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言语品味”
2016-01-06唐惠忠
唐惠忠,高级教师,任教于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高考语文命题专家组成员,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中语会课堂优化研究课题组特聘专家。
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系统地研究了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他认为:语言是语言共同体成员心中的语法体系,是社会成员所共有的,言语则是个人的智能行为,是依赖于语法系统的说话行为;语言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言语则是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它带有个人发音、用词、造句的特点[1]。据此我们可以认为,词典中的每个字词,不过是些符号,应当归属“语言”的范畴。可是,一旦融入作者的主观感情,进入读者的世界,这些“语言”便被运用,属于“言语”的范畴了,因为有了作者情感与经验的反照而立刻鲜活起来、飞扬起来。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只有贴近作者个人的言语,才能达成情感的共生,使读者获得审美愉悦。因此,在语文课文的教授过程中,理应牢牢抓住那些充满灵性、浸透心灵、富含精神的言语展开教学。换言之,只有注重文本言语,才能在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中获得审美体验;只有关注个人视角,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准确定位,才能精准而透彻地把握作品的社会主题。
以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葡萄月令》为例。课前自读时,我醉心于汪曾祺先生亲切而口语化的言语,疏淡雅致、平淡有味的行文风格。于是,就以“言语品味”为突破点,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着力品析文本平实、朴素、洁净的语体风格;然后由“言”及人,整体感知汪曾祺文人的灵性以及乐观淡定的情怀。
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是:1.你喜欢这篇散文吗?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2.这篇散文写的是什么内容?你从中读出“人与物的对话”(专题名称)了吗?我根据学生预读的反馈组织教学,在简要介绍汪曾祺其人与“月令”体裁特点后,与同学重点探讨课文言语之美和“人与物的对话”。在言语品味方面,尝试了以下多种方法。
一、吟咏诵读,感悟言语
吟咏诵读的要义,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2],在于“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3]。为此,教师应指引学生诵读文中精彩的片段,让学生沉浸其中,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比如学习文中“三月”部分(第12-16段),教师先提示:“有人说,汪先生的文章不是用眼睛看的,要靠嘴巴来读;读,才能读出汪先生文章独特的韵味。”然后教师再请一位学生富于感情地诵读课文,读后询问该生朗读时是怎样处理节奏、语气与重音的,教师作出评议。接下来,师生共同思考“‘起!——起!哎,它起来了”的朗读处理:这里的“起!——起!”是劳动号子;整句话简约而不简单,写尽了作者动机单纯的期盼之情与充满童真的好奇之心(“哎,它起来了”简直就是孩子嘴里的话语),故而应通过声音,真切地传达一种非常欣喜的语气。再往下是教师范读第15段,学生齐读该段;教师强调,朗读“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待着”这一句时,要把口语的特点、色彩尤其是那种劳动过后的喜悦表达出来。
二、对照比较,辨析言语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对言语的品味,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删减、替换关键词语等,然后再加以对照、比较,看看句子的意思、感情是否发生了变化。
1.字词的比较。如《葡萄月令》第15段写“然后,请葡萄上架”,一个“请”字,再寻常不过了。为什么作者不用更自然的“扛”或“举”等呢?经过比较,学生明白了:“请”字让前面备料、刨坑、竖柱的活儿变得轻松有趣了,劳动不再是一种又脏又累的体力活,而是充满了诗意——我们似乎看到了果农们劳动时满面笑容、精神焕发的样子。又如“树枝软了”的“软”,“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的“趴”,“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的“嘬”,也可借助比较领略其鲜明、传神的形象。
2.句子的比较。文中写葡萄上架后用了一组排比句:“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地伸开,扇面似的伸开。”该句叙述方法,用了比喻、反复、排比修辞。学生说这组排比用得好,至于好在哪里,并不了解,只是说细致地描摹了葡萄枝条展开的状态。教师启发学生:“有时看似啰嗦、多余的句子,却别有韵味。大家想一想,如果只写‘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是不是缺了点什么?三个状语铺陈,究竟展现了怎样的情态,又有何效果呢?”师生品味、比较,最后达成共识:铺陈状语,字里行间可见出劳动者对葡萄的小心翼翼、百般呵护,以及看到葡萄上架后内心的舒坦、惬意与轻松。
3.标点的比较。比如“不大一会儿,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儿,绿了”和原句“不大一会儿,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儿,绿了”相比,只不过少了一个破折号,但正是这个破折号,代表着“不大一会儿”的时间停顿,作者巧借标点调控了叙述的语气。又如“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如果改写成“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宁静、幸福而慵懒的少妇”或“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表达效果均会打折扣。后置的定语,“而慵懒”前的逗号,形成了一种有意味的节奏。再如作者特别喜欢用句号,有时两三个字就用句号(像“树绿了。”、“碧绿。”、“硬的。”),假如把这些句号改为逗号,口语的韵味和叙述的生活气息将大为逊色。
三、联系生活,揣摩言语
语言文字反映生活,它使生活更富色彩;学习、品味言语,要注意联系生活经验。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茅盾语),从而理解其义,感悟其趣,诱发语感,让学生将言语形象升华为自我的、独特的体验。例如《葡萄月令》文末写“老鼠爱往这里面钻。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咱们的葡萄”这一称呼有什么讲究?教师不妨点醒学生:“把‘咱们还原到生活场景中,在日常生活里说‘这是咱们的孩子,就是指‘我和‘我爱人所生的孩子吧?而这里的‘咱们指的是……”学生回答:“作者和果园。”由此体会,汪先生写葡萄的生长犹如记录一个新生的婴儿成长的过程,细腻,入微,这是因为他把葡萄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四、体察心境,咀嚼言语
一篇文章的催生通常是由作者的心境决定的,正所谓“发乎情,止乎理”。深入体味、细致察觉作者心境,有利于领悟作品的言语表达。《葡萄月令》言语表达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注重文笔间穿插作者刹那间的感受(像“它真是在喝哎”,“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真快”),作者的姿态乃至心态(像“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们得保护它”,“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哦,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时不时地跃然纸面。其好处是,看似把葡萄看成人,又明明把它当植物在写;看似写成植物,却又明明是当一个孩子侍养着。如“八月”部分(第22-30段)写道:“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驱遣想象映现当时的场景,进而透视作者的心境,自可读出“瞎长”一词富于戏谑色彩。针对该部分另三个句子——“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地喝”,“凡是作物,都是优先把养分输送到顶端,因此,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教师可引导学生逐句讨论,在咀嚼、想象与交流中破解言语密码,洞悉言语背后的情味与深意。如“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地喝”看似责备,实为赞赏其旺盛的生命力;“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以反复辞格凸显葡萄藤长势之快,同时表现了果农侍弄葡萄之辛勤、专注,作者的童心溢于言表;“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这种倒装的叙述方式,充满纯真与孩子气。体察心境,使学生渐渐了然文本的妙处,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本堂课的作业是:“请你用一两句话评点课文或汪曾祺。”学生在作业中,或以为“葡萄背后有一个人满含深情地在那里注视着,他在那里劳作,辛劳之后又心满意足地看着葡萄”,或以为“作者‘融奇崛于平淡,似乎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和老朋友聊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又似与孩童嬉戏,率性自然”,或以为“这篇散文十足体现了‘人与物的对话,透过文字我看到了一个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善于感受与体验美,而又豁达、淡定、随和的老头”,或以为作者“恰似一泓水,自由自在地流淌着,顺其自然地活泼着,亮晶晶地染上了人间烟火”……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把阅读教学的重心偏向“得意”,即品味语言传递的内涵和思想。然而,“得意”并非阅读教学的全部意义,在王尚文先生看来,“其它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4],“发现言语形式,关注言语形式,深入言语形式,从而把握其门径,学习其艺术,这就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5]。确实,阅读教学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更要关注言语的表达形式,品味作者的“意”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诚如是,中学语文课堂自然会更加生动、更加有趣起来。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M].张绍杰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朱自清.了解与欣赏[G].中央教科所.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
[3]叶圣陶.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G].中央教科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王尚文.语言·言语·言语形式[J].浙江师大学报,1996(1).
[5]王尚文.言语形式四题[J].小学语文教师,2011(5).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