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初始例试补

2015-12-17王祖霞

关键词:书证

网络出版时间:2015-06-25 13:03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625.1612.012.html

《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初始例试补

王 祖 霞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摘要:《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中仍存在着释义有误或书证滞后、缺失与孤证等问题,这不利于词语溯源工作。以《清风闸》等近代汉语文献为参照,试着订补了该辞书中21条词语的书证或词义,以期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及词语溯源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书证;订补

收稿日期:2015-01-3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

作者简介:王祖霞,女,江苏东台人,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中图分类号:H164

收稿日期:2014-12-20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3.015

书证是辞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用来印证释义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它能指导读者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意义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产生的时代。”[1]《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历时性语文大型辞书,编纂质量极高,自1986 年出版第一卷起,人们就开始对其展开多方面的讨论与研究,其中有关《大词典》书证方面的研究,前人成果颇多。我们在阅读《清风闸》等近代汉语文献时,发现该辞书仍存在书证滞后、缺失与孤证以及释义不够准确等问题。兹择取21例,试做补充。需要说明的是,《清风闸》中所引例句主要以上海古籍版(据吴晓铃藏本影印)为主,以李道英、岳宝泉点校本为参考;文中所选词语按《大词典》中出现的卷页顺序排列。

1.半边人

《大词典》卷一第716页释为“寡妇”。未列举书证。

按:半边人,方言词。如清蒲琳《清风闸》第一一回:“张妈妈是个半边人、寡妇家,我清早敲门进去,不便。”清末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刊于1913年):“《丹铅总录》:‘《史记·外戚世家·卫子夫传》。是时平阳主寡居。’按今丧夫称寡居,又称半边人。”今天该词仍有使用,如吴组缃《天下太平》:“我是半边人,我身无所依。”

2.侉子

《大词典》卷一第1334页“旧时称口音跟本地语音不同的外乡人,多含贬义。”首引现代作品张天翼《清明时节》一为例。书证滞后。

按:侉子,《清风闸》中多处出现,如第五回:“门口可有侉子在快?”又如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八:“用舟渡人,有壮人宋三侉子者,为渡夫数十年,虽暮夜不离,尝闻水中有鬼,屡语人勿夜行。”

3.条凳

《大词典》卷一第1487页释为“凳面呈狭长条形的凳子。”首引现代作品夏衍《懒寻旧梦录》为例。书证滞后。

按:“条凳”早在元代就已出现,如元秦简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第四折:“我存下这一本账目,是你那房廊屋舍,条凳椅桌,琴棋书画,应用物件,尽行在上。”后来在清代文献里习见。如《清风闸》第二回:“先到得胜居茶馆吃茶,靠栏杆头条凳上坐下,泡了一壶干烘茶。”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条凳坐着许多作买作卖单身客人,在那里打尖吃饭。”孙锦标《南通方言疏证》卷三:“《新方言》:‘今人谓长凳为凳。’按今俗皆以条字为之。”

4.封子

《大词典》卷二第1252页释为“犹封包。指用红纸包裹着的赏钱”,仅引姚雪垠《长夜》三六为例。书证滞后,且为孤证。

按:“封子”早见于清代文献,如《清风闸》第二回:“又称了一百个封子,又买了二百安息香,诸事停当。”后来,“封子”的意义有所扩大,指内有赏钱或礼金的红纸包。

5.天九

《大词典》卷二第1404页释为“一种赌博。用牙牌三十二张,四人入局,各得八张,以大击小,牌分文武,文牌以天牌为尊,武牌以九点为尊,故名”。未有书证。

按:《清风闸》中已见“天九”,如第一一回:“倪三正同人打天九,听见喊有人看房子……”徐珂《清稗类钞·赌博类》:“骨牌之戏,乃骰子之变,故《宣和谱》以三牌为率。三牌,乃六面也。后人打天九之戏,见于明代潘子恒《续叶子谱》。”

6.小工

《大词典》卷二第1587页释为“从事辅助工作的杂工”,首引现代作品赵树理《张来兴》为例。书证滞后。

按:“小工”的这一义项早在清代就已使用。如《清风闸》第二四回:“解师父叫小工奔院内挑水和泥,分派各事。”“小工”是相对“大工”而言的。“大工”是古代对工匠高手的敬称。如元贡师泰《海歌》之七:“大工驾柁如驾马,数人左右拽长牵。”两者多按付出劳动时技术含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7.小姨子

《大词典》卷二第1614页释为“妻妹”。未列书证。

按:“小姨子”在清代文献里多见,《满城县志》:“妻之姊妹曰小姨子。”如《清风闸》第二七回:“你们是亲眷都送,连下锅家小姨子、丈母家都送;轿夫、邻居、干儿子,婶娘、婶娘外甥女儿家都送。”又如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有几家穷候补的旗人,他上房里的老妈子、丫头,还是他的丈母娘、小姨子呢。”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四七回:“白趋贤先同张宝宝要好,后来就娶他为妾,所以张媛媛见了白趋贤赶着叫姊夫,白趋贤亦就认他做小姨子。”

8.巴巴

《大词典》卷四第73页释“饽饽”为“方言。面饼、饺子、馒头之类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该辞书仅引孙锦标《南通方言疏证》四:“今小儿呼点心为巴巴,即北方言饽饽”为例。书证滞后,且为孤证。

按:“巴巴”的这一用法早在清代中叶就已出现,如《清风闸》第一一回:“再言大小伙买完,一直来家交把妈妈,站在块不走:‘干妈妈,我要个钱买巴巴吃!’”今天这个词义仍在江淮方言中使用。

9.早点

《大词典》卷五第562页释为“早晨吃的点心”,仅引殷夫《一九二九年五月一日》诗为例。书证滞后,且为孤证。

按:“早点”在清代白话小说中习见。如《清风闸》第四回:“保儿端了水燕汤前来,与他二人吃下,复又躺躺,起来,用水净面,吃了茶,分付妈儿办早点。”又如《文明小史》第三七回:“那天上院回来,略略吃些早点,正要打轿到陆制军那里送行,可巧教士已到。”清无名氏《施公案》第二三二回:“褚标次早起来,梳洗毕,用过早点。”

10.打药

《大词典》卷六第335页释为“方言,买中药”。未列书证。

按:“打”的构词能力很强,“打药”在清代白话小说中习见。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贾蓉听毕话,方出来叫人打药去煎给秦氏吃。”又如《清风闸》第二三回:“用了一派补药,叫人打药,五爷亲自煎好端了把奶奶吃,次日就好了。”

11.招子

《大词典》卷六第511页释为“旧时死刑犯就刑时插在身后标明姓名与罪状的纸牌”,仅引现代作品老舍《黑白李》为例,书证滞后,且为孤证。

按:“招子”的这一义项在清代文献里习见,如《清风闸》第三十二回:“刽子手取了招子上来,包公用朱笔一勾,有爱便宜的,拾去治疟疾,不知可灵与不灵?”又如清无名氏《续小五义》第九十九回:“有人打着破锣破鼓,就见有四个差役抬着一个荆条框子,上面插着个招子,就见里面有胳膊、有腿,脑袋上面鲜血淋漓。”

12.脚镯

《大词典》卷六第1278页释为“套在脚腕子上的环形装饰品,多以金、银、玉等制作。有的带小铃铛,用于舞蹈”。未列书证。

按:“脚镯”是相对手镯而言的,早在清代文献里就已出现该词。如清沈三白《浮生六记》:“妇呼有客,即闻履声杂沓而出;有挽髻者,有盘辫者;傅粉如粉墙,搽脂如榴火;或红袄绿裤,或绿袄红裤;有着短袜而撮绣花蝴蝶履者,有赤足而套银脚镯者;或蹲于炕,或倚于门,双瞳闪闪一言不发。”但《大词典》强调其“用于舞蹈”,欠妥。旧俗,人们还给出生的幼儿佩戴脚镯,起装饰、辟邪等作用。如《清风闸》第二七回:“五爷叫请收生婆,又另外雇乳妈,老太代奶奶撕尿布,做布毛衫子,打项圈锁,打金兜索子,打金镯,打脚镯,都是金的。”

13.慢吞吞

《大词典》卷七第707页释为“缓慢的样子”,首引现代作品茅盾《子夜》四为例,书证滞后。

按:“慢吞吞”早见于清代白话小说中。如《清风闸》第十回:“张妈妈慢吞吞走到门首,自己说:‘寻钱不费力,费力不寻钱……’”又如清末金松岑、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此时她故意落后,等张夫人和少爷的车先开走了,她才慢吞吞的出寺上车。”

14.破案

《大词典》卷七第1024页释为“侦破案件”。义项漏略,且未列书证。

按:破案,有两义:①被侦破案件,如《清风闸》第三十回:“二贼看后,叹了一声,该因我从建平谋吞孙文理财帛,弄到了定远县破案,谋占之银,为何不远走他乡?”又如《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大约此时你们心里第一件,怕这一院子死和尚;第二件,怕有外人来闯破这场人命官司,性命干连;第三件,惹了这场大祸便走了,日后破案,也难免挂误。”清何刚德《春明梦录》:“部吏舞弊,只能抽匿文书,却不敢捏造红点,谓一捏造必至破案,盖其迷信然也。”②侦破案件。如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冒大人船上失窃东西,限捕快三天替我破案,拿不到人打断他的狗腿!”

15.盘货

《大词典》卷七第1403页释为“商家清点检查货物”。未列书证。

按:“盘货”早在《清风闸》中就有使用,如第二五回:“次日盘货,择日开张。”今天该词已成为常见词,如刘心武《缺货》:“就有个别售货员悄悄从钱柜里抽出几大张来,偷藏起来……盘货时候就是发现亏空,也查不清楚。”

16.裂缝

《大词典》卷九第70页释为“裂开的缝隙”,首引现代作品茅盾《光明到来的时候》为例。书证滞后。

按:“裂缝”在清代文献中习见。如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一二回:“峰中间有二丈长、一丈宽一道大裂缝,众妖都钻了入去。”又如《清风闸》第一三回:“我找了两件衣服与你,一件元色衫子,上下有了裂缝;一条元色裙子,连腰都断了;一双大红纱褶裤子,如料丝灯一般滑眼;一双宝蓝缎子鞋,连花都摸的边也没有。”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九六回:“正吃时,忽见远远的有些光亮,寻些亮处看时,微见有凤仙花影,上前谛视,却是树根裂缝中所见。”

17.万年青

《大词典》卷九第463页释为“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叶宽大,终年常青,故名。花色淡绿。实红或黄色,形如小圆球。根可入药,有强心、利尿作用。”该辞书未能指出“万年青”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且未列出书证。

按:明代顾起元在《客座赘语》卷九中就提到“万年青草”:“金陵人家行聘礼,行纳币礼,其笲盒中用柏枝及丝线络果作长串,或剪彩作鸳鸯,又或以糖浇成之,又用胶漆丁香粘合彩绒结束,或用万年青草、吉祥草,相诩为吉庆之兆。”因这种植物一年四季常青,寓意好运,人们在搬家、房子上梁、结婚等中都有用到。作为植物名,“万年青”始兴于清代。如清陈淏子《花镜》:“以其盛衰占休咎,造屋移居,行聘治塘,小儿初生,一切喜事无不用之。”《清风闸》第二二回:“又买了万年青、吉祥草,上用旗杆斗两个,一个上写着‘陡发万金’,一个上写着‘诸事如意’。”又如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一:“两旁设绫锦绥络香仆,案上炉瓶五事,旁用地缸栽像生万年青、万寿蟠桃、九熟仙桃及佛手香橼盘景,架上各色博古器皿书籍。”清方浚师《蕉轩随录》卷十:“万年青,草名,高尺余,叶青葱可爱,四时不雕,一名千年运。”

18.芦席

《大词典》卷九第616页释为“用芦苇编成的席子”,首引现代作品洪深《赵阎王》第二节第三幕为例。书证滞后。

按:“芦席”早已出现在古代文献里。如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卷一:“后人开其墓,只见芦席两领,裹烂牛肉十余斤,臭不可近,余更无别物。”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梅雨中,旋摘菊丛嫩枝插地下,作一处,以芦席作一棚,高尺四五,覆之。”《清风闸》第三二回:“可怜孝姑见父亲尸首在芦席上面,可怜抱尸痛哭昏晕过去。”

19.餪房

《大词典》卷十二第568页释为“结婚前后宴请新夫妇的旧俗”,首引黄侃《论学杂着·蕲春语》:“昏期前夕之宴,曰餪房”为例,书证晚出。

按:餪,《康熙字典·食部》1417页:“女嫁后三日饷食,为餪女。”[2]“餪房”,在清代文献里习见,如《清风闸》第一三回:“老五,我们代你餪房,又要餪居,打酒买菜,各样应酬。”今天,扬州等地还有这种习俗。《扬州方言词典》264页:“餪房:结婚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饮宴祝贺。”[3]

20.飞跑

《大词典》卷十二第700页释为“迅速奔跑”,首引现代作品茅盾《子夜》十四为例。书证滞后。

按:“飞跑”在明清白话小说中常见。如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三三回:“番王告谢,刚刚的出得营门,只见谢文彬一人一骑飞跑而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九回:“那八戒与沙僧,一齐飞跑至庄前,高呼道:‘都来看活观音菩萨,都来看活观音菩萨。’”《清风闸》第一七回:“又到了帖子店,要了对子纸两张,又要买红批画儿,是孙行者大闹天宫,还要伍子胥闯招关,抢了飞跑。”

21.鱼尾纹

《大词典》卷十二第1187页释为“人的眼角与鬓角之间的皱纹。一般从中年就开始出现。”首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为例,书证滞后。

按:鱼尾纹,因相似而构成的复合词,鱼尾是喻体,纹是本体。该俗语词早见于清代文献,如《清风闸》第六回:“鱼尾纹不好,要克妻。”

《汉语大词典》的编纂者非常注重书证的使用,但难免会出现疏漏。文中列举的21条词语,“条凳”、“鱼尾纹”、“裂缝”等词语在《清风闸》等近代汉语文献里多次出现,《大词典》引用书证多出自现代作品,不利于全面地阐述词语的历史演变情况;“盘货”、“打药”等条词语,《大词典》未列出书证,不能反映词语的源流情况,均应予以补充。“脚镯”、“万年青”、“破案”等词语的释义或欠全面,或不够周延,应注意避免。

参考文献:

[1]曲文军,张连富.论《汉语大词典》书证空缺的问题[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62-65.

[2]陈廷敬,张玉书.康熙字典[M].标点整理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3]李荣.扬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责任编校:汪长林

Supplements to the Early Citations of Modern Chinese Entries in Hanyu Da Cidian

WANG Zu-xia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Yancheng Teachers College, Yancheng 224002, Jiangsu,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some questions in the entries of modern Chinese in Hanyu Da Cidian, such as wrong explanations and isolated citations, and it is not good for tracing the origin of words.Taking Qingfengzha and other literatures as examples, this article supplements citations or explanations of 21 words in Hanyu Da Cidian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for future amendments and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vocabulary.

Key words:HanyuDaCidian; citation; supplement

猜你喜欢

书证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泛化适用与价值平衡
——兼评新《民事证据规定》第47条
司法实践中非法书证排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古汉语辞书的编纂和资料的运用
电子数据与相关证据种类之比较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证据制度的不足
《汉语大词典》书证初始例商补
《辞源》(第三版)金部疏误举隅
成语词典编纂中的“典出”与“语见”问题
大型语文类辞书编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