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与职业压力的关系研究
2015-12-26王亚玺王恺迪
王亚玺,葛 操,王恺迪,田 峥
王亚玺,葛操,王恺迪,田峥/郑州大学教育系在读硕士(河南郑州450001)。
所谓教师压力,即教师个体意识到工作体验对自身的自尊和心理及生理健康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这一知觉过程引起的消极情感体验[1]。教师压力可产生一系列的焦虑和不愉快的心理反应,可引起教师自身潜在的病理性变化,并妨碍自身应对机制的调节[2]。中等教师工作压力太大会导致其生活质量的降低,使教师出现不稳定的情绪,个体消极行为增多,从而降低了教师的总体幸福感[3]。
由于教育背景和教学传统的不同,我国中小学教师除了有学生因素和工作负荷等职业压力外,往往还会面临评价制度和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专业发展压力。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和与职业压力的关系,探讨职业压力对教师幸福感造成的消极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对工作压力的缓解作用,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和干预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一、方法
1.被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河南省两个地区选取被试,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32份,回收率为83%;其中有效问卷306份,有效率为92%。
2.测量工具。(1)教师职业压力源问卷。采用朱丛书等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共46个题目,6个因子:考试压力、学生因素、自我发展需要、家庭人际、工作负荷和职业期望。李克特5点计分,各因子平均分得分越高说明该因子方面压力越大,总平均分得分越高,说明教师面临的压力越大。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的量表。共有10个条目,包含3个维度,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状况越好。
(3)总体幸福感量表。采用段建华于1996年修订版本。共18个题目,包含6个因子: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经历、忧郁或愉快心境、对情感和行为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各维度和总分得分越高,幸福度就越高。
3.施测。采取集体施测方式,研究者在组织施测前对主试进行相关培训,并于正式施测时说明研究目的和指导语,问卷当场收回。
4.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录入和处理所得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1.中小学教师不同人口学变量与职业压力的关系。由表1可知,在性别上,男性教师和女性教师在学生因素、自我发展需要、家庭人际和职业期望维度上差异显著;在教龄上,教龄小于5年和教龄大于20年的教师的职业期望显著低于教龄在10~20年的教师;在学校类型上,小学和中学在考试压力、学生因素、自我发展需要、工作符合和职业期望上差异显著;在地区上,农村和城市在6个维度上均差异显著。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和教师职业压力的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探索社会支持和总体幸福感对职业压力的预测程度,以职业压力作为因变量,社会支持和总体幸福感的各因子作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精力、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对情感和行为控制和松弛与紧张4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联合解释了19%的变异;精力、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及对情感和行为控制对教师职业压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松弛与紧张对教师职业压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三、讨论
1.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特点。本研究结果表明,从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教师压力影响来看,中小学的男性教师在学生因素、自我发展需要、家庭人际和职业期望上要显著高于女性教师,这与郑晓芳的研究结果一致[4]。主要由于男性教师一般在学校担任班主任或者其他责任性更大的职位,平时工作压力相比一般任课教师更大,需要处理更复杂的师生关系及班级内部管理事务,并且由于社会期望的不同,男性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我认同感,对职业期望较大。不同教龄方面,教龄在10~20年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期望更高。教师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对教学岗位的感受也不同,许多教师在之后担任班主任或者管理职务,就更加注重职业发展。学校类型上,中学和小学在5个维度均差异显著,中学教师比小学教师面临更多的工作量。
表1 教师职业压力6个维度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表2 教师职业压力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2.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和教师职业压力的回归分析。以教师职业压力总分为因变量,社会支持和总体幸福感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进入回归方程的预测变量中,精力、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及对情感和行为控制对教师职业压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松弛与紧张对教师职业压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5]。对支持良好的利用能够对教师压力起到缓冲作用。教师乐意接纳他人的支持,也乐于帮助他人,这对于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至关重要。因此,中小学教师需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与评价主客观条件,来减缓职业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1]Kyriacou C.Teacher Stress: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Educational Review,2001,53:27-35.
[2]李超平,张翼.角色压力源对教师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5(1):114-119.
[3]李建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6):32-34.
[4]郑晓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5]Cimarolli,Verena R,Boerner,Kathrin.Soci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in Adultus Who Are Visually Impaired[J].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and Bindness,2005(9):52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