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硫酸锌活性炭胶囊处方研究
2015-12-30刘宇珍石桂梅
刘宇珍,石桂梅
(1.湛江卫生学校,广东 湛江 524037;2.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37)
复方硫酸锌活性炭胶囊处方研究
刘宇珍1,石桂梅2
(1.湛江卫生学校,广东 湛江 524037;2.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37)
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复方硫酸锌活性炭胶囊中关键物料的配方,以休止角和装量差异为观察指标。其结果显示,最佳处方为(以主药10 g计算)硫酸锌0.683 g、活性炭9.320 g、羧甲基纤维素钠0.400 g,用水量为23.0 ml。
硫酸锌;活性炭;胶囊;制备工艺;质量标准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硫酸锌具有促进伤口愈合[1]、抗溃疡[2]等作用,活性炭来源广泛,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解毒、止血、消炎功效[3]。硫酸锌与活性炭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广泛,且不良反应少而轻,两者联合应用能增强药效。因此,研发新的疗效好且副作用少的抗溃疡复方硫酸锌活性炭胶囊具有实用价值。本文就复方硫酸锌活性炭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处方优化进行如下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针用活性炭(上海金湖活性炭有限公司),硫酸锌(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羧甲基纤维素钠(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胶囊壳(规格:0#,长21 mm,直径7 mm,容积0.68 ml,浙江新昌县城关红利数控制造厂)。
1.2 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日本SHⅠMADZU公司,型号AY-120W/OAC),78X-2型片剂四用测定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出厂编号00701735),台式胶囊填充机(型号20071524),202A-1型数显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锦屏仪器仪表有限公司通州分公司),DK-98-Ⅱ-2KW万用电炉(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标准检验筛(规格:10~120目,浙江上虞市华丰五金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工艺流程
分别称取适量硫酸锌(研磨后过100目筛)和活性炭,用等量递加法在研钵中研磨,并过100目筛混匀;将制成的散剂置于研钵中,加入黏合剂CMC-Na[4],研磨至均匀,将制成的软材放进烘箱中烘干;再用研钵棒把烘干后的软材敲碎制粒,并干燥,测定颗粒的流动性。把颗粒和适量的粉末混合,用台式胶囊填充机填充胶囊[5],并进行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检查。
2.2 判断标准
以每10粒胶囊为一组,分别求其均值和装量差异。每粒胶囊的装量与标示量相比较,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制粒的效果用颗粒的流动性和灌装胶囊时的装量差异来评定。颗粒的流动性以休止角θ(tanθ=h/r)的大小衡量,休止角愈小,颗粒流动性愈好,流动性判断标准为θ≤30°,则符合实验要求。
2.3 处方优化
2.3.1 单因素实验 按照复方硫酸锌活性炭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其中干燥温度90℃、筛号16目、干燥时间3.0小时,分别观察主药比、主药与CMC-Na比和黏合剂用水量对胶囊的装量和休止角的影响。
(1)主药比对装量和休止角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其他反应条件一致(主药与CMC-Na比为10∶0.4、黏合剂用水量为20.0 ml),实验中以主药比作为制备复方硫酸锌活性炭胶囊的观察因素,研究其对制备胶囊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1~2。
表1 主药比对装量的影响(±s,g)
表1 主药比对装量的影响(±s,g)
主药比 均值装量差异1.283∶8.722 0.889∶9.113 0.683∶9.320 0.554∶9.450 0.400∶9.600 0.236 8 0.240 5 0.245 8 0.243 5 0.230 7 0.236 8±0.005 3 0.240 5±0.006 2 0.245 8±0.003 3 0.243 5±0.003 8 0.230 7±0.005 3
表2 主药比对休止角的影响(°)
由表1~2得知,胶囊的装量差异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主药比为0.683∶9.320制得的颗粒休止角最小,其流动性最好。为验证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和正交试验的结果,确定后面正交试验中的主药比水平为 1.283∶8.722、0.683∶9.320和0.400∶9.600。
(2)主药与CMC-Na比对装量和休止角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其他反应条件一致(主药比0.400∶9.600、黏合剂用水量20.0 ml),实验中以主药与CMC-Na比作为制备复方胶囊的观察因素,研究其对制备胶囊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3~4。
表3 主药与CMC-Na比对装量的影响(±s,g)
表3 主药与CMC-Na比对装量的影响(±s,g)
主药与CMC-Na比10∶0.2 10∶0.4 10∶0.6 10∶0.8 10∶1.0均值0.237 7 0.245 7 0.242 2 0.241 3 0.239 5装量差异0.237 7±0.006 7 0.245 7±0.003 1 0.242 2±0.003 1 0.241 3±0.003 6 0.239 5±0.006 5
表4 主药与CMC-Na比对休止角的影响(°)
由表3~4得知,胶囊的装量差异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主药与CMC-Na比为10∶0.2和10∶0.4时休止角较小,颗粒流动性好,但主药与CMC-Na比为10∶0.2时制成的颗粒较脆、易碎;主药与CMC-Na比为10∶0.8和10∶1.0时制成的软材黏性太强;主药与CMC-Na比为10∶0.4~10∶0.6时制成的颗粒较好。为验证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和正交试验的结果,确定后面正交试验中的主药与CMC-Na比水平为10∶0.2、10∶0.4和10∶0.8。
(3)黏合剂用水量对装量和休止角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其他反应条件一致(主药比为0.400∶9.600、主药与CMC-Na比为10∶0.4),根据制备黏合剂加入的水量作为制备复方硫酸锌活性炭胶囊的观察因素,研究其对制备胶囊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5~6。
表5 黏合剂用水量对装量的影响(±s,g)
表5 黏合剂用水量对装量的影响(±s,g)
黏合剂用水量(ml)19.0 20.0 21.0 22.0 23.0均值0.225 2 0.248 1 0.259 6 0.244 2 0.244 3装量差异0.225 2±0.011 1 0.248 1±0.006 7 0.259 5±0.011 1 0.244 2±0.006 7 0.243 3±0.011 2
表6 黏合剂用水量对休止角的影响(°)
由表5~6得知,胶囊的装量差异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其休止角变化幅度不大。但在制备过程中发现,黏合剂用水量为19.0 ml时,制软材较难,23.0 ml时制软材太湿,因此21.0~22.0 ml用水制软材较合适。为验证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和正交试验的结果,确定后面正交试验中的黏合剂用水量水平为19.0 ml、21.0 ml和23.0 ml。
2.3.2 正交试验(1)因素水平设计。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以装量差异和休止角为观察指标,选取主药比(A)、主药与CMC-Na比(B)、黏合剂用水量(C)为观察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选参数组合。因素水平设计见表7。
表7 正交因素水平
(2)结果。将胶囊的装量差异最大值和休止角最小值分别定为9.00~10.00分,依此类推,记为8.00~9.00分、7.00~8.00分等。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指标装量差异(y1)和休止角(y2)同等重要。权重系数宜分别为0.5和0.5。为在统一标准下加权评分,对装量差异和休止角两个单项分数加权求和,用y=0.5× y1+0.5×y2求出各实验的综合评分。结果见表8。
表8 L9(34)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表8中的K值是水平1、2、3实验结果综合评分之和。例如:K1是指在9次实验中,A、B、C在水平1时的综合评分之和,则18.11=5.31+8.31+4.49,13.60=5.31+4.64+3.65……以此类推。R值是K1、K2、K3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平均值。例如:R为2.22是(18.61-11.95)/3所得。
综合评分越高越好,要注意的是,误差越大对物料配方影响越大。从表8可以看出,影响复方胶囊中物料配方的主次顺序为主药与CMC-Na比>主药比>黏合剂加水量,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3,即主药比为0.683∶9.320、主药与CMC-Na比为10∶0.4和黏合剂用水量为23.0 ml,与单因素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2.4 质量标准研究
2.4.1 外观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干燥,色泽一致,均为黑色,无吸潮、结块现象。
2.4.2 装量差异 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取胶囊1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倒出内容物(不得损失囊壳),拭净硬胶囊壳;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重量。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比较,装量限度均小于±10%[6],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
2.4.3 崩解时限 取6粒胶囊,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的装置与方法加挡板进行检查。复方硫酸锌活性炭胶囊均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符合胶囊剂的检查规定。
3 讨论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复方硫酸锌活性炭胶囊最佳处方为(以主药10 g计算)硫酸锌0.683 g、活性炭9.320 g、羧甲基纤维素钠0.400 g,用水量为23.0 ml,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的胶囊剂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的质量标准要求。
[1]Penkowa M,Giralt M,Thomsen P S,et al.Zinc or copper deficiency induced impaired inflammatory respose to brain trauma may be caused by the concomitantmetallothionien changes[J].JNeurotrauma,2001,18(4):447-463.
[2]刘宝珍.硫酸锌药膜治疗46例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疗效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3,18(4):289-290.
[3]阎渭清.活性炭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9): 1392-1393.
[4]张慧芬,李春梅,郦柏平,等.黏合剂对药用炭吸着力的影响[J].儿科药学杂志,2000,6(4):5-6.
[5]崔福德.药剂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G424.31
B
1671-1246(2015)08-00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