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银行建设模式探索
2016-01-05王惠
王惠
【摘 要】本文借鉴国民收入循环理论四部门、三市场的收入循环模型,对封闭小区中各主体的收入、支出进行分析,找出银行业务切入点;在封闭小区收入循环中,对各主体所处的行业情况、需求进行分析,与银行的社区战略相结合,找到社区银行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国民收入循环模型;社区银行
一、理论基础(四部门、三市场的国民收入循环模型)
在三市场和四部门组成国民收入循环模型中,各部门的经济活动产生的经济总量是相互影响的。四部门:家庭、企业、政府部门、国外;三市场: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市场。循环中,国民收入构成:NI=C+S+NT+IM。其中,C:总消费、S:储蓄、NT:净税收、IM:进口;本国产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总需求或总支出):AE=C+I+GP+EX,其中,C:总消费、I:投资、GP:政府购买支出、EX:出口。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NI=C+S+NT+IM =AE=C+I+GP+EX ,即(S-I)= (GP-NT)+(EX-IM)。政府的财政赤字(GP-NT>0时)需用该国多余的储蓄(S-I>0)来弥补,如果没有多余的储蓄,就必然要牺牲该国的投资(减少I)或净出口(EX-IM<0),这显然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极不利的。
二、封闭小区中各主体收入、支出分析及银行业务切入点
封闭小区中各参与主体经济活动与国民收入循环模型类似,也包括三市场、四主体。三市场为:产品与服务、生产要素、金融市场;四主体为:小区业主(家庭)、物业公司(企业)、居委会(政府部门)、社区外部(国外)。
整个循环中的收入为:社区居民的家庭收入+物业公司的经营收入+居委会的财政拨款+社区周边商户的收入;支出为:小区业主支出+物业公司的经营支出+居委会的对社区居民的转移支付+对社区周边商圈的支出。
与三市场、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循环模型相似,居委会为社区居民做活动需用资金〔政府的财政赤字(GP-NT>0时)〕,可由社区业主提供〔需用该国多余的储蓄(S-I>0)来弥补〕,如果业主不提供〔如果没有多余的储蓄〕,就必然要物业公司投入〔就必然要牺牲该国的投资(减少I)〕或减少与社区外部的互动〔减少净出口(EX-IM<0)〕,这显然对一个社区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极不利的。
封闭小区中的四主体(小区业主、物业公司、居委会、社区外部商户)都有自己的收入和支出,银行可以详细分析每个主体在各个市场形成的收入和支出,进而找出银行拓展业务的切入点。
1.物业业主的现金流入主要有:(1)工资、劳务及资产增值所得;(2)所持有资本(股票、基金、理财)增值所得;(3)对物业共有部分使用所产生的收益。现金流出主要有(1)物业费、电梯费、车位费等;(2)日常煤、水、电等费用;(3)日常生活支出;(4)房屋专项维修基金。
2.物业公司的现金流入主要有:(1)物业费、车位费收入。(2)为外部商户提供代理服务的服务费。现金流出主要有:(1)员工工资;(2)新建物业质量保证金(交付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3)物业信用服务保证金(交付到物业主管部门)。
3.社区居委会的现金流入主要有:(1)社区工作经费;(2)社区干部生活补助;(3)社区活动社会收益等。现金流出主要有:社区活动支出。
4.社区外部商户的现金流入主要有:出售产品或服务的收入。现金流出主要有:购买原材料及人工费用的支出。
通过对四主体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单位不同,可以找到银行业务的切入点。具体有四方面切入:一是为物业业主提供代洗衣物、代送蛋糕等贴身服务,取得客户粘性,进而办理业主一卡通,实现物业门禁、个人储蓄、个人理财、贷款等业务功能。二是为物业公司的各种收入(物业费、新建物业质量保修金等)提供结算服务,发展物业公司员工工资代发等业务。三是为社区居委会提供结算(社区工作经费、活动经费等)及工资代发服务。四是为社区周边商户提供服务(结算、信贷等)。
三、结论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和发展会冲击银行的业务,但本文认为短期内银行卡仍是各类结算的载体,所以,做好发卡及手机银行等基础结算工具的拓展,仍是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举措。做实社区银行,会带动如银行卡、理财等业务的发展。社区银行模式很多,赞助社区搞活动、提供代办服务等。本文认为,落实将银行开进社区,除了做好传统的与社区联合做活动,还可以对辖内中高档大型封闭社区进行调研,尝试在社区中心公共活动区域租用一楼居民楼,社区便利型网点或布放离行式自助设备,为居民办理社区一卡通(小区门禁集各种缴费、区外高速路收费、地铁收费等功能的银行卡)、提供社区居民最需要的服务,拉近与社区居民的关系,赢得信任。同时,和物业公司紧密合作,从而实现居民、物业公司、银行、商圈商户的共赢。其好处一是租金成本较社区周边底商更低;二是提供代洗衣物等贴身服务,赢得信任,有利于充分挖掘和营销客户;三是相当于增加物业公司的服务配套能力,有利于物业公司经营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社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哈发[2010]13号,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2010年10月19日
[2]《哈尔滨市物业服务信用保证金管理规定》,哈住房发[2010] 17号
[3]魏勋,蔡继明.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4]美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中国金融,2014年第0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