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18例肿瘤化疗患者中药贴敷止吐的应用体会
2015-12-29李亚虹张文涛李建军
李亚虹,张文涛,李建军
(天水市中医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循证护理18例肿瘤化疗患者中药贴敷止吐的应用体会
李亚虹,张文涛,李建军
(天水市中医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脑病科在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理念,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对18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采用吴茱萸与生姜贴敷神阙与足三里穴,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等不适,既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可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还可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进一步提高脑病科的中医护理质量及水平。
循证护理;中药贴敷;肿瘤化疗;止吐
为缓解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呕吐症状,脑病科通过对18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实施中药穴位贴敷循证实践,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呕吐治疗效果。经过统计比较,得出循证结论,现将过程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6月在脑病科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18例,其中男性10例,年龄42~74岁;女性8例,年龄49~71岁。分别在化疗前后30分钟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不采用其他止吐药物。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13例,年龄39~75岁;女性7例,年龄40~73岁。化疗前后均未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而使用格拉司琼等常规止吐药物。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患者化疗前30分钟将吴茱萸颗粒剂5 g与生姜20 g一起捣碎研磨成糊状,均匀涂抹在3 cm×5 cm大小的消毒治疗巾中间,分别贴敷在患者的神阙穴与足三里穴处,然后用医用胶布固定,直到化疗结束后,用同法再次给予中药穴位贴敷约120分钟。
1.2.2 对照组 患者按照化疗计划用药,未采用中药贴敷治疗,仅使用格拉司琼等止吐药物。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不适。
1.3 治疗效果
依据抗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度标准(WHO标准)[1],化疗药物所致的恶心、呕吐依具体情况分为:完全缓解:无恶心、呕吐;部分缓解:恶心、呕吐24小时内1~2次;轻度缓解:24小时内呕吐3~5次;无效:呕吐难控制,不能进食,需卧床休息。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轻度缓解为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数据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提出问题
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给予吴茱萸、生姜贴敷神阙、足三里穴位能否起到止吐作用?
3 循证支持
通过检索文献,从而寻找证据:神阙穴为任脉之穴,任脉为“诸阴之海”,受纳手三阴、足三阴的脉气,且与督、冲二脉同起于少腹,另有足阳明胃经夹脐,足太阴之经结于脐,手太阴之经下系于脐,足少阴肾经与冲脉夹脐上行,足厥阴肝经上行入脐中。神阙穴居于人体正中,与督脉相表里,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能通达百脉,故神阙可谓一穴而系全身,故有“气气归脐”之说,因此脏腑经脉之病,取神阙灸治可达通脉调脏腑、培元固本之功。从神阙穴的形态解剖上看,浅层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深层有腹腔植物神经的主要神经丛及其所属血管。此外,脐部具有良好的感受和传导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部皮肤角质层最薄,脐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通过药物敷脐吸收较好,能有效发挥药物作用。当各种药物刺激或药物施治于脐部时,均能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再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与传导,调节内脏及组织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2]。现代研究证明,足三里穴具有调整胃肠功能、镇痛、调节白细胞和红细胞、增强机体抵抗力、减轻放疗反应等多种作用[3]。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归肝、脾、胃经,主治胃寒疼痛,能温里散寒止痛,又有行气、解郁之功。生姜性温味辛,归脾、肺经,有温中止吐之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生姜中含有姜酮、姜烯,有镇吐作用。吴茱萸所含的挥发油具有健胃及抑制肠内异常发酵的作用,能镇吐,与生姜有协同作用,二者配合能更好地改善化疗后呕吐[4]。中药贴敷能达腠理、通经脉,药物透过皮肤,直达经脉渗入体内。
4 结果(见表1)
表1 肿瘤化疗患者呕吐治疗效果[n(%),人]
5 结语
通过文献资料指导,加上循证护理实践,本研究证实,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采用吴茱萸与生姜贴敷神阙与足三里穴可以有效缓解恶心、呕吐等不适,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成本,且操作简单、安全,不会给患者带来创伤,费用低廉,效果明显,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特色,为患者提供了有效、有益的护理,提升了脑病科的中医护理质量与水平。
[1]周陈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矫承媛,成泽东,陈以国.神阙与灸[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7):1-3.
[3]罗永芬.足三里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原理[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4):51.
[4]史斌娜.吴茱萸加生姜敷脐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2):1891.
R195
B
1671-1246(2015)06-01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