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5-12-17朱晓宁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翻译教学综合能力大学英语

朱晓宁

(沈阳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034)



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朱晓宁

(沈阳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翻译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其薄弱环节。学校、教师、学生等因素都制约着翻译教学的有力实施。针对目前翻译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应在课程设置、翻译理论、文化信息输入等方面大胆探索,使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真正得以施行。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综合能力

语言学习是一个语言输入、吸收和输出的动态过程,而翻译则是这一过程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是教学手段之一,又是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虽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但长期以来,学校、教师和学生均未对翻译给予充分的重视,翻译教学成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2013年12月,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委会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题型进行了重大调整。翻译题型由原来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分值由原来的5%上调至15%,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这表明,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题型的考查重点已由基础知识掌握转变为综合语篇输出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正在努力应对现实的交际需求和文化交流需求。这一变革对于几乎没有接触过翻译专项训练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巨大挑战。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翻译教学的革新势在必行。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和阻碍,努力探索尝试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切实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水平。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一)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以及与世界各国间日益频繁的沟通和交流都急需复合型人才,而翻译能力体现了学习者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尤其重要。社会对翻译交际能力的需求再也不是少数外语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满足了的[1]。非英语专业学生数量众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他们既要学习借鉴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还要把我国各领域内的最新成就推向世界,这都离不开准确、娴熟的翻译能力。在我国,除文学作品外,绝大部分哲学、经济、科学等方面的西方经典著作都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翻译的[2]。出色的翻译能力一定会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添一枚砝码。

(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

翻译的过程是准确理解原文,然后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3]。翻译集中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两个环节,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高度综合。翻译的基础是阅读。在翻译训练中,学生常常会感到一篇文章在阅读时似乎都已读懂,可动笔翻译时却发现很多地方似是而非,或者无法顺畅地用中文表达出自己所理解的内容。而学生在做阅读题时,有时并不需要全文精确理解,仅凭模糊理解甚至猜测也能选对答案或正确匹配。由此可见,阅读理解题虽然在四、六级考试中占到35%的分值,却并不足以说明学生的真正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相比之下,翻译则要求学生将词汇、语法、修辞、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对所读内容精确理解,不能有丝毫含糊,而且还要深刻体会作者蕴含于文中的微妙情感和独特语言风格等。与阅读相比,翻译更能准确衡量学生真正的语言水平。大量的翻译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全方位理解,并自觉运用于阅读和写作实践中,从而提高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面临的困境

虽然2013年的四、六级考试题型调整加大了翻译的比重,大学英语教学对翻译的重视程度较以往大大提高,但改变非一蹴可就,翻译教学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对翻译教学的认知误区

长期以来,各大高校、教师和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始终缺乏足够的重视,翻译教学的地位边缘化。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基础阶段的教学要求来看,无论是基本要求还是较高要求,都依次为词汇、阅读、听、说、写、译。学校、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翻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翻译专门人才,只与英语专业学生有关,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听、说、读、写能力才是教学的目标和重点,翻译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只要词汇量上去了,语法掌握了,阅读能力提高了,自然就会翻译了。基于这样的观点,学校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和教学资源配备等方面一直忽视翻译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听、读,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不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二)客观因素制约翻译教学

在课程设置上,全国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专门的翻译课。大学英语的周课时多为4课时左右,在如此有限的课时内,教师要完成听、说、读、写多项教学任务,难以形成系统的翻译教学体系,翻译教学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在教材方面,针对大学英语的专门翻译教材几乎为空白。目前国内各高校使用的主流教材大多分为听说、读写和阅读,但都没有系统介绍翻译基础理论及技巧,与翻译相关的训练只停留在课文中的部分语段和课后的句子翻译练习,目的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学生对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掌握,对培养翻译意识,提高翻译能力的作用微乎其微,其结果是,翻译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无法创造性地运用翻译技能实现语言输出。

(三)教师因素制约翻译教学

2013年四、六级题型调整后,大学英语教师们对翻译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一些教师认为,翻译就是实践,不需要什么理论,因此在教学中,虽然也有意识地加强了翻译训练,但仍停留在以应试为目的的单一语言层面,注重词汇、短语、句型的使用,并未真正上升到翻译教学的高度。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翻译理论欠缺,翻译实践不足,真正系统学习过翻译的教师很少。再加上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班型过大,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导致教师课上没有时间讲解翻译理论和技巧,课下没有精力批阅额外布置的翻译作业,无心无暇去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更谈不上学习进修以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水平。这些因素都造成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

(四)学生因素制约翻译教学

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个体差异较大。虽然学生已掌握了系统的语法知识和大量词汇,但多为死记硬背,根据语境准确判断词义的能力欠缺,综合运用能力不足,更谈不上对修辞、语体风格、文化意象等的深刻理解。同时,学生的母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在“输入”和“输出”两个环节上,难以做到对源语“准确地理解”,用译语“创造性地表达”。在翻译过程中,学生常常拘泥于原文结构,追求形式上的对等,不顾思维、文化差异,错译、误译、硬译、死译现象严重,造成英语译文语法混乱,搭配不当,逻辑不清,汉语译文缺乏语篇连贯性,生硬晦涩,意思含糊,文化意象和语体风格与原文不一致。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翻译教学的措施

(一)改革课程设置,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新形势和目前翻译教学所处的困境,各高校应在课程设置上努力提高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比重,在读写和听说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翻译课程,并针对本校学生的不同水平和不同专业开设翻译方面的选修课和讲座,还可以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向学生系统讲授翻译理论和技巧,介绍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异。此外,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各高校可组织相关专家编撰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巧性与实用性兼顾的翻译教材。如果条件允许,应针对本校学生的不同专业特色,选用不同的翻译教材,以适应当前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除教材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广泛收集时代性、实用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文章作为翻译素材,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翻译教学实践

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是对传统的翻译对等理论的重大突破,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人类行为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须考虑读者的需求,不能忽视译文在其所处文化中的交际功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目的论,即译文的交际目的是决定一切翻译行为的基本原则。原文只提供信息,译者在翻译时必须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目的来确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因此,它不注重译文是否与原文完全对等或译文是否完美,而是以译文在所处文化情境中的交际功能作为翻译原则和评价标准,使翻译从以源语文本为导向转向以译语受者为导向。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置于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进行考察,使译者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其指导思想和评价原则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可遵循的功能主义的翻译标准。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功能翻译理论,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功能,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运用推理法、增译法、删减法、意译法等翻译方法,使学生摆脱词汇、语法、句型的束缚,真正实现翻译的交际功能。

(三)加强对学生文化信息的输入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说,熟悉两种文化甚至要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翻译不仅仅是单纯的语际转换,同时也是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过程。翻译过程中的很多障碍和错误并不是语言表述不当导致的,而是源自于文化上的差异。只有跨越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间的鸿沟,翻译中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语言中文化因素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词汇、习语等背后的文化内涵,如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使学生逐渐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表达习惯的不同,避免因望文生义而导致的误译、错译等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书目和优秀英文电影,帮助学生体验和吸收西方国家文化,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只有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文化信息的输入,才能使学生从语言的表面含义深入到语言的文化内涵,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四)利用现有资源,调整教学模式

目前,增设翻译课在很多学校仍存在着课时、师资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可以将翻译教学融入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适当减少课文中语言点的讲解,将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穿插于教学计划中,根据不同的课文有针对性地挑出适当的长句、难句、精彩段落让学生翻译、讨论、点评,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达到了翻译教学的目的。在翻译教学模式上,应该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精讲多练。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题型的评分标准主要考量译文是否准确、用词是否贴切、行文是否流畅以及语言错误的多少,即“信”“达”两个方面,因此,教师并不需要向学生讲解特别高深的专业翻译理论,只需适当介绍基本的翻译理论和一些实用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同时加强翻译实践训练,综合运用小组讨论法、同伴互评法、错误分析法等,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气氛中,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取长补短,增强学习自主性,强化学生对翻译理论的理解和翻译技巧的运用。另外,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翻译教学的空间必须延伸至课外。除在课上的讲授和训练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为学生布置数量适当、难易程度适中的句子、段落乃至篇章的翻译作业,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提供翻译素材、文化背景知识和翻译名篇欣赏,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翻译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对大学毕业生外语能力的需求日益专业化和多元化,这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作为一项综合语言技能,是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

然而,长期以来,学校、教师、学生等诸多因素一直制约着翻译教学的有力推进,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学校和教师全力协作,在课程设置、翻译教学理论、文化信息输入、教学模式等方面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使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真正得以施行,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一批应用型、专业型、国际型的高级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63-66.

[2] 刘卫东.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7):205-207.

[3]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4] 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责任编辑:刘士义)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2015-10,17(5):40-42

Curr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ZHU Xiaoning

(DepartmentofForeignLanguages,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034,China)

AbstractTranslation reflects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apacity of English language.Translation teac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but has not been attached enough importance to.Such factors as the university,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been restraining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teaching.In face of the current problems,we should explore feasible innovations concerning curriculum design,translation theory,cultural information input,etc.So a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translation teaching;comprehensive capacity

作者简介朱晓宁(1974-),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06-27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008-2441(2015)05-0040-03

猜你喜欢

翻译教学综合能力大学英语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