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12-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期
关键词:感染率阑尾炎瘢痕

于 敏

(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白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辽宁 沈阳 110167)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于 敏

(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白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辽宁 沈阳 110167)

目的研究和分析在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以来,在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2例,采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52例,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并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瘢痕率(5.77%)、感染率(1.92%)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3.08%,15.38%),组间比较的差异值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应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恢复速度,降低术后瘢痕率和感染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阑尾炎;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临床疗效

阑尾炎是外科临床上一种极为常见的炎性病变症状,它的病症类型主要分为两种,即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1]。阑尾炎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年群体,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本文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外科病房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04例。将他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并分别对其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手术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现将详细结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外科住院部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阑尾炎患者。患者年龄大约在15~66岁,平均年龄在(28.7±6.4)岁;女性患者49例,男性患者有55例;病症类型中,急性阑尾炎患者85例(病程时间在16~45 h),慢性阑尾炎患者有19例(病程时间在1~7个月);合并症中,穿孔患者4例,坏疽患者11例。经过临床诊断,全部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右腹部疼痛、出汗、恶心、呕吐、发热、乏力等症状,符合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且不存在严重的心、脑、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和全身性、血液性疾病。将104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平均划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5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在(27.4±5.8)岁;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有27例;病症类型中,急性阑尾炎患者41例(病程时间在16~42 h),慢性阑尾炎患者有11例(病程时间在2~7个月);合并症:穿孔患者1例,坏疽患者6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在(29.7±5.4)岁;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有28例;病症类型中,急性阑尾炎患者44例(病程时间在19~45 h),慢性阑尾炎患者有8例(病程时间在1~5个月);合并症:穿孔患者3例,坏疽患者5例。经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类型、合并症以及症状表现等方面的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性,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手术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即对患者实施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并给予其常规的手术护理,如临床监测、抗感染治疗、基本护理等[2]。治疗组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手术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方法为:让患者在术前排空膀胱,并平卧于手术台上,而后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准备。取患者腹部麦氏点进行切口操作(切口长度约3 cm),并将腹外斜肌腱膜同浅筋膜进行钝性分离。而后,将其沿肌纤维切开,并对腹横肌和腹内斜肌进行钝性分离(方法同上)。将腹膜切开,并利用小拉钩将其牵开,之后观察患者腹腔内情况,并将大网膜、小肠等利用软圆钳夹持住,待取出阑尾后,实施常规阑尾炎切除手术。待病变部位切除成功后,要利用生理盐水将其冲洗干净,并将各层伤口利用4号丝线依次缝合[3]。

1.3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5.0软件将104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并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若差异值P<0.05,则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分析:经过临床对比所示,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实施(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期间的临床情况较之观察组患者明显较差,组间对比结果的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临床统计比较显示,经过为期1个月的术后随访观察,对照组患者的手术瘢痕率为23.08%,切口感染率为15.38%;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瘢痕率为5.77%,切口感染率为1.92%。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对比

3 讨 论

本次临床研究显示,在随机选取的104例阑尾炎患者中,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其手术切口大小明显小于传统手术治疗患者,且在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短于传统治疗患者。经过1个月的术后随访,临床小切口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瘢痕率(5.77%)和感染率(1.92%)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治疗患者(23.08%,15.38%),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表明,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其手术切口更小,治疗时间和恢复时间更短,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的瘢痕率和感染率,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路广.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75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4(3):23-24.

[2]杨兴成.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0(17):121-122.

[3]刘盛武.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622-623.

R656.8

B

1671-8194(2015)03-0114-02

猜你喜欢

感染率阑尾炎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