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

2015-12-26王金叶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2期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延续性

王金叶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骨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设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其中,为干预组患者制定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措施,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给予指导,分别于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由干预小组比较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SS评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功能锻炼指导有助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延续性;功能锻炼;康复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073-0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解除病变关节造成的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个改善膝关节功能的条件,若需达到较为理想的恢复效果,术后康复锻炼和护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者[2]提出,院外延续性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是住院护理的延伸,能够使患者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促进其康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院期间由医护人员进行康复锻炼指导,但大部分康复时间在出院后,其系统性和科学性难以得到保证,从而使患者康复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延缓其康复。我们以延续性护理为延伸,开展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骨科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65岁~78岁;意识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出院时间为术后14天。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肺疾病或出现某些并发症,不能配合者;出院后独居,无人看护者。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干预组5例、对照组3例因电话号码更换而无法联系,故实际完成本研究的患者为70例。

(二)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TKA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功能锻炼指导。术后当日,麻醉期过后进行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保持每小时10~30次。术后1天~3天,除进行术后当日锻炼外,适度进行被动抱大腿屈膝练习及患膝伸直压床练习,所有锻炼以不引起疼痛为宜,频次为每两小时5~20次。术后4天~7天进行主动抱大腿屈膝练习,病情允许者可进行床边屈膝,患足轻压健足并适度上举练习,每次3~4组,每组30次。并进行助行器辅助行走练习,每天2次,每次10分钟。以上训练方法持续至患者出院。出院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必要的出院指导,未制定详尽的康复锻炼指导措施,出院后如有疑问可电话咨询,除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复查前进行电话联系,以保证HSS评分按时、准确外,不进行主动电话回访。

2.干预组。干预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康复锻炼指导措施与对照组相同,出院后实施如下措施。

通过视频演示方式给予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术后15天~30天,患者进行伸腿练习,并做到主动屈膝伸腿,仰卧位主动屈膝,站立屈膝,弓步练习及适当下蹲,每天3组,每组30次左右。术后30天以后,患者进行平路行走,蹲下起立练习,每天3组,每组30次左右。病情允许者,可适度进行上下楼梯练习。视频制作中演示者为医护人员,并给予讲解。

每周进行电话回访,询问患者延续性康复锻炼措施执行情况,并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三)评价方法和工具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位医师及护士进行评价。评价工具选择膝关节HSS关节评分[3]评价置换膝关节的康复程度。项目包括: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稳定性10分及8个减分项目。HSS标准满分为100分,总分≥85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为差,分值越高,康复效果越好。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出院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比较干预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讨论

(一)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质量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目前临床上,针对TKA患者的功能锻炼指导大多局限在住院期间。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会给予出院后功能锻炼指导,都缺乏详细的内容。患者及家属对指导内容的记忆不够全面,对某些专业术语不能彻底理解,往往是出院后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些膝关节活动,有的过于保守,有的活动不当,反而影响置换关节的功能。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不仅为患者提供详尽的视频演示,还提供语言解说,通过定期的电话回访,解答患者疑问的同时,对患者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由于我们制定的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措施以时间段为单位,因此电话回访为康复锻炼措施的执行提供了保障,能够更全面地掌握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特别提出的是,本研究研究对象年龄65岁~78岁,属于老年群体。据调查[4],60岁以上老年人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达50%,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有80%的人患有骨关节炎。李东文等[5]研究显示,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出现关节疼痛、康复训练不及时、功能锻炼方式不正确等状况,再加上老年患者理解和配合能力相对较差,常导致术后患者的膝关节恢复情况不理想,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睡眠质量等。与此同时,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下降,术后功能恢复的过程较为缓慢。我们的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方法,老年患者更容易接受,加快了他们的康复进程。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干预组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的不断沟通,改善了医患及护患关系。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以感激的心态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医生与护士的责任心。

(二)关于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的思考

本研究中,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对TAK患者康复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纪艳萍[6]等提出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提出了其康复效果与生理、心理,患者自身因素及外界影响因素等诸多方面相关。我们能否根据影响因素给予正确、有效的干预措施,并使其细化,是以后的研究方向。另外,我们的想法源于延续护理,除针对此类患者外,其他骨科疾病康复过程中,是否可以制定相关延续性康复锻炼指导措施,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质量,是我们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卫东,吴岳嵩.人工膝关节手术与康复[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10.

[2]覃桂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护理学杂志,2012,27(3):89.

[3]吕厚山.人工关节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52.

[4]Silman A J,Hochberg M C.Epidemidology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M].Oxford:Oxford Uniuersity Press,1993:257.

[5]李东文,杨晓媛,王红梅,等.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家庭康复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23):2083-2085.

[6]纪艳萍,杨威,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延续性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
237例手部肌腱损伤的护理体会
研究保留或切除髌下脂肪垫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髌骨高度的影响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