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2015-12-19陈跃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感兴趣镜像脑组织

陈跃峰

河北沧州市中心医院CT 诊断科 沧州 061001

缺血性脑卒中是多种病因引起的颅内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造成脑供血不足导致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坏死。CT 血管 造 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可了解血管的形态学变化,能及时准确检查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等。CT 灌注(computed tomographic perfusion,CTP)是新近发展起来的CT 应用新技术,能了解脑组织的缺血程度,量化分析单位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本研究探讨CT血管造影联合CT 灌注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了解梗死脑组织的位置、血流动力学状态等,为指导临床及时早期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3—2014-03我院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1],且就诊期间均行CTA 以及CTP 检查。男28例,女14例,年龄42~78(63.25±7.24)岁。排除标准:既往有脑卒中史,遗留神经功能缺失;碘造影剂过敏患者;有出血疾病或出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严重心、肺、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严重甲亢或甲减患者。

1.2 检查方法 嘱患者去除扫描范围内的金属物品等,采用东芝320排CT 行头颅CT 常规平扫,排除颅内出血以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行碘过敏试验,全脑范围进行灌注扫描,采用双腔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留置针注入造影剂欧乃派克40mL,注射速率4mL/s,再用20mL 生理盐水同速度注入冲洗,注入约5s后行灌注扫描,扫描参数:球管电压120kV,管电流270mAs,矩阵512×512,层厚0.5mm,间隔2~5s,连续扫描时间50s,获得原始图像23组全脑灌注图像。CTP扫描结束约5min后,经肘正中静脉注入造影剂欧乃派克40 mL,注射速率4 mL/s,再用20 mL 生理盐水冲管,采用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当造影剂在血管内达峰值浓度时开始扫描,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至颅顶水平。

1.3 图像数据处理及分析 将原始数据传输到CT 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获得上矢状窦时间-密度曲线,避开血管及脑沟选择感兴趣区的病变脑组织,以中线为镜面,对称性测量感兴趣区以及镜像相应区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到达峰值时间(TT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图。采用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RP)、曲面重建(CPR)等方法显示血管,观察颈内动脉远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以及基地动脉,手动测量动脉狭窄率,<25%为无狭窄或轻度狭窄,26%~50%为中度狭窄,51%~75%为中度狭窄,>76%为闭塞。所有图像均由放射科两位高级职称双盲法分析,意见不统一时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配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 灌注图感兴趣区与镜像区各参数比较 42例患者行CT 灌注后发现与临床症状相符的异常灌注区36例。以中线为镜面,比较感兴趣区与镜像区的各血流动力学差数发现,感兴趣区病变脑组织的脑血容量及脑血流量较镜像区显著降低(P<0.05),平均通过时间显著延长(P<0.05),感兴趣区与镜像区的达峰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CT 灌注图感兴趣区与镜像区各参数比较 (±s)

表1 CT 灌注图感兴趣区与镜像区各参数比较 (±s)

组别 CBF[mL/(100g·min)]CBV(mL/100g) MTT(s) TPP(s)感兴趣区39.65±15.24 4.28±0.55 5.24±0.68 25.17±3.23镜像区 56.25±15.62 5.36±0.85 4.02±0.69 24.86±3.21 t 值4.93 6.91 8.16 0.44 P 值 <0.001 <0.001 <0.001 0.66

2.2 CT 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检查情况 42例患者行CT 血管造影,发现32例有颈部及颅内动脉狭窄,其中单侧颈内动脉狭窄11例,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10例,单侧大脑前动脉狭窄5,单侧大脑后动脉狭窄3,单侧椎动脉狭窄2例,基地动脉狭窄1例,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6例,颈内动脉合并大脑前动脉狭窄3例,大脑后动脉合并大脑前动脉1例。10例未发现血管狭窄。

2.3 CT 血管造影联合CT 灌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情况 42例患者血管造影发现责任血管32 例,CT 灌注发现异常灌注区36例。CTP灌注异常且CTA 发现责任血管狭窄均 异常30例(71.43%),CTP 灌注异常但CTA 未发现责任血管异常6例(14.29%),CTP灌注正常但CTA 发现责任血管异常2例(4.76%),CTP灌注正常CTA 未发现责任血管异常4例(9.52%)。2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多种病因引起的颅内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造成脑供血不足导致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坏死,是全球最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外,幸存患者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在梗死区与正常脑组织间存在有半暗区,该区域处于缺血边缘区,神经元处于电衰竭状态,如及时恢复缺血边缘区的血供,则神经功能可恢复,因此如何积极早期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客观而准确的评估,为积极早期促进缺血边缘区的血流再灌注,挽救尚未死亡的神经细胞尤为重要。

CT 血管造影(CTA)是将造影剂通过周围静脉高速注入,在受检靶血管内造影剂高峰期行螺旋CT 检查,通过三维数据采集,计算获得多种血管影像,继而从不同角度、方位显示脑内血管,评估脑内血管是否有狭窄及狭窄的部位、侧支循环情况等[3-5]。CT 灌注(CTP)是新近发展起来的CT应用新技术,是一种能获得活体组织微循环血流的检查,对选定层面性连续扫描,获得该层面的时间-密度曲线,通过该曲线可获得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到达峰值时间(TT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以此判别缺血脑组织的灌注状态进而区别梗死后的不同区域[6-8]。

本研究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CT 血管造影联合CT 灌注,发现感兴趣区病变脑组织的脑血容量及脑血流量较镜像区显著降低,平均通过时间显著延长,但感兴趣区与镜像区的达峰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相应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造成梗死区的血流中断或不足,进而表现为脑血流及脑血容量显著降低,平均通过时间延长,达峰时间延长,从梗死中心区经缺血半暗带至正常脑组织,发现脑血容量及脑血流量逐渐升高,达到峰值时间逐渐缩短,呈阶梯样改变。进一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CTP 的阳性率发现明显高于CTA。综上可知,缺血性脑卒中行CT血管造影联合CT 灌注能准确反映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有效判定颈部及颅内责任血管是否存在狭窄,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2]Chiti A,Dinia L,Del SM.Intraarterial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N Engl J Med,2015,372(12):1 176-1 177.

[3]韩新生,裘丽红,许予明.CTA、MRA 及DSA 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1):33-36.

[4]曾秋华,洪早云,喻立军.减影CTA 联合常规CTA 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CT 和MRI杂志,2013,11(4):26-28.

[5]刘立海,艾明华.脑动脉狭窄的CTA、MRA 临床应用比较[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9(7):646-647.

[6]孙士富,何国军,左其龙,等.CT 灌注指导下对超时间窗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11):1 096-1 100.

[7]赵焱,陶定波.CT 灌注成像联合CT 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1):50-56.

[8]吕翠,高波,唐剑华,等.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变化的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2):94-97.

猜你喜欢

感兴趣镜像脑组织
更 正
镜像
镜像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镜像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编读往来
现在是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