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根与底座的几点注记
2015-12-22王正萍许庆兵
王正萍,刘 洋,许庆兵
(1.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安徽滁州239000;2.滁州学院数学系,安徽滁州239000)
在环论的发展历史上,学者们很早就得出:在每个有限维代数A中,存在一个双边的理想B,使得A/B是半单的。这就为A的研究提供了三个着手点:利用半单代数的理论对A/B的研究;对幂零理想B的研究;对A与A/B关系的研究。一个自然的问题是A/B的性质是否可以提升到A上来。由于上述方法为代数研究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从而在对任意环与模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也希望有一个与B相当的对象可以利用,这就引出了根与底座的概念,这一概念现在已成为代数学的重要概念及工具之一。
1 根与底座的等价定义
根与底座的概念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都是等价的,为了方便介绍这些概念,首先介绍极大子模、极小子模、大子模与小子模等概念。更多相关的一些知识可以参见文献[1-5]。
M的一个子模A称为极大子模(极小子模)当且仅当对任意B⊆M,B真包含于A,则B=M(对任意B⊆M,B 真包含于 A,则 B=0)。
M的一个子模A称为在M的小子模(亦称为多余子模,记为A<<M),若对任意U⊆M,A+U=M,则U=M。M的一个子模A称为在M的大子模(亦称为本质子模,记为A◁M)),若对任意U⊆M,A∩U=0,则U=0。设U是R模类,M是左R模Im h称为U在M中的迹(trace),Re j(M,U)称为U在M中的余迹(reject)。
定义1 设K是M的小子模,则M的小子模的和称为M的根,记为
定义2 设L是M的极大子模,则M的极大子模的交称为M的根,记为
事实上,这三个定义是等价的,下面给出证明。
证明 定义1⇒定义2
定义2⇒定义3
设L在M中极大,vL:M→M/L是到单模M/L上的自然满同态,则Ker(vL)=L,因而有Re j(M,N)⊂
定义3⇒定义1
对任意同态 h:M→N,若 K=M,由文献[1]5.1.3(c),h(K)=N,若 N 半单,则 0是 N 的惟一小子模,所以h(K)=0,即K⊂Ker(h),因而定义3蕴含定义1。
底座是根的对偶概念,下面给出底座的几个等价定义。
定义4 设K是M的小子模,则M的小子模的交称为M的底座,记为
定义5 设L是M的极大子模,则M的极大子模的和称为M的底座,记为
证明 定义4⇒定义5
设L是M的单子模且K◁M,则K∩L≠0⇒K∩L=L⇒K⊂L,所以定义4蕴含定义5
定义5⇒定义6
由于一个半单模的同态像仍为半单模,对半单模的和也有这样的结果,所以Tr(M,N)必是M的一个半单子模,即M是单子模的和,因此是M的一切单子模的和。
定义6⇒定义4
下面给出根与底座的一些常见的性质,关于这些性质的证明可以参见文献[1-2]。
性质1对R模M有:
(1)对任意态射 f:M→N,有:
1)f(Rad(M))⊆Rad(N);
2)Rad(M/Rad(M))=0;
3)若Ker f⊆Rad(M),则f(Rad(M))=Rad(f(M))。
(2)Rad(M)是M的一个自同态子模。
(3)若M的每个真子模包含在一个极大子模中,则Rad(M)=M。
(4)M有限生成当且仅当Rad(M)=M且M/Rad(M)是有限生成。
(5)若 M=⊕ΛMλ,则 Rad(M)=⊕ΛRad(Mλ),且 M/Rad(M)≅⊕ΛMλ/Rad(Mλ)。
(6)若M有限余生成且Rad(M)=0,则M半单且有限生成。
性质2对R模M有:
(1)对任意态射f:M→N,有(fSoc(M))⊆Soc(N)。
(2)对 K⊆M,有 So c(K)=K∩Soc(M)。
(3)Soc(M)◁M 当且仅当对每个子模 K⊆M,Soc(K)≠0。
(4)Soc(M)是M的自同态子模。
(5)Soc(⊕ΛMλ)=⊕ΛSoc(Mλ)。
模n剩余类环Zn是一类常见而又重要的环,下面给出其底座的计算方法。
例 1 计算 Zn的根 Rad(Zn)。
例2 计算Zn的底座Soc(Zn)。
注 (1)对 Z/p1…pkZ,Rad(Z/p1…pkZ)=0,Soc(Z/p1…pkZ)=Z/p1…pkZ。
(2)对 Z/pnZ,Rad(Z/pnZ)=pZ/pnZ≅Z/pn-1Z,Soc(Z/pnZ)=pn-1Z/pnZ≅Z/pZ。
(3)对整环 Z,Rad(ZZ)=Soc(ZZ)=0,Rad(QZ)=Q,Soc(QZ)=0,Rad(QQ)=0,Soc(QQ)=Q。
2 广义矩阵环的Jacobson根
在根的定义中,把 M 改为 RR或RR,则 Rad(RR)=Rad(RR)称为 R 的 Jacobson 根,记为 J(R),由此可见Jacobson根是模M根的特殊形式,这类根在环论和代数表示论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6-12]。
R中的元素r称为左(右)拟正则,若存在t∈R,使得r+t-tr=0(r+t-rt=0),元素r称为拟正则的,若其既是左拟正则又是右拟正则。在有单位元的环中,式子r+t-tr=0等价于方程(1-t)(1-r)=0,因此在这类环中元素r是左拟正则的当且仅当(1-r)左可逆,对右正则元也有类似的结论,因而对环R的左(右)理想I,若I⊆R,且I拟左(右)正则当且仅当对任意x∈I,1-x左(右)可逆。事实上这个结果是著名的Nakayama引理的一部分,下面用这个结论来研究广义矩阵环的Jacobson根。
对形式三角矩阵环作进一步的扩张,使其具有如下形式
其中,R、S是有单位的结合环,M是左S-,右R-双模,N是左R-,右S-双模,φ:N⊗SM→R是双R-同态,ψ:M⊗RN→S 是双 S-同态,且满足 φ(n⊗m)n'=nψ(m⊗n'),ψ(m⊗n)m'=mφ(n⊗m'),这里 m,m'∈M,n,n'∈N。T上定义的加法为普通矩阵的加法,其乘法定义为则T对于所定义的运算作成环,这个环就是广义矩阵环,也称为Morita系统环,由定义可见形式三角矩阵环是此类环的一种特例[11]。
[1]KASCHF.Modulesand Rings:Atranslation fromthe German“Moduln und Ringe”(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 Monographs)[M].London:Academic Press,1982.
[2]WISBAUERR.Foundations of Module and Ring Theory[M].Philadelphia:Gordon Breach Sience Publishers,1991.
[3]GARDNERBJ,WIEGANDTR.Radical theory of rings[M].New York:Marcel Dekker Inc.,2004.
[4]ANDERSONFW,FULLERK R.Rings and categoriesof modules[M].2nd ed.New York:Springer,1992.
[5]LAMTY.A First Coursein Noncommutative Rings[M].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1.
[6]SANDSA D.Radicals and Morita contexts[J].JAlgebra,1973,24:335-345.
[7]SANDSA D.Radicals of structural matrix rings[J].Quaest Math,1990,13:77-81.
[8]SNIDERRL.Complemented hereditary radicals[J].Bull Austral Math Soc,1971,4:307-320.
[9]VANWL.Special radicalsin structural matrix rings[J].Comm Alg,1988,16:421-435.
[10]VELDSMANS.On theradicalsof structural matrix rings[J].Monatshefte Math,1996,122:227-238.
[11]KRYLOV PA,TUGANBAEV A A.Modules over formal matrix rings[J].JMath Sci,2010,171(2):248-295.
[12]VELDSMANS.Radicals of Moritaringsrevisited[J].Bul Acad Stiine Repub Mold Mat,2007(2):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