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小儿失神癫痫的效果分析
2015-12-25李锋同钟红平延安市人民医院儿科延安7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袁 强,李锋同,钟红平(延安市人民医院儿科,延安 7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小儿失神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慢性反复发作的临床常见疾病。拉莫三嗪是一种目前临床治疗常用的新型抗癫痫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患儿的神经元,使得病理性谷氨酸释放出来,发挥抗癫痫作用[1]。本次调查研究本院2013-07~2014-07期间收治的50例失神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小儿失神癫痫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研究本院2013-07~2014-07期间收治的50例失神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这50例患儿均符合国际癫痫诊断标准[1,2],均具有典型的脑电图特征以及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年龄均≤12岁,其中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21例,且均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50例患儿中,25例患儿的病程为1年,19例患儿的病程为1-6年,6例患儿的病程6年;病因:4例患儿具有家族史,11例由产时窒息缺氧性脑疾引起,15例由脑外伤引起,8例由脑动脉畸形引起,7例由脑炎引起,5例由脑回轻度畸形引起。对这50例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14例患儿局限性异常放电,9例患儿背景活动为慢波,15例患儿全脑弥散性异常放电,8例患儿发现颞叶癫痫波,5例患儿未见异常,其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均在正常范围。
1.2 临床治疗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的50例失神癫痫患儿均采用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在患儿服药前,需要详细地向患儿家长说明该药物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在患儿家长知情的情况下,获取家长的同意之后,再给予患儿药物治疗,临床治疗的起始剂量均为0.5 mg/(kg·d),而且每周的剂量都增加 0.5 mg/kg,在临床治疗的第4周,所有患儿的剂量都要增加至目标剂量 4.0-5.0 mg/(kg·d),而且必须分2次口服。若患儿的药物使用剂量在超过6.0 mg/(kg·d)的情况下,依旧不能控制病情,则要停止临床治疗。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儿临床治疗前以及治疗后4周、24周的肝肾功能以及血尿常规的变化情况;每隔4周,要对患儿癫痫的发作情况以及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进行复查记录。
1.4 疗效评定
按病情控制标准,临床治疗效果[2]分为痊愈、显效和无效。痊愈:患儿的病情控制率为100%,无任何病情的发作;显效:患儿病情的控制率为50%-99%,存在某些时间段,简单病情的发作;无效:患儿病情的控制率<50%,患儿的病情反复发作。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均采用率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在50例患儿中,24例患儿治愈,13例患儿显效,13例患儿无效,总有效率为74.0%(37/50)。病程短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病程长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不同病程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50例患儿在临床治疗的第4周,其中有9例患儿的丙氨酸转氨酶的以及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均升高,在临床治疗的第8周,对其进行复查,丙氨酸转氨酶以及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均回归正常;50例患儿经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其肾功能以及血尿常规均恢复正常。
2.2 不良反应
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3例、皮疹1例、嗜睡2例等。50例患儿经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有6例患儿发生了不良反应,经临床不良反应处理(小剂量拉莫三嗪治疗)1-2个月,其头痛、皮疹、嗜睡等症状自行消失,且这其中包括3例患儿出现频繁腹泻,其余患儿经对症(常规止泻)临床治疗,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并不影响整个临床治疗效果。
3 讨论
3.1 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新型抗癫药物—拉莫三嗪,作用于小儿失神癫痫临床治疗的机制为:抑制患儿的神经元,使得病理性谷氨酸释放出来,从而发挥抗癫痫作用[2,3]。本次调查研究的50例失神癫痫患儿的年龄均≤12岁,且均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这说明失神癫痫的发病年龄段比较小,且无实质性的诱发疾病。表1结果显示病程≤1年,1-6年,≥6年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足以说明病程短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病程长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50例中有4例患儿具有家族史,有11例由产时窒息缺氧性脑疾引起,有15例由脑外伤引起,有8例由脑动脉畸形引起,有7例由脑炎引起,有5例由脑回轻度畸形引起,这足以证明,小儿失神癫痫的发生是一种神经系统慢性反复发作的临床常见疾病,且很难预防。家族史、脑外伤、脑动脉畸形、脑回轻度畸形、脑炎等都难以预防、难以根治,在临床治疗中,增加了难度,且不能有效地保障临床治疗立马见效。
本次调查研究对50例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发现有14例患儿局限性异常放电,有9例患儿背景活动为慢波,有15例患儿全脑弥散性异常放电,有8例患儿发现颞叶癫痫波,5例患儿未见异常,其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均在正常范围,这50例患儿均符合国际失神癫痫的诊断标准,这说明,肝肾功能以及血尿常规是小儿失神临床治疗的重要观察指标,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要严密地控制肝肾功能以及血尿常规,保持其处于一个正常状态。
3.2 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的50例患儿经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有6例患儿发生了不良反应,经临床不良反应处理1-2个月,其头痛、皮疹、嗜睡等症状自行消失,且这其中包括1例患儿出现复视,2例患儿出现频繁腹泻,其余患儿经对症临床治疗,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并不影响整个临床治疗效果。这些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我们:在患儿服药前,需要详细地向患儿家长说明该药物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在患儿家长知情的情况下,获取家长的同意之后,给予患儿拉莫三嗪单药治疗,这样能够使患儿以及家长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为患儿的临床治疗必要的防范及应急,也从而避免了治疗过程中不必要的停药对患儿造成的不利影响[6,7]。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中,拉莫三嗪所导致的不良反应要小于其他抗癫痫药,对患儿的认知功能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1]林朝阳,周宝琴,苏伟,等.拉莫三嗪治疗小儿失神癫痫的疗效[J].吉林医学,2014,35(10):2155-2156.
[2]朱少波,周火旺.拉莫三嗪单药添加-替换治疗失神癫痫18例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5):63-64.
[3]赵凌霞,黄华,张本金,等.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新诊断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8):924-925.
[4] 程新旺,冯占辉.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新诊断小儿癫(癎)的临床疗效[J].天津医药,2012,40(10):1058-1059.
[5]吴秀双.拉莫三嗪治疗小儿癫痫56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2):120-121.
[6]高志杰,郝青英.拉莫三嗪治疗小儿癫痫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08,17(6):425-427.
[7]王航雁,王静,王彬,等.拉莫三嗪单药治疗新诊断儿童癫痫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8):1434-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