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拓展社区教育的路径选择——以安徽为例
2015-12-17仕超
仕 超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淮北市分校,安徽 淮北 235000)
社区教育是在推进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化的教育活动,社区各类成员的学习目的、学习需求不一,学习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未来教育发展规划了预期目标:到2020年,公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50%。开放大学作为一所特殊的大学和教育载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形成的网络环境和经验,面向社会各类成员开展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提供社会化的远程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为社区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平台。开放大学基层教学点直接和社区紧密相连,如何在社区教育资源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系统、技术、资源和服务等优势,促进开放大学基层教学点参与和引领社区教育,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值得研究。
一、 远程教育是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教育类型,越来越多地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教育部于2010年12月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宣布成立“教育部社区研究培训中心”的决定,并将牌匾授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杨志坚。此次座谈会是中国社区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电大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对接动员会。
(一)参与社区教育是国家开放大学基层教学点的重要出路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充分利用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社区等深度合作,整合相关教育培训资源,共同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要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对学历继续教育的需要,尤其是特定区域社会成员、特定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需要,使其成为百姓身边的大学,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开放大学这一科学定位,充分体现了平民化教育的理念,成为开放大学的重要价值取向。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把教育延伸到社会基层,满足社区居民,特别是满足了大批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单位的社区成员的教育培训需求,开拓了适应社区居民工作、生活需要的新的教育服务领域,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教育是横向的空间延续性的教育。而在电大基础上转型的新型高等学校——开放大学,通过教育体制创新,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全民化、个别化学习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形成的网络环境和经验,使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活动的结合成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开展形式多样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内容丰富的学历继续教育,有利于推动远程教育从学历教育为主向全民终身教育转变,实现远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在更大范围上的沟通,也能成为基层教学点的重要出路。可以说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是开放大学的责任,也是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的需要。
(二)远程教育具有弥补社区教育资源不足的优势
社区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使得学习需求呈现差异性,学习需求的差异性使得教育机构在提供教育资源时就必须多样。而在电大基础上转型的新型高等学校——开放大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以其现代化的远程开放教育办学体系,独特的办学模式和特色,以及多年所积累的丰富办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使其在服务社区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开放大学基层教学点的基本条件看,各个基层教学点发展虽然有差异,但是已经具备了开展社区教育的基本条件。一是有完备的办学系统网络,在当地范围内已经形成了“天地人网结合,多级平台互动”的综合网络教学体系;二是有一支拥有丰富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经验的教学、管理、技术队伍;三是有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及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可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四是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的网络平台,即专用的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平台;五是有与组织、教育等不同部门和行业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远程教育把教育资源输送到社区,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和共享,打破了资源的地域垄断,在开展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实现教育的大众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远程教育拓展社区教育的现状
目前,一部分省市级广播电视大学在开展社区教育时,直接依托电大建立社区大学,冠名方式为“地名+社区大学”,如福建的福州、泉州,湖南的长沙,黑龙江的哈尔滨,陕西的西安等等;还有一部分省市级电视大学依托电大建立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如北京市依托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上海市成立了“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浙江省依托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成立“浙江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建设“浙江社区教育网”、江苏省教育厅依托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了“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等。自2009年以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大力倡导“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在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开展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中,充分依托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网络及远程学习的优势,建立了一大批数字化社区教育学习中心。如天津市依托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建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51个社区、106个乡镇和滨海新区26个外来务工人员数字化学习中心,开展了各类社区教育项目,构建了大众化数字学习的服务模式、学习模式和管理模式。这些社区大学与社区教育学习中心的成立,是远程教育的有效延伸,推动了当地社区教育的开展。
二、安徽省参与社区教育的路径选择及实践模式
依托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又好又快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途径,主动介入,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工作,是电大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社区教育,既是对电大能力素质和水平的考验,也为电大融入社会,展示能力,创造了新环境。当前,安徽省正在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建设职教大省,安徽省马鞍山、淮北电大积极介入社区教育,参与社区教育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实施思路
1.确立服务社区教育的理念
社区教育横向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纵向连接人的一生。因此,要卓有成效地开展社区教育,必须树立宏观的大教育观,把社区教育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大环境中来考虑;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从人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为全体社区居民营造学习氛围,进而打造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社会。为此,安徽省马鞍山、淮北电大以开放的发展思路,培育和挖掘办学和服务功能,提升面向社会和市场的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单位共建共享教育资源,促进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有效集聚、整合,提升教育资源使用率,构建社区教育资源区域整合与共享机制。
2.明确开展社区教育的路径方法
社区教育也经历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这样一个过程。能否既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条件,又能兑现学习成果,使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城乡居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方面取决于社区全体成员的参与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规范的制度和健全的机制。安徽省在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的引领下,在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管理,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并支持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同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开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和组织的政策、规定和制度,将制度建设纳入了各级政府年度考核的指标。2013年8月召开了安徽省社区教育工作推进会,安徽省社区教育研究中心(落户于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认真组织开展安徽省社区教育研究和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了三期社区教育专项培训,提升了电大系统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马鞍山、淮北电大充分考虑社区教育区域性、内容多样性和对象多样性的特征,加强对社区教育的协调和服务工作,突出学校网络特色,倾力打造马鞍山市民和淮北市民终身学习平台,其中马鞍山电大还建设了“一个平台、六个网站”(市民终身学习平台、中国家庭教育网、三农服务网、老年大学网、社区教育网、职业与成人教育网、干部在线学习网),为社区教育提供网络资源,目前已形成内容丰富,时效性强,覆盖面广的终身教育学习资源库,数字资源总量达5T以上。安徽电大干部在线教育中心注册人数已达8 677人,日点击量在2 000人次以上,满足了社会大众差异化的学习需求;马鞍山与淮北电大还分别建设了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让学习没有障碍。建成的“数字化学习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学习者可以快捷方便地浏览到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网络图书馆、职业培训、基础教育、社区教育、三农服务、生活百科、老年课堂、百姓课堂以及国家级的职业资格认证项目、英语培训项目、动漫设计等。学习者可以接受网络学习的指导和培训,获取各种适用的学习资源,还可以得到一致性的、个性化的、及时的和低成本的服务。马鞍山与淮北电大以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为突破口,把教育的提供者与教育的需求者这个链条衔接,并与各类教育横向贯通,打造服务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化的学习平台,使之成为社区居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基地、综合素养教育提升的基地、优质学习资源的集散超市和触手可及的学习支持服务中心。同时,马鞍山电大和淮北电大还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和课程建设。围绕社区教育在城市转型发展、协调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社区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社区教育与创新社会管理等内容,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和课程建设。提炼和开发一批深受市民欢迎的本土化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编印《社区教育优质课程资源推荐目录》,有计划地组织力量编写具有乡土气息、本地特色的社区教育教材或市民学习读本。以课题立项和项目实践的方式,积极参与社区教育课题研究,形成马鞍山和淮北特点的社区教育理论成果。
(二)实践效果
按照上述思路和构想,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马鞍山与淮北电大在社区教育中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边产出,取得了初步成效。
1.丰富内涵,以社区教育为重心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近年来,马鞍山与淮北电大都加大了人力物力投入,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国家建设开放大学为契机,以社区教育为抓手,确立“抢占”的工作目标,精心谋划,扎实实践,全力推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其中马鞍山电大确立了以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转型发展目标,开展“11310”的工作思路,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丰富工作内涵,夯实工作基础。“11310”即:构建“一个体系”,建设“一个平台”,打造“三个中心”,做好“十项工作”。构建一个体系:依托市电大,组建社区大学,构建开放式的社区教育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一个平台:利用市电大开发的“市民终身学习平台”建设全民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建设三个中心:将马鞍山电大打造成为服务全市的继续教育服务中心、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终身教育指导中心。“十项工作”是学校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十项重点工作内容:(1)学历教育;(2)非学历教育;(3)市民终身学习平台;(4)干部在线;(5)数字化学习中心;(6)服务教育系统的资源中心;(7)县区现代远程教育中心;(8)社区教育网络;(9)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10)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研究。
2.彰显特色,发挥电大在社区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第一,依托电大,成立了马鞍山终身教育指导中心和淮北终身教育指导中心(指导中心就设在马鞍山电大和淮北电大)。指导中心配备3-5名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推进日常工作,发挥其“终身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学习资源开发中心”和“社区教育远程支持服务中心”三大职能。终身教育指导中心建立后(马鞍山市2010年4月成立,淮北市2011年12月成立),分别承担了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淮北市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交办的各项任务,协调社区教育工作。近几年来,分别承担和开展了马鞍山市和淮北市国家级和省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的遴选申报工作;马鞍山市和淮北市本级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和社区的遴选考核工作;社区教育体系建设标准、考核标准的起草工作;及时发布理论政策信息,宣传社区教育典型。
第二,建设和完善社区教育办学体系,努力使电大成为社区教育的主导性实体。以马鞍山电大和淮北电大为主体,积极建设社区大学,构建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村)教学点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真正将社区教育四级学习培训体系逐步覆盖马鞍山市和淮北市,进一步完善“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学习平台。其中马鞍山市已建成了雨山区社区学院,雨山区也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第三,突出学校网络特色,倾力打造马鞍山市和淮北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从学习者学习需求出发,为市民学习提供一个不设门槛、免费开放的资源窗口,一个网上虚拟学校,一个自助式的网络“学习超市”。尤其是马鞍山市民终身学习平台,2012年学习平台全新改版升级,资源分类更加科学。平台拥有海量的学习资源,改变传统的简单堆砌方式,按照兴趣、职业、学历等进行学习分类,更加符合学习者的使用习惯和个性化需求。同时还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职业领域和兴趣特点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平台使用交互性增强,增加了“教师”和“志愿者”板块,使学习者由单一身份应用变为“多角色”交互。平台可以根据学习者登录和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积分排名和学分排名,根据学习者的阶段性学习成果给予相应评价,并颁发“课程学习证书”“专题学习证书”“辅修专业证书”。学习平台每月推出一个主题学习活动,网络上“教师”和“志愿者”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同时还会依托平台不定期开展“优秀学员”“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评选,变松散的个人学习为活动引导式的学习,学习平台成为市民学习知识、提高综合素养、交流学习经验的舞台。
3.以项目为抓手,开展多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培训
这是电大成为社区教育办学主体、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马鞍山电大、淮北电大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优势、条件等,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非学历教育活动,以此对社区教育培训起到宣传和引领作用。淮北电大与淮北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计划项目,从2007年秋季开始,培训了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作物生产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四个专业共898名村干部。马鞍山电大不局限于传统的学历教育,积极拓展办学领域,深入社区和行业单位,进行订单式培训服务。如根据国家创新社会化管理的要求,组织开展了马鞍山市社区工作者培训;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建设的需要开展了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针对马鞍山市与清华大学合作“学习型城市示范工程”的需要,承担了马鞍山市全市学习型城市骨干队伍培训、现代公共管理和高级职业经理人培训等工作。同时学校还积极拓展服务对象,利用奥鹏优质资源开展“双证书”辅修培训和以企业为对象的学习培训,年均培训二千余人次。这些培训覆盖范围广,对社区教育的开展和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建设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社区教育绝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教育工作,更是一项利及全民、功在社稷的惠民工程。社区教育是电大的全新课题,是电大事业的“蓝海”领域,我们相信,在未来开放大学发展格局中,电大在社区教育领域中大有可为,也应该大有作为。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13-15).
[2] 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EB/OL].(2011-10-10)[2014-11-27].http:crtvu.edu.cn/Dispiay Conlroller/read.htm?Topic Code=14&ArticleId=2013.
[3] 彭坤明.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与特征分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5-9
[4] 晓松.建设开放大学应明确的几个点略性问题[J].开放教学研究,2011(2):17-21.
[5] 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1999(3):20-24.
[6] 陈乃林.参与社区教育是电大发展的重要走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7(2上):17-22.
[7] 鲍东梅.现代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应用的实践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6-20.