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证研究

2015-12-30阳琼

关键词:实证研究英语专业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证研究

阳琼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外语系,崇左 532200)

摘要: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旨在最大限度地缩短课堂教学与职业译员素养需求的距离。语料库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提供大量教学实例,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微观语言技巧,还有利于课后开展翻译实训教学,为翻译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本文拟从实证分析研究角度对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开展研究,以形成对于翻译教学的可持续化进阶提升与指引。

关键词:英语专业;语料库翻译教学;实证研究

翻译对于促进国际交流和发展外贸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所有开设英语专业翻译学科院校将成为培养专业化翻译人才的主力军,因此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水平,提升其教学质量,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各大院校的共同愿望,然而途径与研究方法却成为卡在教学发展与研究之路上的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在教育进阶化与教学精工化的诉求之下,针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实证研究已经成为各大院校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此外,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也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新视角,双语平行语料库“可以为自主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创建有利的实施环境,而自主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有助于翻译教学效果的提高”[3]。语料库为翻译教学讲解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实例,通过检索对比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微观语言技巧以及如何在翻译中运用翻译技巧达到相应的语用效果,同时语料库中大量的资源也便于学生课后自行进行技巧强化训练。

一、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实证研究之实验假设

(一)传统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模式的突破

传统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强的局限性,单纯的行为主义僵化教学模式已经将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模仿以及这一过程的机械重复固化了下来,这就造成了英语专业翻译所需要的“传道、修业、实践”三个有机过程之间的有机联系被强行割裂,使得学生无法得到英语翻译所迫切需要的通过大量实践能力强化修业等的有效进阶式培养,从而造成了英语专业翻译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也得不到最大幅度的提升,毕业之后距离职业译员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最有效的进阶提升即在于,首先应由学生凭借其已经获得的知识水平与心理架构,进行英语翻译能力构建,而教师则需要为学生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翻译专业的实训任务教学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实现“译中学”与“学中译”,理论知识的灌输则转变为“译”与“学”过程中教师对其所进行的正向牵引,这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

(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实证假设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经历了巨变,目前,针对翻译教学的研究已经由传统的模糊化探索式研究发展到了实证阶段的研究,实证阶段的教学研究首先以引入教学实证假设开始。本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证研究的实验假设首先假设新引入的英语专业翻译实训任务教学法对学生翻译能力存在较大影响,其次,假设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能本原则”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翻译素质存在较大影响。从上述假设可以看到,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在基于语料库的新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校外语系英语专业2011级学生,将学生根据学习成绩平均分为3组,每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现将三组学生成绩分组后立即进行的成绩测试统计检验如下:

根据上述数据分别对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两两进行T检验以确保三组数据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T检验的结果表明,三组学生之间的统计观察平均值为0.231,且其所对应的P平均值为0.817,P平均值远大于0.05,这表明此三组学生的统计数据差异性不显著,由此,可以认定三组学生的原始成绩水平基本一致。

表1 分组后原始成绩测试统计检验表

(三)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实证分组及其教学材料选择

在确保分组成绩较为平均的前提之下,对A、B、C三组学生分别以不同方法进行差别式授课,其中A组仍然按照传统的示范—模仿的被动教学方式进行授课;B组按照英语专业翻译实训任务教学法进行授课,实训任务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主导学习过程;C组则在按照英语专业翻译实训任务教学法授课的基础之上再增加以提高翻译实践技能为主旨的“能本原则”式授课内容。在选择教学材料的过程中,A组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内容进行,以课本范畴为授课素材界限,而C组则最大限度地由语料库中选取适合学生接受程度,且具备文化内涵,并符合现代翻译发展的语句进行大幅度地渗透化教学[3]。C组教学素材从各大语料库中抽取,素材的抽取依学生所学专业的特色与未来职业化发展需要而定,C组的自制教材率最低要求达到60%以上,教学素材与教学任务的设计以提高学习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为主,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式探索学习为主,以能本为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整个教学过程。

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实证研究之结果与分析

(一)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实证研究统计结果

如上实证假设所述,按照不同教学方式分别对三组学生进行翻译教学实验,期间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的选择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在经过一年之后,再次对A、B、C三组学生由专家出题对其学习成绩进行测试,并且针对测试结果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 分组后1年成绩测试统计表

从上表中的结果可见,A、B、C三组学生的成绩差异较为明显,三组学生的语言习得与技能习得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采用实训任务教学法的B组学生的平均成绩高达86.11,高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A组学生12.44分,成绩相对A组而言,有了大幅提高,提高幅度为16.89%;C组学生在实训任务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能本原则”的语料库教材的新增授课内容,其平均成绩相对A组而言高出了18.7分,提高的幅度更是高达25.38%;同样采取实训任务教学法的C组与B组相比,C组新增了语料库的能本教学内容,其平均分数高出了6.26分,提高的幅度为7.27%。上述统计结果表明基于实训任务教学法以及增加了语料库内容的“能本原则”教学法相对传统教学法的正向效果影响较大,这进一步说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应把握好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比重,重点在翻译实践。

(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实证研究T检验

针对上表中的成绩所进行的T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B组与A组对照还是C组与A组对照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性,这就以数据的实证方法证明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任务实训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即便是同样采用了实训任务教学法的C组与B组之间对照亦存在着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由此印证了采用语料库作为基本教学素材的巨大作用[4]。由于B组与A,C组与A组之间的显著性较为明显,因此,本文仅以B组与C组之间的T检验结果为例,详见下表:

表3 分组后1年B组与C组间成绩T检验结果

上述数据支持下的统计事实说明,基于语料库的实训任务教学法显示出了其突出的教学效果,语料库中的语句丰富程度远非任何一种教材所能媲美,撷取自语料库中的语句不仅能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微观语言现象和语用效果,加深对如何恰当选词以及翻译技巧的理解,为学生的翻译技能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助力作用,一方面语料库中的现实语句素材与社会现实更加接近,更容易使学生提前进入类似于社会实践临场感的“实习阶段”,另一方面,语料库中的专业素材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翻译实战中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或术语一直是让英语专业学生头疼的问题,而语料库翻译教学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普遍反映在这一块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在翻译时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

(三)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实证研究统计结果分析

实证研究数据表明,三组学生的统计结果的差异性较为显著,相对于割裂“传道、修业、实践”三个有机过程的传统教学法而言,基于语料库的教学方法将传道、修业、实践三个过程有机地揉入了一个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学生在成为学习的主角的同时,极为丰富的语料库内容成为其遨游语言知识的海洋,由传统的被灌输的亦步亦趋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式探索,对于任何学生而言都是新奇而且欣喜的,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英语专业翻译学生来说,语料库中丰富的语料也直接带给学生一种语言思维的发散性,这对于未来将从事翻译职业的学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5]。基于语料库的实训任务教学法一改过去重复单调的示范与模仿的枯燥乏味,带给了学生们全新的思维视角与学习视角,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主观能动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高阶思维也最容易在此时被激发出来。

三、结语

数据是最好的评判事物标准,实证是最科学的研究事物手段,在数据的支持之下,通过科学的研究手段,我们看到了人数完全相同且原始成绩并无显著差异,学习状态类似的三组学生在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学习一年之后,其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只能说是教学方法与语料库素材起了决定性作用。本文以科学的态度与科学的方法研究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运用为学生带来了一个基于全球化视角的学习进步的良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最大化地强化了学生对翻译理论的理解力,亦相应地提升了学生对翻译实务的掌控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翻译职业素养,缩短课堂教学与职业译员需求的差距。同时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证研究不仅揭示出了制约教学提升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且揭示出了未来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发展新方向。

参考文献

[1]Hatim,Basil.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17-19.

[2]Alves,Fabio&Tania Liparini Campos.Chains of cognitive implication in orientation and revision dur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translation memory systems in the performances of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C]//XVIII FIT World Congress Proceeding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8:33-35.

[3]王克非.语料库翻译学探索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33-138.

[4]苗菊.西方翻译实证研究二十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45-48.

[5]朱晓敏.基于COCA语料库和CCL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探索[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33-37.

DOI:10.3969/j.issn.1009-8976.2015.01.042

收稿日期:2014-12-26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2JGA230)

作者简介:阳琼(1984—),女(汉),湖南娄底,讲师,硕士主要研究口笔译理论与实践,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976(2015)01-0144-03

Empirical study of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English-majors

YANG Qiong

(EnglishDepartment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Chongzuo532200,China)

Abstract: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English-majors aims at minimizing the gap between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practice.Corpus helps a lo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ranslation by giving data and examples,from which students can intuitively get the microscopic language skills and carrying out extracurricular translation practice teaching.This paper give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with an aim of forming guidance of sustainable promotion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Key words:English majors;corpus-based translation teaching;empirical research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英语专业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以BP制辩论为牵引的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