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MOOC教学模式研究

2015-12-26陈慧林方玺薛琼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2期
关键词:慕课心理健康教育

陈慧林+方玺+薛琼

摘要:高校大学生面临着来自生活、学业、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同时身处各种网络资讯的最前沿,其心理发育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为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极其重要。但传统教育模式存在内容过于书本化、教学手段单一、学生被动学习等缺点,无法较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慕课教学方式克服了传统教学缺点,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及时地发现并疏导心理问题,更好地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慕课(MOOC);高校课程改革;课堂翻转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48-02

一、研究背景

西方心理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的心理卫生运动。早期学校心理教育还没有专职的心理教育人员,主要由社会学科的教师兼职,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学习和就业问题,发展起来的学校心理教育,逐渐开展珍视人的价值、发展人的潜能、培养健全人格等方面上的培训。随着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重要,研究的视角从医学视角(矫正性)向教育视角(发展性)转化,从单纯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拓展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1]。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7年,南京师范大学的班华教授正式提出心育问题。1988年,燕国材教授、林崇德教授都提出了心理教育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心理素质的思想和观点。对心理教育体系的研究体现在体系要素的研究上,表现为对从心理教育的内涵和任务、心理教育的对象特点、心理教育的队伍建设、心理教育的机构建设等等零散方面进行研究。直到21世纪,在高校心理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后,学者针对目前心理教育所形成的体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且数量较少[2-4]。

在教育部于2001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一些高等学校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要求。所以,要充分在教学上利用先进的教学模式,让在校生对心理健康的教育产生兴趣,能主动地关注自身心理状况,并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实现“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不足

1.内容过于书本化。传统的高校心理教育往往是通过给学生指定教材,让学生强行记忆若干知识点,以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照搬书本观点,与在生活中碰到的实际心理问题,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而且书本内容,往往比较滞后,与当前社会或环境里的热点问题,联系不紧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无法在课本中获取相应的答案,造成了存在的心理问题无法通过专业课本自我调节的状况。其次,教材过于理论化,与实际脱节。在教材中,不只一处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自身修养,以解决如此心理问题”等等,都是理论上的教条,无法对学生面临的实际心理困惑,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疏通,往往导致学生对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点很熟悉,甚至可以记忆下来,但是仍旧无法实际解决心理困惑。

2.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仍是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上。老师在讲堂上,照搬书本上的各种知识点,向学生进行灌输,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5]。在传统教育下,学生长期处于聆听授业老师讲解的模式,自然地也习惯了聆听—理解的唯一教学模式。在没有现代教学手段和条件的古代,“听讲”这种单一的授课模式是符合当时的教学实际的。但是在现今被高科技所充满的时代中,如果仍套用老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引起学生反感。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如果学生只能听取讲台上的老师对教材中的各知识点进行逐一解释,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理论上的满堂灌,教学效果明显是不会太理想的。

3.学生兴趣弱。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了解身边相关的资讯,尤其是在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学生被暴露在各种信息的最前沿,各种与主流社会价值观不同的错误信息,也在不停地通过不同的媒介输送给学生。学生在对这种不健康的信息感到很新奇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其潜在的影响,势必在一定程度下影响其心理健康,甚至会在较长的时间推移中,造成学生的心理扭曲现象。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授课方式,并不能完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了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机械式地记忆若干所谓的重点和考点,枯燥而乏味,即使有兴趣了解某些心理健康知识,也将受到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负面影响,不能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失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MOCC教学方式的优点

慕课(MOOC)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内容单调、学生兴趣不高等缺点。

1.内容更丰富。慕课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规模性大,信息量可远远大于传统方式下书本上的文字内容。例如在国外某大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认知与图式关系研究》视频课中,在同一个房间中运用“艾姆之屋”原理,铺设不同高度的地板,两个身高基本一致的人分别站在房间的角落上,一人头顶天花板,另一人头上的天花板则高出其身高很多,这时观察者在房间的窗外观察两人的身高,均得出“身高显著不一样的”结论,即使房屋内的两人,对调位置,观察者也同样坚持该结论。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想显示,观察者通过分析获得的结论,实际是在一定自身假设成立的条件下获得的,即“房屋中天花板和地板面是平行的,不会存在梯形高度的房间”,因此大脑和心理上的分析系统,受到感观作用及默认的假设条件,被一次又一次地欺骗。该实验极大地丰富了该课程的授课内容,使得学生不再简单地从书本中进行认知,信息量也大。endprint

2.形式更活泼。慕课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也更加活泼,具有多样性。慕课一般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时间长度约10~20分钟的讲解,之后暂停并且给出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努力回忆刚才讲解中的内容,通过刚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当前的思考题。而且,知识点的讲解,往往都设置一个特定的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验该知识,而且,通过课堂翻转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刚才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增加自身对该内容的认知,同时也让其他学生也充分相互间的交流。

3.学生参与性强。慕课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相对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授课模式,慕课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活动交流环节。通过实景案例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慕课教学方式不仅使得学生得到充分自主的学习,而且还竭力创造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场景。因此,学生可在第一时间将心中的疑惑向老师请教,尽量不留疑问的死角和真空。较传统的学生被动听讲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势必会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的消化吸收率也将大幅上升。

四、实施案例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高校大学生,受到各种不同方面的压力,心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故对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以建立正确的婚恋观为例,针对高校某班级学生以慕课方式进行授课。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首先通过引入某流行的以校园为背景的大学生情感方面的短片,也可是某电影中的片段,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校园环境,融入教学中,通过观看,主动去思考。再以讨论的形式,充分地分析当前媒体中频繁出现的与婚恋有关的社会现象。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已完全地融入知识点教学,并通过提供的人机交互接口(试条件而定,可以是计算机,也可以是其他通讯设备如手机微信热点等)完成问卷调查。通过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自身的心理健康,也让自身意识到将可能面对的心理问题。进入辅导环节后,通过师生互动,讨论成长过程的各阶段中婚恋对人生发展带来的影响及恋爱和社会道德间的关系,以及如果处理自身的情感问题等等。总之,授课教师通过正确引导学生,一起感悟成长,为正处于青春期中的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及时地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疏导心理问题,尽早走出心理阴影。

五、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对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之鲜明对比的是现实中教学方式仍旧单一、内容枯燥等实际矛盾,因此课程中如何采用MOOC教学方式亟须进一步探索研究。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硬件条件和课程设置,可在某些班级进行试点教学,密切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获得学生对教学方式上的反馈,并对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只有这样,MOOC教学模式才能接地气,真正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地位,以更积极的态度学习本课程,并根据所学,适时调整自身心态,展现当代学子卓尔不群、积极向上的青春风貌。

参考文献:

[1]焦明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燕国材.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和谐变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佘双好.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欧晓霞,曲振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俞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开发的几种途径[J].天津教育,2007,(3):37-38.endprint

猜你喜欢

慕课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