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外部环境与农村金融发展
2015-12-31温红梅李珺琪
温红梅 李珺琪
[摘 要]以金融集聚理论和金融生态环境理论为依据,基于我国2002—2011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农村金融外部环境各因素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扶持政策等外部环境对于农村金融发展有影响;从城市金融集聚水平来看,目前我国城市金融发展对于周边农村金融发展普遍呈辐射效应,但可能因地域差异有较大偏差。
[关键词]农村金融外部环境;金融发展;集聚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11-0092-05
一、引言
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农村金融外部环境是对农村金融机构所处外界条件的总称,包括金融生态环境理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及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效应等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具有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从理论上来看,农村金融外部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04年首次公开提出“金融生态”概念,用以指代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金融生态论的观点认为,就像自然界的生态状况取决于生态环境因素一样,金融机构是在适应内外部环境的生存竞争中发展演化而来的,这种演进必然带有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制度环境因素的烙印,甚至与地理位置有关。比如某乡村卫生室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医疗水平较差,则在此地的金融工作人员很容易在生病或受伤等情况时将面临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这将严重影响该地金融机构网点人员招聘的情况,从而导致该地金融人才不足,金融发展困难。而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信用度低、法律执行困难等问题都严重阻碍着金融机构网点在农村地区的生存和发展。
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第一、二季度,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与总负债保持在20万亿元左右,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总负债的12.6%左右,维持16%、18%的同期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商业银行23%左右的同期增长速度。农村商业银行在2014年第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达到795亿元,不良贷款率1.68%,资产利润率1.60%,拨备覆盖率257.69%,资本充足率13.29%;第二季度,不良贷款余额872亿元,不良贷款率1.72%,资产利润率1.55%,拨备覆盖率253.14%,资本充足率13.32%。总体而言2014年第一、二季度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其他商业银行,而资产利润率明显高于其他商业银行,充分表明农村商业银行高于其他商业银行的风险与利润。然而在拨备覆盖率方面,却没能比其他银行显现出更充足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从目前来看,城市金融机构比农村金融机构有更大的优越性,对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更强,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产生影响。
林毅夫(2003)[1]曾指出,国有金融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改革中开始大规模撤出农村和农业转向城市,从1999年开始全国上千家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关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共收缩退出31000多家地县以下基层机构,农村获取金融服务的途径一度急剧减少。农村信用社为了脱困,基层业务代办点大量撤并、人员清退、业务非农化,导致农村金融脱离惠农初衷,农村金融发展陷入困境。
因此,如何让农村金融生态中的外部环境更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主体的发展,如何通过吸引金融资源的流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保证农村金融系统的平衡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研究的主要课题。
二、理论假设与文献综述
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诸多方面,如农村经济状况、政府的扶持力度等因素,对此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金融生态环境理论。此外,从金融集聚和辐射理论角度来看,城市与农村对于贷款的相对吸引力所导致的金融资源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转移问题也是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
继周小川提出“金融生态”概念后,国内学者陆续对于金融生态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做进一步的定义与具体实证研究,将影响金融发展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化整合,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数据包络、BP神经网络模型、层次分析与数据包络相结合的AHP-DEA法等各种数学工具不断尝试构建合理统一的评价体系。金融生态理论将金融机构所处环境以及具有相互竞争关系的金融机构主体联系在一起,用仿生学视角将其比喻成生态系统。金融生态环境理论专门研究其中的环境部分,从诚信文化、法律水平、政治环境、经济基础等多个角度,通过定性指标或定量指标,全方位评定金融机构发展的外部环境。研究如何使金融生态长期处于平衡状态,让金融生态环境更有利于金融机构主体的发展,从而保证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现有研究中金融生态环境涵盖社会习俗、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社会保障程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金融部门独立性等软环境,以及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硬环境。并且普遍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是正相关,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吸引金融资源的流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助于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最终实现该地区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并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提高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许多学者从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征信业发展、政府行为、中介机构规范发展等发面提出了意见,希望借此提高区域金融发展。由此可以得到本文第一个假设。
假设1:社会保障程度、经济发展、政府扶持等外界环境对于农村金融发展有影响作用,而且是正向的。
相较城市来说,农村金融产业状况改善问题更加急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也有农村信用体系严重缺失、经济发展缓慢、政府政策依赖等很多先天问题,需要单独研究。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不仅影响本地区金融业及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其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从而决定农村与城市间的金融资源合理分配。endprint
农村金融资源向城市的转移可以用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理论来解释。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理论衍生于产业集群理论,主要指金融产业可能受经济发展状况、信息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已有金融业规模等因素共同作用在空间上向特定区域集中,其实质是不同区域之间金融资源不均匀地流动汇聚而导致的金融产业分布变化。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理论一般在城市的层面上进行研究,用作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以及金融集聚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在城市金融发展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方面讨论相对较少。实际上后者与金融中心城市对于周边城市的影响作用在本质方面有较大相似之处,在理论上可以进行借鉴,因此本文将城市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引入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之中,补充和完善农村金融外部环境评价研究。
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的相关理论以及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指出,随着城市金融集聚程度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中心城市对外集聚与辐射作用会有不同的效果体现。在最初的阶段中,金融资源呈现稀缺分布,在不同地域间的流动是均衡的。伴随着其他产业的发展,逐渐实现了对资本、资源的积累。在发展阶段,中心城市吸收周边大部分金融资源,其中主要是优质资源,此时在空间上呈现出周边农村供给中心城市,促使中心城市资源密度提高,周边金融资源密度快速减少,甚至出现负增长。随着金融集聚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大量金融机构及企业进驻,逐渐出现竞争加剧、成本过高等问题。金融资源的密度超过了该地区资源所能承受范围,多余的金融要素向周边回流,出现辐射效应。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放缓,外围地区因中心城市资源的溢出而得到快速发展,二者逐渐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的稳态。由此可以得到本文第二个假设。
假设2: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程度对于周边农村的金融发展水平有一定影响,随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的阶段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效应。
三、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一)样本选取
本文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国家统计局、《中国金融年鉴》以及《农村统计年鉴》,选取2002—2011年十年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港澳台及西藏地区由于数据不完整而未包含在研究样本内。
(二)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解释变量方面,本文主要从农户生活水平、农村政府服务水平、农村经济环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四个方面衡量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水平,并考虑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统计的影响。
本文选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重,从消费支出角度反映农户生活水平,消费的比重越高说明货币的流动越快,市场越活跃,生活水平越好;用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从医疗保障角度反映农户生活水平;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中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占农林牧渔业GDP比例两个指标来代表地方政府服务能力。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地方财政收入一般指总收入,包括一些非预算收入,比如捐款等,而一般预算收入是指地方实际可用财力,扣除了上缴中央部分的税收,比如上缴中央财政75%的增值税、上缴中央财政60%的所得税等属于财政总收入,但不计入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收入一般包括国税、地税扣除上缴中央财政部分的地方留存部分再加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故本文使用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占农林牧渔业GDP比例来代表地方政府的实际服务能力符合客观实际。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中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也能说明地方政府的再分配能力,从侧面体现出地方政府服务能力。另外,用农林牧渔GDP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作为指标体现农村产业结构,用以体现农村经济环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用资本形成率(投资率)、金融业增加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来表示。
在被解释变量方面,由于尚且没有统一的指标或评价体系能够代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因此,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周妮笛,2010;余敏,2013),从金融发展规模的角度选取存贷款余额自然对数和贷款余额两种指标算法作为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因为数据获得的困难性,本文用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信社贷款与存款总额取自然对数表示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指标,并用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信社的贷款总额与储蓄总额的比值代表储蓄转化为贷款的比率。本节采用模型如(1)式所示。方程(1)中μi表示省市地区个体效应,若μi和其他解释变量相关,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若μi和其他解释变量无关,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各变量的定义参见表1。
表2提供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基本平均在18.12%左右,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重占75.7%左右,而资本形成率则基本维持在53.8%上下,除了这三个变量变异相对较小以外,其他变量在不同年份或地区间有较大差异。而代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两个指标的上下波动尤为强烈,可见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
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基本在1.17人左右,最小值为0.33,最大值为3.16。平均有6%的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是由转移性收入所组成,而这一比例在1.01%与21.43%之间大幅波动。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比值均值为31.19%,最小值仅为1.75%,最大值则能达到284%。我国各地农林牧渔GDP平均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57%左右,根据地区与时间的不同有1.63%到57.91%的波动范围。用以体现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的金融业增加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其均值4.04%,上下限则为0.63%与13.66%。
(二)相关性分析
表3为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重、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农林牧渔GDP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资本形成率(投资率)、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信社代表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信社的贷款总额与储蓄总额的比值等指标均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有显著相关关系。endprint
(三)固定效应模型
通过对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发现FE、RE皆明显优于混合回归,豪斯曼检验结果显示样本的面板数据支持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最终本文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计算,模型如(1)式所示,表4为相关回归结果。
从表4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无论选用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信社代表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与存款总额自然对数,还是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信社贷款为指标来代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所受到的农村金融外部环境指标的影响方向是基本相同的。实证结果显示,农户生活水平方面的两个指标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都是正向的,消费占农村居民收入越多则说明农村消费市场越活跃,有助于农村金融发展;而农村医疗水平作为设置网点的基础条件对于金融发展水平更是显著地具有正向影响。农村政府服务水平方面两个指标则对金融发展都具有反向作用,实证表明农村居民家庭转移性收入增加与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支出的增加对于金融发展具有反作用,这与假设1以及普遍认识相违背,可能的原因有: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中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以及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两个指标所衡量的是政府对于农村的服务水平,并非政府针对农村金融机构扶持的水平,出现这样的结果有其合理性与可能性。由于这两项指标更多地体现政府对于农村地区农民收入的影响,农村居民自有资金、富裕资金的增加可能导致高利贷等非农村正规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对于农村正规金融造成不利影响。
农村经济结构指标显示第一产业在农村各项产业中的比重越大,对于金融发展越不利。作为控制变量,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越大,农户储蓄与贷款受到通胀水平影响也相应增多。
城市金融集聚水平的两个指标对于金融发展指标影响为正向,说明我国城市金融发展对于周边农村金融发展有提携作用,这可能与一些地区对于银行网点必须在农村配套设置等地方政策要求有关,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因为各地区城市金融发展的情况不同,金融集聚效应所处阶段有所差异,对于农村造成的影响有较大差别,因而可能无法形成统一的线性关系,表现在实证结果上则是显著性不高。若对于各地区采用面板门限模型进行研究,或许能够更为显著地观察到城市先是逐渐增强对于周围地区金融资源吸收,达到某个峰值后开始通过辐射作用提携周边农村金融发展的“倒U形”变化。另一种可能是金融资源的转移有从周边农村转移或从其他城市转移两种途径,由于不同城市与周边农村或其他城市之间信息流动、市场流动的效率不同,因而讨论城市金融集聚对于周边农村的金融发展的影响时,需要考虑城市之间与城乡间金融转移的成本问题,因此农村金融发展受城市金融集聚情况影响有差异。
五、结论
本文以金融集聚理论和金融生态环境理论为依据,基于我国2002—2011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农村金融外部环境各因素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通过实证得出以下结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确实有利于农村地区金融的发展。消费占农村居民收入越多则说明农村消费市场越活跃,越有助于农村金融发展;而农村医疗水平作为设置金融机构网点的基础条件对于农村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村居民家庭转移性收入增加与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支出的增加对于金融发展具有反作用,说明政府的某些政策可能不利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指标显示第一产业在农村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越大,对于金融发展越不利。从城市金融集聚水平来看,目前我国城市金融发展对于周边农村金融发展普遍呈辐射效应,但可能因地域差异有较大偏差。因此,为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应采取活跃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等相关措施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林毅夫.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R].北京大学经济研究咨询讨论稿,2003,No.C2003026.
[2]中国人民银行洛阳中心支行.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2006(1):167-177.
[3]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 35-45.
[4]徐诺金.论我国金融生态环境问题[J].金融研究,2005(11):31-38.
[5]余敏.基于因子分析的贵州各地金融生态环境评价[J].经济发展研究,2013(24):240-241.
[6]李扬,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3-37.
[7]张瑞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基点:农村区域差异及原因探析——基于湖南个案的研究[J].武汉金融,2006(9):56-57.
[8]常相全,张守凤.基于AHP/DEA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11):58-60.
[9]周妮笛.基于AHP/DEA模型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农业观察,2010(4):10-19.
[10]苏跃辉,苏兴,曹灿.基于DEA模型的河北省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财会金融,2013(8):203-204.
[11]吴韡.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估及优化——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3(9):51-57.
[12]苏宁.优化金融环境改善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5-07-13(A01版).
[13]匡建国.完善金融生态法律制度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5(8):37-43.
[14]徐小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J].金融研究,2005(l1):39-45.
[15]苏宁.如何改善金融生态环境[J].财经界,2008(3):74-75.
[16]杨子强.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健康发展[J].银行家,2005(5):24-28.
(责任编辑:梁宏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