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5-12-29马耀山吴光欣李虹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胆石积气三维重建

马耀山,吴光欣,李虹萍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甘肃 白银 730900)

浅谈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马耀山,吴光欣,李虹萍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甘肃 白银 73090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MPR)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临床确诊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影像资料,并对文献报道的160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1例患者腹部立位平片均显示不同程度肠梗阻表现,其中6例显示阳性结石影;24例显示胆道积气影。122例MSCT平扫显示,阳性结石伴肠梗阻98例;胆囊结石及胆囊窝模糊42例;胆道积气影53例;胆囊-肠瘘1例。85例患者MSCT三维重建均显示肠梗阻及阳性结石;明确显示胆囊-肠瘘口结构关系的62例;胆道积气影30例;胆囊结石及胆囊窝模糊55例。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不仅能发现肠腔内异位的胆囊结石、肠梗阻的存在,而且可了解结石梗阻的部位及程度,同时可清楚显示胆道气体,特别是对瘘口的显示有独特优势。

胆石性肠梗阻;MSCT;MPR

胆石性肠梗阻是胆系结石经胆肠瘘或oddi括约肌进入肠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肠梗阻,临床发病率低,在胆石症患者中,并发本病者为0.3%~0.5%[1]。因其起病隐匿,病程初期常呈间歇性发作,且X线检查并非每位患者都有典型表现,只有10%~75%的患者可在术前获得诊断。运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MPR)不仅能做出准确诊断,而且能确定结石所在肠道的位置,结石的大小、形态、密度及与肠管的关系。笔者报道1例临床确诊的结石性肠梗阻,并对文献报道的160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疾病的认识,并探讨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或手术确诊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161例,男41例,女120例;年龄54~88岁,平均67岁;均以肠梗阻就诊,其中108例有胆石症病史。

1.2 影像检查方法

161例患者均行X线腹部立位平片检查,122例行MSCT平扫,85例行MSCT三维重建。MSCT三维重建技术采用2~5 mm横轴位腹部扫描,扫描范围取膈肌顶部至盆腔耻骨联合上缘的全腹部扫描,取常规仰卧位,参数120 KV,90 mA,螺旋准直0.64×0.625 mm,进床速度12 mm,螺距7 mm,原始数据在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重组,横断重组层厚1.0mm,层间距1.0mm,MPR层厚2.0 mm,层间距1.0 mm。

2 结果

(1)161例腹部立位平片显示,患者梗阻部位以上肠管均扩张、胀气,有多发气液平面,梗阻端以下肠管塌陷、轮廓不清。其中梗阻部位阳性结石6例,胆道积气影24例。1例患者的腹部X线片见图1。图1显示,此患者肝内胆管积气,空回肠肠管扩张、胀气、多发气液平面。

(2)122例MSCT平扫显示,肠道阳性结石伴肠梗阻98例;胆囊结石及胆囊窝模糊42例;胆道积气影53例;Rigler三联征即异位胆囊结石、结石性肠梗阻及胆肠瘘形成的胆道积气21例;胆囊-肠瘘1例。1例患者MSCT平扫见图2。图2显示,此患者为Rigler三联征,即异位胆囊结石、结石性肠梗阻及胆肠瘘形成的胆道积气。

(3)85例MSCT三维重建显示肠梗阻及结石85例;明确显示胆囊-肠瘘口结构关系的62例;胆道积气影30例;胆囊结石及胆囊窝模糊55例。1例患者MSCT三维重建见图3。图3显示,此患者回肠末端有直径4.5 cm大小阳性结石一枚,管腔阻塞,近端肠管扩张,积气积液,伴多发气液平面。

(4)X线、MSCT平扫及MSCT三维重建对照见表1。

表1 X线、MSCT平扫及MSCT三维重建比较(例)

3 讨论

(1)胆石性肠梗阻1654年由Bartholin首先报道,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方案尚存争议。本病的病死率为8%~30%,发病年龄平均67岁,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3[2-3]。

(2)病理特点及发病机理。主要病理基础为胆道与胃肠道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胆囊-十二指肠瘘是最常见的异常通道,约占3/4[4],还有胆总管-十二指肠内瘘、胆囊-结肠瘘、胆囊-胃瘘、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等。炎症刺激和胆囊内结石长期压迫,影响胆囊的动脉血供以及静脉或淋巴管的回流,胆囊壁部分缺血坏死,最终导致坏死的胆囊壁及临近的肠壁穿孔,这样就形成了胆肠内瘘,胆囊结石进入肠道产生梗阻。通过不同途径发现,161例胆石性肠梗阻中,胆总管-十二指肠内瘘145例,占90.06%;胆囊-十二指肠内瘘5例,占3.11%;胆囊-结肠瘘2例,占1.24%[5-6]。医源性因素为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或内窥镜壶腹切开取石的并发症。在161例胆石性肠梗阻统计中,ERCP或内窥镜壶腹切开取石8例,占4.97%。湖南省人民医院曾报道1例接受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后并发胆石性肠梗阻病例。

(3)临床以老年女性为主,有胆结石或胆道手术史。突发性腹痛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继而出现恶心、呕吐等肠梗阻表现,回肠梗阻最常见。161例病例统计,胆石嵌顿回肠60.5%、空肠16.1%、胃14.2%、结肠4.1%、十二指肠3.5%、其他1.6%。

(4)MSCT三维重建技术的运用价值。立位腹部平片可以显示肠梗阻的影像,但无法判断梗阻性质;MSCT平扫能发现肠道内异位的结石影,对判断梗阻性质有帮助,但无法显示梗阻部位空间结构及多方位观察病变周围关系。MSCT三维重建技术利用MSCT图像空间分辨率高、密度分辨率高、可以实施薄层螺旋扫描三维重建的优势,可采用2~5 mm横轴位腹部扫描技术,扫描范围取膈肌顶部至盆腔耻骨联合上缘的全腹部扫描,常规仰卧位。MSCT三维重建技术多方位、多角度地对病变进行观察,可直观显示梗阻部位形态改变以及近段肠管扩张情况,还可以发现平片难以发现的胆囊窝区结构紊乱、胆囊空虚、邻近胃窦及十二指肠壁增厚以及胆系有无残留结石,腹腔积液也容易被发现,可以显示胆囊-肠瘘口的结构,对胆石性肠梗阻的定位、定性有极高价值。它克服了MSCT横断面图像难以观察走行迂曲的小肠全貌的不足,对结石定位和结石与周围组织关系判断即梗阻平面的显示提供了很大帮助。161例文献资料显示,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诊断本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达93%、100%、99%。

综上所述,MSCT结合MSCT三维重建技术不仅能发现肠腔内异位的结石影、肠梗阻的存在,还有助于瘘口的显示,提高了胆石性肠梗阻诊断的正确率,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图1 腹部X线

图2 MSCT平扫

图3 MSCT三维重建

[1]Lassandro F,Gagliardi N,Scuderi M,et al.Gallstone ileus analysis of radiological findings in 27patients[J].Eur J Radiol,2004,50(1):23-29.

[2]Henoy V,limberkar S,Long P,et al.Relfe of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following edonoseopy in a case of gallstone ileus[J].J Clin Gastrointerol,2000(30):326.

[3]孙东辉,张继扬,万业达,等.多层螺旋CT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7):980-982.

[4]缪小芬,黄爱娜,陆健,等.多层螺旋CT对几种罕少见病因肠梗阻诊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6(11):1500-1503.

[5]罗良德,王一平.胆石性肠梗阻研究进展的影像学诊断[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7(22):105-107.

[6]李艳锋.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技术,2013(5):114-116.

R195

B

1671-1246(2015)06-0142-02

猜你喜欢

胆石积气三维重建
管道积气对泵组振动的影响
禅心自在
惊天之举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及术后门静脉积气发生情况分析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中心简介
超声诊断小儿门静脉积气1例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世界上最大的胆石有多重?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