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阶层与彝族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2015-12-23

当代青年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阶层彝族入学

杨 倩 谭 敏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一、问题的提出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分化对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产生了显著影响,家庭背景不同,其子女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以及就读高等学校的层次和质量有着显著差异。一些中国学者也注意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群体内部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发生了分化,加之民族内部教育、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水平差异与地区差异的扩大,可能导致同一少数民族内部成员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出现了较大的差异。[1]笔者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2]、不同少数民族之间[3]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问题。但目前尚无专门探讨“某一少数民族内部的社会阶层分化是否影响了其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数量与质量?”这一问题的实证调查研究。

为此,本文重点关注了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彝族。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也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普洱市、昆明市都有广泛分布,云南省29个民族自治县中彝族自治县就占15个。此外,彝族内部分化程度比较突出,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如石林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楚雄市、开远市、弥勒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水平则较低。鉴于彝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分化,本文着重研究彝族各阶层子女间在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数量(指获得多少入学机会)和质量(指就读不同类型高校的机会)两个方面的差异。

二、数据与研究方法

文中所采用的数据来自笔者主持的“云南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调查问卷”的调查数据。笔者充分考虑了云南省各类型高校分布和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情况,选取了4所重点大学(分别为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3所一般公办本科高校(分别为楚雄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玉溪师范学院)、3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分别为昭通师专、丽江师专、思茅师专),于2011年采用配额抽样法,对这10所高校的6115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608份,有效率达91.7%。其中彝族学生1590人,占28.4%。

本文主要采用“辈出率”①“辈出率”指的是某一社会阶层子女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与该阶层人口在同一社会全体职业人口中所占比例之比。例如:基础阶层的辈出率=大学生中基础阶层的子女所占比例/基础阶层人口占同一社会全体职业人口的比例。辈出率大于1,表示基础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高于全部阶层的平均水平;辈出率小于1,表示基础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低于平均水平。这个指标分析彝族各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4]此外,笔者还对云南彝族聚居地区2所高中的10位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走访了4位少数民族村寨家长,用以问卷结果的原因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父母职业对彝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本文参照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5]的十个阶层划分法调查了学生父母的职业类型,并将十个阶层合并为优势阶层、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三大阶层类型②优势阶层,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和私营企业主;中间阶层,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个体商业户;基础阶层,包括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农林牧渔人员和失业半失业无业人员。。然后根据这三大阶层的划分对彝族学生所处的阶层进行统计处理。云南彝族阶层构成比例来源于2010年云南人口普查数据中“各民族分性别、职业的人口”的推算。这里以父亲、母亲中职业地位较高一方的工作类型为标准来确定家庭所属阶层。

表1 彝族各阶层在校生分布及辈出率、标准差

表1为彝族在校大学生家庭所处阶层分布的总体状况。从统计结果来看,彝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辈出率随家庭所处阶层的提升而大幅增加,彝族基础阶层子女的辈出率最低,为0. 96,中间阶层和优势阶层的辈出率分别为1.01与8.20。优势阶层和基础阶层的辈出率相差8.54倍,即优势阶层的彝族子女拥有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是基础阶层子女的8.54倍。

就不同类型高校而言,笔者统计了重点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中彝族大学生样本的阶层背景,经卡方检验, P值低于0.001,说明彝族各阶层学生在不同类型高校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表2显示:第一,三类高校辈出率指标的变化表明,彝族优势阶层子女进入各类高校的机会都远远高于中间阶层和基础阶层,特别是在重点高校中,这种差异最大,优势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达到了基础阶层子女的13.18倍。第二,从各列数据看,彝族同一阶层的子女就读的高校类型存在一定差异。彝族基础阶层在重点高校的辈出率低于平均水平,但其在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辈出率高于平均水平,说明更多的基础阶层子女就读于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彝族中间阶层子女就读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机会与基础阶层相比明显减少,但其在重点高校的辈出率高于平均水平,更高于基础阶层,说明中间阶层子女更易就读较高层次的学校。第三,通过标准差测定可以看出,在高职高专院校、一般本科高校、重点本科高校,彝族各阶层高等教育辈出率的标准差分别为1.00、4.38、6.03,显然,随着学校层次的提升,彝族各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也在增大,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差异最小,在重点本科院校的差异最大。

表2 不同类型高校彝族学生的阶层分布及辈出率、标准差

(二)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彝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社会阶层对子女教育机会的影响,除了父母职业的直接作用外,更细致地体现在隐性的文化性代际传递和显性的家庭经济状况中。因此,这里还进一步补充了彝族家庭文化教育和经济收入的作用性。首先,笔者以父母受教育程度作为家庭文化指标,考察其与彝族高等教育获得的关系。其中,“父母受教育程度”以父母中教育程度较高的一方为准。表3对抽样彝族学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随着父母学历层次的提高,彝族学生的高等教育辈出率也明显提升。当彝族父母教育程度为高中或中专水平时,其子女的辈出率为父母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子女的3.68倍,当彝族父母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时,这一差异上升为7.09倍。由此可见,彝族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多。

表3 彝族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分布及辈出率、标准差

彝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彝族学生在各类型高校中的分布,经Pearson 卡方检验,P 值小于0.001,说明此分布呈显著差异。图1对辈出率的统计显示,三类高校中都存在着一种基本现象,即彝族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的高等教育辈出率越高,这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彝族子女获得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彝族父母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特别是本科及以上教育背景时,其子女在重点高校的辈出状况大幅增加,是父母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子女的12.47倍。从标准差测量结果来看,重点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辈出率的标准差分别为2.26、0.68、0.48,这显示出受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重点本科院校中的彝族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最大,公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的这种差异最小。由此可见,家庭文化资本的传递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彝族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越容易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其就读高校的层次和水平也越高。

(三)家庭收入对彝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收入影响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来自经济条件较好家庭的子女更有可能取得较高的学业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民族的家庭收入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在家庭收入总体增长的同时,各民族以及同一民族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云南彝族内部的经济分化程度比较突出,与那些家庭收入较高的彝族子女相比,这些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是否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也处于不利地位?本文以“家庭人均年收入”为指标考察家庭经济状况对彝族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将问卷中人均年收入在7000元以下的设为低收入家庭,高于25000元的为高收入家庭,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等收入家庭。由于缺少彝族“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总人口分布数据,文中无法采用“辈出率”进行考察,但仍可以采用“条件概率”③条件概率=出身于某类家庭(如高收入家庭)的在某一类型高校就读的大学生数/出身于某类家庭(如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总数。对其分布的差异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表4对不同家庭收入的彝族学生在三类高校分布的条件概率进行了统计,经Pearson卡方检验,发现P值均小于0.05,表明此分布呈现显著差异。具体来说:第一,重点本科院校中,彝族高收入家庭子女入读的机会最高,中等收入家庭次之,低收入家庭最低。第二,一般本科院校中,彝族低收入家庭子女入读的机会最高,中等收入家庭子女次之,高收入家庭子女最低。第三,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入读的机会最大,中等收入家庭子女次之,高收入家庭子女最低。总体上,高职高专院校为低收入的彝族子女提供了相对多的高等教育机会,而重点本科院校则为高收入家庭的子女提供了相对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如高收入彝族家庭子女就读重点本科院校的条件概率为低收入家庭的1.89倍。并且,伴随着高收入家庭子女争取更高层次和质量的教育机会的同时,彝族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有逐步上移的态势。

表4 不同家庭收入彝族学生在各类型高校中的条件概率(%)

四、统计结论与分析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彝族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获得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均存在差异。

第一,彝族各阶层子女在不同类型高校的分布差异显著;随着学校层次的提升,彝族各阶层子女的入学机会差异也随之增大,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这种差异最小,在一般本科院校中差异次之,在重点本科院校中差异最大。

第二,彝族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越容易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其就读高校的层次和水平也越高。当彝族父母有高等教育背景,特别是本科及以上教育背景时,其子女就读重点高校的机会大幅增加。

第三,不同家庭收入的彝族学生在不同类型高校的分布差异显著;高职高专院校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相对多的高等教育机会,重点本科院校为高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相对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伴随着高收入家庭子女争取更高层次和质量的教育机会的同时,彝族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有逐步上移的态势。

国内许多研究均表明,我国社会阶层与不同类型高校间存在对应关系,即社会阶层越高,所就读高校层次越高。笔者以少数民族整体为对象的研究显示,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学校的层次、类型有显著差异,少数民族成员所处社会阶层越高,其子女越容易就读高层次的院校。[6]本文对彝族群体的单独考察发现,与汉族群体和少数民族总群体相似,彝族中的优势地位群体占据了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而那些父母职业地位不高、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彝族子女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数量与质量上都明显不足。从访谈来看,很多低阶层彝族父母受制于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对学校教育不感兴趣,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较低,他们往往很难有闲暇时间关注与子女的交流沟通,在配合学校工作上也更为消极,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子女在学校的学业表现和升学愿望,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产生不利影响。而中高阶层彝族父母很多本身就是接受教育的受益者,他们普遍重视学校教育,对子女教育抱有较高的期望,往往能利用家庭中的经济、文化、组织资源为子女提供学业上的便利,并善于与子女交流沟通,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这些都转化为子女追求学业成功的动力。总之,单个少数民族内部的社会阶层分化对其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产生了显著影响,这进一步显示了彝族群体与其他群体一样面临着内部的结构性分层,这种分层结构与社会全体成员的分层体系保持着高度一致,因而有着社会分层的共同特征。

同时,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尽管彝族优势社会阶层子女进入各类高校的机会都高于其他阶层,但在重点高校中,这种差异最大,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这种差异最小。这说明彝族优势社会阶层子女已经逐渐转向追逐具有更高文凭价值、象征更高身份地位文化的重点高校的入学机会,而让渡了部分就读专科院校的机会。这一定程度上验证了EMI理论(“有效地维持不平等”理论),即只要某个特定的教育程度还没有普及,优势阶层将使用各种资源来确保获得该层次的教育。一旦该层次教育变得普及了,他们将使用自身能力确保数量类似但质量更好的教育。[7]这也说明了彝族低阶层子女受家庭不利因素如阶层低、收入少、文化背景不利等的制约更大,他们在竞争高质量的入学机会上仍困难重重。

五、政策建议

低阶层彝族子女在获取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时面临着少数民族身份和阶层的双重制约,因此,在拓展彝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时,要特别关注低阶层彝族子女的教育状况。鉴于家庭收入是影响低阶层彝族子女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进一步通过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加强对贫困彝族学生的现金补贴等方式来保障低阶层彝族积极认识教育的作用,专注于学业,顺利接受及完成高等教育。在实施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时应兼顾民族内的阶层差异、经济水平差异等,多向低阶层、农村、城镇弱势彝族子女倾斜。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彝族父母来说,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制约,他们往往缺乏相关的意识和资源来关注子女教育,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改善彝族的总体社会环境,并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偏远彝族地区的文化建设,提升父母的文化教育素养,这样才能最终促使彝族父母重视教育,缓解不利家庭背景对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负面影响,从而改善低阶层彝族的高等教育机会。

[1]滕星、马效义.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等[J].民族研究,2005(5):10-18.

[2][6]谢作栩、谭敏.我国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30-35.

[3]谢作栩、杨倩.家庭背景、族群身份与我国不同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机会——基于云南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5):100-105.

[4] 谢作栩、罗奇萍. 闽、湘、川 3省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初步调查[J].教育与经济,2004(3):3-6.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刘精明.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98-2003[J].社会,2006(3):158- 179 .

猜你喜欢

阶层彝族入学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彝族海菜腔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入学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