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5-12-25薛敏
薛敏
摘要: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来看,很多学生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经常存在一种“马虎”现象,就是在数学考试中明明可以得分的题目,却丢了分。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出现“马虎”的原因就是审题不清,导致读题、分析的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所以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对学生在数学方面的阅读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阅读能力 培养
引言
数学阅读的基本概念是以数学思维为本,对数学问题与材料进行围绕,锻炼学生使用数学思维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理解、感知的一种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中不仅仅设计数字运算、空间关系、逻辑思维等基本概念,阅读理解能力其实也是数学架构体系中的一项需及时掌握的能力,尤其是在依靠文本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时,作用较为明显。
1、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1 可激发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认知,理解、掌握数学思维的学生认为数学非常有趣,而没能入门的学生认为数学非常枯燥,与其他科目相比更难理解与掌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没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兴趣,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便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因此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兴趣培养上非常重要,通过阅读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概念所表达的含义,就可让学生产生数学很有趣且容易掌握的印象,学生自然在解决数学问题是树立更高的自信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
1.2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语言具有严谨、科学、抽象、简洁等特点,因此对于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学生有效、严谨解读数学语言的能力。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语言,充分理解每一个数学概念,而这种有效的解读本身是一个逻辑性极强的思维过程。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有助于学生对数学语言产生更为严谨、科学的认识,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习惯。好的习惯可以纠正学生学习过程已经或是已将出现的问题,更为扎实的掌握阅读解题方面能力。
2、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2.1 正确引导示范,协助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在学习过程中会具备很强的记忆与模仿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语言与阅读习惯为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想要学生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科学掌握数学阅读能力。要求教师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正确的教学语言与习惯,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语言应具备正确的逻辑与连贯性,防止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出现偏移与差错。其次,教师阅读进行阅读示范时应注意多加引导,帮助学生将题目中隐含意义分析出来。再次进行习题练习时也要提醒学生反复阅读,抓住关键词,理解题目表达的主体内容。
与此同时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也要给学生预留出充分的审题与思考时间,提醒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注意秉承仔细、严谨态度,不可囫囵吞枣,防止掉入题目设置的文字或逻辑陷阱中,进而出现“马虎”的情况。
2.2 丰富、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针对小学生思维和性格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构建上应根据小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思考、解题过程中的思维习惯、性格倾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情境创设过程中要注重趣味性、实用性的有效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在设置上较为合理,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呈现。因此这些图片腱示同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叙述,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学习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章节《图形的运动》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从生活中收集一些物品,然后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对这些物品进行辨认、分析,那些物品是轴对称物品,或是通过化移得到的,帮助学生更为正确的理解图像所表达的内容。
认真阅读教材图片内容,是帮助学生采用直观科学的方式理解语言捕述,因此一些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数学图形阅读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带着好奇心在富有个性的图形阅读中学习,并探索图形表达的内容,对数学世界产生更为浓厚的探索兴趣。
2.3 将数学阅读能力与日常生活良好结合
数学知识是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考与逻辑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同样也暗含着很多数学问题,想要提升数学阅读能力,也可以从日常生活的数学知识以及应用方面入手。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方向与位置部分内容时,可让学生对上学放学所走过的路线进行留意,并指导帮助学生指条路线进行数学知识上的表达,画出路线图。这种数学知识的日常生活融入可以让学生更简洁、方便地理解数学知识,降低了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抽象性。还可让学生掌握更多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良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分析此类数学题目时也可让学生更为准确地掌握题目表达主题,运用数学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2.4 增加课后阅读,协助数学阅读能力掌握
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数学知识入门的关键时期,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仅仅采用课内书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是不够的,应多开辟课外途径,让学生列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了解兴趣。例如可以让学生多阅读一些解释数学知识或思维的故事,《趣味数学》《小学生数学报》《故事中的数学》等都是好的课外阅读范本,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这些数学故事含义符合小学生当前的认知理解能力,又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趣味性,可让学生树立更大的信心去解决数学题目。而这些数学故事的阅读同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扎实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在练习、考试过程中减少审题不清或无法理解题目表达的情况,提升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结语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可以具备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这种能力也可间接的看成是数学语言上的阅读理解力。如果学生可以在教师与教材的指引下更为熟练的掌握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不仅仅可以减少学生在做题时出现的“马虎”问题,也可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开发更多的方法,提升学生在数学阅读能力掌握度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平毅,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1,(19):120-120.
[2]胡育露,浅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2,13(7):204
[3]常路明,浅谈小学生數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3,(10):273
[4]李良香,浅析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4,(6):23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