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变化
2015-12-28王辉
王 辉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急诊科,河北 邢台 054000)
骨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变化
王辉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急诊科,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骨创伤患者机体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50例骨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动态测定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并与5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创伤发生后观察组第1、3、5天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第3、5天低于第1天,观察组第5天低于第3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创伤损伤程度加重,患者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呈升高趋势,且随时间延长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呈下降趋势,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骨创伤发生后,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血糖可反映患者对应激反应承受的强弱,可评估创伤程度和预后,利于临床诊疗。
[关键词]创伤和损伤;D-二聚体;血糖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5.07.024
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公众活动多元化,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发达,显著增加了高能量创伤的发生率,骨创伤发生率随之增多。采取手术治疗后,血栓性疾病极易并发,如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急性创伤后,D-二聚体升高为机体的应激反应[1]。此外,身心受应激刺激时血糖也会出现升高现象,使代谢紊乱,影响疾病预后。本研究选取骨创伤患者,评估其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探讨二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骨创伤患者50例为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7~60岁,平均(35.5±9.6)岁,均为闭合性损伤类型,其中轻伤19例,重伤17例,严重伤14例。排除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心、肝、肾等严重疾患者;排除伤前应用免疫增强剂、化疗药物者。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9~62岁,平均(36.4±9.2)岁。2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创伤患者入院第1、3、5天,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6 mL,其中3 mL静脉血采用3.8%枸橼酸钠0.3 mL抗凝,3 000 r/min离心10 min,D-二聚体测定在2 h内完成。另3 mL静脉血静置30 min,3 000 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在2 h内测定血糖水平。应用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仪器为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严格依据说明书进行。应用血清葡萄糖氧化酶测定血糖,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严格依据说明书进行。
2结果
创伤发生后,观察组第1、3、5天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第3、5天低于第1天,观察组第5天低于第3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2组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比较
组别D-二聚体(μg/L)血糖(mmol/L)对照组174.8±40.45.2±0.3观察组 第1天1453.7±303.4*14.2±2.3* 第3天982.3±215.7*#10.2±1.3*# 第5天705.5±154.2*#△7.6±1.9*#△ F348.392277.903 P0.0000.000
*P<0.01 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观察组第1天比较△P<0.01 与观察组第3天比较(q检验)
随着创伤损伤程度加重,患者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呈升高趋势,且随时间延长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呈下降趋势,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不同程度骨创伤各时点D-二聚体和血糖比较
组别例数D-二聚体(μg/L)第1天第3天第5天血糖(mmol/L)第1天第3天第5天轻伤 19713.4±187.2619.4±157.2523.3±134.77.9±1.86.4±1.65.8±1.5重伤 171687.4±356.2996.8±222.5717.8±189.414.7±2.29.8±1.87.8±1.6严重伤 142170.7±440.21459.3±347.4937.4±211.522.2±3.415.8±2.39.8±1.8组间 F=23.540 P=0.003F=25.320 P=0.002时点间 F=29.360 P=0.001F=30.250 P=0.001组间·时点间F=20.210 P=0.004F=22.540 P=0.003
3讨论
骨创伤患者机体受应激源刺激,应激性反应瞬时发生,各项功能发生改变。创伤后,血管损伤,释放相关组织因子,并使其活化,血中的凝血因子Ⅶ接触活化的组织因子,启动体内凝血系统,增大血栓形成风险[2]。D-二聚体可观察骨创伤患者术前血栓的发生倾向,也可辅助评价骨创伤程度。应激反应刺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血糖水平呈暂时性升高表现[3]。骨创伤患者救治时情况为必要环节。血糖在应激反应刺激下出现升高状态,大脑中枢为维持血糖平衡增加胰岛素分泌,但创伤后,对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监测结果显示二者在分泌比例及程度上发生失调;并且在血液中分布的胰岛素以及结合结胞膜上分布的胰岛素活性降低,对胰高血糖素不能拮抗,进而升高体循环中的血糖,引发恶性循环[4]。血糖持续升高使糖基化产物化学结构重新排列,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此物质迅速堆积引起高血糖纤溶活性减低,形成高凝状态,诱导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研究显示,早期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高血糖可促使凝血系统改变,高血糖诱发负氮平衡和机体脂代谢障碍,观察骨组织受损,各凝血系统均受影响,可能为D-二聚体升高的临床诱导因素[5]。
本研究结果显示,创伤发生后观察组第1、3、5天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第3、5天低于第1天,观察组第5天低于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创伤损伤程度加重,患者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呈升高趋势,且随时间延长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呈下降趋势,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创伤后,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升高普遍存在,且骨创伤程度越重,机体应激反应越强烈。有研究指出,骨创伤后,血浆D-二聚体有程度不等的增高,创伤发生的程度越重,出现增高的程度越显著[6]。表明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病情的评估上,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客观的评估指标,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骨创伤患者损伤严重程度与机体空腹血糖呈正相关[7-8],所检测的血糖水平在轻度损伤时无明显变化,重度时呈显著升高表现。研究显示,并发高血压者病死率较高,重症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延长。高血糖表明机体利用代谢底物改变,有高分解代谢状态存在,严重创伤后,高分解代谢属自身防御功能反应。
综上所述,临床骨创伤发生后,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可反映患者对应激反应承受的强弱,可评估创伤程度和预后,利于临床诊疗。
[参考文献]
[1]赵志强,杨飞云.D-二聚体在儿童颅脑创伤后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4):57-60.
[2]Ho CH.Can very high level of D-dimer exclusively predict the presence of thromboembolic diseases? [J].J Chin Med Assoc,2011,74(4):151-154.
[3]邱蕴文.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骨创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监测作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7):915-916.
[4]王军,王开荣.骨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2(9):1089-1091.
[5]邓燕玲.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骨科创伤患者创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789,797.
[6]张建英,徐冉行,姚亚萍.hsCRP和血浆D-二聚体联合测定在骨科创伤患者术前体外诊断深静脉栓塞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2):1473-1475.
[7]王磊,刘洋.骨创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糖变化的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4):704-706.
[8]姚亚萍,汤卓琼,徐冉行.血浆D-二聚体进口、国产试剂相关性的比对及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3):338-339,封3.
(本文编辑:赵丽洁)
·论著·
[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205(2015)07-0828-02
[收稿日期]2014-12-25;[修回日期]2015-02-28
[作者简介]梁国芳(1972-),女,河北怀安人,河北省怀安县医院副主任医师,从事妇科疾病诊治研究。
*通讯作者。E-mail:zhj65121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