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对鳃裂瘘管的诊断价值

2015-12-22范志娜袁建军王存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淋巴结炎管状瘘管

范志娜 吴 刚 袁建军 王存丰

高频超声对鳃裂瘘管的诊断价值

范志娜吴刚袁建军王存丰

鳃区;瘘;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儿童;诊断,鉴别

鳃裂瘘管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是胚胎时期鳃器残留组织所形成的发育畸形,其发病率极低。鳃裂瘘管多源于第二鳃裂发育畸形,源于第一、三、四鳃裂者较少,且超声检查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3例鳃裂瘘管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旨在提高超声检查对鳃裂瘘管的诊断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3例鳃裂瘘管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17岁,平均(10.5±1.6)岁;18例颈部瘘孔,并见脓液排出,3例颈部红肿,2例颈部可扪及无痛性肿物。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HI Vision Preirus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13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检查部位。使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肿块部位及与舌骨的关系,发现肿物后纵切追踪其全程,寻找内瘘口的位置,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物的内部和周边血流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1.3 手术病理诊断 23例均采用手术切除瘘管,合并感染者待感染控制后施行手术。外瘘口采用梭形切口,追踪瘘管可采用梯形横切口或Y形切口,术中重点探查瘘管的走行和内瘘口的位置,彻底切除瘘管,以防复发。术中切除组织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术后行常规病理检查,术后病理诊断为鳃裂瘘管。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 23例鳃裂瘘管中,第二鳃裂瘘管18例,其中完全性第二鳃裂瘘管12例;第一鳃裂瘘管3例;第三鳃裂瘘管2例。

2.2 超声表现 23例中,3例颈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20例患者的超声表现见表1。其中17例肿块位于颈中下部,3例肿块位于颈上部。超声测量肿物最小0.5 cm×0.9 cm×1 cm,最大0.8 cm×1.5 cm×6.9 cm。12例颈部外瘘口均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下段,瘘孔处纵切可见管状结构(图1A),管状结构内呈低回声2例,呈无回声7例,1例见气体样强回声,1例夹杂点状高回声,管状结构接近闭塞呈条索状低回声1例;自下而上(至口咽部)追踪探查可见第二鳃裂瘘管多与颈总动脉伴行,位于颈总动脉前缘(图1B)。另外11例中,6例颈部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2例超声表现为囊性包块。鳃裂瘘管以第二鳃裂瘘管最常见,高频超声诊断完全性第二鳃裂瘘管符合率为100%。

表1 20例患者的超声表现

图1 男,6岁,鳃裂瘘管。超声图示瘘孔处纵切可见外瘘口呈管状无回声结构(A);位于左颈总动脉(箭头,A)前缘的第二鳃裂瘘管(箭),CDFI瘘管壁上可见少许血流信号(B)

3 讨论

3.1 鳃裂瘘管的发生原因及部位 鳃裂瘘管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鳃沟(外胚层)与咽囊(内胚层)未完全闭合形成的[1]。根据瘘口的部位分为4种类型:第一鳃裂外口位于外耳道或下颌角;第二鳃裂与颈动脉鞘关系密切,外口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下段,内口位于咽口或下咽部;第三鳃裂外口位于颈根部胸锁关节上方,内口位于梨状窝;第四鳃裂瘘管外口位于胸锁切迹底部,止于食管上段。本研究以第二鳃裂瘘管最常见,共18例(78.3%),第一鳃裂瘘管3例(13.0%),第三鳃裂瘘管2例(8.7%),与蔡红武[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2 超声表现及诊断 儿童鳃裂瘘管发病率低,临床上较为少见。目前鳃裂瘘管的诊断主要依据CT、MRI及碘油造影[3],Acierno等[4]认为超声诊断鳃裂瘘管的准确性低于CT、MRI及碘油造影。本研究18例第二鳃裂瘘,其中12例为完全性鳃裂瘘管,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这与Keogh等[5]的报道一致,说明超声在完全性第二鳃裂瘘管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组12例鳃裂瘘管管状结构的内部回声表现出多样性,这可能与瘘管内壁衬里上皮有关,当鳞状上皮衬里时,内容物多为不透明的浑浊液,因病程长,合并感染,瘘管内透声差,表现为类实性的低回声,或合并点状回声、气体样强化声;当柱状上皮衬里时,内容物为透明黏液或浆液,内透声较好。

3.3 超声诊断的注意事项 超声检查与CT、MRI及其他检查相比具有无创、操作方便、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对颈部有溢液的患者,应考虑鳃裂瘘管的可能,并掌握扫查的关键点及技巧。通过外瘘口的位置初步判断分型,同时仔细探查有无异常的管状结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管相鉴别。本研究发现颈外静脉位于胸锁乳头肌浅面斜行向下,血流流速低,如果单用二维超声不易与鳃裂瘘管相鉴别;应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调低标尺,或应用能量多普勒进行观察;同时探查管状结构与周边神经及血管的关系,第二鳃裂瘘管多与颈动脉伴行,术中稍有不慎可损伤颈部大血管,致严重后果,术前详细超声评估可提供重要的信息。

3.4 鉴别诊断 第一鳃裂瘘管易被误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腮腺混合瘤、颈上淋巴结炎等;第二鳃裂瘘管易被误诊为颈淋巴结炎、咽旁间隙感染等。虽然超声不能清晰地显示瘘管的结构及走行,但是因其检查血管、腮腺、甲状腺、血管及其他浅表器官的优势,可起到鉴别诊断的作用。鳃裂瘘管合并感染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容易导致误诊。本研究中,第一鳃裂瘘管3例,其中1例合并颈部淋巴结炎,误诊为颈上淋巴结炎,1例误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第三鳃裂瘘管2例,其中1例误诊为颈淋巴结炎;3例不完全性第二鳃裂瘘管中,1例误诊为颈淋巴结炎,1例误诊为咽旁间隙脓肿。对于颈部有溢液或红肿的患者行超声检查时,除观察颈部淋巴结及临近器官外,还应该考虑鳃裂瘘管的可能。

鳃裂瘘管有癌变的可能[6],手术切除是治疗鳃裂瘘管的首选方法[7]。高频超声能够直接观察瘘管的形态、内部回声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与其他相关疾病鉴别诊断时,对未见明显瘘管者应结合病史及声像图特征进行诊断。总之,高频超声在鳃裂瘘管尤其是第二鳃裂瘘管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1] 邹仲之, 李继承.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24-225.

[2] 蔡红武. 鳃裂瘘管33例临床分析. 广西医学, 2003, 25(7): 1215-1216.

[3] Agaton-Bonilla FC, Gay-Escoda 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anchial cleft cysts and fistulae.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83 patients. 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 1996, 25(6): 449-452.

[4] Acierno SP, Waldhausen JH. Congenitalcervical cysts, sinuses and fistulae.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 2007, 40(1): 161-176.

[5] Keogh IJ, Khoo SG, Waheed K, et al. Complete branchial cleft fistula: diagnosis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Rev Laryngol Otol Rhinol (Bord), 2007, 128(1/2): 73-76.

[6] 彭汉伟, 曾宗渊, 郭朱明. 鳃裂癌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现代肿瘤医学, 2006, 14(12): 1513-1516.

[7] 黄方, 吴瑞珊. 先天性鳃裂囊肿及瘘管的外科治疗(附67例分析).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 2003, 17(3): 129-131.

(本文编辑冯婕)

读者·作者·编者

医学科技论文摘要撰写要求: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结构式摘要由目的、资料与方法、结果、结论4个要素组成。目的中需简要交代研究的前提(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其重要性;资料与方法中需简述研究类型(如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人口学(研究对象)或材料、分组、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摘要方法中不需要指明具体使用的统计学方法;结果中针对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简要列出主要的、有意义的或新发现的研究结果,指出临床与统计学的意义和价值;结论是针对结果的分析、评价和应用,肯定经过科学分析的研究结果及其获得的某些结论,但不能超出研究结果的范围而过度推论,同时指出这些结论的理论或实用价值。摘要中不列图表,不引用参考文献,英文缩略语首次出现需注明中文全称。中文摘要以35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需与中文摘要对应。

R445.3;R730

10.3969/j.issn.1005-5185.2015.07.005

河南省2013-2014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河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河南郑州 450003

王存丰 E-mail: wangcunfeng120@163.com

2014-12-22

2015-04-28

猜你喜欢

淋巴结炎管状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肠系膜淋巴结炎”要治吗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淋巴结炎的ICD—10编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