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性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

2015-12-29山东交通学院济南250023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流通业区域性商贸

■ 张 蕾(山东交通学院 济南 250023)

引言

区域性商贸流通业是联结城乡、工农和地区间经济联系的纽带,是推进社会化大生产和决定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的重要力量,在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社会繁荣程度的同时,也有效反映了地区市场经济成熟度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此外,区域性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与部分产业联系密切,甚至对这些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对区域性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及其产业关联、波及效应等内容进行分析,以合理布局“以城市为中心、城乡协调发展”这一区域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区域商贸流通业的最佳状态。

相关概念界定

(一)区域性商贸流通业概念界定

区域性商贸流通业是指在区域流通的范围内,地区、城市和城乡之间的商品流通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主要有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等。

(二)产业关联及概述

产业关联主要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行业之间由于产品供求等技术经济因素,而广泛存在的一种复杂、密切的联系。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组,一是有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环向关联;二是直接关联、间接关联、完全关联。而产业关联分析法,即为投入产出分析法,主要通过投入产出表的数量变化,分析产业间的依存关系。从不同的分析角度,可以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两种方式。

(三)产业波及的概念

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某一产业部门的变化根据产业关联方式的不同,在使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产生变化的同时,也会引起与后者有关的直接或间接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级消减的过程。

区域性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

(一)区域性商贸流通规模日益壮大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间经济交流合作更加密切的有利环境下,我国区域性商贸流通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以2014年末上海市商贸流通业为例,一是上海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18.65 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8.7%(见表1)。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额3809.31 亿元,增长6.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37.2亿元,增长了5.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总值1044.46 亿元,增长了9.4%。二是由于商贸流通业的快速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人员的就业。从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来看,2013年上海市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达到145668个,从业人员194.8万人,比2008年末各增长22.9%和32.6%。从流通的规模、流通的能力以及流通业的从业人员数量都说明了区域性商贸流通业规模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区域性流通主体呈现多元化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以及入世的大环境中,由于我国股份分置改革的推行和对外商贸流通限制的放宽,打破了区域性商贸流通中以国有企业进行垄断的格局,并逐渐形成多主体、多元化的发展特点。2013年,上海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国有法人企业和就业人员占比各为0.5% 和1%;此外,在登记注册类型上,上海市商贸主体呈现出了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合作、有限责任、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港澳台公司及外资企业等多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新态势。

表1 上海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三)区域性流通基础设施日渐完善

目前,区域性水、陆、空的立体交通网逐渐形成,流通基础设施日渐完善。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的流通能力必将得到更大的提升。就上海市而言,2014年末,其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下:首先,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4条(均不含磁浮线路),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48.44 公里;其次,上海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全年共起降航班达65.54万架次,增长了6.6%,进、出港旅客有8965.9 万人次,增长了8.3%。最后,上海港接待邮轮靠泊共269艘次,其中,以上海作为母港的邮轮有240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达121.52 万人次,比去年增长了60.6%。

(四)区域性流通业态的多样化

随着区域经济交流的加强,传统流通格局被进一步打破,加上流通主体所具有的多元化特点,使得流通业态不断朝着专业化、规模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2014年底,上海市全市购物中心数达150 家;全年购物中心实现的营业收入1099.47亿元,比去年增长14%。此外,在网络流通方面,2014年上海市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完成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3549万亿元,增长了28.3%。网上商店的零售额为820.53亿元,增长了24.6%。在口岸税费电子支付系统方面,入网企业累计5.5 万家,同时,全年电子单证的传输量达到22900 万张,实现的电子支付金额1.283万亿元,增长12%。无论是线下营业主体的多样性、还是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流通新形式,都说明传统流通业单调的业态形式已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多样化、关联度高的竞争格局。

(五)区域性流通产业融合竞争性增强

区域内流通主体的多元化、业态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商贸流通业无论是在城乡之间,还是在地区之间的交流都变得更加的密切,然而这同时也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竞争程度。主要体现在:第一,横向扩大商贸流通网,各地区的流通主体积极从城市中心地区向农村地区延伸业务;第二,努力拓展上下游的产业链,纵向整合供应链,通过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合作,减少库存,以进一步加快商品的周转,最终降低流通的成本;第三,进行空间上的优化整合,各主体不断加强网上流通业务的能力,利用传统与现代流通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线下与线上的资源优势等,以进一步提升整体的综合竞争能力。

表2 批发和零售业产业链的上游产业

(六)区域性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升级

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等条件,既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又极大推动了商贸流通业的转型与升级的进程。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开展和普及,使商贸流通业由实体市场向虚拟市场转变的趋势加强。

区域性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

批发和零售产业是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商贸流通业,它是传统流通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结合。所以以下主要通过研究批发和零售产业的上下游产业,继而对区域性商贸流通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及其对这些产业的波及情况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商贸流通业前向关联和波及产业效应分析

商贸流通业供给产业效应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在左边对商贸流通供给强度较大的上游产业中,商贸流通业直接消耗产业主要与服务行业和制造业有关,在前五位产业中,全部是服务行业;而在前十位产业中,服务业和制造业各为6 个和4个;在前十五位中,服务业和制造业各为8 个和7 个,因而流通业对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消耗强度都比较大,并且服务业成为其主要供给产业。此外,信息产业、能源动力业、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产业、消费性服务业等产业逐渐形成一个供给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群。同时,在商贸流通业消耗相关产业的过程中,对不同行业的消耗,都可以说明商贸流通业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以及产业关联的程度。一是对自身产业消耗较大,表示其分工较细,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程度;二是较多依赖信息、自动化等现代化产业,说明其处在转型升级的阶段;三是消耗较多的化工、物流产业,说明其处于扩大规模时期。

商贸流通业发展约束性产业效应分析。表2 右边反映的是约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上游产业情况。与供给产业相同,对商贸流通业具有较强约束性的前五位产业仍是服务行业;在前十位中,服务业和建筑业各占9 个和1 个;在前十五位中,服务业有13 个、建筑业和制造业各有1 个。由此可知,对商贸流通业具有最强约束性的是服务行业,因而,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过程中,服务业由于自身产业链比较短、单一且抗风险能力差等不足,往往也成为商贸流通业最大的风险因素。此外,约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产业群有: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产业、消费性服务业、动力产业、消费品制造业、科技产业等。其中,服务行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业是目前商贸流通业最重要的上游产业,而传统商贸流通业向现代化转变升级的要求应是教育业和科技产业取代服务行业以及制造业成为其主要的约束产业。但无论是传统的服务业为主导约束产业还是未来科技教育业为主要约束产业,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都将进一步促进这些上游产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又能反过来成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二)商贸流通业后向关联和波及产业效应分析

商贸流通业需求产业效应分析。在表3 中,左边反映的是商贸流通业对下游产业需求较大产业分布情况,在前五位产业中,建筑行业位于首位,与其需求最为密切;其余则为制造业;而在前十位产业中,制造业占了80%,建筑业和初级产业各占10%;在前十五位中比前十位,则制造业和服务业个增加了2个和3个。由此可知,商贸流通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工业的需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从初级农产品对商贸流通业较强的依赖性来看,一个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对当地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在农产品流通这一方面,其起到一个先导性的作用。而对商贸流通业有着较强需求的产业群主要包括:消费品制造业、初级产业、建筑业、资本品制造业、资源加工业等。其中虽然第二产业工业依旧作为商贸流通业中重要的传统产业,但第三产业服务业对商贸流通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

表3 批发和零售业产业链的下游产业

商贸流通业发展扩张性产业效应分析。表3中,右侧反映的是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下游产业对其扩张性较强的产业分布情况。在前五位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各有2 个,初级产业有1 个;在前十位中,制造业有4个,服务业和初级产业各为3 个;而在前十五位中,有7 个制造业、服务业和初级产业各为4个。以上说明,在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制造业相较而言对其有着较强的扩张性,并成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性产业;而在5个初级产业中,其中有4个产业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扩张性。此外,由于制造行业和初级产业拥有较长的产业链,也较为复杂,因此在流通过程中,与商贸流通业之间所形成的需求弹性较大的关系网,拥有着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扩张性较强的产业群包括:消费品制造业、初级产业、动力生产业、资源加工业、非营利性服务业等。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区域性的商贸流通业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其供给具有较大的强度。其中,第二产业中消费品制造业等主要负责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的实物产品需求;自动化及信息产业则主要满足其技术方面的需求;第三产业中物流产业主要为其提供物流技术和物流载体,以实现商品的流通功能;而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主要是通过为其提供服务性的中间产品和创造新的消费空间,以共同促进商贸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在区域性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对其约束性较强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因为服务业本身有着较大的弹性,因而相对会比较容易形成约束性产业。其次,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动力生产业等制造也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三是在商贸流通业的需求方面,需求强度较大的产业有初级产业、资源加工业、消费品制造业等,主要表现在对商贸流通业的中介流通功能的需求上。尤其是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等农产品的转移方面,则要求有一个良好的流通环境和高效的流通能力,所以其对商贸流通业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四是在对区域性商贸流通业有着较强扩张性产业方面,非金属矿及其他采矿业、金属矿采选业等初级产业则因为需求产业链较长且复杂的特点除了具有较强的扩张性,还极易形成扩张性的产业群。而纺织业、服装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等制造业由于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往往成为商贸流通业持续发展的稳定动力。

(二)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对于区域性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以及相关产业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在区域性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应对商贸流通业的关联产业积极进行调整及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同时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与其发展有着高度联系性的行业,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环节、关键产业。其次,关注商贸流通业发展新趋势和转型的问题。在现代化流通业建设中,应加大对技术、信息化及智能化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以全面提升流通业整体运行的效率;再次,通过鼓励多主体投资的方式,进一步把资金引进商贸流通业,促进多经营主体格局的形成。同时,尽管多元化的流通格局加剧了商贸流通业的竞争程度,但这反过来也促进了产业分工的细化以及产业形态的多样化,有利于形成多层次、范围广、现代化各区域、各行业共同发展的新流通格局。最后,在促进商贸流通业上下游产业融合升级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化的流通技术,突破地域的限制,加强区域、城乡之间流通业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商贸流通业一体化、现代化的发展。

1.王德章,张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4(5)

2.司增绰.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链识别与优化研究[J].江海学刊,2014(5)

3.齐云英.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4(5)

4.王玲芳.浙江省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

5.曹振纲,金涛,马小勇.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商业时代,2011(33)

6.毛艺林.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产业链识别与优化机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0)

7.王辉.山东省物流业的产业关联效用分析与启示[D].山东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流通业区域性商贸
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
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