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2015-12-25王海艳
王海艳
摘要:在小学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应用题教学是重难点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进行教学方面的灵活变通与转化,通过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提升应用题方面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针对现阶段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提出了有助于提升应用题部分教学效率及效果的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 数学 应用题教学
引言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用题是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考察,能够帮助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进行把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之所在,下面就针对本时段中存在的应用题教学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解读。
1、现阶段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学数学教材及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
当前我国不同地区所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且教学改革以来的教材的更新速度更快,教材的侧重点及知识内容均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对于熟悉旧版本教材的资深教师而言,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方式以及对知识的阐释及罗列方式都大有不同,一部分教师还无法适应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且,新版本的教材提供的视野较宽,对于学生的提示性及吸引性较强,教材内容的难度相对较低,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复杂而困难的应用题几乎没有太多变化,如何降低应用题的难度,使其能够与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困难性、复杂性相当是教学当中叩待解决的问题。
1.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有效性差
目前数学教学当中所使用的应用题主要来自于教师自主编写、练习册及数字電子资源。由于中年级的小学生的个人数学学习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不少教师仍旧采用课上讲解例题、课下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的方式进行应用题的讲解,对于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及心理负担。当然还有一部分教师对常见的应用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练习小学生识别某类问题并采用固定的解题模式得到答案的解题习惯,与应用题理解性解题、创造性解题的初衷背道而驰。
1.3应用题缺乏实用性
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应用题教学,应当以知识的实践性应用为主,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的设计及应用题的讲解。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中年级的应用题教学当中,部分问题本身同学生之间的关系较远,学生对于应用题的题面不甚了解,在进行应用题的解答时很难将其同生活及实践应用之间联系起来,使得应用题失去其深层次价值。
2、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2.1设计情境问题,调动学习兴趣
中年级的小学生具有基本的自我意识,在学习及生活当中逐步探索自身的兴趣方向,并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主性探究。数学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在应用题教学当中,以兴趣为主,结合中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功底及其心理成长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中年级小学生仍旧处在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阶段,所以,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陌生的、不熟悉且难以勾起兴趣的题面转化为实践活动,使应用题能够动起来、活起来、有趣起来。教师在进行应用题的选择或题目的设计时,应当以简单的问题为先锋,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并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以及灵活应变的识题、拆题、解题能力。比如,小学中年级常见的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一共有45颗糖果,想要平均分给5位同学,每个同学能够分到几个糖果?”整除问题入手,利用糖果、瓜子、干果等小零食,让学生探索平均分配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而后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奇思妙想,以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理解的解题思路,在应用题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2.2读题、拆题,把握应用题重点
在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当中,不少学生在应用题训练当中缺乏耐心,粗读、略读题目之后就迅速开始解题,在不理解题面意思以及问题方向的时候,其解题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教师应借助应用题学习的契机,对学生的耐心以及细心进行培养,锻炼学生在不同类型的题目当中迅速识别已知信息以及问题、分析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关系的意识及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采用一些具有一定分歧性的多解、多问等类型的应用题,对学生的耐心值、创新值以及细心值进行记录,为学生绘制读题方面的周期成长记录表,为科学评价做好铺垫。比如,小花买了四支铅笔花了一块钱,现在想要再买几只铅笔使铅笔的总数达到26支还需要多少钱?根据学生的解答可以看出,这种类型的问题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在尚未认真读题的基础上,匆忙的将其算成再买26支的钱数,在经过针对性训练后,学生普遍能够具有识别本类陷阱问题的意识及能力。
2.3自学、合作学习与教师帮助的有效结合
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学会适当放手,为学生预留一定的自由探究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中年级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有限,注意力仍旧容易分散,在应用题的解答当中,存在知难而退及迎难而上两种情况,教师应结合不同类型及学习水平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点拨、引导及帮助。在应用题的教学当中,应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学生能够正确读题、拆题、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自己所理解和认识的解题思路。在学生具有基本的解题思路,或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关系,形成简单问题内部解决、相互解决的互动关系,强化学生之间积极沟通、互通有无的盟友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多种类型的解题思路及视野。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中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教学是承上启下、复杂度及困难度逐步递增的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能否掌握应用题部分的学习及理解思路的关键时段。教师应紧跟当前教学内容的变化,结合教材及教学内容进行应用题的编写或查找,灵活的进行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提升小学生的参与度及学习兴趣,强化应用题的实用性,提升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廖雪民.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2):130-130.
[2]黄明碧.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2,(3):430.
[3]朱海峰.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 3,0(131:111.
[4]代勇.小学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中外交流,2010,(1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