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概数助词“来”的分布情况及语义差别
2015-12-26熊纳
熊 纳
熊纳/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学生(江西南昌330031)。
一、有关“来”的研究情况
“来”作助词表示概数时,常因句法分布不同而产生多种语义。吕叔湘(1999)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来’表示大概的数目,一般指不到那个数目,有时也指比那个数稍大或稍小。”之后,他又将1957年撰写的《试说表概述的“来”》和《再说“来”以及“多”和“半”》两篇文章合成专文《数量词后的来、多、半》,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通过比较“来”和“多”的分布位置,归纳了两者的应用范围和使用公式。
杨德峰(1993)针对吕文中不确切、不详细之处在《表示概述的“多”和“来”的全方位考察》一文中加以论述,进一步完善了“来”、“多”表示概数时的使用规则。
本文就概数助词“来”的分布情况及因句法位置不同而产生的语意差别再做深入探讨。
二、“来”的句法分布
A式:数词+来+量词+名词/形容词
A1“来”出现在“数词尾数为0+来+个体量词/度量词+名词”中
(1)甘汝端从六十多公里外的山村给我送来20来斤木炭过年。
(2)有时候一天最多有10来家媒体。
(3)这40来块钱现在买不了三斤好刀鱼。
(4)招募了1000来个壮士。
(5)她自己拥有10000来册藏书。
当量词为动量词,并且数词为等于10或大于10的个位数为0的整数时,“来”也可以出现在“动词+数词词尾为0+来+动量词”中。
(6)这两年他往武汉跑了十来趟。
(7)问了十来声也没人搭茬儿。
除使用频率较高的“个体量词”、“度量词”、“动量词”外,当量词为集合量词(如“双、套、对”等)、种类量词(如“种”、“类”等)、容器量词(如“杯”、“袋”、“盒”等)以及借用量词(如“车”、“台”等)时,“来”也同样适用。但是“来”应用于这一结构时,对数词有所限制。如果数词为五位数,要求其个位、十位均为0,而且,当数词为10万或大于10万的个位数为0的整数时,一般不再将“来”置于数词后,应另采用A2格式进行表述。
A2数词词尾为0+来+位数(万、亿)+个体量词/度量词+名词
(8)仓库里囤积了750来万吨货物。
(9)十来万平方米厂房只用了9个多月就建好了。
在一定语境中,A1和A2格式中的名词可以承前省略,甚至量词也可以不必出现。
(10)从过去的几百来万头牛,锐减到现在的十来万头。
(11)篇幅与这本书差不多,40来万字。
A3数词词尾为0+来+度量词+形容词 (厚、重、大、长、宽、高、远、深)
(12)短短二十来米长的人行道两侧。
(13)船潜入水底十来米深左右。
(14)30来米宽的一条河挡住了去路。
B式:数词+量词+来+名词/形容词
B1 数词词尾为 1、2、3、4、5、6、7、8、9、0+个体量词/度量词+来+名词
(15)劳均只有3亩来地 。
(16)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
(17)他在故乡山西干了才十个来月。
当数词词尾为 1、2、3、4、5、6、7、8、9 时,“来”在此格式中则一般不出现在双音节或多音节名词之前,如“三亩来红土地”、“五斤来香蕉”等。
B2 数词词尾为 1、2、3、4、5、6、7、8、9、0+度量词+来+
形容词(厚、重、 大、长、宽、高、远、深)
(18)竹桥上还挂着一面三尺来长得像脚鼓。
(19)金山堤段出现的80多米长、8米来宽的纵向裂缝堵了一天还未处理完。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格式中一旦数词为大于10且个位数不为0的整数时,“来”就不再适用了。
C式:半+个体量词/度量词+来+名字/形容词
(20)假期一到,店员中有些人照常度假,一外出就半个来月。
(21)那笑仿佛离嘴有半尺来远。
建立在对诸多语料的分析基础之上,笔者认为只有当量词为“个”时,名词为“小时、月”时,“来”才适用于此格式。
D式:百十、千百+来+量词(动量词、不定量词和范围量词除外)+名词
(22)我们琢磨着这羊能换回来百十来斤大米。
(23)一亩地比往年多收百十来斤粮食。
“来”可以位于两个相邻位数词构成的组合之后。杨德峰在《表示概述的“多”和“来”的全方位考察》一文中指出:“‘来’适用于‘百十’+来+量词(动量词除外)+(名词)”。笔者认为,“千百”也可以构成这一格式。
(24)唱了千百来支歌曲。
除“千百”、“百十”外,其他相邻位数词组合(如“万千”、“十一”等)则不适用。
三、“来”的语义由来
一般认为,“来”表示概数的意义,是由表示“向近、向内、接近”意思的趋向动词“来”逐步引申发展而来。马彪、王大新(2002)认为,“虚化后的‘来’也必定向着所附的数词或数量词后活动,理所当然地小于前头的数目”。王明仁(2006)也认同这一观点,在《咬文嚼字又一说:“以上”、“以下”的使用问题》一文中说,“‘来’所表达的数量只能比它前边的数量略少,绝不能略多,也不是‘稍大或稍小’”。
然而,在语料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人们普遍用概数助词“来”表达“大约”、“左右”、“或多或少”等意思,而并不清楚“来”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定义为“接近、不超过”或“略小于那个数目”。
邢福义在调查了大量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提出“来”字概数结构的含义存在两种情况:“第一,无法确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二,可以认定,但不会一边倒。如果用“>”号表示“多于”,那么可以列出“略多于本数>本数左右>略少于本数”这样的顺序。”也就是说,概数助词“来”在含义上可多可少。
所以,笔者认为,“来”作为概数助词多用于口语。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它所表示的数值在现代汉语的使用中逐渐向两面延伸,表示“可能比本数略多,也可能略少”。
四、“来”在使用中的语义差别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来”对数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它主要可以出现在四种位置上:
但是,当数词为10或大于10的个位数为0的整数时,概数助词“来”也可以出现在两种不同的位置,其表达效果也不同。
概数助词“来”以A式出现时,如“十来斤”一般可以指九斤、十斤、十一斤或十二斤等,一般不会超过“十五斤”;当“来”以B式出现时,如“十斤来”则表示九斤八两、九斤九两、十斤、十斤一两等,一般介于“九斤五两”至“十斤五两”之间。那么,产生这一现象的依据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之所以“十来斤”和“十斤来”在表达时会产生语义差别,其主要因素在于A式中“来”只管到数词后,仅表示大概的数目,中间量仍为“斤”,无论数词如何变化,还是以“斤”为计量单位,所以,A式在表意时会逐“斤”增加或减少。B式中,“来”管到量词后,也就是说,它限定了数量词的变化幅度,概括了九斤几两到十斤几两。所以在连续量过渡时,中间量要降级为“两”。
因此,不难看出,两者在表述时存在语义差别,即B式较A式与数词之间数量相差小。 不过,类似问题只在量词为度量词时出现,因为度量词用于连续量,是从较小的单位逐渐过渡到较大的单位,如“两、斤、公斤”,而个体量词没有中间量,所以不存在上述问题。
[1]王明仁.咬文嚼字又一说“以上”、“以下”的使用问题[M].中国法制出版社.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96.
[3]吕叔湘.数量词后的来、多、半.
[4]邢福义.事实终判:“来”字概数结构形义辩证[J].语言研究,2011,1.
[5]杨德峰.表示概数的“多”和“来”的全方位考察[J].汉语学习,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