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名词“最近”和“近来”的语义分析

2015-12-28郭亚博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时点区别相似性

郭亚博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时间名词“最近”和“近来”的语义分析

郭亚博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时间名词“最近”“近来”都能表示时点、时段,但“最近”所表示的时点、时段可以在过去,也可以在将来,而“近来”所表示的时点、时段只能在过去;“近来”表示时点、时段有时会受到谓语动词的延止、时间位置的确定性以及表示范围的限制,而“最近”不会。

时间名词;最近;近来;相似性;区别

“‘时点’和‘时段’这两个术语及其区别最早是吕叔湘(1982)《中国文法要略》的《时间》一章中提出的。他将‘实指性的时间词’(一般是特指的日期,如‘晋太元中’等)、‘称代性时间词’(指通指日期即‘三时时间词’和‘确定指称’即‘这会儿’‘那个时候’等)、‘无定指称性的时间词’(例如‘有一天’‘有时候’‘天天’‘年年’‘时时’等)都看作‘时点’,将表时期的长短的:或应用‘年’、‘月’、‘日’等单位,上面加上定量词或不定量词(如‘三年’‘数日’);或是泛表久暂(例如‘一会儿’‘好久’‘长’‘久’‘暂’‘少’‘片刻’‘俄顷’等等)看作‘时段’”(李向农,1997:9)。此外,“认知理论提出,人们对于时间认知与表达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用时点概念(time dot)确定时间链上的位置(或指称事件发生在时间链上的位置)和用时段概念(period of time)计算时间的量”(李琳,2011)。这一观点充分体现了“过去——现在——将来”这条时间链所具有的客观性、流动性和一维性,也说明了事物的存在与时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下面将从时间的“点”和“段”入手,对“最近”“近来”进行语义上的区分。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和《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对“最近”“近来”二词分别作了如下解释:

最近:说话前或后不久的日子。

近来: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从解释中我们可知,“最近”、“近来”二词能表“时段”是显而易见的,而它们都表示“时点”则需要深入理解。“文炼(1984:7)《处所、时间和方位》认为,时间的位置有人称之为‘时点’这里所谓的‘点’,不一定是极短的时间,也可能是相当长的时间。时点是相对时段说的,前者说的是根据一定的基准所表达的时间位置,后者则不计基准,只讲时间的长短。”(梅晶,2011)据此可以得知,时段与时点的区别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时间的基准。因此,“最近”“近来”也都可以表“时点”只是在所表示的时间范围上有差别。以下分情况举例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一.相似性语义特征分析

(一)表“时段”上的相似性。“最近”“近来”二词都能表示“时段”,二词在表“时段”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让我们先来看下面两个句子:

(1)我们在城里一家饭庄吃晚饭时我问吴迪,“你和韩劲最近怎么样?”(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2)疑去药铺抓药,柜台上一看方子,问我:“您跟金大夫是同事吗?他近来怎么样?”(邓友梅《印象中的金受申》)

以上两句是询问受话者在问话者发问之前不久的一段时间的情况。在这里,“最近”“近来”都表“过去不久的一段时间”,两词意思相同,可以互换。图示如下:

图1

(二)表“时点”上的相似性。在对动词本身、时间位置及范围表达的一些特定要求下,“最近”“近来”在表示“时点”上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了便于后文的相关论述,让我们先来看看“持续性动词与非持续性动词”“延续性动词与终止性动词”两组概念。沈家煊(1995)提到了“持续性动词”(imperfectives)和“非持续性动词”(perfectives),它们也可被称为“性质动词”和“动作动词”,“常态动词”(static verb)和“变态动词”(dynamic verb),这也是英语中动词最重要的分类,反映了动作形成概念上,“有界”与“无界”的对立,并且认为“这两类动词的成员,汉语和英语虽然不完全对立,但各类典型成员或基本成员是对应的”。马庆株(1981)依据能不能加后缀“着”将汉语中的动词分为持续性和非持续性两种。英语中,动作动词又可以依据其发生过程的长短分为“延续性动词”和“终止性动词”(秦裕祥,1996)。类推可知,这组概念中的典型成员和基本成员应该也是与汉语对应的。显然,这两组概念有很大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下面对两词在表“时点”上的探讨以及下一节对两词在表“时点”上的区别探讨都是基于“延续性动词”和“终止性动词”这一组概念之上的。

当“最近”“近来”两词均表示“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间中的某一时间位置”且句中的谓语是“延续性动作+时点标志词”的形式时,若时点标志词在语境中表示的位置是不确定的,那么,“最近”和“近来”可以互换,如:

(3)...,近来读到冰心老人的散文集《我的家在哪里》、季羡林教授的随笔集《赋得永久...》(《人民日报》,1998年)

(4)...,最近读到冰心老人的散文集《我的家在哪里》、季羡林教授的随笔集《赋得永久...》(《人民日报》,1998年)

我们看到,句中的“读“和“看”即英语中的“read”,它是一个延续性动词,“到”是一个时点标志词。“读到”是“延续性动作+时点标志词”的形式。前面提到过,时点与时段的区别在于“时间基准”而非“时间长短”。该语境下,“到”所表达的时间位置是不确定的,它可以表示进行中的某一点,也可以表示终结点,因而两词可以意思相同,可以互换。

当两词所表示的时间范围一致时,意思相同,可以互换,如:

(5)我那时真有文王之至德,宁可让商纣方命虐民,而不肯加以诛戮,直到最近,我受了易昭雪牙医师的一次劝告,文王忽然变了武王,毅然决然地兴...(丰子恺《口中剿匪记》)

(6)...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鲁迅《坟》)

显而易见,以上两句中所关涉的事物都发生的在过去,没有时间上的延续,均在“最近”“近来”所能表示的范围之内,故二者可以相互替换。

二、区别性语义特征分析

(一)表“时段”上的区别。上面我们已经谈过了“最近”“近来”在表时段的相似性,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二词在表时段上的区别。“最近”除了能够表示过去的一段时间,还能表示将来的一段时间,而“最近”不能。如:

(7)曾从事过厨师行当的陆雷最近打算向杭州市水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领取船员驾驶证的申请,他计划在领到...(新华社,2014年12月)

(8)*曾从事过厨师行当的陆雷最近打算向杭州市水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领取船员驾驶证的申请,他计划在领到...

以上例句中,“打算”意味着还未进行,表“将来”,“近来”只能表示过去一段时间。

由此可见,相较于“近来”,“最近”在表示“时段”时更为灵活,下面是对“最近”表“时段”的举例与总结:

(9)“你最近都干吗了?怎么老没见?”高洋问我。(王朔《动物凶猛》)

(10)维康公司最近打算研制一种用于足部的喷剂,消毒除臭,准备一开始就选中广告商,进行……(莫怀戚《透支时代》)

(11)最近这段时间我肝火太旺了。你相信吗,刚才我几乎用拳头吓唬我妹妹,就只因为她……(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三个例句中的“最近”表示不同的时间范围,第(9)句表示“说话前的过去一段时间”,第(10)句表示“说话后未来的一段时间”,第(11)句则表示“说话前后各一段时间(包括说话的时候)”如下图所示:

图1-2

(二)表“时点”上的区别。“最近”“近来”在表“时点”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当句中谓语是“终止性动词”,如买(buy)、借(borrow)、去(go)等,只能用“最近”,不能用“近来“,如:

(12)...我最近买了个新的录像机,附有一本录像机的使用指南。其实我想做的只是把星期...(《富爸爸,穷爸爸》)

(13)“我最近去了趟美国。”小绅士开口对其它孩子说道,“跑了几个地方,主要是南部...(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14)*...我近来买了个新的录像机,附有一本录像机的使用指南。其实我想做的只是把星期...

(15)*“我近来去了趟美国。”小绅士开口对其它孩子说道,“跑了几个地方,主要是南部...

当二者均表示“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间中的某一时间位置”且句中的谓语是“延续性动作+时点标志词”的形式时,若时点标志词在语境中表示的位置是确定的,如下面例句中的“完“只能表示终结点,那么,只能用“最近”,不能用“近来”:

(16)...格力量和道德状况,这种和谐就可以继续保持下去。———以上是我最近看完《非常爱情》、《灯塔世家》等优秀影片以后的最深感触。(《人民日报》,1998年)

(17)*...格力量和道德状况,这种和谐就可以继续保持下去。———以上是我近来看完《非常爱情》、《灯塔世家》等优秀影片以后的最深感触。

当表示“说话后未来不久的一段时间中的某一时间位置”,用“最近”而不用“近来”。例如:

(18)...最近几天要密切注意“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水情。(新华社2004年7月份新闻报道)

(19)...哈里和马歇尔将于最近几日内前往伦敦,首先向你提出问题的要点。我希望俄国人会对这项计划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4卷《命运的关键》)

当受到所表示的时间范围的限制,只能用“最近”,不能用“近来”,如:

(20)...我还差得远哩。因为我没有经验,水平低,所以北大的工作直到最近才稍有起色。”(杨沫《青春之歌》)

(21)*...我还差得远哩。因为我没有经验,水平低,所以北大的工作直到最近才稍有起色。”

我们看到,该句语境下的这种“工作稍有起色”包括说话前也包括说话后,超过了“近来”所能表示的时间范围,故只能用“最近”,不能用“近来”。

与此同时,我们还以现代汉语作为查找范围,对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搜集到的符合条件的相关语料进行统计发现,“近来”在上述各情况下的语料数量均为“0”,这也充分证明了我们的观点。

三、结语

“最近”“近来”二词都能表示过去的“时段”,当表示说话后不久的一段时间或者这段时间里的某一时间位置时,只能用“最近”,不能用“近来”,当二词都表示“过去到现在一段时间的某一时间位置”且句中的谓语是“延续性动作+时点标志词”的形式时,若时点标志词在语境中表示的位置是不确定的,或者当二词表示的时间范围一致二者可以互换,否则,只能用“最近”,不能用“近来”。

[1]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李琳.汉语时间词的认知分析——以“以后”、“后来”和“最近”、“现在”为例》[J].魅力中国,2011(8).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梅晶.时间词研究综述[J].语言应用研究,2011(3).

[6]秦裕祥.英语中的延续性动词与终止性动词——兼与王寅同志商榷[J].现代外语,1996(2).

[7]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

[8]文炼.处所、时间和方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责任编辑 靳开宇]

Semantic Analysis of Noun of Time“Zuijin”and Jinlai”

Guo Yabo(Liberal Arts Colleg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

Noun of time,“Zuijin”and“Jinlai”can express time dot and period of time,but“Zuijin”can express the past and future,while“Jinlai”can express the past only.Sometimes,“Jinlai”can be confined to the continuity and termination of predictive verb,certainty of the time position and expression range when it expresses time dot and period of time,while“Zuijin”can be not.

noun of time;Zuijin;Jinlai;similarity;difference***第35卷第9期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9月

H195

A

2095-0438(2015)09-0086-03

2015-05-10

郭亚博(1990-),男,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Vol.35 No.9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Sept.2015

猜你喜欢

时点区别相似性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O2O模式下我国网约车企业收入确认的探析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论“前后”的时间义
建造中船舶特定化属性分析
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方法再探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位置的区别
看与观察的区别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