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化与异化在字幕幽默翻译中的应用分析—以情景喜剧《IT狂人》为例

2015-12-18伍强瑞

关键词:译语源语情景喜剧

伍强瑞, 孙 伟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海 200062;2.安徽新华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88)

归化与异化在字幕幽默翻译中的应用分析—以情景喜剧《IT狂人》为例

伍强瑞1, 孙 伟2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上海 200062;2.安徽新华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88)

情景喜剧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以其幽默的言语赢得各国观众的青睐。但由于受语言和文化的限制,如何翻译情景喜剧的言语幽默成为翻译界的难题。归化与异化作为幽默翻译的策略,能够有效翻译情景喜剧的字幕言语幽默。在《IT狂人》字幕幽默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并非相互对立而是互为补充。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幽默翻译时应以归化为主;与物质文化相关的幽默翻译时应将归化与异化相结合;与语言文化相关的幽默翻译则采取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归化与异化;幽默;字幕翻译;情景喜剧

目前,情景喜剧正以每年数以万计的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其集智慧和情趣于一身,帮助来自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交流幽默、共享笑声,成为缓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鉴于此,情景喜剧正日益成为翻译领域的新阵地。情景喜剧的引入为中国观众提供了接触外国文化,了解异国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的新平台。由于各国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国内众多观众只能借助中文字幕来欣赏情景喜剧所要传达的幽默效果。翻译精良的字幕能够引导观众欣赏原始的异国幽默,同时也能避免文化冲击带来的不适与困惑。但现实问题是国内尚无公认的翻译理论能够作为情景喜剧字幕幽默翻译的指导理论,多数翻译人员通过自身的翻译实践进行有益的探索。目前对于字幕的幽默翻译研究较为流行的是采用语言学的联结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以及适应理论,但是这些翻译理论在运用到字幕幽默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忽视了情景喜剧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因素。因此,本文尝试采用归化与异化作为情景喜剧字幕幽默翻译的策略,试图解决情景喜剧中文化因素所带来的困扰。

一、归化与异化

(一)归化与异化的定义

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策略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在其1813年所著的《翻译的不同方法》一书中所提出,他指出“翻译有两种方法:译者要么尽量不去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尽量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1]。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的两种常用方法,前者主要指翻译者为了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异国语言而采用尊重源语的表达习惯,保证翻译语言的流畅性,不破坏源语自身的特性;后者是指译者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源语所要传达的含义,扫清语言障碍而使用读者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对源语进行加工翻译。

异化指向源语,而归化则指向目的语。尤金·奈达(Eugene A.Nida)作为归化翻译手法的典型代表,强调翻译的“功能对等”效应,讲究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从而使源语和目的语相互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另外其指出翻译不仅是词意、风格、文体、语义上的对等,同时也要考虑翻译文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2]。韦努蒂(Lawrence Venuti)被翻译界视为异化翻译策略的代表,其反对以译文通顺作为翻译宗旨的做法,认为翻译时应保持源语的真实性,让读者切身体验源语的魅力所在[3]。

(二)归化与异化的关系

目前,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归化与异化是两种相互独立且对立的翻译方法,分属不同翻译理念,难以共存。事实上,归化与异化是两种互为补充的翻译策略,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对立矛盾。在翻译不同文化信息时,归化与异化的互为使用能够有效平衡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归化的使用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源语文化,而是在保留源语文化的基础上使用归化。另外,在选取异化作为翻译手法时要充分考虑受众对象的语言背景,以免造成受众对象的困惑与误解。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曾经指出,“翻译者是否采用归化和异化取决于不同的因素,如源语文本的语境性,引用的准确性以及读者的可接受性[4]。由此可见,在做文化方面的翻译时,归化与异化是难以分离单独使用的。归化与异化的选取应以源语文化是否能够有效的转移到目标言语文化中以及读者的接受度为标准。因此,译者在遇到翻译文化冲突时需合理灵活的使用二者。

二、幽默翻译

幽默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译者需要充分理

0解跨文化研究在幽默翻译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源语文化的艺术价值(如习语、俚语、典故、诗歌等)能否成功引入到目标语当中,取决于文化差异能否融入到幽默翻译的过程中。基于不同的幽默翻译目的和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译者应自由的选取翻译策略来翻译言语幽默。考虑到情景喜剧作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载体,源语中的主题、风格、人物特征、社会历史背景都应考虑到位。只有基于这个前提,译文才能真实的重现原有情景喜剧的艺术特征。另外,译者在翻译言语幽默时,要分辨出关键信息与无用信息,合理使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确保源语幽默与目标语幽默的相互对应。

在现代翻译研究中,译者普遍认为幽默翻译应尽可能达到对等的效果。但由于幽默翻译所具有的复杂性与困难性,幽默和翻译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翻译学家的足够重视。幽默翻译研究是一项挑战,它需要对原文的幽默进行精确的解码并将此转移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5]。幽默翻译的对等效果不是简单的浮于表面,而是源语与目的语之间交互价值的体现。

三、归化与异化在字幕幽默翻译中的运用

言语翻译在形式上表现为语言字符间的简单转换,实质为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翻译时时刻刻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之中[6]。翻译既是文化内的交流也是文化外的相互影响,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以文化为基本的翻译单位。奈达将文化分为五种类型: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社会文化、物质文化和语言文化。相对应地,文化幽默也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幽默、生态文化幽默、社会文化幽默、物质文化幽默以及语言文化幽默。本文将以英国情景喜剧《IT狂人》中部分幽默片段的字幕翻译为例,分析后三种文化幽默是如何使用归化与异化翻译手法进行字幕翻译,以期实现源语与译语的同等幽默效果。

(一)社会文化幽默的翻译

社会文化与社会群体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具有明显的地域,民族或群体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群体生活状况的方方面面。在情景喜剧中,社会文化幽默是以言语与词汇的方式呈现,同上层名流、名牌、电影、文学、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翻译社会文化幽默时,译者需要保证源语的社会文化能够完整的呈现给受众对象。在处理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幽默时,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手法。为了保证目标观众在观赏情景喜剧时能有和源语观众一样的反应,源语幽默的呈现需要符合受众对象的表达方式。事实上,归化在翻译过程中担负着文化转移的功能,保持着源语文化与目标文化的相对平衡。例如:

Roy:Have you tried forcing an unexpected reboot?(有没有试过强制重启?)

Colleague:No!There you go!No there you go,I just heard it come on.(不!就是这样,我已经听到声音了。)

Roy:I’m sorry,are you from the past?(丫的,你来自侏罗纪吗?)

这是《IT狂人》第一季第一集中的一幕剧情,罗伊对同事迟钝的理解能力十分恼火,所以罗伊骂同事不是这个年代的人类。为了保证幽默效果在翻译时得以保留,译者将“Are you from the past?”译成“丫的,你来自侏罗纪吗?”,罗伊调侃同事的理解能力跟侏罗纪的恐龙一样,为此该处的幽默效果很自然的流露出,观众也能轻易的体验。如果将这句话直译成“丫的,你是这个世纪的吗?”幽默效果将大打折扣,也会对译语观众造成理解上的困惑,质疑原剧的笑点何在。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充分理解源语的幽默效果是如何通过源语文化方式呈现,在翻译过程中巧妙借助译语文化实现对接,译语文化的谚语、典故、诗歌等就是很好的翻译范式。例如:

Roy:And while I was working on it,she rested a cup on my back.(我修电脑时她还在我背上放了个杯子。)

Moss:Yeah,I mean they’ve not respect for us up there.No respect whatsoever!(没错!楼上的对咱们太“没”尊重了,“不”尊重。)

Roy:We’re all just drudgens to them.(简直当咱们是“浓眉公”啊!)

此片段出现在《IT狂人》第三季第一集中,罗伊在给同事修电脑时希望同事能够尊重他,但同事却用很不礼貌的方式“礼遇”他,这种粗鲁的行为深深的伤害到罗伊,为了调侃自己的尴尬处境,罗伊用“drudgens”一词形容自己。事实上这个单词在英语中并不存在,它是由罗伊自己创造的。虽然这个单词在译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语,但译者为了表达出源语的幽默效果,用归化的翻译手法将其译为“浓眉公”。“浓眉公”在汉语中是指拥有绝对权力与声望的长者,受到他人无尽的爱戴。另外,“浓眉公”同“农民工”读音相似,这个词在英语中可以用“coolie”一词代替,专指没有技能且没有受过培训的底层劳动力。莫斯和罗伊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所在的部门是公司最优秀的部门(办公地点位于负一楼储藏室),他们提供的优质服务配得上他人的尊敬,但同事却将其视为“coolie”。这样戏剧性的反差产生了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效果,译者巧妙的运用归化译法使译语具有同样的幽默效果。

(二)物质文化幽默的翻译

日常生活中,特定的文化因素能够被当地居民所熟知,但对于其他语言环境的人来说则显得难以琢磨。在情景喜剧《IT狂人》中,物质文化幽默通常同食物、饮料、器材、工具相结合,这些物品自身所具有的属性赋予其特定的所指意向。目前,英国情景喜剧在中国的观众群体较为集中的分布于学生、白领之中,他们通常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在观看异国情景喜剧时能够较为轻松的体验源语自身的幽默效果,很少借助译语来获取笑点。由于中西方文化的持续交流,许多文化词条(Cultural items)引入国内,在《IT狂人》中有许多国内观众所熟知的文化词条,如Burberry(巴宝莉),DAKS(达克斯),The Beetles(甲

61壳虫乐队)以及Bentley(宾利)。但是由于字幕因素的限制,一些原有信息会在译语中丧失。因此,在翻译此类物质文化幽默时,译者通常采用异化的翻译手法解决此类难题。例如:

Roy:Fire!(着火啦!)

Moss:I’ve sent an e-mail.It’s fine!(我已经发过求救邮件,没事的。)

Roy:An e-mail?!It’s a fire!Where...Where is the precinct extinguisher?(邮件?着火啦!那个……灭火器在哪?)

Moss:Made in Britain!(英国制造!)

情景喜剧《IT狂人》第二季第一集中,莫斯手持“英国制造”的灭火器救火无果,万般无奈之下选择发邮件求助,导致火势越来越大。“英国制造”在英语中现已成为劣质产品的代名词,这种自嘲式的笑话诠释了英式幽默的魅力所在。这里译者使用异化翻译手法保持了源语的语用习惯,并没有刻意的将“Made in Britain”译成“冒牌货”,而是用直译的方式将其译成“英国制造”,这样的处理方式避免自嘲效果的缺失,保留了英语言语幽默的本质,也使译语观众体验了真实的源语幽默。

虽然异化可以有效的翻译物质文化幽默,但是过多的使用异化会适得其反,给观众造成过多的误解与困惑。对于一些特定的文化词条,译者应合理选用归化与异化翻译手法,处理不当,将会使原有的幽默效果消失殆尽。毫无疑问,在进行情景喜剧字幕的幽默翻译时,译者应将情景喜剧的异国元素与译语观众的接受能力考虑其中,但是一些特定的文化词条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远远超出译语观众的外语理解能力,这种情况下则必须使用归化的翻译手法对待特定文化词条的翻译。例如:

Jen:What do you want to drink?(你喝什么酒?)

Moss:White Russian.(二锅头。)

Jen:A white Russian?Oh,for God’s sake!Documentaries...Balsamic vinegar...(二锅头?我的老天爷啊!纪录片?香醋?)

这段对话发生在《IT狂人》第三季第四集珍为其新男友举办的派对上,当珍询问莫斯喝什么酒时,得到了令其困惑的答案,在同事的眼里莫斯根本不会喝酒,而他却要喝“White Russian”,因此珍认为莫斯是在开她的玩笑。此处的幽默效果体现在“White Russian”的讽刺含义上,莫斯弱小的形象同烈性酒“White Russian”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White Russian”在国内没有类似星巴克的知名度,译者只能用归化对其内涵进行翻译,此处译者将其译成家喻户晓的“二锅头”,讽刺的反语效果突显。虽然这里也可以用异化的手法将其译为“白俄罗斯酒”,也能说明莫斯要喝的是一种酒,但是反语效果则很难体现,所以此处运用归化更符合幽默翻译的要求,反语讽刺的幽默效果得以保留。

(三)语言文化幽默的翻译

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汉语归属汉藏语系,英语则是印欧语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属性增加了情景喜剧的翻译难度。众所周知,汉语为表意文字,英语则为表音文字,因此两者在语言、词性、语义、句法与修辞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的文化环境使得译者在翻译语言文化幽默时很难保证源语的绝对忠实。正如奈达所说“没有任何两种语言是完全一致的,即使给相应的符号同等的含义,或是将这些符号置于短语和句子中,也很难保证有绝对对应关系的两种语言,对于翻译也是如此”[7]。译语观众在观看情景喜剧时接触的是异国的语言与文化,为此译者有必要将源语的语义合理的展现,同时进行有益的文化转移与补偿。文化差异的处理需要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上,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IT狂人》中语言文化因素主要体现为双关、反语等。例如:

Roy:Ok,lady!You’ve won this round,but we can wait!You will slip up one day,and believe me,we will be there when you do!(行啊,小娘们!算你狠,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总有一天会露馅,我们走着瞧。)

这句话出现在《IT狂人》第一季第一集中,罗伊对于珍的工作安排很不满意,想方设法想赶走珍,但是赶走计划始终不能成形。此处将“You’ve won this round,but we can wait!”翻译成“算你狠,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样的翻译使得罗伊的行为看似光明磊落,实则是在无情的讥讽与嘲笑,和其“君子”的形象相违背。如果此处翻译成“别得意的太早”,讽刺意味就会缩减,罗伊“君子”形象与“小人”处事方式的发差将会失色不少,幽默效果较为含蓄。对于该句的幽默翻译,笔者认为还可以将其译成“好难不跟女斗”,幽默效果同样存在。

源语文化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之下顺应产生的,译者在进行源语文化的译语翻译时,须将其同读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动态紧密结合,赋予其译语文化的时代特色,给译语观众带来源语观众无法获得的愉快体验。例如:

Roy:Oh really?Really,why don’t you come down here and make me then?What?Oh you think I’m afraid of you?I’m not afraid of you!You can come down here any time and I’ll be waiting for you!(是吗?有本事过来单挑!你算什么,你爸是李刚啊!有种下来,随时恭候。)

这一幕发生在《IT狂人》第三季第六集中,罗伊和同事之间发生争执,猥琐的他只敢在电话里嚷嚷,不敢上楼找同事理论。此处源语中,罗伊的言语似乎很难体现出幽默效果,译语观众很难体会源语观众的笑点所在,因此幽默翻译的目的就无法传达。为了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译者在翻译时特意使用归化译法,将“有本事过来单挑!你算什么,你爸是李刚啊!”作为源文的译本。译语中译者用“李刚”一词表现出罗伊的狂妄自大,同时这样的引用符合国内观众的所接受的社会热点,将热点话题同幽默效果紧密的对接,给译语观众更直接的幽默体验,将源语难以捉摸的幽默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结语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对情景喜剧的字幕幽默翻译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译者要做的不仅是让译语观众领会源语中纷繁复杂的多种文化幽默,更是让译语同源语实现幽默上的对等。考虑到幽默翻译的文化因素,译者可以通过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手法赋予目标观众更为直观的幽默体验。字幕翻译的本质是在两种甚至多种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推动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情景喜剧的字幕幽默翻译过程中,译者需灵活的选取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采取灵活变通的手段,针对不同的文化幽默,使用最为合理的翻译策略,消除源语文化的陌生化与异国情调,适当情况下也需维持源语文化的原有特色。从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出发,在情景喜剧的字幕幽默翻译过程中,无论选取何种译法,只要将源语中原有的文化因素翻译到位,实现源语与译语的幽默对等,就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翻译策略。

[1]Friedrich,Schleiermacher.Lectures on Philosophical Ethics [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Nida,E.A.,and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1969.

[3]Venuti,Lawrence.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1998.

[4]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Anne,Leibold.Translation of Humor Who Say it Can Be Done[J].Meta,1989,(1).

[6]高 珊.英国文化翻译理论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7]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责任编辑:卓 如)

H315.9

A

1671-802X(2015)06-0059-05

2015-11-02

伍强瑞(1991-),男,安徽无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职业教育。孙 伟(1982-),女,安徽滁州人,讲师,研究方向:翻译教学理论。E-mail:udiri_wu@163.com.

猜你喜欢

译语源语情景喜剧
浅析国产情景喜剧的特征
浅析国产情景喜剧的特征
Situation Comedy情景喜剧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英达“情景喜剧教父”的坚守与执念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视域下情景喜剧的创作困境与出路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