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香早”鲜叶制作瓜片初探
2015-12-29
“特香早”鲜叶制作瓜片初探
李贤葆1,袁先安1,郑进国1,吴福广2,陈吉品2
(1.安徽省舒城县农业委员会,舒城231300;2.安徽省舒城县舒茶镇九一六茶场,舒城231334)
摘 要:本试验采用茶树新品种特香早的秋茶鲜叶试制六安瓜片,同时用舒茶早、龙井43品种鲜叶作比较试验,并用市场购买的春茶瓜片作品质比较,通过对茶样感官审评探讨特香早鲜叶制作瓜片的效果。结果表明,特香早品种鲜叶制作秋瓜片品质较优,尤其是栗香带花香,形状整齐而独具特色。
关键词:特香早;瓜片;制作技术;品质
茶树品种的适制性,主要是指该品种适合制作某种(些)茶类的特性,体现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上,著名的铁观音、大红袍、西湖龙井、安吉白茶等优异品质都因有独特的良种而成就。特香早是舒城县选育的特早生小叶形无性系茶树新品种,在参加2008- 2013年全国第四轮茶树品种区试的18个品种中,品质表现最优。自2010年开始,舒茶镇九一六茶场以特香早鲜叶试制“六安瓜片”取得成功,现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鲜叶
采自舒城县舒茶镇九一六茶场特香早等良种茶园的鲜叶。考虑到当地春茶采制舒城小兰花效益较高,试验主要在秋茶进行。2010年4月底(春茶末期),聘请制作瓜片师傅现场指导,试制瓜片取得成功;2011- 2014年,每年9- 10月进行秋瓜片试制。
1.2主要制茶机械
6CSF8槽式多用机、6CLL- 230- 10D槽式连续杀青机、改装往复式网筛机和6CTH- 6型烘焙机。
1.3试验方法
(1)鲜叶采摘。利用特香早萌发的秋梢,人工扳片采摘,每隔3d采一批,共采8- 9批次。并以同场舒茶早、龙井43品种鲜叶作比较试验。
(2)鲜叶处理。鲜叶在室内篾匾中摊放4- 6h,每隔1- 2h翻动一次,使失水均匀。
(3)炒制工艺。采用多用机(或槽式杀青机)杀青→多用机理条做形→网筛机筛分分级→多用机辉锅整形→烘焙机提香。
1.4茶样感官审评
取试制的各品种秋瓜片样品,并从市场购得地产春瓜片样品,送安徽农业大学请专家进行密码感官审评。
2 试验结果
2.1工艺选择
在小批量鲜叶的情况下,选用电热槽式多用机杀青、理条、做形,电热烘焙机提香,可以满足瓜片茶的制作工艺要求;在鲜叶量较多的情况下,以槽式连续杀青机杀青,其他工序同上,亦可获得较理想的制茶效果。
2.2感官审评结果
茶样感官审评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特香早制瓜片,外形、内质和总分均高于其他品种。总体来讲,特香早品种鲜叶制作秋瓜片品质较优,尤其是栗香带花香,形状整齐而独具特色。
表1 舒茶九一六茶场瓜片品质感官审评
2.3产品销售情况
连续5年试制秋瓜片(包括舒茶早等品种)400 多kg,在本场以400- 450元/kg被合肥、淮南、六安等地茶商抢购一空,深受消费者欢迎。
2.4经济效益概算
九一六茶场0.33hm2特香早茶园,每年采制秋瓜片约37.5kg,按400元//kg计算,可收入15000元,除去人工采制及物化成本200元/kg,折合每667m2茶园纯收入可达1500元以上,是当地采制黄大茶效益的5- 6倍,成为夏秋茶开发的一条好路子。
3 小结与讨论
3.1特香早品种特性可以满足瓜片茶对制茶品质的要求
瓜片茶形如瓜子,色泽翠绿或墨绿,香气高长。特香早属于小叶种,采摘期长,新梢着叶数多(当年秋梢着叶18- 20片),氨基酸含量较高,制成干茶具兰花清香,所制“秋瓜片”堪与地产“春瓜片”媲美;同时,特香早发芽期特早,江北茶区常年在春分(3月20日)前后开园,较当地群体种茶园提前15d左右。若用特香早品种制作春瓜片,可以使开采期偏迟的六安瓜片提早上市,赢得客户需求。
3.2制作工艺技术是保证秋瓜片质量的关键
通过连续几年试验,发现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鲜叶嫩度一致,适度摊放,是制好茶的前提。二是把握适宜的杀青、理条投叶量、时间、程度,是制好茶的关键。本试验以多用机杀青,每锅投叶300- 400g,以200℃锅温杀3min为宜,理条做形投3- 4锅杀青叶,在160- 180℃锅温下理2min为宜,辉锅投叶量750g左右,锅温140℃左右,炒至足干。三是每道工序间进行摊凉,是保证制茶品质的必要环节。本试验杀青叶摊凉时间达40min,理条叶摊凉1h,辉锅叶摊凉4- 6h。四是采用烘焙机烘焙,是增进茶叶香气的有效方法。
3.3后续研究方向
本试验主要是在舒城小兰花产地进行秋茶利用研究,以提高茶园生产效益的一种尝试,在六安瓜片产区全年利用特香早制作瓜片的效果及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蒋文倩)
文章编号:1006-5768(2015)02-0080-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S571.1
〔收稿日期〕2015- 1-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