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压对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患者疼痛与焦虑的影响

2015-12-17吴胜菊姚丽芬周丽群陈勤华刘丽花

护理学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塞丁格合谷置管

吴胜菊,姚丽芬,周丽群,陈勤华,刘丽花,陈 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中医护理】

穴位按压对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患者疼痛与焦虑的影响

吴胜菊,姚丽芬,周丽群,陈勤华,刘丽花,陈 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塞丁格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是经皮穿刺并用导丝交换方式置入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技术方法,适合肿瘤周期化疗、慢性病和老年病长期输液、肠外营养、血液透析和危重患者[1-2]。血管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肘上PICC置管的优势明显[3],而置管作为一种有创操作,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疼痛。患者由于担心穿刺及破皮引起疼痛,害怕置管引起意外,出现紧张、担忧、恐惧等焦虑状态[4]。有研究[5]认为穴位按压可以有效缓解焦虑状态。穴位按压是选择体表特定穴位,在穴位施加一定的力度刺激,达到治疗病痛和缓解焦虑的一种治疗方法。穴位刺激镇痛在各种痛性疾患的预防和治疗中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甚至包括癌痛和手术痛,具有扎实的临床与研究基础[6]。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是2009年由国外PICC专科护士介绍到我国,相关文献的报道大多数是介绍该项技术置管的优点,对于患者确实存在的疼痛与焦虑很少文献提及,穴位按压太冲穴合谷穴应用于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导管置管目前仍未见临床研究文献报道。我院每年留置PICC导管近1 000例,在国内外许多专家对针刺镇痛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根据我院针灸科穴位按压的临床经验,把穴位按压应用于血液病及肿瘤患者的PICC置管,期望能有效减轻置管患者的疼痛与焦虑,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需行PICC置管患者120例,其中肺癌41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9例,胃肠癌28例,其他22例;男49例,女71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放置PICC的适应证;年龄在18~6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有放置PICC禁忌证;不能配合疼痛与焦虑评分;原发病合并持续疼痛;原发病合并焦虑。

2 方法

2.1 PICC操作方法 由我院PICC小组具有丰富置管经验、掌握穴位按压技术的4名护士长亲自担任置管者和助手。遵照广东省护理学会制定的PICC置管流程,在超声引导下持针穿刺,见回血后由穿刺针末端置入导丝,用扩皮刀钝性扩出0.3 cm小切口,将置管鞘沿导丝送入血管15 cm后,撤出导丝,自置管鞘处置入导管,插管至预定深度后,退出置管鞘用力撕裂并取下,修剪导管至所需长度,透明贴膜固定,拍片确定PICC管头位置。

2.2 对照组 患者入操作间后取仰卧位,双臂自然放置两侧,双下肢平伸;助手配合操作者在置管前与置管中进行常规的流程告知与宣教,完成置管前焦虑的评分;操作者遵照广东省护理学会制定的PICC置管流程完成置管;操作者进行置管后宣教的同时,完成置管后的疼痛与焦虑评分;助手整理床单位与用物。

2.3 观察组 (1)患者入操作间后取仰卧位,双臂自然放置两侧,双下肢平伸;(2)在置管前10 min,操作者进行常规的流程告知与宣教的同时,完成置管前焦虑的评分;(3)助手先选取患者置管侧手背的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的合谷穴,在患者能耐受的力度下,助手用右拇指按压患者置管侧的合谷穴15 s,然后放松5 s,按压与放松9个循环,共约3 min;(4)助手继续选取患者置管对侧手背的合谷穴,依9个循环法按压3 min;(5)助手选取置管同侧足背,第1、第2掌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的太冲穴,依9个循环法按压3 min;(6)操作者遵照广东省护理学会制定的PICC置管流程完成置管;(7)助手在操作者进针前选取置管对侧足背的太冲穴,依9个循环法按压3 min;(8)确保操作者在穿刺进针与扩皮刀切割时的2个时间点,助手正在按压合谷穴或太冲穴,直至2个步骤顺利完成;(9)穴位按压时,助手需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勿跨越无菌区;(10)操作者进行置管后宣教的同时,完成置管后的疼痛与焦虑评分;助手整理床单位与用物。

2.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2.4.1 疼痛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定[7]。具体方法如下:在白纸上画一条粗直线,通常为10 cm,有可滑动的游标,在线的两端分别附注词汇,一端为“无痛”,另一端为“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某一点作一记号,以表示疼痛的强度及心理上的感受程度。从起点至记号处的距离长度就是疼痛的量。测试时患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将游标放在当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医护人员面对有刻度的一面,记录疼痛分值并确认其疼痛程度。轻度疼痛1~4分,中度疼痛 5~7分,重度疼痛 8~10分。

2.4.2 焦虑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8]对患者进行测评,量表有20个评分项目,每个项目分为完全没有、有些、中等程度、非常明显4个选项,请患者阅读或评价者代为描述,然后由患者或评价者在右边适当的圈上打勾,来表示患者进行PICC置管前后最恰当的感觉,评价者最后记录焦虑分值。正常分值均为50分以下,≥50分为存在明显焦虑,分值越高其焦虑倾向越明显。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3 结果

3.1 2组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置管后观察组疼痛值为(4.5±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5),按不同疼痛程度例数分布的比较现实,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穴位按压能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PICC的置管疼痛程度。见表1。

表1 两组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患者疼痛程度比较(例)

3.2 2组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观察组置管后焦虑评分较置管前明显降低 (P<0.05),较对照组置管后焦虑评分降低(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穴位按压可以降低置管患者焦虑程度。见表2。

表2 两组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患者焦虑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患者焦虑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置管前 置管后 t P观察组 60 63.0±13.5 40.0±10.0 3.01 <0.05对照组 60 65.0±14.4 52.0±18.7 1.22 >0.05 t 1.04 2.12 P>0.05 <0.05

4 讨论

4.1 穴位按压能有效减轻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患者疼痛程度 中医理论认为,合谷穴、太冲穴皆为本经之原穴,合谷属阳,太冲属阴,两穴相配,符合“阴阳互根”和“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的理论;两穴一阳一阴,一腑一脏,一上一下,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有疏通经络、熄风止痉、镇静安神、祛风止痛之功,故常作为主穴运用于镇痛疗法,临床应用广泛[9]。现代医学研究[10]也认为,人体存在着内源性镇痛系统,刺激特定穴位,可通过传入途径传导到大脑皮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级水平,包括脊髓、脑干、丘脑、尾状核和大脑皮质等多个水平发生相互作用,使痛觉冲动受到抑制,产生镇痛效应。患者由于担心穿刺及破皮刀引起的疼痛,签署知情同意书时犹豫不决。本研究依据上述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助手适时地在置管过程中按压合谷、太冲,启动了生理性的外因调节机制,提高患者心理上对穿刺及破皮的疼痛阈值,减轻患者由于紧张或疼痛时的血管收缩,充分舒缓血管,穴位按压同时使患者置管肢体得到有效放松,血管减少了痉挛,降低了患者疼痛程度,提高了排除血管畸形留置PICC导管的顺利程度。

4.2 穴位按压能有效减轻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置管患者焦虑程度 患者担心PICC导管在血管内穿行40~50 cm引起意外,恐惧导管末端靠近心脏对心功能有影响,需要面对30~60 min的置管过程,因此存在一定的担心与焦虑。

穴位按压缓解焦虑的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研究[6]发现应用经皮电刺激曲池、合谷穴,可使甲状腺手术患者由术前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转为安静和配合,并且还能有效地抑制心血管应激反应。有研究还发现[11],术前对合谷穴经皮穴位电刺激30 min可以产生深度的镇静作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可用于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本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病房,肿瘤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经历了化疗、放疗、诊断性穿刺等各类诊治,心理和身体上承受了较多压力与创伤,对每项治疗引起的疼痛、费用、耗费的时间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本研究应用穴位按压减轻PICC相关疼痛从而缓解疼痛相关性焦虑。在穴位按压过程中,由于助手与患者贴心的肢体接触和言语沟通,有效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按压合谷、太冲穴位不属于有创治疗,患者容易接受,留置PICC导管配合穴位按压,令患者充分体会到医护给予的人文关怀。

[1]Harako M E,Nguyue T H,Cohen A J.Optimizing the Patient Positioning for PICC Line Tip Determination[J].Emerg Radiol,2004,10(4):1862-1869.

[2]缪景霞,周 瑾,钟 奕.PICC不同置管部位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0,17(1B):63-64.

[3]沈 煜,路红玲.超声实时引导肘上PICC置管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1,18(5B):63-64.

[4]马欣欣,李 宁.PICC导管置管失败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467-1468.

[5]Li A,Wang Y,Xin J,et al.Electroacupuncture Suppresses Hyperalgesia and Spinal Fos Expression by Activating the Descending Inhibitory System[J].Brain Res,2007,1186:171-179.

[6]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90-1296.

[7]吕 晨,邹建铃,沈淑华,等.视觉模拟量表与语言评价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2(4):214-219.

[8]吴文源.焦虑自评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5-238.

[9]贺语宇,卢美璘,尤艳丽.合谷、太冲穴对的作用机制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4):228-230.

[10]Lao L,Zhang R X,Zhang G,et al.A Parametric Stud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Persistent Hyperalgesia and Fos Protein Expression In Rats[J].Brain Res,2004,1020(1/2):18-29.

Influence of Acupressure on Pain and Anxiety of Patients with PICC Indwelled through Seldinger Technique

WU Sheng-ju,YAO Li-fen,ZHOU Li-qun,CHEN Qin-hua,LIU Li-hua,CHEN Peng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对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患者并发疼痛与焦虑的效果。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20例置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进行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压法减轻PICC置管所致疼痛及焦虑。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法和焦虑自评量表法测定疼痛及焦虑程度。结果置管的观察组疼痛值为(4.5±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5);观察组置管后焦虑评分较置管前明显降低(P<0.05),较对照组置管后焦虑评分降低(P<0.05)。结论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患者应用中医特色的穴位按压可以有效减轻其疼痛与焦虑。

PICC;疼痛;焦虑;穴位按压

R248;R473.5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20.068

2015-04-2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31800188)

吴胜菊(1974-),女,湖北红安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

江 霞]

猜你喜欢

塞丁格合谷置管
血液滤过患儿置管后短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中的应用及护理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在儿童恶性肿瘤化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掐合谷穴能缓解视疲劳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合谷穴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的对比分析
超声引导配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小儿PICC 置管中的应用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