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诗文教学中文化解读策略研究
2016-01-06刘晶
刘晶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古代文言诗文占有很大比例。文言是我国古典文学使用的主要语言,最初是在古代口语的基础上建立的,但随着古代封建统治者对文化的垄断,它逐渐与口语相脱离,在历史上出现了言文脱节的现象,使得我们今天阅读那些古代文言作品时,对文字感到陌生甚至佶屈聱牙,对其中的文化现象更是一知半解,给理解造成困难。所以教师在文言诗文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探寻文字中蕴含的关涉影响内容理解的重要文化现象,发掘特定时代的习俗和文化内涵,以增强学生阅读文言诗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言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对文化的传承起到引领作用。谈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字与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在《辞海》中对文化有如下的定义: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字与文化的关系总体上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提示我们在阅读古代语言文字的时候不要抛弃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天文、地理、宗教、历法、典章制度、思想意识、衣食住行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这些文化内容都渗透在古代文言诗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在解读文言诗文的同时也应从此入手去探寻古代的传统、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存状态,进而深入地理解文章,了解古人的生存和智慧。
一、文字解读中体现文化内涵
中国的汉字是现存的古老文字之一,作为表意性文字,其中蕴涵着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在文言诗文学习中,探究文字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解读文言诗文重点文字的时候,我们要运用寻根溯源的策略,每个汉字都有自己起源时候的意义,叫做“本义”,其他意项则从本义演变而来,通过汉字的字形分析,我们探究汉字的本义,进而展现本义背后的文化现象。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中,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争夺一块“璧”而展开的。那么很多人会有疑问,璧是什么,为什么古人仅仅为了一块璧就大动干戈呢?从字形看,“璧”字下半部分是“玉”,应该是一种玉制品。《尔雅释器》中解释为:“肉倍好谓之璧”,“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这里的“肉”指的就是圆环中环形的那部分面积,而“好”指的是中间圆孔的面积。所谓“璧”就是环形面积比中间的孔面积大的圆形玉器。在古代,与“璧”形状功能相似的还有“环 ”、“瑗”、“玦”等。“环”也是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由此可见“环”是中孔和边肉大小相等的玉器。而“瑗”则是中间孔大于边肉。而“玦”则是形状似环而有缺口的佩玉。佩戴玦表示做事坚决果断。如在《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就是在暗示项羽果断出击,杀掉刘邦以除后患。我们从“璧”的本义出发,了解了璧的形状特点,下面我们进一步思考一块玉为什么让君王如此器重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璧主要是祭天的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璧是天的象征,也是统治权利的象征。当时国家纷争,各国君子都想一统天下,成为天子,所以看中璧,对和氏璧的争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次,中国古代人,尤其是君主,对玉有着独特的偏爱,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人之方也,触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这五德,指的就是玉的五个特性仁、义、智、勇、洁。也正因为玉有诸多的美好品质,古代达官显贵都以拥有美玉为荣,尤其是君主,希望自己拥有玉的美好品质,把玉视为自己的化身,用以标榜自己的德行,于是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由此看来,君主为玉而争来夺去,不惜土地和生命是可以理解了。其实不仅如此,在小篆中“王”和“玉”的形体差距很小,而在现代的汉字中,代表“玉”的偏旁都写作了“王”,如“玮”字,意思是美玉,偏旁出现了混同现象。把这二者混同起来也许是字体演变时的巧合,但这本来是两个独立的字,但是这样的巧合不禁引起我们的联想。在甲骨文中,“王”的形状像斧头之形,既表现了王的威严,也表现出了那时是以武力来统治天下的。由此代表着武力的“斧”和“钺”就成为了君王权利的象征。无独有偶,在我们古代文化遗址中,大量出土了一些象征国家,用于祭祀的斧、钺等礼器,这些礼器代表了当时的国家权威,但是这些用于祭祀的礼器基本上都是用玉琢磨而成的,极少数是青铜。从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君主把玉看作是个人品格和权利的象征。由此看来,争玉就可以理解了。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汉字溯源的解析方法,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中矛盾焦点的原因,也了解了我国古代深厚的玉文化内涵,培养了学生对古代文化的探究兴趣。
二、词语解读中体现文化内涵
在古代诗文中,有些词语的背后总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与之相关联的制度规范,我们在解读这些词语的时候,不仅要溯源,找到词语的出处,还要探明词语和其特定含义之间的联系,进而深入到词语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现象,简言之就是要运用探明关系的策略解读古代诗文中词语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古代的别离诗词中经常出现“柳”这个意象词语。对这个意象词语进行解读,首先我们探究它最早的出处。早在《诗经》中,就出现了这个词,《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句,这一句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出征时的情景,诗句中的“杨柳”随风轻柔的飘动,似乎依着离人不舍他离去,“依依”也像离别的时候那种纷扰和恋恋不舍的心绪一样,渲染了离别的凄苦。在诗句中,杨柳与离别的心绪有机结合起来。之后用杨柳来暗示离别心绪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成为了这个词语背后赋予的特定含义。到了汉代,“折柳相送”已经成为长安人的一种习俗。据《三辅黄图》记载,汉人送客至灞陵,往往折柳赠别。为什么古人会用柳来表达离别之情呢?接着,我们就要探究它们之间的联系。除了柳本身的形态原因外,从文字本身来看,“柳”者,留也。“柳”和“留”是同音,古人喜欢使用谐音相关的修辞,就使“柳”有了留恋之意。周邦彦在《六醜》中曾咏叹到“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正是由于“柳”在字音上与形态上的这些特征,唐宋时,不仅成为送别时约定俗成的赠物,更成为别离诗词渲染离情别绪的主要意象。如唐代李白《忆秦娥》词中“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温庭筠《菩萨蛮》词中“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最著名的是柳永的《雨霖铃》,其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诗人独自远行,离别之后,酒醒之时,看到的是杨柳依依残月当空,清寒的晓风拂面而来,一种离别之悲,苦闷渺茫之情油然而生,不觉发出这样的慨叹。其实,“柳”本身并没有情感,是人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其中,“柳”成为了一种媒介,是向对方表达离情别意的最为含蓄、也最为生动的意象。作为教师在分析意象词语的时候,如果从起源、关系的角度进行发掘,扩展到诗人形成的文化氛围,就会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深入,对文化的感受更深刻。
三、背景解读中体现文化内涵
文言文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创作出来的,文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的思想意识,教师教学的时候要使用透过事件深挖背景的探究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林黛玉进贾府处处小心,事事留意,生怕自己不懂规矩违背了礼数。而对贾府的丫头婆子以及主子的描写也无不突出贾府是等级森严的大家庭。为什么会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现象?我们首先从长幼尊卑的角度进行探索。中国人重亲缘关系,汉语中庞大复杂的亲属称谓表现出了这个方面。(见图1)
从汉语那些排列分明、顺序井然的亲属称谓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严格区分亲属称谓,尊卑长幼不可逾越,共同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宗族亲属关系网,体现出封建等级制度下的家庭宗族的伦理观念。其次是人伦,是古代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入地说就是社会文化规定的做人的根本法则。“伦”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与“仑”是同音同源字,由于“仑”有分析、条理、次序的意思,因此在人与人的关系这个意思中也隐含着次序、顺从和围绕的意思。《孟子·滕文公上》:“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之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伦控制着整个家族制度。第三,《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三百多人有着复杂的家族关系,在家族网中上演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悲剧。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严密的亲属制度呢?这要从古代的文化制度谈起。在封建宗法制的古代社会,其结构就是建立在一个个家庭组织的基础之上,而每个家庭又是建立在内部成员的相互关系之上,整个社会结构的运作是以家庭内部亲属制度的协调为前提的。这种严格的亲属制度不仅规定家庭内部成员的远近血亲、姻亲、直系、旁系的复杂称谓,区分他们之间不同的等级、地位、辈分,也规定家庭成员之间应有的权力和义务,它凝聚着人们的思想,稳固着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家族。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法制度逐渐衰弱,现在已经消亡,亲属关系也日趋淡化,但是盘根错节的亲属称谓及亲属关系大部分依然存在,长幼次序依然重要,在介绍一位亲属时,我们还是先考虑到它的辈分,怎样称呼,而不是先去了解他的姓名。这种对“家”的长幼尊卑的认识和观念是我们文化中的重要一笔,将会长久地渗透在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之中。所以《红楼梦》中大家族的概念根深蒂固。教学的时候如果深挖社会人伦的背景进行分析,学生解读《红楼梦》的主旨就会容易很多,也深刻很多。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文章中的文字、词语、背景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需要使用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探求欲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开拓眼界,提高文化素养,把我们的古代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甘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