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5-12-17申海香马尚盛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园艺病虫害教学内容

申海香,马尚盛

(1.武威职业学院,甘肃武威733000;2.武威二中,甘肃武威733000)

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申海香1,马尚盛2

(1.武威职业学院,甘肃武威733000;2.武威二中,甘肃武威733000)

高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改革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是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岗位核心内容,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季节性和地域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绿色、生态、环保意识,能独立完成病虫害诊断、调查、测报,制订防治方案,组织实施防治措施与防治效果评价等工作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核心岗位中,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病虫害防治能力,且设施农业技术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中,病虫害防治也是重要的内容。因此,本课程在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采用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以植物与植物生理、设施农业技术专业认识等课程为基础,与花卉栽培、蔬菜栽培等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结合植保员、蔬菜工、花卉工和农艺工等的职业标准制订课程标准,通过与农业企、事业单位合作,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理念进行课程开发和学习情境设计。根据课程特点、岗位需求和地方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依据生产过程和生产季节安排教学进度或调整教学顺序,使用行动导向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与互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了学习目标工作化、课程内容职业化、学习过程导向化、评价反馈过程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理念设置学习情境

以病虫害的类别为载体,按照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设计了3个学习情境,分别为非侵染性病害防治、侵染性病害防治和虫害防治。每个学习情境分别涵盖了症状识别、诊断、测报,制订防治方案,组织实施防治措施与防治效果评价等典型工作任务,学习情境的设计见图1。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情境之间是平行关系,3个学习情境的工作过程相同,但侧重点不同,步骤重复,但内容不重复[1]。通过3个学习情境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对病虫害防治的工作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强化了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每个学习情境将工作过程又分解为若干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采用行动导向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图1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习情境的设计

2 教学改革中充分体现“三融通”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在“校农联合、一体三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通过与当地的农业企、事业单位(甘肃德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威金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威金苹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武威农业科学研究院等)联合,将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相融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通,充分体现了“三融通”和教育部工学结合的要求,实现了“厚德长技”的人才培养目标。

2.1 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相融通

积极对当地的农业企、事业单位进行职业岗位调研,重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设置。通过调研发现,病虫害防治是栽培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症状识别、诊断、测报,制订防治方案,组织实施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评价等是农业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关键职业能力。因此,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在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对该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绿色、生态、环保意识,使学生掌握园艺植物主要病虫害识别、诊断、测报,制订防治方案、组织实施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评价等技能,让学生能独立完成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岗位的工作任务,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

2.2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通

结合《农作物植保员国家职业标准》、《蔬菜园艺工国家职业标准》、《花卉园艺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农艺工国家职业标准》等制订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课程标准,将各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同时引入最新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中最前沿的技术,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通。通过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融通,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强化职业技能,使学生达到中级植保员、蔬菜工、花卉工和农艺工的要求,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实现“双证融合”,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3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通

根据园艺植物生产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实际生产过程为导向,按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步骤设计学习情境和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通过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将课堂直接设在实训基地和田间,实现行动导向教学、任务驱动和理实一体化教学,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融通。通过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很好地实现了工学结合,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设施农业技术岗位需求,以病虫害防治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结合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实用”为度,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充分体现地域性和季节性,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3.1 结合相关的职业标准制订课程标准

将各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通。

3.2 按照工作过程选取教学内容

选取的每个工作任务都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每个工作任务都涵盖了完成该类工作任务所需的主要操作技能,并且包含了农业生产企业在蔬菜、花卉栽培管理中病虫害防治的主要过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3 根据岗位需求选取教学内容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有农业技术推广、蔬菜花卉的栽培管理、园林养护等,这些工作岗位对病虫害防治人才的基本能力要求是:能诊断、懂规律、会防治[2],重点是防治,难点为诊断。因此,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病虫害的诊断和防治这个主线来组织,重点突出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相关的技能训练。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特点,强化技能训练,适当压缩了病虫生理、生化,病原菌和昆虫复杂的分类等方面的内容,增加了技能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如病虫的诊断技术、田间调查技术、病原菌分离培养技术、常用农药质量鉴定与配制、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同时,增加了物理等非化学防控技术,引导学生探索前沿知识,为今后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打下基础。会选择、配制、使用农药,会设计药效实验,能执行施药后的质量监督检查也是农业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重要技能,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加强了该部分内容的训练。我们还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有1/5的毕业生通过“三支一扶”考试等进入了乡镇农技站,可见乡镇农技站是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工作岗位。而病虫害的田间调查、预测预报、病虫害情报的书写等是农技推广人员和植保人员的重要工作任务。因此,教学内容中增加了病虫害的田间调查、预测预报等方面的内容,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预防病虫害的能力。

3.4 根据地方特点选取教学内容,根据农事的季节性调整教学顺序

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地域性和实用性,要适应当地生产的需要。删除教材中当地不常见的病虫害种类,重点让学生识别本地区以及周边区域常见的病虫种类,重点选择和补充近年来当地常发的或危害较重的病虫害(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白粉病、蚜虫、粉虱等),并进行讲解,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突出地域性,使学生学以致用。病虫会随季节、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变化[3],因此,不同的生产季节,病虫出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必须根据具体病害和虫害出现的时间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

4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将行动导向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和对比教学等进行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1 采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

本课程采用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引导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把“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做”一体化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4.2 现场教学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及校园周边的设施农业生产资源,将课堂直接设在田间,对常见病虫害的诊断、识别与防治在田间实施现场教学,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正确识别病虫害,掌握防治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4.3 多媒体教学

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分利用病虫害的图片、相关病虫害防治的视频资料,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丰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4 实践教学

在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例,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1:1。实践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园艺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能,重点训练学生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技能(症状识别、诊断、田间调查、预测预报、制订防治方案、实施防治措施、评价防治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适当增加一些综合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教师首先给出实验材料或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安排学生亲自收集实验材料,通过症状观察、病原菌观察、分离、培养、接种、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病害的诊断;然后根据病害的种类,让学生自己设计防治方案并实施。通过综合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5 实物、标本展示法

在病害和昆虫识别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实物和标本,收集相关的图片。采用图片、实物演示和标本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4.6 采用比较教学

采用比较教学,将3个学习情境中相同的工作任务进行对比,找出相关知识点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5 建立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考前背、考后忘”,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实际动手能力[3]。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改革了传统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考核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与互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评价体系。

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可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4]。以考核行动能力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并采用汇报演讲法、答辩法、角色扮演法等展示相应的工作成果。评价主要围绕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一般每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就要组织一次评价,主要根据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的参与程度、完成质量、团队协作精神等进行过程性评价。

5.1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

过程性评价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4]。在工作任务结束后,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进行自我反思与相互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教师则对学生自评、互评进行引导性评价。

5.2 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

采取理论考核(50%)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实践考核的权重(50%)。理论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本学习领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实践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平时实践考核(25%)和集中实践考核(25%)。根据每次实践课学生出勤、课堂讨论、实际操作情况、实验结果的分析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平时实践考核;所有实训项目结束后,采用随机抽取实训项目、设计综合性实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集中实践考核。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6.

[2]徐森福,赵国富.高职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1-23.

[3]徐冬梅.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现代园艺,2012(19):74-75.

[4]吴维宁.过程性评价的理念与方法[J].当代教育科学,2005(6):38-41.

G420

A

1671-1246(2015)02-0050-03

猜你喜欢

园艺病虫害教学内容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园艺系
园艺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