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指标体系和编制方法研究

2015-12-29柯希嘉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100048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观测点状况分配

■ 柯希嘉 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北京 100048)

“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涉及的指标信息观测点

(一)中国职工收入分配增长状况

“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首先要涉及的指标信息观测点是中国职工收入分配的增长状况。这一信息观测点应当是指数重点涉及的部分,也是较为详实的反映中国职工收入分配状况的重要指标。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来实现,进而带动中国职工收入分配的合理增长,从而不断满足中国职工及其家庭物质文化需求的合理增长。职工收入分配的增长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标志。同时,职工收入分配的增长通过拉动消费增长对长期国家经济增长带来反作用。通过将职工平均货币收入增长情况、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货币工资增长情况纳入“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可使该指数充分反映中国收入分配状况,也为进一步研究中国职工收入分配状况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重要的研究线索。

(二)企业职工劳动报酬占GDP增加值比重的变动状况

“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以企业部门劳动报酬占GDP增加值比重为信息观测点,考察劳动报酬在企业部门的变动情况,比较与企业利润占比的相对变动,以判断职工收入状况的变动趋势。企业职工劳动报酬仍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企业职工劳动报酬占GDP增加值比重的变动下降必将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相协调,并进一步引起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缓慢,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研究国民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王宋涛等,2012)。

(三)地区间职工收入分配差距状况

指数需要考查中国职工地区间工收入分配中的分配差距情况。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够均衡,导致地区间职工收入分配存在差异。通过对该观测点的考查,可以明确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地区差异情况。同时也可以将历史数据加以比较,考查地区间职工收入分配差距的新变化。

通过将职工地区间工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纳入“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不但可以考查职工收入的增长状况,也可以考查中国职工在地区间存在的收入差距状况。

(四)行业间职工收入分配差距状况

指数也需要考虑不同行业间职工收入分配差异状况。同样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中国各行业间职工收入分配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此信息观测点的考查,可以将中国职工行业收入差异纳入指数考查范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引起行业间职工收入分配产生显著差异。“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不同行业间职工收入分配存在明显差异”(罗长远、张军,2009)。将行业间职工收入分配状况纳入“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意义和作用与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相似,可以考查中国职工在行业间存在的收入差距情况。

(五)最低工资标准状况

最低工资制度是国家通过一定立法程序所规定的,为保障劳动者在履行必要的劳动义务后应获得的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工资收入的一种法律形式。将最低工资标准状况纳入“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可以在考查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整体状况的同时,关注低收入职工的收入分配状况和中国职工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分配差距问题。

指数相关指标选取原则

(一)相关指标的代表性

根据指数编制方法的一般规则,指数指标必须能够代表所要研究方面的重要信息,使观测点内容通过数据呈现出来。在指标选取中,经常会遇见同一个信息观测点可以用几个类似指标表示,或者同一个指标包含几个信息观测点的情况。当遇到此类情况时,需要通过仔细研究权衡和统计学方法甄选,最后确定最具代表性的指标纳入指标体系中。这一选取原则的目的就是保证最终形成指标体系能够简洁、清晰、明确和直观。

(二)指标总体的全面性与相异性

指数指标从整体上看,既要全面涵盖所以相关信息观测点,同时也要保持各个指标之间不重复和不相关。这样的做法既可以保持指标总体能够反映指数所要反映的全部内容,同时也保证指数观测点中各个部分不会因为具有相关性的指标同时设置而导致指标反映内容的重要程度出现偏差。将具备代表性的指标汇总后,必须保证全部指标能够将所有信息观测点内容全面呈现出来。同时也要保证各个指标之间不存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关联性,保证各个指标的相异性。这一选取原则的目的就是保证最终形成指标体系能够系统和完整。

(三)指标数据的合理波动性

在指标选择过程中,需要选取的指标数据必须具备合理的波动性,排除那些长期变化不大的数据指标。在信息观测点的考查和指标甄选过程中,部分指标虽然能够满足相关信息观测点的代表性、指标总体全面性和相异性,但跟踪历年数据后,这些指标数据长期保持不变或很微小的变化,不具备一定的波动性;也有一些指标每年都有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合理和不可控的波动。因此在指标选取中必须剔除数据不波动、微小波动和波动过大的指标,保留和替换数据波动合理的指标。这一选取原则的目的就是保证最终形成的指数年度数据可比较、可研究。

表1 “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指标编制体系

图1 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1996-2013年)

(四)指标数据理论上无长期趋势性

指标选取中,为了保证理论研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在选取指标时,需要确保数据在理论上不具备长期趋势性。指数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代表性指标的选取和科学的指标编制方法形成指数,进而通过对指数的研究发现规律和变化。所以在指标甄选中,必须剔除一些理论上具备长期趋势的数据,保持单个指标的年度数据的波动在理论上不能存在规律性。遵循该原则的目的就是保持指标体系能够科学和客观。

指数编制方法和指标体系

(一)指数编制方法

“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选取的指数编制方法为“逐级等权法”。“逐级等权法”是指数编制研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指数编制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针对无客观权重综合类指数的编制。其基本思路是将传统的按照研究领域而划分的指标观测点进一步细分后,根据指数研究大类重新归类整理,形成指数指标体系。最后按照不同类别,分级平等赋予权重,然后形成指数。

具体到“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的编制过程中。首先,将反映中国职工收入分配状况的指标划分为职工收入分配总体性指标、职工收入分配增长性指标、职工收入分配均衡性指标三大类指标,每类指标在最终指数权重占比三分之一。然后将各个信息观测点涉及的指标分别纳入这三大类中,每个指标平均分配该大类指标权重。接下来,根据指标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并依据数据情况确定指数编制基年。最后将基年各指标数值标准化为100,并根据其他各年与基年的变化关系确定各年指数。

(二)指数编制体系

运用“逐渐等权法”将各个信息观测点指标化后纳入到“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的指标体系中。“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汇总后的总指数,其权重为100%;第二级为总体性指标、增长性指标和均衡性指标,每个指标权重为33.33%;第三级指标中,总体性指标涉及劳动报酬GDP占比指标、职工工资产业增加值占比指标两项指标,每项权重为16.67%,增长性指标涉及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增长指标、职工最低工资增长指标、劳动报酬GDP增加值占比增长指标、职工工资产业增加值占比增长指标四项指标,每项权重为8.33%,均衡性指标涉及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差距指标、各地区职工最低工资差距指标、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差距指标、私营与非私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差距指标四项指标,每项权重为8.33%。具体编制过程详见表1。

指数编制结果

“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所有数据均来自公开发行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按照“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指标编制体系收集并整理数据后,确定“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基年为1996年,所以将1996年的各项指标数值标准化为“100乘以该指标权重”,从而得到1996年的“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为100,然后将各年中各指标数据与1996年指标比较并标准化后汇总出各年指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个指标涉及指标性质的问题,即部分指标为正向指标(指标编制体系中指标性质一栏标注为“+”),部分指标为负向指标(指标编制体系中指标性质一栏标注为“—”),所以各项指标标准化过程也不同。正向指标的测算方法为,指标“(当年数据/基年数据)乘以100”;负向指标的测算方法为,指标“(基年数据/当年数据)乘以100”。最终得到1996年至2013年“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指数”。具体数据及历年数据走势详见图1。

通过图1可以看到,1996年至今中国职工收入分配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整体看来,中国职工收入分配状况存在着明显的“U型”变化。从1996年至2007年,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整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2007年为十七年中最低的情况。2007年至2013年,中国职工收入分配情况开始改善,虽然经历2009年的短暂下降,但整体呈现逐步上升的局面。

1.杨宜勇.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动态考查[J].南方经济,1995(5)

2.王宋涛,魏下海,涂斌,余玲铮.收入差距与中国国民劳动收入变动研究—兼对GDP中劳动份额U 型演变规律的一个解释[J].经济科学,2012(6)

3.李实,王亚柯.中国东西部地区企业职工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5(6)

4.罗长远,张军.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9(4)

5.张倩倩,李恩平.最低工资标准的现状分析与区域比较[J].中国劳动,2013(7)

猜你喜欢

观测点状况分配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高速公路网连续式交通量调查观测点布设方法研究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空间形态与热环境耦合关系实测研究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张掖市甘州区代表性观测点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