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2017-02-27李民周灵郭逸尔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4期
关键词:温针灸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民 周灵 郭逸尔

【摘要】 目的:比较单纯温针灸、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温针灸治疗,试验组予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手法。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对两组的VAS评分、JOA分数、脊柱形态改变(脊柱前凸角、脊柱后凸角)进行评估。結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JOA分数、脊柱前、后凸角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体征、腰椎功能及异常的脊柱形态。

【关键词】 温针灸; 髋部强刺激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4.0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4-0026-03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1]。主要表现为腰痛,常出现患肢放射性疼痛。各年龄段人群皆可发病,但多见于青壮年[2],且男性多于女性。临床治疗LDH的方法主要分为手术与非手术两大类,其中温针灸作为LDH的非手术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且疗效肯定。本研究以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治疗LDH患者,与单纯温针灸治疗进行比较分析,并与本组治疗前后对比,结果表明温针灸结合髋部强刺激推拿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腰部功能,为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联合应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受试者均来自于2015年9月-2016年7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骨伤康复科门诊或住院的LDH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2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35~72岁,平均(45.4±4.73)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6~78岁,平均(41.5±5.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关于LDH的诊断依据:(1)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多见于青壮年。(3)可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腰椎棘突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5)X线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问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3]。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年龄25~80岁,性别不限;(3)发病时间大于2周;(4)就诊前未采取其他干预方式;(5)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不愿接受针灸治疗或强刺激推拿手法或不能耐受者;(3)合并有腰椎结核、肿瘤及严重的心脑血管、肺肝肾相关疾病等;(4)精神病患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温针灸疗法。针刺处方:阿是穴、双侧肾俞、大肠俞及患肢环跳、阳陵泉、委中、昆仑。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75%酒精常规消毒皮肤,用一次性针灸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号:20140825)针刺诸穴,并依据患者形体胖瘦适当调整进针深度,得气以针刺部位产生酸胀感并向下传导为准。针刺完成后,将艾柱插在所有针柄上,点燃艾柱,使皮肤产生温热感而不烫伤为度,灸完一壮后,除去艾灰继续留针10 min后出针。温针灸连续治疗5 d后需休息2 d(即5次/周),1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4.2 试验组 试验组实施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手法。温针灸操作同对照组,温针灸操作结束后予髋部强刺激推拿。髋部强刺激推拿手法参照《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4]: (1)检查压痛点,嘱患者取俯卧位,将髋周皮肤充分暴露,医者拇示指微屈,并将拇指末节近侧螺纹面轻抵于示指远侧指间关节的桡侧面,将拇指尖垂直于双侧腰椎及臀部深层骨面探寻压痛点(区),并以黑色记号笔标记。(2)操作,选准压痛点(区)后,按照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按压。医生以牛角点穴棒垂直定于压痛点(区)上,身体略前倾,借助身体的重力作用于牛角点穴棒进行点按揉,按压的方向应垂直于骨面,每个压痛点以患者的疼痛反应大部分消失为度。强刺激推拿手法应注意力量由轻到重,时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并根据患者感觉适当调整手法力度,并要求指力到达病变深层。下次治疗前必须重新检查压痛点(区)。推拿时间为30 min/次,每次强刺激推拿后需休息3 d(即2次/周),1周为1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疼痛评分:借助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分数越高疼痛症状越重。(2)腰椎功能障碍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分数越高腰椎功能越差。(3)脊柱形态变化检测:采用德国生物措施研究所DIERS(DIERS OF BIOMEDICAL SOLUTIONS)生产的DIER 4D motion即脊柱三维形态检测仪,对患者治疗前后脊柱前凸角(lordotic)、脊柱后凸角(kyphotic)的变化进行检测。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直腿抬高阴性,腰部功能恢复正常,能胜任原来工作。(2)显效:腰腿痛症状减轻,直腿抬高接近70°,腰部活动功能改善,基本恢复工作。(3)有效:腰腿痛症状有所减轻,直腿抬高大于30°,腰部活动较前有所改善,但仍不能胜任工作。(4)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不能正常工作[5]。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VAS评分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JOA分数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脊柱前凸角、脊柱后凸角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异常的脊柱前、后凸角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5。

3 讨论

由于现代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多,LDH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骨科常见病、高发病,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即可缓解。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LDH的主要病理变化。有研究指出,腰腿痛的产生不全是因为突出直接压迫神经根,也可能与神经根受到炎性物质的刺激有关[6]。因此,本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消炎镇痛,促进病变周围的血液循环,尽快消退神经根炎性水肿,解除神经根受压迫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恢复腰部肌肉关节的力学平衡。

LDH中医称之为“痹证”或“腰痛”,其发病多因肾气亏虚,风寒湿邪侵袭,或因外伤导致气血闭塞,经络阻滞,因实致病,或因气血不足无法濡养筋脉,因虚致病。中医治以温补肾气,祛除外邪,温经通淤止痛。温针灸是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联合艾灸的疗法,通过针体将艾火的温热传导至深层组织,具有温经通络、祛除风寒湿邪、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古云:“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因而在取穴方面本病主取胆经及膀胱经穴位为主。针刺阿是穴可直达病所;肾俞、大肠俞培补肾气、利腰膝、祛寒除湿;环跳祛风湿、通络止痛;胆经合穴阳陵泉,又称为“筋会”,具有柔筋止痛、舒通经气之效;据《四总穴歌》:“腰背委中求”,故而选用委中穴;膀胱经经穴昆仑善治腰腿痛,属循经远治。诸穴配伍祛除外邪,濡养筋脉,活血通络而达到解除除痉挛及缓解疼痛的作用。

腰腿痛是LDH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髋部肌肉包括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等慢性劳损常可导致腰腿痛。文献[7]指出,LDH的患者在腰臀部常可触及广泛压痛点。压痛点多为应力集中点,主要在肌肉起始点与肌腹中点位置[8]。首先,腰背部的软组织病变常会累及下肢出现某些症状。其次,LDH患者多存在腰部活动受限,导致髋部肌肉代偿性僵硬、紧张。故而,本试验重在探讨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手法对LDH的影响,最终表明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是由宣蛰人教授所创立的,是一种诊断性治疗手法,既可用于确定压痛点(区),亦是松解软组织粘连的治疗手段,最初即用于腰腿痛的治疗。强刺激推拿不是施以暴力推拿,而是将人体软组织损伤部位作为压痛点,用牛角点穴棒对压痛点(区)的深层软组织施以点按揉的手法,可引起患者剧烈的疼痛反应。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对软组织损伤部位的强刺激推拿,可以对病变部位紧张的软组织起到放松作用,从而促使局部肌痉挛松解。每次强刺激推拿后会对软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因而两次治疗需间隔3 d,给予损伤部位一定的恢复时间。

有研究指出,针灸可能通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浆血栓素B2减轻患者疼痛,从而消除或减轻腰腿痛的症状[9]。本研究中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手法治疗LDH,患者腰腿痛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显著缓解,且治疗后有效率、VAS评分、JOA分数、异常的脊柱前、后凸角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充分利用了两种疗法的优势,且疗效明显提高,因而提倡在临床上联合应用两种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7-99.

[2]张兆振,杨豪,郭会卿,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6):70-7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6.

[4]宣蛰人.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303-382.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6]段红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和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4227-4230.

[7]楊火祥.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理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7):42-43.

[8]梁爱军.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常规推拿手法合用髂胫束压痛点推拿治疗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3):2400-2402.

[9]陶亚杰,应海舟,刘遵勇.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9):2290-2292.

(收稿日期:2016-08-27)

猜你喜欢

温针灸腰椎间盘突出症
温针灸配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温针灸联合中药复方干预恢复期脑梗死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不同中医方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比较
推切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35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