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为主综合疗法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2015-12-25谢素春,李俊青,王艳君等
温针灸为主综合疗法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谢素春李俊青1王艳君2赵振亚
(邢台市人民医院针灸理疗科,河北邢台054001)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用温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针刺电针、药物、康复训练及声光电磁等物理治疗,对照组把温针灸改为普通针刺,其他疗法同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2组的疗效比较两组基本功能、神经电生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并于3个月以后随访,以了解愈后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基本功能疗效的比较:试验组优良率(80.0%)、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0.0%、90.0%,P<0.05);神经电生理评定疗效的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80%,P<0.05); 肌电图的变化:试验组治愈20例(66.7%)明显高于对照组(11例,36.7%,P<0.05);与对照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改善:两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NCV、SCV提高明显(P<0.05);随访结果:试验组30例无复发,对照组3例有复发。结论温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基本功能优于普通针灸治疗,能加快神经生长速度,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且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温针灸;物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
通讯作者:王艳君(1962-),女,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损伤、高压氧临床研究。
1邢台市第三医院功能科2河北医科大学
第一作者:谢素春(1975-),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损伤临床研究。
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以其所支配的肢体瘫痪、肌肉萎缩、感觉消失为主要症状、体征,属于中国传统医学“筋伤”、“痿证”的范畴,李海燕等〔1,2〕,先后研究了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现代医学则多考虑手术、药物还是康复治疗,杨渐等〔3~5〕分别阐述了药物、康复治疗进展。本病治疗虽多种多样,但往往患者在神经修复之前,多出现肢体障碍和肌萎缩。本研究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温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以通经活络,温通气血,调其虚实,收标本兼治之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60~65岁,病程20 d内,均经过神经肌电图检查确诊,将符合标准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17±14.75)岁,平均病程8.9 d,轻度神经损伤8例,重度损伤2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0.17±14.38)岁,平均病程8.7 d,轻度神经损伤9例,重度损伤2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损伤成都,无差异 (P>0.05)。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内科学·痿证》(2004年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依据2007年9月第1版赵继宗等〔6〕的《神经外科学·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①符合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且以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损伤为主的神经损伤的患者;病程20 d内者。②无严重器质性病变如心脑肺肝肾疾病,肿瘤、血液病及脏器衰竭,传染病、癫痫和精神病患者。③年龄60~65岁。④自愿针灸理疗治疗者。
1.4排除标准①脑血管意外,下肢静脉血栓,肢体瘫痪者;神经完全断离,未经手术缝合者,及有严重并发症者。②同时患其他严重病症或并发症(肿瘤、心脑血管意外、肾衰竭等)。③难以控制高血压、高血糖者。④体质过于虚弱,畏针、晕针及不合作者。⑤严重感染者。
1.5治疗方法试验组:(1) 温针灸。取穴方法:主穴:上肢神经损伤取合谷,外关,曲池,肩髃,下肢神经损伤取足三里,阳陵泉,环跳。配穴依据神经走行,临床症状结合经脉所过选择穴位。操作:①先针夹脊穴,不留针:首选用神经损伤相应的夹脊穴,患者取平坐位或俯卧位,常规穴位消毒,从上至下穴位依次以1.5寸毫针与皮肤呈75角,针尖向脊柱方向快速刺入0.5~1.0寸,使局部产生麻、胀感。②再施以温针灸:第一日俯卧位,肾俞、环跳,各患肢主穴1~2个穴,施以温针灸。第二日仰卧位气海、关元,各患肢主穴1~2个穴,施以温针灸,约30 min起针。脐下气海、关元温针灸以小腹温暖舒适为度。第三日俯卧位,第四日仰卧位,以此推之。脾胃虚弱者针足三里以补法,并多灸以养气血,瘀血阻络者,针三阴交以泻,重灸以泻法。(2)再以毫针针刺并加电针、做物理治疗、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及口服或注射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3)疗程:每日上午施以针刺、温针灸、电针;下午施以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20 d为一疗程,休息3~5 d,继续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对照组:将温针灸改为普通针刺,其他治疗及疗程同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停针3个月各回访一次。
1.6疗效观察症候疗效判定标准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指定的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运动功能评定对神经恢复情况进行分级。感觉功能评定:S0感觉无恢复,S1支配区皮肤深感觉恢复,S2支配区浅感觉和触觉部分恢复, S3 皮肤痛觉和触觉恢复且感觉过敏消失,S3+感觉达S3水平两点辨别觉部分恢复,S4 完全恢复。运动功能评定:M0肌肉无收缩;M1近端肌肉可见收缩;M2近、远端肌肉均可见收缩;M3 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M4 能进行所有运动包括独立的或协同的;M5 完全正常。为便于统计临床疗效,结合临床分为优(M4S3以上)、良(M3S3)、可(M2S2)、差(M0~1S0~1)4级。
1.7观测指标根据神经电生理结果评定,痊愈为肌电图检查无异常,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恢复正常;显效为肌电图检查无或少许失神经电位,可见再生电位,运动单位呈混合相,MCV、SCV基本正常;进步为肌电图检查有失神经电位及再生电位,运动单位减少呈单纯混合相,MCV、SCV减慢;无效为肌电图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1.8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基本功能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本功能疗效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肢的基本功能;但试验组优良率(80.0%、93.3%)、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0.0%,90.0%,P<0.05),说明试验组对患肢基本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治疗后神经电生理评定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试验组对神经电生理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肌电图均异常,治疗后试验组肌电图正常者(20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11例,P<0.05)。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CV、SCV比较治疗后两组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提高MCV、SCV;且试验组对MCV、SCV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表4。
表1两组患者基本功能评估比较(n,n=30)
组别时间优良可差试验组治疗前001020治疗后121)121)41)21)对照组治疗前00921治疗后61293
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1)P<0.05,表2同
表2两组患者神经电生理评定比较(n,n=30)
组别痊愈显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试验组2043390.01)对照组1176680.0
组别治疗前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治疗后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试验组25.94±6.9131.12±10.0033.31±12.4125.28±5.4426.33±8.6351.73±11.011)2)53.35±7.851)2)57.46±9.801)2)50.14±3.961)2)53.51±8.441)2)对照组25.65±7.2930.41±9.7428.64±87.4225.18±5.9525.41±17.7740.9±11.551)44.68±9.271)44.68±9.721)45.43±4.871)45.84±17.561)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表4同
组别治疗前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治疗后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试验组24.61±5.7527.24±7.0729.61±9.9425.50±5.9124.18±7.4049.86±9.561)2)50.50±5.71)2)55.10±8.981)2)50.14±3.961)2)51.56±7.061)2)对照组25.02±7.5227.61±8.8426.59±5.7623.57±5.8223.75±7.0738.56±10.881)49.76±9.661)42.28±8.481)45.43±4.871)43.27±6.651)
2.5随访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通过电话随访患者,试验组随访30例,痊愈者功能一切正常,其余患者患肢功能也有进一步改善;对照组随访30例,其中2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一切功能正常后因劳力过重出现疼痛加重,分别于1个月、20 d后又来就诊,治疗15 d痊愈;另1例61岁腓总神经损伤患者一切功能正常后2个月于冬季因受冷出现疼痛、跛行,治疗20 d,2年后又因冷复发,再治疗15 d,痊愈。
3讨论
中医认为周围性神经损伤主要病机是瘀血阻络,外界暴力是其重要发病基础,脾胃虚弱则是其进展的原因,但治疗总则应遵循《内经》云“各补其荣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及“治痿者,独取阳明”。《诸病源候论》载有“夫金疮始伤之时,半伤其筋,荣卫不通,其疮虽愈后,乃令痹不仁也”提出因外伤经筋、经络受阻。故治疗当以行气活血、补益脾胃、疏通经气、濡养经筋为主。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大多有外伤史,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组织损伤合并发生;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外伤史,因酗酒酣睡或某姿势过久等原因导致神经长时间受压迫,因缺血缺氧而功能失用。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是因为外伤致患肢气机不畅,瘀血阻络,气血不得荣养肢体而见肢体萎软无力、疼痛,进一步影响脾胃肝肾脏腑气机,而见肌肉萎缩。
温针灸,见于《伤寒论》,此法有一举两得之妙,既达到留针之目的,又加热于针柄,借针体而传入深部,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之效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起到确切的临床效果。《针灸聚英》“屡有湿热、有痰、有无血而虚、有气弱、有瘀血,针中渎、环跳,灸三里、肺俞。”
本研究表明温针灸为主综合疗法不仅能改善神经损伤局部的内环境〔7〕,促进损伤神经的生长,利于失神经支配肌肉功能的恢复。温针灸为主综合疗法主要为兴奋瘫痪肌肉,不引起拮抗肌的收缩,从而使神经生长有一定的方向性〔8,9〕,不会出现错误生长。随着神经的修复和生长,瘫痪肌肉肌力的增强及其功能的强化,有效防止、缓解和治疗了肌萎缩和神经损伤肢体畸形。针灸结合现代医学的物理疗法及康复治疗,易于老年患者接收,发挥了综合治疗的优势,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致残率且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综合疗法安全、无毒副作用,属于绿色疗法,符合当今医学提倡的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原则,有发挥临床治疗的前景。
4参考文献
1李海燕.电针为主综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19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2):105.
2王雪冰,蒋拥军,陈佳旭,等.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9):604-5.
3杨渐. 周围神经损伤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1(13):91-2.
4侯红艳,刘诗翔.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2):482-3.
5李春.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61.
6赵继宗,周良铺,周定标.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57.
7马建,唐启华,郭容经.电针、推拿和红外线理疗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比较实验研究——对神经损伤肌肉影响的组织形态学和组织化学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5;14(4):210-5.
8余茜,申丕强,李晓红.电针促进周围神经功能康复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1;15(5):315.
9白玉龙.定量评估经皮神经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5;21(6):377.
〔2013-06-19修回〕
(编辑安冉冉/曹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