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2016-01-05张宏波
张宏波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愈加受到广泛的关注。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制度的建立,能够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从而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本文从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原则着手,阐述了构建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究构建的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成为当今日益关注的焦点之一,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如果缺乏必要内部控制,就容易导致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构建对其的内部控制体系显得极为重要。
一、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1.提升服务能力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逐步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必须要仿效企业管理的模式,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使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2.提高管理效率的要求
当前的行政事业管理中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建立考核机制,能够实现部门以及员工之间的自我约束及管理,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确保有序进行,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
3.加强廉政建设的要求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当今廉政建设的要求,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科学规范,确保工作人员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办事,树立廉洁清正的形象,避免发生徇私舞弊的现象,进一步提升工作的效率。
二、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特殊性,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时应当覆盖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各个方面,既要有经济活动的覆盖,也要强化对业务活动的管理,这样才能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时候实现全面控制,不留盲区。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当贯穿于其工作的始终,形成一套有制度、有执行、有分析以及有监督反馈的完整控制体系,从而发挥出其最大的功能。
2.适应性原则
在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时要注意:一方面,所构建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自身业务流程进行构建;另一方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使得所构建的制度体系能够与行政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方向相适应。同时,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完成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从而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使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制衡性原则
这是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要形成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管理机制。因此,在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时候要做好制衡工作,在体系构建时应當安排相对独立人员进行关键性工作的管理执行,或者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部门进行管理执行,从而实现相互之间的监督工作,达到制衡的要求。
4.重要性原则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内部控制若是构建得过于复杂,会影响到执行管理的效率,因此,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时候,应当对比较重要的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做到既能够全面覆盖,又能够突出重点,从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顺利建立。
三、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问题
1.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为了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有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会计法以及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等相关制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但是由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自身特性的充分认识,直接以出台的内部控制体系为蓝本,建立了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对细节以及岗位方面的明确规定,同时所构建的内部控制体系覆盖面较为狭窄,这就造成内部控制体系没有达到全面性的要求,导致构建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2.缺乏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正确认识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只是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是健全管理工作的一种形式,没有把内部控制体系当作在日常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规范。此外,还有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认为内部控制体系与财务管理制度相同,只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控制,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体系对于提升服务效率的作用。
3.内部控制体系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行需要必要的监督,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过程中,没有设立相应的内部审计等监督部门,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出现问题,或者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设立了监督机构,但是在监督过程中由于缺少足够的权威性,导致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无法进行有效监督。
四、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措施
1.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由于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不到位。因此,要想构建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就必须要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这是顺利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内部控制体系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把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关于内部控制知识的培训,进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认识,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顺利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要改变以往对内部控制不重视的现象,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效率,使得内部控制逐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为行政事业单位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有效控制,从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此外,还要建立考核制度,把职位的考核以及晋升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相挂钩,从而使得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中来,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3.建立健全内审监督机制
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中,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审监督机制,明确监督部门的相关职责及权力,强化内审监督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监督程序以便于监督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情况。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都应当积极配监督部门的工作,确保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4.掌握内部控制的执行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要主要针对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把握以下方面:一是对于预算管理的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监管力度,保证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强化预算的约束力;二是对于授权批准的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要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责任以及程序,同时,要把授权批准的权限与核算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财务公开制度紧密的结合起来;三是对于关键点的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业务处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业务关键点的注意力度,避免因为某些控制环节出现问题,而造成关键点的忽视。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构建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势在必行,在构建过程中不仅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支持,更需要相应制度的约束。因此,要想顺利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就必须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创建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冉晓艳.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5(1):105.
[2]陈鸿.構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商,2014(10):28.
[3]刘丽华.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5):36.
[4]翟永富.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4(23):258.
[5]秦超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析[J].当代会计,
2014(1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