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模式及多元化问题探究

2016-01-05边卫红王常永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理论教学模式

蔡 勇,边卫红,王常永

(1.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指挥系,天津 300161;2.军事交通学院 基础部,天津 300161)



● 教育训练Education & Training

教学模式及多元化问题探究

蔡勇1,边卫红2,王常永1

(1.军事交通学院 汽车指挥系,天津 300161;2.军事交通学院 基础部,天津 300161)

为使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从剖析模式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入手,简述了教学模式的定义、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构成,并从教学模式概念的特征、主要理论依据、建构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和实施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等方面对多元化理论进行了分类研究。

教学模式;多元化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是各类院校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托,它影响着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是广大从教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教学模式的研究,首先始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乔伊斯和韦尔于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书中认为教学模式就是:“试图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以设法考察一系列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模型。”我国十分重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冲击,教学模式又有了创新和发展,无疑为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教学依托,为院校教学质量提供了方式和方法的支撑。

1 模式的概念及其相关延伸意义

1.1模式的含义与定义

考察模式的词源学意义和在不同学科的内涵[1],可发现模式具有以下含义:一是尺度、样本、范本、模本和标准;二是事物的有组织的结构;三是一种开展研究的理论图式、解释方案或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四是经验和理论之间的一种知识体系;五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六是表明任何结构和过程的主要组织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因此,“模式” 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可以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表征现实活动和过程的一种模型或形式[2],更是“蕴涵着某种显现的或潜隐的理论倾向,代表某种对象的活动结构或过程,一般通过数学、图形或文字的方式,以一种简洁的形式再现对象的活动结构和操作程序” 。

1.2模式的基本特征

模式具有5个基本特征:一是典型性,指模式的范型、样本或范本特点;二是简洁性,指表征方式的概括性、简单性和清晰性;三是再现性,指反映或描述现实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四是模仿性,指模式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五是中介性,指模式沟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作用,是模式的关键性特征。这种关键性的实际意义指明,模式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经验的中间环节。

2 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相关延伸意义

2.1教学模式的概念内涵

关于教学模式的表述或定义,很多学者均给出了明确的界定。所谓教学模式,是指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指导下,而构建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将相关教学理论,经过教学实践转化为具体教学活动结构和操作程序的中介,能够把相关教学理论与实践框架同具体的教学情境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2.2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教学模式具有原型、模型、范型3大特征。原型特征源于教学活动,体现的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完善的动态系统,具有成熟稳定的基本结构,是对教学活动方式的抽象概括;模型特征是指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结构化的、简约化的表达方式,同时还具有多要素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时间表上的操作过程和顺序,突出体现了教学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范型特征则是指,教学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应具有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即任何教学模式均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且具有其独特的动作条件和系统的策略。上述3种基本特征,表明了教学模式不仅具有开放性的动态结构和可操作性特点,还具有启示、借鉴、模仿和迁移、转换价值,对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3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

基于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不难看出,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由理论基础、目标倾向、实现条件、操作程序及效果评价5部分构成。理论基础即支撑教学模式的基础,包括哲学、心理学、文化(教育)学、技术方面等内容;目标倾向即教学模式追求的目标,主要基于规定的教学目标而建;实现条件即教学模式功效发挥的条件,具体指教师、学生、内容、技术、策略、方法、时间、空间等;操作程序即支撑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或逻辑步骤;效果评价即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因目标、程序、条件等方面而不同。

上述5个基本构成可概括为“一个前提、两个要素”。“一个前提”指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均以相关理论为前提或基础。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为基础,其构建的根本目标指向是促进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其相应的评价标准、方法因学科教学目标的不同可以有所不同,并不要求统一或归一,更不是“行政指令”。其根本的归属问题是:学生是否理解所学知识、是否掌握所学知识、是否在今后任职或工作中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并对其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这3个“是否”代表着教学模式构建以及教学实施的根本着力点。“两个要素”指的是结构和程序两个方面,结构是静态的,程序是动态的。结构是“常”,程序或者具体教学方式、方法是“无常”,即教学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特性。而后者则取决于教学的情境性特点或学科课程的特点及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程度。

3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及相关含意

3.1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教学模式分为过程模式、结构模式和方法模式3类。过程模式重在突出教学活动顺序或教学样式,关注的是教学过程的结构、阶段、程序,是长期教学实践形成的多样化、稳定性、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其基点在于教学活动的顺序。结构模式指的是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体现在特定的教学理论逻辑轮廓,其基点定位在教学活动的结构化上。方法模式即通常所说的教学方法:一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统一;二是师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共同实践的手段。也就是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不知到知、从不完全的和不确切的知到完全的、确切的知的方法。无论从哪个角度给教学方法下定义,至少应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和学的手段。“手段”就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既有教的方法、又有学的方法。由于学习目标的引导,路径上就必然有一定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二是教学方法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他们分别使用的“手段”,因此,将教学方法只理解为“教”的方法和为之相应的“教”的模式是片面的。三是教学方法总是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任务相联系,也具有模式化的目标策略,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服务。

3.2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模式,是基于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来分的。以心理学基础上建立的教学方法论,教学过程具体表现为清楚(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等4个阶段,要求人要能动地适应环境寻求事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或叫作“经验主义”或“实用主义”,也就是风靡一时的“设计教学法”:目的—计划—执行—评判[3],这种方法后来发展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应用知识、检查和测验知识五段论教学模式;心理学模式源自于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教学的主流,是因为心理学本身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需以人的学习活动作为实验依据;管理学模式核心理念是基于课堂学习和教学的组织管理来构思教学,即通过严格的目标选择和结果评估等手段,来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旨在提高教学效率;社会学模式则是借助于教学中的各种社会因素或直接运用一般社会过程和团体动力学理论,来分析影响教学活动的社会因素和社会环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社会学途径。

3.3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

教学模式多元性的“理论—实践、实践—理论”模式,是基于教学模式逻辑起点构建的。由于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不同,对于教学模式的建构主要采取两种路径,即理论到实践的建构模式和实践到理论的建构模式。这两种路径均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建构起来的。不管是教学结构,还是教学程序、教学理论等模式,均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理论框架,或者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原理建立起来的典型稳定的教学阶段及多种教学因素的复合。

教学的理论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构建起来的教学模型,代表人物为美国的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他们根据教学模式的理论来源,将教学模式分为信息加工、个别化、社会互动、行为控制等4类。第一类模式以认知心理学有关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着眼于知识的获得与智力的建构,将教学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程,按照人工智能的运行规律来确定教学程序;第二类模式依据的是个别化教学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教学中的非理性因素,注重人的潜力挖掘和全人格发展观念;第三类模式以社会心理学的互动理论为基础,强调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社会联系,着眼于学生的社会性和品德发展;第四类模式则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依据,认为学习过程是作用于学生的刺激和学生对它作出的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过程,侧重于学生行为习惯的控制和培养。

教学的实践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范式,不仅教学条件主体特点鲜明,教学进程科学合理、独具特色,而且教学实施更为有序规范,既形成了较为典型和稳定的教学步骤或教学环节,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的有机结合,使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或方法更能适应一定的教学目标需要。

教学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模式所形成的学科教学模式,需要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特定的教师、学生、媒体互动状态和过程进行概括,能够正确反映学科教学客观规律,适用于本学科或其他学科教学实践,以系统、有序、简明的形式表达其结构关系,这样的一种教学行为范型有利于增强院校教育教学效果。

3.4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

(1)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和支配作用,有利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以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不仅能够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缺点在于,这种教学模式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易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

(2)现代教学技术模式。这是一种以学生、媒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中学生是主体、中心,学生可以借助教学媒体随意选定学习内容,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弊端是“媒体至上”,忽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看不到教师除传授知识外的角色和责任,而且不利于师生间的心理交流,也不利于学生的思想、个性、合作诸方面品质以及心理的健康成长。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学环境要求较高,离不开强有力的现代科技支撑,须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无疑对院校教学条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现代教学技术模式,在院校教育教学运用中各有所长,应取长补短、相辅相成。这两种教学模式需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认知主体作用,要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就是说通过教学结合、教学相长,把教学思想深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好的知识素养、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过硬的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 结 语

研究教学模式的概念内涵、主要特征、基本构成,对于更好地探讨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及相关含意极具现实意义。院校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军事发展需求,教学模式的选取至关重要。作为院校教育教学工作者,要达到教学相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认真理解和认识教学模式的“双向性”和“学科性”,合理优选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学模式功能,确保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1]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2003:155-156.

[2]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

[3]袁顶国.教学模式概念的系统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6):36-52.

(编辑:凌春霞)

Teaching Mode and Diversity

CAI Yong1,BIAN Weihong2,WANG Changyong1

(1.Automobile Command Department,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Tianjin 300161,China; 2.General Courses Department,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Tianjin 300161,China)

To make teachers better understand and use teaching mode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itution of teaching mode,and studies diversity theory from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mode,main theoretical basis,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establishing teaching mode and main methods of implementing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ode; diversity; talent cultivation

2015-05-13;

2015-07-14.

蔡勇(1964—),男,硕士,副教授.

10.16807/j.cnki.12-1372/e.2016.01.016

G234

A

1674-2192(2016)01- 0066- 04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理论教学模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