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系列学习词典》编纂设想

2015-12-17张宝林

双语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词典语料库用法

张宝林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北京 10008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系列学习词典》编纂设想

张宝林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北京 100083)

文章在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词典编纂情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编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系列学习词典》的设想。文章认为,以往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词汇教学的研究较为薄弱,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存在着词汇量小、选词立目和义项排序缺乏统计依据、缺乏针对性、缺乏对用法的说明等不足之处。进而提出,编写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应密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以帮助学习者使用常用汉语词语为根本宗旨;应从语义语用特征和语体信息两方面加强对词语用法的解说;应注重释义元语言的有限性和通俗性,追求最佳解释效果;注重吸取语言学本体研究和教学与习得研究的最新成果;注重词典的修订。文章在词目、释义、配例、修订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设计。毫无疑问,其所论述的内容与观点对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也是完全适用的。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学习词典;用法

一、引言

本文所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系列学习词典”,指成系列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即面向外语族的汉语学习者的、“旨在提高汉语作为外语的语言能力的积极型词典”。①其适用对象,既包括外国汉语学习者,也包括国内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教材、语法书和词典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材料,可以说是三足鼎立,不可或缺。胡明扬从语言实质的角度指出:“语言说到底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语音是词语的具体读音的综合,语法是词语的具体的用法的概括,离开了词语也就没有语言可言。”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甚至认为:“如果掌握了词语的具体读音和具体用法,即使不学语音和语法也可以,母语获得经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相反,如果只掌握语音和语法知识,而不掌握具体词语的读音和用法,那么还说不上已经掌握了这种语言,往往会一说就错,一用就错。”词典所要解决的正是词语的问题,它是“关于用法的权威”“促进交流的工具”和“外语学习的工具”。②其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朱德熙、陆俭明就曾指出:“词(字)典编纂出版了不少,但好的不多,特别是词语用法词典更少。”③20世纪90年代末期,陆俭明又指出:“……现有的语法书、汉语教科书或工具书远远不能满足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需要。”④从两位先生的论述可见,他们是非常重视汉语词典、特别是词语用法词典的编写的,而汉语词典的编写状况,包括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工具书编写状况,都不理想,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近20多年来,学界对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与相关研究逐渐重视起来,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也有一些词典问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整体情况有所改观,但仍处于探索阶段,朱、陆两位先生指出的情况并未发生根本的转变。

有研究认为,学习语法和学习词典是对外汉语教材整体建设不可或缺的支撑。……对外汉语教材之所以鲜有精品与此有莫大的关系。就是说,缺乏三合一的整体攻略意识。我们强调“整体”,目的在于凸显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导材料(教材)和辅导材料(语法及词典)的有机联系。⑤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词典是外国汉语学习者和国内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重要的学习材料之一,对他们提高词汇量乃至汉语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类词典的编纂尚不能满足外国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因此,编写突出词语用法、能够满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需求的汉语学习词典就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现实任务。本文拟结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问题,希望有益于相关问题的解决。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词典编纂的基本状况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状况与评价

1.传统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

传统语言学理论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与这种认识相适应,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基本上是一种“以词语为中心的教学模式”,⑥非常重视词汇教学,将其视为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认为“外国留学生学完了汉语语音和基本语法之后,学习的主要注意力就要转移到词义和词的用法方面来了。”⑦

从教学实践上看,人们确实重视词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用相当一部分时间学习生词,包括读音、释义、词语扩展、近义词对比讲解、造句练习、连词成句等等。例如《中级汉语教程》在课文后面列了“生词”“组词”与“词语扩展”“词语例解”等固定栏目。《高级汉语教程》几乎把全部重点放在词语上,不仅在课文后面列了“词语注释”“词语辨析”“词语例解”等固定栏目,而且在练习中又对一些重点词语进行复练,设有“辨字组词”“写同义词和反义词”“给词语释义”“完成和解释四字语”等栏目。总而言之,关于词语的练习可谓种类繁多,花样翻新。⑧应该说,这些做法使词汇教学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学校,如北京语言大学,还开设了“成语选讲”“口语惯用语”“现代汉语词汇”等课程,进一步加强了词汇教学。

可以说,从教学实践的层面上看,中高级阶段的词汇教学是相当成功的。

2.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证明

(1)笔者对语料规模达到424万字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版)的考察发现,考生用到的词汇总数为2 825 427个,不同的词27 065个。其中,单音节词2 238;双音节词18 852;三音节词2 936;四音节词2 921;五音节以上的词118。

(2)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词汇等级大纲来衡量,共计用到大纲中的有7 371词,未用1 231词。其分布情况(见表1、2)。⑨

表1 大纲已用词语统计表

表2 大纲未用词语统计表

(3)超纲词共有19 752。其中,单音节超纲词701;双音节超纲词13 406;三音节超纲词2 741;四音节超纲词2 786;五音节以上超纲词118。

(4)词汇偏误概况。在424万字语料中,词汇偏误共有86 266处,错误类型主要有3大类:缺词偏误,共17 563处,约占词汇偏误总数的20.36%;多词偏误,共19 422处,约占词汇偏误总数的22.51%;错词偏误,共49 281处,约占词汇偏误总数的57.13%。

(5)从语料库提供的数据,可以得到一些初步的推断:

首先,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词为主,单音节、三音节、四音节的词汇都相对较少,五音节以上的更少。从上面两个表格的统计数据来看,考生使用词汇的情况是符合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的基本趋势的。

其次,考生使用的词汇数量按级别由低到高逐步递升:甲级词最少,丁级词最多,这种情况符合参加高等考试的学生的基本情况,即都是高级阶段或准高级阶段(11)的考生。

再次,考生对甲级词的使用率为98.44%,乙级词的使用率为95.28%,丙级词的使用率为88%,丁级词的使用率为75.61%。可以认为,考生基本掌握了甲、乙两级词汇,掌握了绝大部分丙级词,掌握了大部分丁级词。低等级的词掌握得好,高等级的词掌握得相对差一些;应该说,这也是符合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的自然规律的。换个角度看,这也表明了加强高等级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最后,考生使用的不同的词汇总数为27 065个,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重合的词仅为7 371个,占27.23%;而超纲词有19 752个,占72.98%。这使我们思考:词汇等级大纲中的8 822个词的数量太少,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大纲规定的词汇数量很少。学习者却掌握了如此众多的词汇,原因何在?

有研究认为,“超纲词”即“不应出现的词语出现了”。有些教材超纲词达到69%至85%,其结果是“导致课堂上无效输入量增大”。(12)但语料库提供的数据并不支持这种看法。我们认为,学生之所以能掌握远远超过大纲规定的词汇量,这和教材中存在大量的超纲词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扎扎实实的词汇教学传统使学习者很好、至少是较好地掌握了部分超纲词;另一方面,学生的课后自学使他们较好地掌握了另一部分超纲词。由此看来,超纲词带来的并非“无效输入量”,而是非常好的词汇学习效果。

3.关于词汇教学研究

如上所述,学界对词汇教学一向是重视的,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词汇教学的研究方面确实比较薄弱。典型的例子是《语言教学与研究》从1979-1999长达20年的时间里,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全部279篇论文中,专门讨论词汇教学的只有14篇,仅占5%。(13)在历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词汇研究与教学方面的论文也均居少数。例如在《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入选的92篇论文中,词汇与词汇教学专题仅有6篇论文,只占6.52%。而在《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入选的98篇论文中,词汇研究论文仅有1篇。这固然与该次会议以“国际汉语教师培养培训”为主题不无关系,但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词汇教学与相关研究薄弱的问题。

有研究认为:“虽然人们认识到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但相关的研究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展开,尚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与深度。”(14)这是符合词汇教学研究的实际的。面对如此情况,陆俭明指出:“总体来说,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重视得不够,研究得更不够。”(15)我们非常赞同陆先生这一判断。

4.对词汇教学现状的基本认识

(1)从上面的讨论来看,词汇教学与对词汇教学的研究是存在矛盾的:一方面,以往的词汇教学在教学实践上受到充分重视,教学本身是很扎实的,也是非常成功的,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惯性”做法;另一方面,对词汇教学的研究确实重视不够,成果不多。教学与研究形成了一种“倒挂”现象。

(2)造成这种“倒挂”现象的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语法

(一)编纂原则

1.密切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以帮助学习者学习使用常用汉语词语为根本宗旨。

2.根据不同阶段学习者的实际用词情况,编纂面向初级、中级、高级水平学习者的成系列的三本词典,即《初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词典》《中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词典》《高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词典》,以满足不同学习阶段的外国汉语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3.注重说明词语用法,特别注重表现词语的语义语用特征。例如“妻子、夫人、媳妇儿”这组词,虽然都指女性配偶,但“夫人”是尊称,按照中华文化“抑己扬人”的传统,一般只用于他人配偶;“媳妇儿”带有“土俗”之义,不典雅,不庄教学的重视与探讨:学界非常正确地认识到中高级阶段不应仅仅是词汇教学,还应有语法教学和语音教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把绝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语法教学上,在汉语语法水平大纲和教学大纲的研制方面集中体现了这一倾向,在语法点的设置上,甚至把一些词汇内容也纳入到了语法范畴。例如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就有547个语法点是由112个具体的语素、239个具体的词、196个具体的短语充当的,即把具体的语素、词或短语视为语法点。从语法的角度看,这种做法未免有“充数”之嫌,但未尝不是重视语法教学的表征之一。

在突破“以词汇教学为中心”的特定历史时期,把注意力较多地投向语法教学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只关注语法教学的研究而忽视了词汇教学的研究,则显然是不恰当的。这种做法已经延续了20多年,应尽快予以纠正。

(3)中高级阶段的语法教学及相关研究非常重要,但它不应妨碍词汇教学与研究,因为第二语言教学毕竟不光是语法教学。词汇教学实践上的扎实与成功是非常可贵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进行词汇教学的相关研究,词汇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词汇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形成,词汇教学效率的提高,都需要对词汇教学进行全面、具体、深入的学术探讨。

(4)从教学观念的转变与发展来看,传统的汉语教学模式固然重视词汇教学,但其根本着眼点在“教”,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今天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的“学”,一方面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更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包括自学条件,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教学对学习词典的认识与关注是很不够的。

(二)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现状

目前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与编纂取得了许多成果,有许多颇具新意的认识与做法。例如在词典编纂原则方面注重针对性、实用性、规范性;词条立目方法有创新,例如义项立目法;释义方法有创新,例如整句释义法;(16)要适当限制释义用字的字数;(17)应有较为丰富的文化信息;(18)“在查阅词汇的同时,还能增加对维吾尔民族文化的了解,扩大词典使用者的视野。”(19)这种跨文化的视角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词典的编纂中是非常必要的。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词汇量小,除个别词典外,一般不超过《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8 822个词的收词范围,远远落后于教学实践,不能满足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实际需要。

(2)在语料库基础上编写工具书已经成为国外词典编纂的基本方式,而国内面向外国人的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尚未采用这一方法,在选词立目、义项的顺序安排等方面并无统计依据,缺乏客观性。

(3)词典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不分对象,不分等级,针对性不强。(20)

(4)缺乏对词语用法的说明,包括对词语语义语用特征的解释和词语语体信息的说明,无法帮助学习者恰当得体地使用汉语词汇。

三、编纂设想

重,可用于平辈之间或上对下,不能用于下对上;而“妻子”没有附加义,使用范围最广。词典中说明这些不同的语义语用特征,学生才能切实掌握词语的用法,而不会说出“我夫人”如何如何、“老师,你媳妇儿漂亮吗?”之类不得体的表达。

与用法密切相关的还有语体信息。有些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其语体色彩有较大差异,是不能彼此替代、混淆使用的。例如:

正:我们高兴地凑在她旁边,跟她聊天儿。

误:我们高兴地凑在她旁边,跟她谈话。

正:爸、妈,其实我有事情和你们商量。

误:爸、妈,其实我有事情和你们洽谈。

正:在工作的四年里,我已积累了许多和外国公司洽谈和合作的经验,……

误:在工作的四年里,我已积累了许多和外国公司商量和合作的经验,……

“聊天儿”非常口语化;“商量”是一个通用词,但比较偏于口语;“谈话”是书面语词;而“洽谈”更是一个书面语色彩非常浓厚的词。在口语色彩鲜明的语境中,应用口语词,至少要用通用词;而在书面语色彩强烈的语境里,则只能用书面语词。不了解口语词、书面语词、通用词的语体特征,就不能恰当得体地使用词语。

李泉指出:“……在语法教学中应加强语体知识的教学和语体技能的训练,如口语和书面语词汇、语法及其语用特征的教学、语体要素的辨认、口语和书面语各自内部的再分类及其教学、不同语体的转换训练等等;在各类语法大纲的制定中要充分体现语法项目,包括词汇、惯用语、句式、格式等语体属性。”(21)这种观点是非常正确的,应在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中加以贯彻执行。

4.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汉语母语语料库和汉语中介语语料库,采取语料库方法辅助编纂词典。母语语料库可以为词典提供客观、规范、具有普遍意义的正确用例,中介语语料库可以显示学习者最典型、最具普遍性的偏误现象与用例,使词典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表现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语料库检索语料的便捷性,还可以极大地提高词典编纂的速度;对词典的定期修订,也具有重要作用。

5.注重释义元语言的有限性和通俗性,追求最佳解释效果。释义元语言即用来解释词典所收词语的定义语言。(22)如果把释义元语言限定在相对较小的词语范围内,“词典释义无疑将具有简约性和通俗性等优势”。(23)例如奥格登(C.K. Ogden)1932年出版的《基础英语词典》收常用英语词20 000个,完全用“基础英语”的850个词释义。1995年英国出版了包括《朗文当代英语辞典》在内的四本英语教学词典,释义性词语全部定量限制,数量从2 000个到3 500个不等。

相比之下,我国词典释义用语没有限量。例如《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共收字、词数6万余条,而所出现的释义用词总数达36 683个,占被释对象总数的一半以上。(24)

现在的对外汉语词典,尤其是用法词典,都尽量针对外国人学习的特点,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词的用法。但是由于解释和举例用词没有控制,对用法的介绍中又过多地使用语法术语,造成了外国学生阅读时的障碍。(25)

可以想见,使用这样的词典需要太大的词汇量,是完全不适用于外国汉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的。所以,释义元语言自身的词汇量必须予以限制。

为了达到最佳解释效果,初级学习词典可以配以图画,还可以汉外双语的形式进行释义。

6.注重吸取语言学本体研究和教学与习得研究的最新成果,例如关于稳态词的研究。稳态词即“语言的相对稳定部分和相对稳定的时期”。有些词的使用极其稳定,从1919年至今一直位于高频词的前列,例如“的、了、在、是、和、一、我、他”等。有关研究表明:一年的稳态词语有18 663个,五年的稳态词语为13 066个,十年的稳态词语为12 477个,十五年的稳态词语为12 183个,20年的稳态词语为11 833个。(26)我们认为,稳态词语的研究为词汇等级大纲的研究和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提供了选词及确定收词数量的最为重要的依据。

7.注重词典的修订。从以往情况看,国内词词;部分对外汉语教材,例如《汉语教程》《成功之路》《新实用汉语课本》的二年级教材和《桥梁》中出现的词;5年中稳态词中的中间5 000个高频词。

(3)词目数量:去重后合计约6 000词。

3.高级词典

(1)编纂目的:解决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词语问题。

(2)词目来源:《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的丁级词,《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的三、四年级词汇,《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的高等阶段词汇;“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104万字)“首都外国留学生汉语文本语料库”(100万字)“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5 000万字)中三、四年级学生、“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考生用到的词;部分对外汉语教材,例如《成功之路》三年级教材和《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中出现的词;5年中稳态词中的后5 000个高频词。

(3)词目数量:去重后合计约10 000词。

全套词典收词合计约20 000词。

(三)释义

词典的基本功能是阐释词汇的意义和用法,释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词典的权威性和词典质量的高低。词典释义是词典编纂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要素,它涉及到定义的准确性、简明性和可替换性等基本要求以及循环定义和释义词汇控制等问题。(26)因此,词语释义需要周密设计、细心安排。例如,应该避免或尽量减少以词释词,尤其要避免用偏难的词解释比较易解的词。

(四)基本依据

陆俭明先生认为,要加强词语用法的研究,并提出了词汇学习的四个标准:字形对号;语音对号;意义对号;用法对号。(27)

1.字形:使用简体字,有繁体字的用括号注明。

2.语音: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标明读音,标示轻声、儿化及各种变调。例句中的难字难词均加注汉语拼音。

3.意义:典的升级换代非常缓慢,很多词典甚至“一劳永逸”,编完后即不再修订。这固然与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有关,但观念的落后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可喜的是,目前情况已有较大改观,词典的升级换代已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已成为惯例,目前已升级至第六版。相比之下,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修订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急需改变。当前词语的使用情况十分活跃,语言监测工作也取得了多方面成果,为词典修订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新编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应该也必须把定期修订作为一项重要考量。

(二)词目

系列词典由初级本、中级本和高级本组成,每本词典的词目来源不尽相同。

1.初级词典

(1)编纂目的:解决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词语问题。

(2)词目来源:《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的甲、乙级词,《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的一年级词汇,《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的初等阶段词汇;“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104万字)“首都外国留学生汉语文本语料库”(100万字)“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5 000万字)中一年级学生用到的词;部分对外汉语教材,例如《汉语教程》《成功之路》《新实用汉语课本》的一年级教材中出现的词;5年中稳态词中的前3 000个高频词。

(3)词目数量:去重后合计约4 000词。

2.中级词典

(1)编纂目的:解决中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词语问题。

(2)词目来源:《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的丙级词,《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的二年级词汇,《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的中等阶段词汇;“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104万字)“首都外国留学生汉语文本语料库”(100万字)“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5 000万字)中二年级学生用到的

(1)用浅近语言简要解释,避免同义词互释。初级词典配以插图。

(2)标注词性。词性是词的功能分类,体现了词的用法。

(3)标注语体。口语或书面语特征鲜明的词语均应标明语体信息,口语书面语通用的词语则无需标此信息。

(4)注重说明词语的结构特征,包括统计动词搭配项目的次数。例如动词“觉得”和“觉着”都可以带形容词宾语,但是两个动词带形容词宾语的数量和次数不同。“觉得”搭配的对象共有28个,共出现41次,例如“觉得委屈(4次)”“觉得可笑(4次)”“觉得不妥”等;“觉着”的搭配对象有10个,共使用10次,例如“觉着舒服”“觉着威风”等。(28)

(5)注重说明语义特征,帮助学生掌握“语义和谐律”,避免因违反语义和谐律而出现词语搭配错误。例如“严重”具有非常强烈的贬义语义色彩,其后出现的词语几乎都具有强烈或鲜明的消极语义特征。说明了这一点,学生就可以避免出现“严重成果/结果”之类的错误搭配。(29)

(6)注重说明语用特征,避免学生词语使用中出现不得体现象。例如“人家”可以表示第一人称,但有3条语用规则:小孩儿可用,成年人不能随便用;成年人中女性可用,男性不可随便用;女性中年轻者可用,年老者不可用。从而避免出现外国男性青年用此词自指的可笑场面。

(7)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拟增加词语等级(甲、乙、丙、丁)、语体信息(口语词、书面语词、典雅词、正式词)等内容。

(8)释义元语言受限,即使用限量词汇释义。

在这方面我们的设想是:初级词典需语言简释加图片,释义元语言限用600词;中级词典需语言解释,释义元语言限用2 000词;高级词典需语言解释,释义元语言限用3 000词。

(五)配例

1.例词例句除了要具有典型性、科学性等以外,还要包括常用的较新的用例。例如2010年出现的“给力”一词,20世纪80年代以来粤方言的“有+V”结构在普通话中的广泛使用等语言现象,都应在词典中得到反映。

2.注重语料的客观性。全部语料均来自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大规模真实文本语料库。例如北京大学的CCL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3.注重正反对比。除从汉语母语语料库中提取出现频率高的典型例句加以印证外,还将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提出典型的偏误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以凸显词语的用法。

(六)修订

预计本系列词典的修订周期为5至7年。

注释:

①(17)(18)张相明:《我国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发展探析》,《辞书研究》,2010年第3期,第27、34、35页。

②(26)胡开宝:《国外当代词典学研究述评》,《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第61、59页。

③朱德熙、陆俭明:《现代汉语研究现状和发展》,《现代汉语研究的现状与回顾》,语文出版社,1987年版。

④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4期,第4页。

⑤郑定欧:《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刍议》,《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4期,第85页。

⑥⑧(12)孙瑞珍、陈田顺:《〈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等级大纲〉的研制和思考》,《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等级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⑦张维:《汉语词汇教学琐谈》,《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1期,第128页。

⑨大纲已用词语7 371,大纲未用词语1 231,共计8 602,《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词数为8 822个,用8 822减去8 602等于220。这220词的出入系兼类词检索时只能按一个词形计算所致。

⑩固定格式指“边……边……、除了……以外、从……到……、当……的时候、到……为止、对……来说”之类。

(11)指参加高等HSK考试但未获得HSK等级证书的考生所处的学习阶段。

(13)孙冬梅:《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简述》,《现代语文》,2008年第1期,第99页。

(14)刘树桢:《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述评》,《邢台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32页。

(15)(27)陆俭明:《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132页。

(16)苏培成:《汉语学习词典的特点及其编写——〈应用汉语词典〉评析》,《辞书研究》,2003年第4期,第72页。

(19)安德源、易艳:《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维-汉词典编纂》,《双语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第62页。

(20)徐玉敏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当代汉语学习词典》书名下有“初级本”字样,“是为帮助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人学习汉语而编写的”(见该词典说明),注意到适用对象的问题,但并未见编者续编“中级本”和“高级本”,无法满足中高级外国汉语学习者的需要。

(21)李泉:《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构建》,《汉语学习》,2003年第3期,第53页。

(22)苏新春:《元语言研究的三种理解及释义型元语言研究评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94页。

(23)(24)黄小莉:《词典编撰的研究现状概述》,《安徽文学》,2008年第11期,第335、329页。

(25)鲁健骥、吕文华:《编写对外汉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尝试与思考——〈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编后》,《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1期,第60页。

(26)张普:《有利于数字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稳态词语研究》,《数字化汉语教学进展与深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邢红兵:《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动词用法频率词典》,《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李相农、王宇波:《“语义和谐律”给予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走向当代前沿科学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1]《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编辑委员会.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秘书处.第十一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若干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1).

[4]王宗炎.评柯林斯最新英语词典[J].外国语,2001,(2).

[5]张宝林.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外国人汉语词汇学习考察[A].现状与对策——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研究[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6]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郑定欧.国内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调查与反思[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5.

[8]周小兵.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写[J].辞书研究,1997,(1).

Compiling Design of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Dictionary Series

ZHANG Bao-lin

(College of Linguistic Science,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The paper proposes compiling design of'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Dictionary Series'based on teaching and studies of teaching Chinese vocabularies overseas,investigation of dictionary compilations.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study on vocabulary teaching was weak in teaching Chinese overseas;there are issues of small vocabulary in teaching Chinese overseas learning dictionary compilation,lack of statistical foundation in selection of words,formation of categories, and ordering of categories,lack of relevance,and lack of explan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words.Therefore,it proposes that the compil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dictionary for overseas learners should be closely link to the classroom practice of teaching Chinese overseas,aim to help foreign learners to use the common Chinese words;enhance explanation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language information;it should focus on explaining the limitation and commonality of the original language to achieve the best explanation.;it should consider incorporating the latest findings in linguist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earch;pay attention to bringing up to date dictionary compilation.The paper proposes specific plan for words,explanation,corresponding examples,and revisions.Without doubt,the content and views of this paper are relevant to ethnic groups'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dictionary compilation.

Teaching vocabulary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Learning Dictionary;Application of words

H2

A

2095-6967(2015)01-037-08

[责任编辑:李蕾]

2014-11-15

张宝林,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词典语料库用法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作”与“做”的用法
特殊用法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漫画词典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