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2015-12-30苏艳丽
苏艳丽
(庄浪县中医医院,甘肃 庄浪 744699)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苏艳丽
(庄浪县中医医院,甘肃 庄浪 744699)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高血压1级16例、2级14例、3级30例,把高血压1~2级30例作为对照组;把高血压3级30例作为观察组。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观察组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总动脉壶腹部内膜中层厚度、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高血压的程度呈正相关。
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之势,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ⅠA)和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10%~20%。目前公认动脉粥样硬化(AS)与高血压关系密切,高血压可促进AS斑块形成,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以及血栓形成。高血压患者AS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约为血压正常者的3倍。因AS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血管的病变,而颈动脉是连接心脑两个重要器官的主要动脉,是最易被累及的动脉之一[1],故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反映全身AS病变的一个“窗口”,常用来反映全身AS病变的情况。本研究以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高血压分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的关系,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及分级标准诊断为高血压并进行分级。年龄60.0~74.5岁,平均年龄(66.25±14.66)岁;其中高血压1级16例、2级14例、3级30例,把高血压1~2级30例作为对照组,高血压3级3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血脂的测定 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脂水平。
1.2.2 血压测量 患者休息10分钟以上,采用校正的汞柱式血压计由专业人员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2次,取平均值。
1.2.3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采用VOLUSON730PROV超声诊断仪,探头SP6-12,频率5~7.5 MHz。检查前嘱患者休息5~10分钟,取仰卧位,薄枕,头部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沿胸锁乳突肌前缘或后缘做横切面,确定颈总动脉(CCA)位置,然后从锁骨的内侧端横向扫查颈总动脉,并将探头沿颈总动脉走行方向向头侧移动,跨过颈总动脉分叉处,分别检查颈内动脉(ⅠCA)及颈外动脉(ECA),并尽可能检查到颈部最高部位。在横切面大致了解血管情况后,将探头旋转90°,沿血管走行方向显示其纵切面,测量管径大小,并记录有关参数。测量指标包括:(1)颈总动脉内径:于颈总动脉分叉前2 cm处测量。(2)距分叉膨大部以远1 cm处分别测量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内径。(3)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正常的颈动脉呈典型的“双线征”,即两条平行的强回声带被一低回声或无回声所分离,两线之间的距离即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越大,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标准[2]:①阴性:内膜中层厚度<1.0 mm;②阳性:内膜厚度≥1.0 mm;③如果内膜厚度>1.3 mm,则判定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重点观察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回声特点。(5)估计管腔狭窄程度:狭窄程度=(B-A)/A×100%,A为狭窄处的最小内径或彩色血流宽度,B为狭窄远端最大内径或彩色血流宽度[2]。检查过程中要注意适当调节图像亮暗及对比度等,以获得最佳图像,并注意两侧对比,切勿加压,以免产生狭窄。应用图像放大装置有利于对血管内膜的辨认和提高测量值的准确性。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时,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满足时选择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壶腹部、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s,mm)
表1 两组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壶腹部、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s,mm)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颈总动脉1.2±0.1 0.8±0.1颈总动脉壶腹部1.3±0.3 0.9±0.1颈内动脉1.8±0.2 0.7±0.1 P<0.05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而高血压是其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3]。本研究发现,观察组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壶腹部、颈内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高血压的程度呈正相关(P<0.05)。随着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越重,提示血压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促发因素[4]。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无创性、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一种检查诊断方式,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早期预防和处理提供理论依据。高血压患者常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全身动脉硬化的情况,特别是脑动脉、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为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提供了预防和治疗依据。
[1]刘刚,曹春波.95例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初步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3):330.
[2]王宏宇,胡大一,朱天刚,等.超声评价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2):1230-1232.
[3]朱煜,田瑞霞.超声在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7,11(2):163.
[4]蒋庆年,谭若月,夏澍,等.高血压病并2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5):903-905.
R195
B
1671-1246(2015)08-0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