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32例的病理及基因分子类型分析

2015-12-30包蔚郁杨碎胜白晓蓉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时性单侧阳性细胞

包蔚郁,杨碎胜,白晓蓉

(1.甘肃省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32例的病理及基因分子类型分析

包蔚郁1,2,杨碎胜2,白晓蓉2

(1.甘肃省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目的 探讨双侧同时性乳腺癌与异时性乳腺癌在病理及基因分子类型方面的特点,总结分析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基因分子类型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17日—2011年12月20日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 684例中确诊为BPBC的32例患者的病理分型及分子类型。结果 双侧同时性乳腺癌及异时性乳腺癌病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子类型及Ki-67、P53、HER-2表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侧乳腺癌不论是同时性或异时性,均有其自身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但仍无法用单侧或首发一侧病理及分子类型指导判断患者整体治疗方案及预后。双侧乳腺癌的个体化规范治疗有待于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病理分型;分子类型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是指两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的独立的原发癌灶,其中双侧乳腺癌发生间隔小于6个月者称为双侧同时性乳腺癌,发生间隔大于6个月者称为双侧异时性乳腺癌。BPBC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和预后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基因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是认识BPBC的好方法。BPBC在我国的总体发病率不高,但近年来在临床上发现BPBC的发病率显示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多数人认为双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单侧乳腺癌差,但缺乏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由于目前尚无明确的指南规范指导BPBC的治疗及预后,现将我院9年来累计收治的32例BPBC患者基因分子类型做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3月17日至2011年12月20日本院共收治乳腺癌患者1 684例,其中确诊为BPBC的32例,占同期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9%。BPBC患者中同时性双侧乳腺癌7例,占全部BPBC患者的21.9%;异时性双侧乳腺癌25例,占全部BPBC患者的78.1%。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35~76岁,平均53岁。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发生第一侧乳腺癌的年龄为35~59岁,平均46岁;发生第二侧乳腺癌的年龄为43~69岁,平均56岁。本组中有乳腺癌家族史者5例,占15.6%;有癌症家族史者9例,占28.1%。依TNM分期,0期者2侧(3.1%),Ⅰ期者10侧(15.6%),Ⅱ期者44侧(68.8%),ⅠⅠⅠ期者6侧(9.4%),Ⅳ期者2侧(3.1%)。

1.2 资料标准

32例患者均为我院乳腺科收治的女性患者,双侧乳腺病灶(64侧)均有我院病理科诊断报告,双侧乳腺癌的手术(61侧)及化疗(32例)、局部放疗(24侧)均在我院各相关科室完成。免疫组化结果均采用SP法检测ER、PR及HER-2的表达。ER、 PR以细胞核内有棕色颗粒为阳性细胞,ER、PR阳性产物位于细胞核。将阳性细胞按其数量及显色强度分3级:弱阳性(+):阳性细胞<5%;阳性(++):阳性细胞5%~50%;强阳性(+++):阳性细胞>50%。HER-2无着色为(-);任何比例的浸润癌细胞呈现微弱的不完整的细胞膜着色为(+);>10%的浸润癌细胞呈现弱至中等强度、完整但不均匀的细胞膜棕黄着色,或<30%的浸润癌细胞呈现强且完整的细胞膜棕褐着色为(++);>30%的浸润癌细胞呈现完整的细胞膜棕褐着色为(+++)。P53以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判断标准,阴性(-):无细胞核阳性信号;弱阳性(±):阳性细胞数1%~25%;阳性(+):阳性细胞数26%~50%;中度阳性(++):阳性细胞数51%~75%;强阳性(+++):阳性细胞数>75%。Ki-67抗原阳性率<14%为低表达,≥14%为高表达。此样本中均以HER-2(++~+++)为阳性(2009年11月以后HER-2++均行FⅠSH检测明确为+),所有免疫组化诊断标准均为我院病理科现行标准。

1.3 治疗情况

手术方式的选择与同期单侧乳腺癌选择的手术方式基本相同,乳腺癌根治术2侧(3.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50侧(78.1%),保乳手术6侧(9.4%),单纯乳房切除术3侧(4.7%),ⅠV期未行手术3侧(4.7%)。25例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中两侧病理类型相同的20例,不同的5例;7例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中两侧病理类型相同的5例,不同的2例。术后化疗方案、放疗标准和同期单侧乳腺癌放、化疗标准与指征相同(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以分期指标较重的一侧为准选择化疗方案)。

1.4 统计学方法

此样本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4.0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双侧同时性乳腺癌及异时性乳腺癌病理比较

双侧同时性乳腺癌病理结果与双侧异时性乳腺癌病理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00,P=1.000),见表1。

表1 双侧乳腺癌病理结果[n(%),人]

2.2 双侧同时性乳腺癌与异时性乳腺癌分子类型差异

资料中25例双侧异时性乳腺癌患者中两侧分子类型相同的19例(38侧),不同的6例(12侧均经复查免疫组化明确不同)。7例双侧同时性乳腺癌患者中两侧分子类型相同的6例(12侧),不同的1例(2侧)。双侧同时性乳腺癌中三阴性(basal-like型)及HER-2(+)型较双侧异时性乳腺癌明显增多(χ2=23.048,P=0.000),见表2。

表2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分子类型[n(%),侧]

2.3 双侧同时性乳腺癌与异时性乳腺癌Ki-67、P53高表达差异

双侧同时性乳腺癌中Ki-67+>14%及P53+>1%较双侧异时性乳腺癌明显高表达,HER-2(++~+++)较异时性乳腺癌明显低表达,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72,P=0.005),见表3。

表3 双侧乳腺癌Ki-67、P53及HER-2(+)表达比较[n(%),侧]

3 讨论

由于乳腺癌在分子类型上属于高度异质性的全身性疾病,而双侧乳腺癌这一特殊类型乳腺癌与其分子类型的关系决定着此病的发病、治疗、预后。无论是同时性或是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双侧病灶的病理及分子类型均有其独立性表现,但仍无法明确及详细列出其联系与区别,亦无法用单侧或首发一侧病理及分子类型指导判断患者整体治疗方案及预后。目前所公认乳腺癌分子类型为4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basal-like型、HER-2(+)型,对乳腺癌预后有独立影响的因子有P53、Ki-67等。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32例双侧同时性及异时性乳腺癌患者分子类型及P53、Ki-67免疫组化结果,总结得出:(1)双侧同时性乳腺癌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双侧异时性乳腺癌病理结果一致性低,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双侧同时性乳腺癌中三阴性及HER-2(+)型较异时性乳腺癌明显增多。(3)双侧同时性乳腺癌中Ki-67+>14%及HER-2(++~+++)较异时性乳腺癌明显高表达,P53+>1%明显低表达。(4)双侧乳腺癌有其自身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有别于单侧乳腺癌,目前用于单侧乳腺癌的分子类型尚不能指导双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亦无法判断其预后,由于缺乏大样本病例研究,双侧乳腺癌的个体化规范治疗尚待进一步研究及探索。

R195

B

1671-1246(2015)08-0155-02

猜你喜欢

时性单侧阳性细胞
关于单侧布顶内侧安装减速顶的日常养护及维修工作的思考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代谢及肿瘤相关因素在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异时性腺瘤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急性高原低压缺氧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谈期刊的应时性专题策划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