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德旋与江浙地区桐城派的传衍

2015-12-18汪长林严泽燕

关键词:桐城派桐城古文

汪长林,严泽燕

(1.安庆师范学院皖江文化中心, 安徽 安庆 246011;2.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吴德旋与江浙地区桐城派的传衍

汪长林1,严泽燕2

(1.安庆师范学院皖江文化中心,安徽安庆246011;2.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摘要:当嘉道间,姚鼐之后,桐城派一方面需应对汉宋之争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面对阳湖派的分歧以及仪征派的讨伐,加之常州地区素来就有学术传统,因此桐城派在江浙地区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遭受一定程度上挑战。吴德旋生于斯,长于斯,坚持授徒讲学,勇于突破传统,以桐城为宗,传桐城心法,成为该时期江浙地区桐城派传衍的中坚,其意义当自不待言。

关键词:吴德旋;桐城派;江浙;传衍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2.009

吴德旋(1767—1840),字仲伦,一字半康,号安蔬居士,诸生,江苏宜兴人。乾隆末年,即“以文学服海内”(《 吴仲伦先生墓志铭》[1])。嘉庆九年(1804),以俸禄不逮给养而弃科举,遂专志于学,悉心著述。他身处常州,一生转益多师,早年曾与张惠言、恽敬等人在亦师亦友中切摩古文,且受到他们的推崇,四十岁左右(1807年前后),转师于姚鼐,遂“一意宗桐城学”[1]而不弃。这一由阳湖而桐城的转变,对于后来促进两派内部的融合与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如包世臣在《雩都宋月台(维驹)古文钞序》所言:“近世古文,推桐城姚氏……门下士如陈石士侍郎,梅葛君户部,管异之孝廉,吴仲伦明经,皆亲承指挥而有得,然唯吴君为能真传姚氏之法也。”[3]章士钊亦曾说:“仲伦为桐城末流之东方启明……道光为文风趋于最低潮时代,仲伦左挈恽子居,右提吕月沧,一面质剂桐城、阳湖之矛盾,一面推广文学于珠江流域,不失为当时文坛之居间能手。”[2]其实在嘉道时期尤其是姚鼐去世之后,吴德旋推广文学之功不仅在珠江,江浙地区也同样有赖于他。

一、吴德旋与桐城、阳湖派之关系

阳湖派,是清代中叶的一个散文流派,它是以恽敬、张惠言等为代表的一群阳湖(今江苏武进)人而得名。张之洞《书目答问》,其于集部首次将恽敬等人的集子单列,标以“国朝阳湖派古文家集”字样,以与“桐城派”并列于是有“阳湖”之名遂播于海内。由于吴德旋与阳湖派领袖恽敬、张惠言以及桐城派集大成者姚鼐均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他的派别归属问题自然广为关注,或将其归之于桐城派,如刘声木的《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称其“实为桐城正宗”[4];或将其归之于阳湖派,如徐珂认为阳湖派在开创者恽敬、张惠言二人之后,“继之者有无锡秦瀛、阳湖陆继辂、宜兴吴德旋”[5]。因而厘清吴德旋与两派之间的关系对于辨析吴德旋在桐城派传衍中的作用便必不可少。

首先,吴德旋来自阳湖派,其与张惠言等人乃亦师亦友,因此受其影响自是必然的事实。吴德旋与恽敬、张惠言的交游,始于1793年在京师的会晤。他在《送恽子居序》里曾自述道:“余年十五六岁时识子居于家,及来都,与子居交益亲。子居之友张皋文,予师友也。予之学为古文,得子居、皋文两人为助。”[6]可见吴德旋年少时就在家乡与恽敬初识。1793年,吴德旋自济南入京师,经恽敬介绍,才结识了张惠言、王灼等人。不难看出,吴德旋在接触到姚鼐之前,他主要是在与恽敬、张惠言等人在亦师亦友的切磋中学习古文的。恽、张二人不仅对他学习古文大有助益,而且也为吴德旋后来研习《古文辞类纂》提供了契机。其《七家文钞后序》云:“余年二十余至京师,与武进张皋文同学为文,得桐城姚惜抱先生《古文词类纂》读之,而知为文不可不讲于法也。”(《初月楼文钞》卷五)可知吴德旋是从张惠言那里读到了姚鼐的《古文辞类纂》,从而对为文之法有所领悟的,这为吴德旋日后请益于姚鼐、倾心桐城派奠定了基础。

此外,吴德旋与张惠言的论文观点也大多相合。吴德旋曾说:“予前在京师,与张皋文同习为文,凡皋文论文之旨无不与予合者。皋文不喜《中说》,而予独好之,惟此为异。”(《初月楼文钞》卷一《读中说》)二人论文观点不仅较为一致,对于吴德旋来说,张惠言的称许更是莫大鼓舞。如张惠言在《赠毛洋溟序》曾肯定吴德旋因文见道的宗旨和“进退有法”[7]的行为准则。对张惠言的赞扬和鼓励,吴德旋“不能不幸而自喜”,为此他在《答张皋文书》中回复道:“今得足下称许,则又以自幸,非自以为有馀,正贵知我者希也。”(《初月楼文钞》卷二)然后称赞张惠言的文章“与明允、子固相上下,其去昌黎一间耳”,引出了自己的文章虽然“去归熙甫尚远”(同前),但是却以韩愈文作为自己创作典范的志向。显而易见,张惠言对吴德旋是多有称许的,这给了吴德旋坚持古文创作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他在《与恽子居书》中说:“今德旋幸为足下及皋文所知矣,虽时之人未有能知德旋者,德旋固以为愈于群天下之人知之也。”(《初月楼文钞》卷二)而且他对恽敬“以孟韩之学为己任”态度是非常敬重和认可的,并表达了自己“虽不敢自谓于古有得,但心窃志之久矣”(同前) 的心志。

其次,影响每每是双向互动的,吴德旋对恽、张等阳湖派诸子同样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恽、张等阳湖派诸子早先倾向汉学,偏好骈俪之文,后来才转攻古文,而且是到了乾隆末年与桐城诸子的交游中接触到桐城古文之后才专门从事古文创作。因此姜书阁以为吴德旋等人“皆与恽张文派,有至大之关系;即谓阳湖一系,无此诸子不能成立,亦无不可。盖恽张之学为桐城古文,乃王悔生、钱鲁斯、吴仲伦等启之”[8]56是客观的。吴德旋的潜移默化影响,对于促进阳湖派与桐城派的交流和融合,当有积极的意义。张寿荣《初月楼文钞》跋文云:

宜兴吴仲伦初与张皋文、恽子居切磋论难,学为古文。后于钟山见姚鼐而受业,自谓姚鼐以禅喻文,谓须得法外意……生平所极推崇者惜抱,次皋文,次子居。而于皋文、子居之文论断亦允,盖其由阳湖而桐城,其中甘苦,喻之深亦能道之切也。所著《初月楼正续文钞》,惜抱而后言桐城家者尚焉。

吴德旋首会姚鼐而“请益”之,是在1807年的金陵钟山书院。初次接触,吴德旋便对姚鼐“以禅喻文”、“须得法外意”的观点非常认可,而姚鼐“亦深许德旋为可与言文”(《姚惜抱先生墓表》)者。其后吴德旋遂一心宗法桐城,其论学为文每与姚鼐弥合。他所倡导的古文理论也都是在守与变中承继和发展着桐城古文的理论体系。他在《与王守静论大云山房文稿书》中曾说:“仆于文,所见与子居异。子居为文,气必雄厉,力必鼓努,思必精刻。而仆所深好者,柔淡之思,萧疏之气,清婉之韵,高山流水之音。此数者,皆子居所少。”(《初月楼文钞》卷二)显而易见,吴德旋的古文旨趣截然不同于恽敬等阳湖派,而与桐城派的清淡雅洁之风非常契合。

另外,从吴德旋和恽、张之间的尺牍往来看,他们相互论文,往复辩难,从中不仅反映出桐城派与阳湖派的一些歧异之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亦不难看出吴德旋作为一个由阳湖而入桐城的古文家,其处境和地位的尴尬处。但是他却能极力弥合二者之间的龃龉,用自己的努力不断地推动着桐城派在江浙地区的传衍。这从《七家文钞》的编选过程中即可见其努力之一斑。

《七家文钞》是道光间陆继辂与薛玉堂合辑的一个古文选本,全书共选了方苞、刘大櫆、姚鼐、张惠言、恽敬、朱仕琇、彭绩等7人的作品。但在入选对象、篇目等的确定上,陆继辂、薛玉堂曾请教过吴德旋和李兆洛,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对象为方、刘、姚及张惠言、恽敬、朱仕琇、彭绍升这七位古文家,入选篇数依次为二十三首、十六首、十七首、十七首、二十首、九首、五首。其实,在七家的拟议中,陆继辂、薛玉堂二人曾主张将这七家改为刘、姚、张、恽四家。显而易见,他们的目的是想让张、恽与刘、姚比肩而行,这样阳湖派就不只是桐城派的一个旁支,而是同等地位了。结果这一提议遭到了吴德旋的坚决反对,他在《与陆祈孙书三》中直言道:“得十一日手书,知《七家文钞》有改为刘、姚、张、恽四家之说,鄙意颇不以为然。”(《初月楼文钞》卷二)而且他认为即使去掉了朱仕琇、彭绍升二人,“望溪必不可去”。他的理由是“去望溪即不成书,且甚有似于续《二十四家文钞》后者”(同前)。认为“二十四家”之文,只有方苞能得古文之正传,其余大多是滥竽充数,不能真正谨守古人为文之法。因此,他坚决认为方苞不可去掉,并希望陆继辂把他的意见转达给薛玉堂,让他们再作计议。

《七家文钞》编成之后,三人都作了序文,薛玉堂和陆继辂作了前序,吴德旋跋于后。陆序极力为阳湖派张本,突出张、恽的古文成就。而薛序则从他与张惠言的一段交往入手,最后表达希望此书对后学有所指导的心愿。这又显然只是序言的一般写法了,但也突出了阳湖派作家张惠言的地位。然而,吴序则不同,先是大谈论文应该主乎法,接着对古文传至清代之后的传承关系进行辨析,他说:“我朝之文能无戾乎古人之法者,断自方望溪始。刘海峰则望溪之弟子,而惜抱所从受法者也。”(《初月楼文钞·七家文钞后序》)这无疑是在为桐城张目,从中亦不难看出吴德旋对二者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所付出的努力。

总之,阳湖派作为桐城派的同源别支,两派虽有共性,但是歧异之处也不可避免。吴德旋虽与两派人士均往来密切,但他在论学为文和创作风格取向等方面则明显倾向于桐城。在交游中,他既对阳湖派有较大的影响,又对维护桐城派的地位功不可没。

二、吴德旋于江浙地区授徒情况概述

吴德旋由阳湖而入桐城,在江浙地区,其于桐城派的意义不仅在于对阳湖与桐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所付出的努力,更在于其一生为桐城派在江浙地区的传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正如上引包世臣所言:“近世古文,推桐城姚氏……然唯吴君(吴德旋)为能真传姚氏之法。”[3]

关于吴德旋在江浙地区的授徒情况,据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所载,其直接师承的弟子就有二十余人,其中江浙地区有名可考者十八人:

任朝桢,字维周,号午桥,宜兴人,□□。与吴德旋友善,平日论文悉与德旋合。其为文优柔平夷,结构中度,自抒所得,绝去畦町,无意摹古而自不悖于古。撰《任午桥存稿》三卷。

按,顾名、吴德旋等《重刊续纂宜荊县志·人物》作“一字午桥”。《任午桥存稿》乃由其子煃搜辑整理而成。

吴士模,字晋望,武进人,诸生。与吴德旋友善,论文悉与德旋契合。为文原本经术,体格纯雅,得桐城家法。

按,民国《双林镇志·节孝》一作“士谟,荡下人”。据世界书局《历代人物别署居处名通检》所载,吴士模号泽古斋。饶国庆等编《伏跗室藏书目录》载吴士模有《泽古斋全集》十册传世,清光绪十年(1893)刻本。另据江澄波等编《江苏刻书》所载,《泽古斋诗文钞》有八卷,为道光时期的吴氏家刻本。《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经申义》称其为学“沉潜程朱,而出入诸家,一以躬行实践为本”。

吴谨,字研夫,宜兴人,德旋子,诸生。师事吕璜,受古文法。撰《爱月轩文钞》□卷、《诗钞》□卷、《月沧藏书目录》□卷。

按,姚椿《吴仲伦先生墓志铭》云:“君卒于道光二十年九月,年七十四。子二,长谨,县学生。次盈嘉。”

吴敬承,字筠墅,阳湖人,士模子。□□。师事族兄吴德旋……撰《读左史文》□卷、《读史记文》□卷。

按,光绪《武进阳湖县志·人物·文学》云:“士模长子涵,一字纯夫;季子敬承,字筠墅,皆能文不遇。”

吴铤,字耶溪,武进人,诸生。师事吴德旋,德旋以所受于师友之说告之。最为笃信,为入室第一弟子。其为文夷犹冲澹,所见极深,最得师法,足以力追古人。

按,吴铤科举应试未中,三十三岁即病亡。著有《因时论》,成为近代经济史上与龚自珍、魏源、包时臣、林则徐、汤鹏等齐名代表性人物。

孙励,字庶翼,阳湖人,师事其舅吴德旋。与程德赉、王国栋,吴谔等友善,以学问文章相切摩。

孙曾颐,字子期,阳湖人,励子,德旋外孙,监生。为诗寄意深婉,澹远有神韵,深得德旋衣钵。咸丰庚申阖门殉难。撰《楚游村居怀人草》共六卷。

吴谔,字少萼,一字藉庭,宜兴人,监生。师事吴德旋,德旋以所闻于姚鼐者告之,谓从归有光入,可以上溯司马子长,谔遂日取归有光古文读之。每为文辄仿佛其波澜意度,不入其窔奥不止。诗学晚唐,兼工书画、医学。撰《水西山房诗文草》三卷。

邹澍,字润安,武进人(《桐城文学渊源考》作“阳湖”,今据《清史稿》、《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等改)。师事吴德旋,受古文法。学充行谨,为诗、古文词有声,兼精医学。撰《沙溪草堂文集》一卷、《诗集》一卷、杂著一卷,已佚。撰述存者惟医书□种。

按,祁晓华《吴地名医》:邹澍,“号闰庵”。孙文奇《中国历代名医集录》作“号自庵”。《清史稿》本传称其“有孝行,家贫绩学,隐于医。……所著书,医家言为多。……深究仲景制方精意,成一家之言。”

郑乔迁,字仰高,慈溪人。诸生。师事吴德旋,德旋告以所受张惠言、姚鼐之说,最为笃信,益肆力于古文,不乐与俗伍,其文气疏而词畅。撰《藏密庐文稿》四卷,吴德旋为之删订。

按,清人董沛、孟如《四明清诗略》卷二十作:“郑乔迁,字仰高,号耐生。”《藏密庐文稿》一册,有道光刻本,伏跗室藏。参见《贩书偶记》。国家图书馆收藏本为二册。又据石人和《宁波历代书画集》,郑乔迁室名“藏密庐”。冯登府序《藏密楼文稿》云:“发先世二老阁书及借阅范氏天一阁所藏,一资其文。与阳湖陆祁生、吴仲伦为师友。明季浙东多奇节,乔迁于梨洲、谢山所经述,欲赓续之,遍寻荒冢断碣,徘徊穷山中,不问家事,惟好饮,饮必有诗。已,皆摒弃之。”

陆与乔,字子卿,宜兴人。布衣。师事吴德旋,受诗、古文法。亦工诗、古文词,诗尤工,能引其芬芳悱恻之致,以达幽愤抑郁之情。撰《琴楼诗集》□卷。

按,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隐逸录》云:“陆与乔,字子卿,上头里人。贫而好古,善鉴别名人书画。师事吴德旋,工诗、古文,字体尤奇逸……号所居楼曰‘匣琴楼’,著有《匣琴楼集》。后粤贼至,里无炊烟,与乔僵卧绝食死。”

恽谷,字□□,武进人,敬子,□□。师事吴德旋,受古文法。撰《子居年谱》一卷。

郭传璞,字□□,鄞县人,□□。师事吴德旋,受古文法,亦能古文。

按,李玉安等《中国藏书家通典》:“郭传璞(生卒年不详),清末藏书家、书画收藏家。字晚香,号恬士,浙江鄞县(今宁波)人。……藏书印有“晚香”、“臣郭传璞”等。”又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续编》:郭传璞,“字怡士,号晚香,又号伽又,室名金蛾山馆(有《金蛾山馆文集》甲乙集,光绪间刊。另有四明金石志编刻丛书本,凡十二种。初署金蛾山馆,后更号望三益斋)、望山益斋(见前)、游心于澹室(有《游心于澹室诗钞》手稿)。……按:有将盦误以郭之字号。”另据《清代朱卷集成》第254册云:“郭传璞,字恬士,号晚香,行一,道光癸未八月二十九日吉时生。”可作补正。

陈赋,字晓榭,宜兴人,□□□□拔贡。与吴德旋、李兆洛等友善,日以诗、古文相切摩。撰述遭乱散佚。

按,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文学录》:“陈赋,字晓榭,周铁桥人。拔贡生。读书过目成诵,道光庚子修邑志,与参校。与吴德旋、路同申、武进李兆洛友善,日以诗古文词相切劘。中年目盲,□授经义,生徒随听随录为《四书直指》,经乱毁,惟《中庸》残卷尚存。”

薛仲德,字可久,无锡人,玉堂子,□□□□□□。师事吴德旋、李兆洛,受古文法。

按,《皇清书史·九屑·薛》引《合肥学舍札记》作:“薛仲德,字可久,武进人。工小篆。”

吴瑞珍,字□□,宜兴人,□□□□□□。师事族叔士模、族兄德旋,受古文法。

冯登府,字云伯,号柳东,嘉兴人。嘉庆庚辰进士,官宁波府教授。与吴德旋友善,得受姚鼐古文义法。其文淳古渊雅,与归有光、方苞相近。其诗立体必高,琢句必隽,伉朗而无肥厚之习,逋峭而远纤佻之音,抗心希古,不拘拘唐宋分界。

对于多元回归,有时计算出来的结果,会出现自变量的系数相应的显著性概率均大于0.05,此时可以考虑使用逐步回归的方法.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作用最显著的变量引入模型,在此基础上引进对模型作用最显著的第二个变量,引进变量后立即对原来引进的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剔除不显著的变量,然后再引进新变量,直至既不能再引进变量又不能从模型中剔除变量为止.

按,光绪《青浦县志·游寓传》:“冯登府,号柳东,嘉兴人。学长考据,于石经用力尤深。既第进士,授庶吉士,出为将乐县知县。不赴。久之,就宁波府教授。道光时,延主青溪书院,勤于讲论,士安其教。”又钱仲联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云冯登府,“又号勺园,别署由拳旧史、天风砚主、歌萝庵主。……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九、史诠《冯柳东年谱》。”

此外还有程德赉,字子香,徽州婺源人,为吴德旋的入室弟子。他虽属徽州婺源,但因“少时从其大父侨居吴门,其母夫人汪氏,宜兴人也。故子香遂奉母居宜兴”(《程子香墓志铭》)。因此,程德赉也可以算作吴德旋在江浙传授桐城古文的弟子之一。

吴德旋之授徒讲学,主张以古文入时文,融合经史,从而还空疏时文应有之生气。其古文又以桐城为正宗,他不仅自己躬身于此,对弟子们所授也莫不如是。如他教导第一入室弟子程子香有云:“曩者桐城姚刑部姬传教予为文之法,宜力求古人疏淡处。《太史公书》无美不具,归熙甫能传太史公真脉,予深信之不疑。后遂转以是语授子香,子香能折而从之,深思力取,几且有成矣。”(《程子香墓志铭》)吴德旋以姚鼐的为文之法传授给子香,得到了子香的认可和信服。又蛟川张寿荣亦云:“婺源程子香学古文法于宜兴吴氏。凡吴之得于姚惜抱者,以语子香,子香心印焉。同时吴少萼、孙庶翼、王守静三人与子香交最善,而子香以能文有声……”(《程子香文钞跋》[9])

张寿荣之言说明在吴德旋的弟子中,一些成员情谊交好,还形成了小的古文圈子,相互之间切磋交流,不断扩大桐城派的古文创作队伍。这样的情况,吴德旋自己就有所描述:“嘉庆壬申癸酉间,予授经宜兴北郭外,庶翼与婺源程子香俱来问业。时从予游者恒得八九人,趋向不同,而庶翼、子香独相得甚欢。后两人皆侨居宜兴,晨夕以学行相砥砺……庶翼又善宜兴吴少萼、歙王守静,书问往还不绝……守静称美庶翼,谓似东汉独行士,而父执李申耆亦尝以是称之……庶翼娶吾女。”(《孙庶翼传》)程子香与孙庶翼交好,而孙庶翼又与吴少萼、王守静关系甚洽,不难看出其弟子之间关系融洽之一斑了。

三、吴德旋于江浙传播桐城派之意义

吴德旋生于常州,长于常州、一生游不甚远,主要活动范围都在江浙之间。常州地区素来就有自身的学术传统,而且在嘉道时期达到了非常的繁荣,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如考据学有臧庸、臧礼堂、庄绶甲等;词学方面有张惠言、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史学方面有洪饴孙;古文方面有张惠言、恽敬、李兆洛、陆继辂等组成的“阳湖派”;骈文方面还有李兆洛、洪亮吉、孙星衍、黄景仁等七人组成的“毗陵七子”等等。因此像恽敬、李兆洛这样的“阳湖派”古文家,他们对于桐城派古文似乎并不甚看重,间或有诸多的质疑和挑战,如恽敬在《上曹俪生侍郎书》中便说:

与同州张皋文、吴仲伦、王悔生游,始知姚姬传之学出于刘海峰,海峰之学出于方望溪。及求三人之文观之,未足以餍其心之所欲云者……然所谓才与学者何哉?曾子固曰:“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如是而已。皋文最渊雅,中道而逝,仲伦才弱,悔生气败。[10]

可见作为阳湖派领军人物的恽敬,对桐城派表现出极大的质疑和不满的。他主张用广博的学识来充实古文,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文体至正的古文,达到阳湖派所提倡的醇而能肆的境界。在这样的氛围下,捍卫并发扬桐城派,其难度可想而知,亦可见出吴德旋在江浙地区广收门徒传播桐城古文之意义。

1.突破常州传统,坚持桐城正宗

常州地区素来的学术传统就是注重经术、文章相互发明。因此在这种学术土壤里滋养出来的阳湖派,虽说是桐城派的一个分支,但其自身依然会带着自己潜在的地域文化传统,像恽敬、李兆洛这样的“阳湖派”古文家,他们对于桐城古文似乎并不甚看重,甚至有诸多的批评便不足为怪,如前引恽敬《上曹俪生侍郎书》中便说:“望溪之于古文,则又有未至者,是故旨近端而有时而歧,辞近醇而有时而窳。”认为刘大櫆“识卑且边幅未化”,“论事论人未得其平,论理未得其正”,“字句极洁而意不免芜近,非真洁也”。说姚鼐“才短不敢放言高论”。 正因为如此,朱达明在《清代常州五学派》中说:“当时阳湖古文家心目中是极为看轻桐城派的。”

此外,常州地区接触桐城古文较晚,而且该地域读书人之前大多从事骈文创作,真正从事古文的人很少,只有毛洋溟、钱伯坰等人,而钱伯坰主要成就在书法领域。张皋文通过钱伯坰等人最先接触桐城古文,声名鹊起,高出毛洋溟。后来,恽敬、吴德旋等人又在与张惠言的交游之中接触到了桐城古文。而在此之前,恽、张受其地域传统的影响,二人均是从事骈文的。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吴德旋不仅积极调和阳湖派与桐城派的内部矛盾,还力图冲破常州固有学术传统,坚持从事古文创作,理论上承继桐城古文之绪。如,刘大櫆主张“文贵高”,认为“穷理则识高,立志则骨高,好古则调高”[11]7。姚鼐教导弟子学习古文除了基本的章法外,还应该“求之周秦诸子及司马子长之书”,以达到“不知有法而未始戾乎法”(《七家文钞后序》)的境界。吴德旋在其《初月楼古文绪论》的开篇即明确提出“作文立志要高”[11]19。他说:“北宋大家,虽不可以不学,然志仅及此,则成就必小矣。《史》、《汉》及唐人,须常在意中也。”(同前)又说:“‘不受八家牢笼’,安得有此才分?但于八家范围中有所以表异之处,如姚惜抱所云‘寻求昌黎未尽之绪而引申之’,则途辙自正,各就其才,而可几于成。”[11]21认为学习古文的眼界要开阔,不可专学“北宋大家”,也要学习“《史》、《汉》及唐人”,这样才能立志高远,高屋建瓴。从中即不难看出,吴德旋对桐城先辈的祖述之迹。

总之,嘉道间在江浙地区那样特殊的文化氛围下,吴德旋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从实践与理论上积极维护桐城古文地位,便显得尤其难能可贵。

2.为江浙地区桐城派传衍之中坚

嘉道时期,姚鼐的江苏籍弟子主要有吴德旋、姚椿、毛岳生、梅曾亮、管同等。吴德旋游不甚远,主要活跃在江浙一带。姚椿则过了大半生的游幕生活,主要于河南、湖北等地辗转讲学,晚年(1845)才回归故里,主讲松江景贤书院。而最先接触桐城古文的阳湖派人士,如张惠言、恽敬等人并没能使桐城古文在常州地区乃至整个江浙地区传播开来。阳湖派,既然是作为桐城派的一个支流,二者本源相通,但因桐城“大文家相继辈出,故世人多趋桐城。阳湖之嗣者,以故极少。其可得知者,不过秦瀛、陆继辂、董士锡、李兆洛等数人;而此数人者,又大抵非专习古文者,故阳湖之传微矣。”[8]48因此,从1815年姚鼐去世之后到1840年吴德旋去世期间,桐城派在常州地区的传播,甚至对江浙周边区域的辐射,并非阳湖诸子去完成,而是由吴德旋这样一位以维护桐城派道统、文统为己任的古文家来实现的。这一时期,桐城派一方面要应对汉宋之争的压力,一方面还要面对阳湖派的分歧以及仪征派的讨伐,因此桐城派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遭受一定程度上挑战。因此,吴德旋的挺身而出,广收授门徒,积极捍卫桐城古文的正宗地位,对于桐城派在江浙地区的传衍无疑是有重大的意义。

3.传桐城家法,授古文心得

吴德旋服膺姚鼐之后,不仅坚守桐城古文家法,而且还积极主动地从理论上提炼自己的经验与感悟以成《初月楼古文绪论》(一名《古文绪论》)一书。书中之论,虽非吴氏古文理论全貌,但还是最集中地反映了吴氏对于古文的基本理解,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桐城派中期的理论主张,在桐城派理论发展中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其与刘大櫆《论文偶记》、林纾《春觉斋论文》合为一书,还是颇有寓意的。

1828年冬,吴德旋回鄞州时遇吕璜于杭州,遂“宿留于其所居之丛桂山房二十馀日,议论往复,益切深”(吴德旋《吕月沧墓表》[12])。随后吕璜便将吴德旋所述整理成为《初月楼古文绪论》一书以传世。该书凡六十则,以语录体的形式来表述。其内容上既有桐城派文论的基本观点,也有吴德旋自己深思独得的一些见解。其基本精神就是坚守桐城派的文统与道统,在守与变中体现出桐城家法,为研习桐城古文者提供写作纲领、指点入门途径。正如吕璜所说:“刑部(姚鼐)论文宗旨,散见于集中或尺牍中者,不过偶一及之。先生(吴德旋) 所惠近著,则往往与刑部之说相发相足,而其论尤畅,比之禅门法乳,沾洒后来多矣。”(《与吴仲伦先生书》[13])

总之,吴德旋为促进桐城派内部与阳湖派的交流融合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由阳湖而转桐城,打破常州地区固有学术传统,努力维护桐城古文正宗地位,加之其一生乐于传道,教授江浙籍弟子众多,且均笃信师说,这不仅对维系桐城派自身体系的发展,扩大桐城派的创作队伍有积极作用,其对于桐城派在江浙地区的广泛传播更有突破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姚椿.晚学斋文集[M]. 咸丰二年刻本.

[2]章含之.章士钊全集[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1433.

[3]包世臣.艺舟双楫[M].北京:中国书店, 1983:51.

[4]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M].合肥:黄山书社,1989:221.

[5]徐珂.清稗类钞[M].北京: 中华书局,1984:3887.

[6]吴德旋.初月楼文钞[M]. 道光三年刻本.

[7]张惠言.茗柯文编[M].黄立新,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68.

[8] 姜书阁.桐城文派评述[M].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33:56.

[9] 吴德旋.初月楼四种[M].光绪八年花雨楼校刊本.

[10]恽敬.大云山房文稿初集[M]. 杨家骆.中国文学名著第六集.台北:世界书局,1984.

[11]刘大櫆,吴德旋,林纾.论文偶记 初月楼古文绪论 春觉斋论文[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7.

[12]吕璜.月沧自编年谱(卷首) [M]//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年谱珍本丛刊:第135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429.

[13]吕璜. 月沧文集[M]. 民国二十四年(1935)桂林典雅铅印本.

责任编校:汪祚民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2-0042-06

作者简介:汪长林,男,安徽东至人,安庆师范学院皖江文化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严泽燕,女,河南信阳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4-06-20

猜你喜欢

桐城派桐城古文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论“桐城歌谣文化带”的形成
融通诸体的桐城派文学理论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桐城派文化的创新与现代传承研究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安徽桐城六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