时,都邀请待建党支部临时召集人参加,让他们耳濡目染,学习如何当好一个支部书记,思考怎样在党支部建立后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二是注重关键人物,壮大骨干力量。他们注重从企业高管中发展党员,从中培养党组织的带头人和政治上的骨干,尤其在新社会阶层(业主)中发展党员,把非公有制企业的出资人、高管、专家等新社会阶层人员凝聚到党的旗帜下,不断增强党在企业的执政基础。
启示之二:党建工作不能就党建抓党建,“两新组织”党建的改革创新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
(一)创新方法、创新设置,努力把党的组织建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上。张江的经验与做法是:依托大型外企、行业协会、投资管理公司,建立特色鲜明、务实多样的党组织,如成立大型外资企业党委、行业协会党支部、海外科技创新园党支部、综合党支部、以投资管理公司为依托的党支部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组织设置,实现把党的组织建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上。
(二)努力把党的工作做到代表未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人群中。一是围绕推动发展,发挥服务保障作用。他们在实践中形成了“5F”工作方法,即“孵”(孵化),为高新非公企业孵化和壮大发挥党的支撑作用;“扶”(扶持),党组织有求必应,主动上门听取意见,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帮助提高应对能力;“辅”(辅导),对高新非公企业经营管理等提供理念辅导和方法引导;“服”(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政府和中介机构联系,建立办事通道,为高新非公企业及创业群体提供软性服务;“富”(致富),在落实政策优惠、税收减免及财政补贴返还等方面加强协调,帮助高新非公企业降成本、出效益。二是围绕党员岗位建功、奉献社会,发挥动员与激励作用。他们以“党员示范岗”为载体广泛开展岗位建功活动,充分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的作用,使“关键岗位用党员、关键时刻靠党员”成为“两新组织”的共识。三是围绕企业主和管理层的政治参与,发挥引导举荐作用。他们注重从高新企业高管、行业领军人物、创业代表人士中选拔、推荐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激发、引导和保护他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四是围绕企业人才成长,发挥引领凝聚作用。他们努力“把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同时努力创造创业成功、适宜居住的环境,完善创业投资体系、公共服务平台,积极争取解决户籍、出行难、用餐难等问题,定期开展青年白领培训交流和交友联谊活动,特别是积极推进人才公寓建设,让人才安心创业、安居乐业。五是围绕促进和谐,发挥利益协调作用。由于“两新组织”存在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而企业职工又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要实现“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因此,张江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心向利益协调和利益维护转变,努力促进劳资关系和谐,营造企业发展的和谐环境,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企业共克时艰、共同面对困难。同时,他们让工会组织充分代表和维护群众利益,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劳资矛盾,形成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实现职工得实惠、企业得效益、经济得发展、社会得稳定的共进局面。
启示三:“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来源于群众的认同,而群众的心理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真诚服务行为。在“两新组织”中,没有服务,基层党组织就没有生命力。这不是理论的推演,早已被“两新组织”多年来的党建实践所证实。结合张江的经验与做法,具体来说可以考虑这样两个思路:
(一)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构建服务格局,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把握三个层面:
首先,服务人才,成就事业。“两新”党组织要坚持以良好的事业成就人才的服务理念,发挥党组织牵头协调作用,积极为人才特别是为科技人才实现他们的“梦想”,提供各种服务支撑。一是服务人才,要从注重政治引领、教育培养人才做起。政治引领、教育培养是最好的服务。要履行好党组织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和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领,引导各类人才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要拓宽参政议政渠道,从优秀党务干部、企业高管、行业领军人物、民主党派和杰出人才中选拔、推荐先进人物,当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激发他们参政议政的热情。要畅通归国留学人员落户创业的路径。二是服务人才,要从营造有利于人才创业的环境做起。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特别是高新技术攻关难度大、创新风险高,要大力营造“鼓励成功、服务创新”的氛围,积极为人才创业提供政策咨询、产业导向、市场信息、融资协调等扶持措施。三是服务人才,要从完善激励人才创新的机制做起。只有人才聪明才智的迸发,才会有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服务人才就是满足和激发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四是服务人才,要从关注关键人物培养,壮大骨干力量做起。“两新”党组织要注重从企业高层管理骨干中发展党员,从中培养党组织的带头人和政治上的骨干。同时,各级党组织要着眼于把经营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经营管理骨干,尤其在新社会阶层和企业出资人中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力量。五是服务人才,要从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做起。“两新”党组织要千方百计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服务、排忧解难。在张江,通过“阳光驿站”等党群服务平台,积极为人才解决生活住房、出行、用餐等问题,对子女入托、入学、就业、教育、法律咨询等需求开展协调和服务。
其次,服务党员,争当先锋。党员队伍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体,党组织只有服务好党员,党员才能更好地发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要从搭建服务平台着眼,强化服务责任。“两新”党组织应当在把握人才和党员的需求点和兴趣点中寻找服务的切入点,建立教育、服务人才和党员的相关机制,重点是构建红色网络阵地、党建示范点及网络党校,在用好阳光驿站(党员服务中心)、两代表接待室等现有沟通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每年举办企业党员人才培训班及企业高管和海归党员人才培训班、每季度举办报告会、形势讲座等,邀请专家授课辅导、专题学习研讨等,增强党的凝聚力。二是要从舒缓职场压力着眼,打造心灵家园。“两新”党组织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压力舒缓讲座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服务党员,丰富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要从组织社会公益行动着眼,为党员服务群众提供舞台。“两新”党组织应当把党建服务和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党员服务社会、展示风采。
再次,服务企业,助推发展。“两新”党组织要以“着力点”为沟通渠道,找准服务非公企业的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能,从而实现助推企业发展。一是要建立对话沟通平台,发挥政治引领凝聚人心作用,及时向企业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向党和政府传递企业的意愿和心声。二是要以完善沟通服务机制为着力点,建立相应工作机制,与企业高层建立沟通渠道过程。三是要规范双向沟通路径和程序。“两新”党组织应积极寻找企业高管所关注的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四是以立足源头双向融入为着力点,明确双向沟通内容和方法。
(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范围和内容要从传统的党的基层组织向基层群众组织延伸和扩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能就党建抓党建,其着力点要从党的自身组织建设、组织覆盖向党的群众工作和工作覆盖转变,群众在哪,党的工作就要跟到哪,要从体制内的小循环转到体制外的大循环,成为整体的合力,为“两新组织”的发展、社会和谐提供开放式、社会化服务,扩大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体现有效性,从而活跃基层,打牢基础。具体来说,一是可以考虑把基层工会组织定位为党的系统内的基层组织,话语系统就得到了改变,变得更开放、更宽阔,使党建工作的影响力不断延伸,党建工作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二是服务党员要从创新组织设置着眼,夯实政治引领的组织基础。“两新”党组织应当通过布点划片,按照“产业相关、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建立片区党组织,并通过创新支部建在产业园、科研楼宇、生产线、创业团队等组织设置方式,推进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确保人才流动到哪里、企业投资到哪里、项目落户到哪里,党的组织、工作和制度就覆盖到哪里,为实现对非公企业和人才的政治引领奠定组织基础。三是要对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和品牌、一定社会影响力和良好发展潜力,且出资人是党员的企业重点开展建党设置的孵化和筹建工作。四是要借助产业联盟的纽带和联动作用,在科技创新孵化楼、产业小园区和科技人文社区(如果有的话)扩大建党覆盖。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