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培训在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管理中的应用

2015-12-17钟奇志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护理学针刺实验组

钟奇志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强化培训在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管理中的应用

钟奇志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目的探讨强化培训在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管理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实验组在接受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有关职业安全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强化培训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对照组只接受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有关的职业安全教育,以此来预防高职护生针刺伤。结果实验组护生针刺伤发生率和发生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培训能够有效降低高职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及发生频次。

强化培训;针刺伤;高职护生

针刺伤是一种由各种穿刺针、注射针、缝针等引发的意外针尖扎伤,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1]。美国有学者在1997年就指出,虽然针刺伤的发生不可避免,但90%是可以预防的[2]。高职护生由于缺乏职业防护教育,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即使被未与患者接触的针具扎伤,也可能由于伤口处理不当而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3]。有研究认为[4-6],护理实习生由于知识、实践经验不足,护理操作不熟练或操作时紧张,所以更容易发生针刺伤。而职业防护教育可增加医务人员的防护知识,改善其态度和行为,从而有效预防针刺伤的发生[7-8]。笔者采用强化培训的方法对临床实习的高职护生进行预防性安全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福建省某“三甲”医院2010级高职实习护生80名,均为女生,年龄17~22岁,平均年龄19.5岁。前期已完成所有专科护理课程和基础护理操作的学习,实习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将护生按学号分为实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两组护生年龄、实习前基础学科和专科成绩、临床见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护生分别在普内科、心血管科、普外科、儿科、神经内科、妇产科、骨科、急诊科、手术室9个病区进行全科轮转实习,每个病区2~6周,由同一批临床带教教师带教。

1.2.1 实验组除了接受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有关的职业安全教育外,在开始实习的前一天对其进行2小时的实习前职业防护教育;在实习阶段,在护生进入每个科室实习前进行15分钟的高职护生发生针刺伤的案例分析和针刺伤防护要点回顾,内容包括:针刺伤引起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基本知识、引起针刺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案例分析、预防针刺伤的相关知识、技能训练、针刺伤防护要点回顾、锐器伤防护手册介绍。要求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后上报研究者,并告之如何受伤、受伤时间和地点以及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对于受针刺伤的护生进行心理辅导。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下午在医院授课教室对护生实施强化教育,主要内容为讲授本月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状况、导致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策略,并进行防护要点回顾。

1.2.2 对照组只接受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有关的职业安全教育。同样要求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后上报研究者,并告之如何受伤、受伤时间和地点以及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对于受针刺伤的护生进行心理辅导。

2 评价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一周和干预后一周评价两组护生的针刺伤发生率和发生频次。

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后两组护生针刺伤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各环节针刺伤发生频次用数字描述,以α=0.05为检验水准。

4 结果

4.1 两组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针刺伤发生情况比较[n(%),人]

结果显示,在11个月的实习期间,对照组护生针刺伤发生率为52.5%,实验组为30.0%,实验组针刺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4.2 两组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发生频次比较(见表2)

结果显示,两组护生针刺伤发生最多的环节均在操作后,对照组在操作后发生11次针刺伤,实验组发生5次针刺伤。实验组护生几乎在每一环节针刺伤发生的次数均较对照组少(P<0.05)。

表2 两组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发生频次比较(次)

5 讨论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课堂到医院的必要途径[9],在临床实习中,高职护生存在着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职业防范意识薄弱的现象。近几年来,我国护理教育者对高职护生实习期间的职业防护教育进行了大量探讨,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有相当比例的高职护生发生针刺伤,甚至是被污染的针头扎伤。在职业防护教育中,实施强化培训是国外医疗机构在医务人员、医学生防护教育中采用的新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在护生针刺伤职业防护教育中做了一次尝试和探索。

5.1 强化培训可以降低高职护生针刺伤发生率

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强化培训后,实验组40名护生在11个月的实习期间共有12人发生了针刺伤,发生率为30.0%;对照组有21人发生了针刺伤,发生率为5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强化培训对高职护生针刺伤的预防具有一定的效果。

5.2 强化培训可减少各个护理操作环节高职护生针刺伤发生次数

从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护生在护理操作的每个环节都有针刺伤发生,其中最易发生针刺伤的环节是操作后的处理针头和操作中的针头处理;而接受了强化培训的实验组护生护理各个环节针刺伤的发生频次几乎都比对照组少(P<0.05)。这提示强化培训可以减少护生操作各个环节针刺伤的发生频次。

[1]毛秀英.预防医务人员针刺伤迫在眉睫[EB/OL].http//www.Bnicc. com/

Infection/Detail/20060610.htm l.

[2]Jagger J,Perry J,Gomaa A,et al.The impact of US policies to protect healthcare workers from bloodborne pathogens:the critical role of safety-engineered devices[J].J Infect Public Health,2008,1(2):62-71.[3]段明娟,钟玉杰.实习护生针刺伤伤口处理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1):51-52.

[4]代亚丽,蔡雯.544名实习护生针刺伤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6):499-500.

[5]毛秀英,高凤莉,于荔梅,等.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3,17(3):142-144.

[6]奚淑平,史薇薇,张凤兰,等.临床护理人员手医疗锐器伤调查分析与防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5):3-6.

[7]W icker S,Nfirnberger F,Schulze J B,et al.Needlestick injuries among German Medical students:time to take a different approach[J].Medical Education,2008,42(7):742,745.

[8]Doig C.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house staff to prevent hazardous Occupational exposure[J].CMAJ,2000,162(3):344-345.

[9]武艳,杨丽娜.循证护理在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G526.5

B

1671-1246(2015)02-0125-02

猜你喜欢

护理学针刺实验组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