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5-12-19杨永翠
杨永翠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南京 210000
本研究分析NMES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06—2013-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60 例为研究对象,均经符合1995 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均经CT 或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处于昏迷状态、有NMES治疗禁忌证、存在严重认知或心理障碍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年龄46~83岁,平均(65.8±9.2)岁;男126例,女34例;脑梗死111例,脑出血49例;左侧偏瘫102例,右侧偏瘫5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2组性别构成、年龄、病种及偏瘫部位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溶栓、脑细胞活化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针灸、推拿、ADL训练、平衡训练、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措施,连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MES治疗,主要方法为应用EU-940型四通道NMES治疗仪进行电刺激治疗,治疗方案主要依据偏瘫的时期及部位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仪的2组电极置于痉挛肌肉或瘫痪肌的两端肌腱处,另外2组电极置于其拮抗肌的肌腹两端,当所治疗的肌肉出现明显收缩时,维持刺激强度,治疗1次/d,40 min/次,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12 周。
1.3 观察指标 应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对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应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对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均采用统一的评定表格,由受过相关培训的专职医护人员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 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均数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的均数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MAS评分比较 2组各项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除手的运动功能外,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手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MAS评分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MAS评分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评测项目 观察组(n=80) 对照组(n=8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从仰卧到健侧卧 2.96±0.34 5.29±0.19*# 2.92±0.29 4.72±0.13*从仰卧到床边坐 3.11±0.30 5.18±0.21*# 3.10±0.27 3.89±0.17*坐位平衡 3.20±0.18 5.31±0.28*# 3.22±0.21 4.37±0.24*从坐位到站立 2.67±0.20 4.87±0.25*# 2.66±0.19 3.12±0.28*步行 2.32±0.23 4.72±0.32*# 2.29±0.31 3.17±0.33*上肢功能 1.93±0.15 3.68±0.22*# 1.96±0.17 2.78±0.18*手的运动 1.58±0.26 3.81±0.31* 1.62±0.27 3.85±0.34*
表2 2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s)
表2 2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MB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80 24.9±11.6 43.6±11.3*观察组 80 23.6±10.7 68.3±11.9*#
2.2 2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2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是我国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相关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急性脑卒中的救治率得到显著改善,约80%的患者出院后仍留有显著的神经损害症状,生存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采取康复治疗措施改善病人运动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是康复科医生应重点关注的问题[1]。
肢体功能的康复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脑卒中后的各类偏瘫中,以上肢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且康复过程较为困难,临床主要应用的方法有双侧上肢训练、镜像疗法、体操棒训练方法、运动想象疗法、上肢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游戏、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NMES、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经颅磁刺激等方法进行上肢功能的康复治疗[2],而以NMES为代表的对肌肉进行直接刺激的方法是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国外NMES早在40多年前就已应用于中枢神经损伤的治疗,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康复治疗技术,NMES在促进偏瘫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已被证实[3]。对于神经肌肉刺激点进行刺激的康复疗效不仅得到西医研究者的肯定,也受到中医研究的关注,研究显示,神经肌肉刺激点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的康复效果优于传统穴位针刺疗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的Fugel-Meyer上肢功能评分[4]。NMES 在下肢功能康复中的作用也十分显著,研究显示,应用重复性任务性训练联合NMES对重度瘫痪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治疗后2个月后,患者的FMA 和FIM 评分提高更加显著,FAC 分级更高,获得更好的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5]。NMES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方面也具有显著的疗效,研究显示,应用NMES和常规吞咽训练进行康复治疗,可更加显著降低患儿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并提高有效率[6]。此外,NMES在缓解脑卒中恢复期抑郁方面也具有显著的效果,研究证实,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NMES进行康复治疗,可更加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独立生活能力评定指标,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7]。
本研究在常规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NMES 治疗,对痉挛肌应用的刺激强度相对较低,而对其拮抗肌的刺激强度相对较高,直到引起拮抗肌充分收缩,在刺激时间方面,目前学术界尚存在争议,国外研究证实,NMES治疗后获取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和数量具有密切的关系,较多的刺激可使患者获得更多的运动功能受益,因此,对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实施较长时间的刺激才能使其运动功能得到较大的获益[8],故本研究将NMES 的治疗时间设定为40 min。本研究显示,除手的运动功能外,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手的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NMES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但对于手的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不够明显。一般来说,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恢复要滞后于下肢功能,这也延缓了偏瘫患者的康复进程,目前临床一般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针灸、按摩、肌电触发电刺激、NMES等方法综合应用作为改善偏瘫患者手部功能的主要方法[9]。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应用NMES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杜科涛,谢辉.脑卒中早期康复介入研究进展[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456-457.
[2]何雯,王凯.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4):334-339.
[3]Hsu SS,Hu MH,Wang YH,et al.Dose-response relation between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upper-extremit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J].Stroke,2010,41(4):821-824.
[4]代丽,卢智,张倩,等.针刺神经肌肉刺激点对脑卒中后手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1 033-1 034.
[5]刘震,张盘德,张晋昕,等.重复性任务性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重度瘫痪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5):435-439.
[6]黄丽华,林晖,吴毅,等.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于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4):762-763.
[7]黄爱华,卢柳艺,何静,等.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抑郁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 479-1 480.
[8]Hsu SS,Hu MH,Luh JJ,et al.Dosage of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is it a determinant of upper limb functional improvement in stroke patients[J].J Rehabil Med,2012,44(2):125-130.
[9]牛博真,田恺,张向宇.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治疗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